收藏 分销(赏)

高通孟樸 在创新边界起舞.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9596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9.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通孟樸 在创新边界起舞.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通孟樸 在创新边界起舞.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通孟樸 在创新边界起舞.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通孟樸樸 在创新边界起舞高通从来不和客户抢生意。文|本刊记者 张延陶“每个人都喜欢创新,但是各自边界不同;就像公司领袖的价值观其实有很多相通,但能力与兴趣点的不同塑造了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两种不同角色。”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对自己的定位是“平衡、稳定”,而高通进入中国以来,也一直专注于移动通信、移动计算,他表示“从来不和客户抢生意”。如今,高通的业务多元化战略正在手机之外的汽车、扩展现实、物联网赛道生发,但多元形式的背后,高通的业务无不近端,本源统一。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手机市场天花板可见,汽车赛道全栈研发虎视眈眈。高通又将如何在边界起舞?全球坐庄从在地化到全球化。从标准之争到芯片大战,通

2、信产业在中国的发展从 2G 步入 5G,高通也完成了从进入中国、到互利共生、再到成为“双循环”交汇点的角色转变。如今,高通手机芯片的全球首发大多数来自中国伙伴,而高通在华营收占比也在一众芯片企业中遥遥领先。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统计,2022 年全球半导体产业销售额为 5,741 亿美元,与 2021年的 5,559 亿美元相比增长了 3.3%。中国市场2022 年总销售金额虽然较 2021 年减少了 6.3%,但仍然保持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单一市场,实现总销售额达到 1,803 亿美元,占比约 32.5%。其中,高通在中国市场实现的营收为 281 亿美元,同比增长 25%,较两年前 20

3、20 年的 140 亿美元翻番。营收占比更是超过 50%,达 63.62%。这一比例在美国 13 家主要芯片公司中位列第一。孟樸告诉英才记者,相较于跨国公司常说的“本土化”,我更推崇“在地化”这一概念。本土化无论是高管团队还是产品,更多是由外向内,都显得更加“内外有别”;而在地化更适合全球化的产品观。中国市场如今已经有能力提出本地的精准需求,而且通过本地的需求提出,可以作用于产品的研发和应用,进而推动全球产品的发展。根据市场公开信息统计,自 2013 年至今,高通的旗舰移动平台全球首发中,已经有一半以上“花落”中国手机厂商。在孟樸看来,越来越多中国厂商“全球首发”旗舰芯片,其实也是在地化很实际

4、的表现。有些跨国企业通常是做出一款产品后先给到本地市场,然后将这个产品再丢给海外团队,卖多少算多少。而如今的全球化与在地化已经更加动态,实际上是全越来越多中国厂商“全球首发”旗舰芯片,其实也是在地化很实际的表现。TALENTS MAGAZINE2023 0715TALENTS MAGAZINE2023 0716BUSINESS INFLUENCE 影响力孟樸球一盘棋的生态系统。通过中国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影响到全球,同时全球最好的技术、最好的应用,也能够在当地实现和落地。如今高通的很多产品融合了中国市场的需求,因此高通对中国市场的认知比很多跨国企业要多。就比如手机的双 SIM卡功能,就是随着

5、 CDMA 在中国商用部署,中国厂家在 CDMA 领域崛起,这一需求进而产生并在产品支持中得以实现。除了越来越多的产品首发,高通的 CEO 也是跨国公司掌门人当中来华最多的之一。在商言商,全球化不可逆已经无需证伪。但诸多客观因素的演变也确实成为全球化的阻碍。一些跨国企业在华发展信心不足,或是对营商环境有所担忧,又或是中国企业“全栈自研”带来的竞争压力陡增。孟樸坦言:“这 20 年,高通也是从很小一直成长起来的。我们亲历了中国营商环境的改善,并且对其持续改善抱有很大信心”。正如孟樸所言,中国政府一直不断强化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的信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6、、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就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科技企业还是汽车企业,“自研”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对此孟樸表示,中国企业是谈全球化最多的。全球化带来的很重要的一个产业革命就是把垂直集成变成了产业分工和水平集成。没有这个产业全球化的过程将垂直集成模式打破,高通是没有机会的。但如果企业什么环节都自己做,在全球化的格局下,这其实是一定程度的倒退。从规模效益的角度来讲,这并不是合理的商业逻辑。假定一家车企一年生产 300 万辆车,那么一辆车里有几万个零部件,全靠自己是做不过来的。很多革命性的技术创新经常生发于小公司,不管中国公司和美国公司,实际

