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非遗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以漆艺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9019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遗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以漆艺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非遗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以漆艺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非遗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以漆艺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45 卷 第 4 期临 沂 大 学 学 报2023年8月Vol.45 No.4JOURNAL OF LINYI UNIVERSITYAug.2023我国髹漆技艺历史悠久袁极具艺术风格遥野漆冶自古至今始终活跃于不同历史时期袁无论是工艺造物或是美学思想均能体现出浓厚的东方韵味遥 20 世纪中期袁传统的髹饰技艺在信息化尧市场化的背景下已无力支撑继续发展袁部分漆器厂因此倒闭袁致使许多传承者被迫改业袁独家手艺也随之断代袁濒临失传遥 21 世纪后袁国家重视非遗文化的发展袁漆艺迎来了新的机遇遥 2008 年 6 月袁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及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袁漆

2、器髹饰技艺被列入其中遥在古代袁漆主要作为野器冶袁兼具审美与实用遥 如今袁漆更多地被赋予了市场价值与艺术价值遥纵观中国漆艺发展袁无论是理念还是媒材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袁漆艺未来发展趋势要求我们不仅要对复兴现代漆艺做积极思考袁同时也应认识到文化的产业化并非简单地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包装与行销袁应更多看到工艺文化与工艺精神独特的美学价值袁并对其加以保护和创新遥一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概况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国家的袁又是世界的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袁集中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遥 国内外都十分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袁从 20 世纪中叶开始袁一些国家就开始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遥

3、1950 年袁日本政府出台了叶文化非遗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要要要以漆艺为例李 玫 李孟鸿渊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袁江苏扬州 225000冤摘要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袁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遥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基因袁历史悠久袁世代相传遥现如今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着新的挑战袁实现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形成全方位的保护路径遥 通过对典型传统的非遗技艺要要要漆艺进行研究袁分析其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袁多视角深入探索其活态传承路径袁以期让老技艺可以焕发出新活力袁使文化遗产活起来遥关键词院漆艺曰可持

4、续发展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图分类号院J527文献标志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9-6051渊2023冤04-0112-09DOI:10.13950/ki.jlu.2023.04.013收稿日期院2023-06-10基金项目院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渊22FYSB014冤曰2022年扬州大学卓越本科课程建设工程项目渊2022ZYKCB-38冤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院李玫渊1969要冤袁女袁江苏扬州人袁扬州大学教授袁硕士生导师袁研究方向为设计学理论和传统手工艺美术史论研究曰李孟鸿渊1998要冤袁女袁河南三门峡人袁扬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袁研究方向为装饰美术与传统手工艺研究遥112非遗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5、财保护法曳袁提出野无形文化财冶的概念1袁为传习提供保障曰韩国紧随日本野人间国宝冶制度袁提出野全民参与遗产保护冶及野旅游开发和商业开发冶策略袁以推进传承曰20 世纪 60 年代袁意大利提出野把人和房子一起保护起来冶的整体性原生态保护理念袁保留作坊袁活态传承遥通过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和研究现状袁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遥我国自 2004 年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曳以来袁全国范围内的非遗保护工作开始启动袁此后政策措施不断丰富和完善袁2016 年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叶实施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业业务指南曳中新增了野在国家层面保护非遗和可持续发展冶

6、的相关内容袁建议各国从可持续发展方面去制定非遗保护方案遥2野可持续发展冶这一理念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而产生袁其目的在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袁呼吁人类放弃只关心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做法袁改变以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的发展模式3袁遵循 3R 原则袁即 REDUCE渊减少冤尧REUSE渊重复冤尧RECYCLE渊循环冤使用袁寻求资源的均衡尧合理发展遥近百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袁人们的观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变化袁一些有着历史文化积淀的非遗技艺逐渐被人们所淡忘遥现如今袁如何继承和发展非遗技艺袁满足大众物质需求与精神审美需要袁是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遥二尧漆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渊一冤厚

7、重的历史积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天然漆的国家袁自新石器时期漆就开始为先民所用遥 叶韩非子 窑十过曳中提到袁尧舜时曾用木头作食器袁野削锯修之迹袁流漆墨其上冶曰大禹时代野黑漆其外而朱画其内冶袁说明在尧舜禹时代漆器已然被使用遥41978 年袁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朱漆木碗袁一度被业界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漆器袁将中国对生漆的使用确定在约七八千年前袁而长江下游跨湖桥出土的野漆弓冶袁将这一历史提前了约 1000 年遥 在良渚文化遗址中袁江苏吴江出土的漆绘黑陶杯和浙江余杭出土的嵌玉高柄朱漆杯都表明了在新石器时代袁华夏先民就学会了使用漆液来涂饰器物遥这既发挥了漆的防腐性能袁又增加了器物的美观度遥在历史长河中袁野漆