7、上只靠大公司的创新能力是不够的。孟樸认为,全球化的时代赋予了小公司更多的创新机会,如果大家都自己做垂直集成,那么创新也会变得不易。多元业务形式多元,本源统一。高通在 2022 财年交出了出色的成绩单,其营收金额达到了 442 亿美元,同比增长 32%,净利润为 129.36 亿美元,同比增长 43%。但手机行业的增长乏力以及竞争红海翻腾也是高通无法忽视的严峻挑战。研究公司 Canalys 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了 13%。而尽管中国市场是智能手机行业需求回暖的最大希望所在。但单论销售数据,中国市场需求尚未出现明确提振的迹象,苹果及安卓手机在中国的销量均在第一季度出

8、现下滑。2022 年,中国几家主流手机品牌的市场份额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数据背后,消费端的“换机需求”客观减弱。与此同时,竞争对手的强势同样不容忽视。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Counterpoint Research 发布的数据,在芯片出货量方面,联发科受益于中低端处理器和天玑 9000/8000 系列的大规模出货,在高中低端市场都有了一批忠实的用户,并取得了一定的规模优势。对于竞争,孟樸直言:“一路拼杀过来并且活下来的企业都不怕竞争。”他表示,虽然近期 ChatGPT 的出现令 AI 再度爆火,但实际上过去几年来高通一直都比较坚信5G+AI 将赋能千行百业,这场革命早在 ChatGPT之前就已

9、经开启。端的能力和云的能力在协同进步,甚至手机上的算力也能实现很多个人需要的生成式 AI。目前,搭载高通骁龙旗舰芯片的手机已经可以运行生成式 AI 模型 Stable Diffusion,这将为智能手机带来全新的创新周期。生成式 AI 的爆火也令高通看到了终端层面蕴藏的巨大机遇,打造新的增长引擎,高通并未停滞。“一路拼杀过来并且活下来的企业都不怕竞争。”TALENTS MAGAZINE2023 0717高通公司园区近年来,高通大力推进业务多元化战略,希望通过加大投入将技术和产品拓展到汽车、物联网、XR 等更多领域,在手机业务之外打造推动营收增长的“第二曲线”。为此,高通也提出了“统一的技术路线

10、图”(One Technology Roadmap)一个可扩展应对所有增长业务需求的技术路线图,来把握这些机遇。凭借在 AI、影像、图形、处理和连接等技术领域的领导力,高通为众多品类终端提供无线连接、人工智能和高性能低功耗计算解决方案。以汽车为例,IDC 预测,智能网联系统在中国汽车产业内的装配率预计将在 2025 年达到 83%的水平。在智能网联技术的赋能下,汽车正成为服务和创新的平台。车企需要覆盖多领域的先进技术能力。面对这些变革,高通打造了骁龙数字底盘。作为面向下一代智能网联汽车打造的系统级平台,它的推出为汽车行业带来了全域支持的能力,能够满足合作伙伴多层级、多代际的车型设计需要。据介绍

11、,“全域支持”涵盖连接、座舱、智能驾驶、车对云四大领域,集成数字化时代智能网联汽车所需的全部关键技术。高通的优势在于无线连接和移动计算,车载网联、C-V2X、车对云,侧重车辆的连接;数字座舱、智能驾驶,更多发挥了高通在计算领域的基础技术专长。孟樸告诉英才记者,目前,高通的汽车技术已支持全球超过 2.5 亿辆汽车,为数亿用户带来更智能、更顺畅、更安全的出行体验。从2021年至今,骁龙数字底盘解决方案支持中国汽车品牌推出的车型已经超百款。面对这些变革,高通打造了骁龙数字底盘。TALENTS MAGAZINE2023 0718BUSINESS INFLUENCE 影响力有分工才有合作英才:中国企业在

12、新能源汽车赛道中表现亮眼,不仅收获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更有不少企业布局包括芯片在内的“全栈自研”。这是否会给高通在汽车领域的布局带来压力?孟樸:中国企业是谈论全球化最多的。全球化带来的一个很重要的产业革命,就是把垂直集成变成了产业分工和水平集成。如果没有这个产业全球化的过程将垂直集成模式打破,像高通公司这样的技术企业是没有机会的。但如果企业什么环节都自己做,在全球化的格局下,这其实是一定程度的倒退。从规模效益的角度来讲,这并不是合理的商业逻辑。一辆汽车里有几万个零部件,完全靠车企自己做是做不过来的,还是要靠产业分工合作。全球化在演进,下一个阶段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探寻共生的状态。英才:中国拥有

13、着巨大的市场,也蕴藏和催生了海量的需求。您对于本土化对跨国公司的意义有着怎样的理解?孟樸:相较于跨国公司常说的“本土化”,我更推崇“在地化”这一概念。在地化的本质就是全球一盘棋的生态系统。通过中国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影响到全球,同时全球最好的技术,最好的应用,也能够在当地实现和落地。英才:本土化和在地化有什么区别?孟樸:“本土化”无论是高管团队还是产品,更多是由外向内,都显得更加“内外有别”;而“在地化”更适合全球化的产品观。管理方面,以前跨国公司都是外派管理团队。但是如今高通中国有一支很完整的,且有执行能力、决策能力的团队,公司的整个架构给了我们这个空间。产品层面,越来越多中国厂商“全球首

14、发”高通的旗舰芯片,其实也是在地化很实际的表现。以前有些跨国企业通常是做出一款产品后先给到本土市场,然后再将这个产品给到海外团队,卖多少算多少。如今高通的很多产品融合了中国市场的需求,因此高通对中国市场的认知比很多跨国企业要多,就比如手机的双 SIM 卡功能,随着 CDMA 在中国商用部署,中国厂家在 CDMA 领域崛起,这一需求进而产生并在产品支持中得以实现。英才:你在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当中做过职业经理人,在你看来,跨国公司老板和民营企业老板有什么区别?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有什么区别?孟樸:欧美一些企业家,他的兴趣就是永远做新的东西。一旦项目成功,他往往会找职业经理人帮他运营,或者把公司卖掉,然

15、后马上再去做别的事情;中国的企业家很多时候是把企业看成自己日常生命的一部分,生活工作可能联系更紧一点,割不断,舍不掉。好的职业经理人和好的创业者,价值观应该是比较相通的,只是个人的能力和兴趣点不同,导致分工不同,扮演角色不同。能做企业家、甚至重复创业的人,他一定有一个很大的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对他来说非常重要,但需要面对短期的财务压力,因此会更辛苦一点;就这一点当职业经理人没有那么辛苦,或者生活工作会平衡得更好一点。职业经理人会比较注重怎么样带团队。因为职业经理人需要有很强的完成目标的能力,这也是获得信任的重中之重。因为你所有的事,既然是一个商业的事,肯定要把公司的任务完成好。英才:创新是科技

16、企业的基因,但节奏也很重要,对此您如何看待?孟樸:每个人都喜欢创新,但是各自边界不同,选择的道路也不相同。我是一个平衡、稳定的性格,这也和高通公司的企业文化相通,就是长期、稳定、不投机。对于做 2B 的技术公司来说,给客户一个稳定的感觉还是很重要的。按道理来说,高通从 3G、4G、5G 一路走来,更有理由多谈 6G。但发展要注重基础技术的研发,每十年左右产业需要一次技术升级,这些技术组成了彼时最好的 3G、4G、5G 技术,产业技术有很多都要长期研发。高通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取得业绩长青,关键在于多年来就只专注于一件事移动通信、移动计算。而且,我们从来不跟自己的客户竞争。尽管高通是“全球领先的无线科技创新者”,我们也不缺乏狂热的创新者,但高通并不冒进。TALENTS MAGAZINE2023 0719 高端对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