8、冶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袁并且不断完善尧发展与创新遥此外袁我国漆器髹饰技艺不仅在中国享有重要地位袁其声望也远播日本尧朝鲜等国家袁华彩绚丽的宫廷漆器尧精巧细腻的民间玩物都受到国内外人士的青睐遥在唐代袁中日往来密切袁两国僧侣之间的交往促进了中日漆器的文化交流遥 日本吸取我国髹漆技法并加以创新袁融入本民族风格袁创制出莳绘技艺袁这种技法风靡一时遥日本奈良正仓院至今还藏有诸多唐代精美的漆器文物袁它们细腻精巧尧灿烂夺目遥朝鲜漆艺也深受我国影响袁古乐浪郡出土了大量漆器袁从器铭可知袁它们是由我国汉代的四川蜀郡与广汉郡所造遥 17 世纪中叶袁福建漆器在英国流行袁野洛可可冶风格王宫建筑的内饰大量镶嵌了中国漆器袁漆器应

9、用于生活产品与建筑装饰蔚然成风遥 中国漆艺以其独特魅力享誉世界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遥漆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袁已深深根植于中国历史沃土之中遥在 8000 余年的历史进113程中袁漆工艺走过了朴实无华的古拙时期尧庄穆凝厚的春秋战国尧恢宏大气的秦汉尧富丽堂皇的唐代尧质朴典雅的宋代尧圆润自然的元明以及繁缛瑰丽的清代袁历朝历代都有属于野漆冶的独特风格袁且留下了诸多不朽之作遥 直至今日袁漆艺逐渐从器用为主转向了艺术领域袁它既包含髹漆技艺袁又涵盖器物文化遥当前袁我们仍要赓续传承髹漆技艺袁对其技法革故鼎新曰同时学习匠人精神尧精益求精袁积极寻找漆艺可持续发展之路遥渊二冤精巧的髹饰技艺我国漆器髹饰技艺种类丰富袁

10、明代著名漆工黄成编撰的叶髹饰录曳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当时的髹饰技艺与方法袁对研究漆艺漆工历史尧方法理论尧设计思想与技艺类型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遥中国古代漆器制作工艺众多袁由简入繁袁选材尧制胎尧髹胎袁装饰技法日益完备袁工序也日趋复杂遥古往今来袁中国髹漆的胎骨技法始终作为漆器制作的关键所在袁尤为重要遥叶髹饰录曳中野质法第十七冶专讲漆器胎骨之基本制法袁黄成注曰院野质乃器之骨肉袁不可不坚实也冶5袁由此可见袁胎骨如野骨冶袁为立器之本也遥 在远古袁先民以角尧骨尧竹尧甲为胎骨袁宋人多以金银为胎袁到了明代胎质多样袁多木胎为底袁简单易得袁塑形方便袁也有金属做胎袁如金银尧锡胎尧铜胎等袁清代以降袁脱胎漆器开始流行袁它们以极

11、细的夏布丝绸代替粗布作为漆器内胎袁世甚珍重之遥 漆器能长久发展袁多与自身胎骨有重要关系遥 随胎骨的不断发展袁其器型愈来愈轻袁造型多样袁种类丰富袁逐渐取代了陶器尧青铜器等厚重器物遥髹饰技艺在历史发展中不断精进袁愈来愈成熟袁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遥 野髹冶意为髹涂袁用漆漆物袁野饰冶为漆器纹饰之意遥 我国自古即有针刻尧雕漆尧彩绘尧镶嵌等多种髹漆方法袁体现出极高的审美价值遥 所谓针刻袁是指用针在漆地上刻画花纹袁线条简单流畅生动袁随后渐渐演变为后世的雕漆技法曰雕漆是指在漆上雕刻花纹袁胎体经上百层髹涂后袁有剔红尧剔黑尧剔彩尧剔犀尧堆彩等种类袁胎体厚重尧技法复杂曰彩绘工艺在战国与秦汉时期广为流传袁曾侯乙墓棺外饰就

12、是由彩绘来装点局部袁可塑性强曰镶嵌技法即选取诸如蛋壳尧蚌片尧象牙尧珍珠尧珊瑚尧金属等嵌在漆器表面袁色泽光亮尧璀璨天然遥 扬州漆器艺人周翥因善制野百宝嵌冶名盛一时袁用珍贵材料配以山水人物尧动物花卉图案袁整体器物呈现五色陆离袁十分华美遥古代漆器门类众多袁但各地域髹漆风格各异袁名工巧匠辈出袁在地域滋养下形成了独特的漆工群体和工艺特色遥 醇厚庄重的宫廷漆艺尧雅致清逸的扬州漆艺尧巧妙奇特的贵州漆艺尧轻巧别致的福建漆艺袁在历史的浪潮中仍冲不散其传承千年的文化意蕴遥面对众多髹漆技法袁我们应继续传承创新袁使其在今后的绵绵岁月中经久不衰尧炯炯生辉遥渊三冤极致的造物美学叶庄子 窑 天地曳中曰院野能有所艺者袁技也遥

13、 冶6艺源于技袁技以载道袁器物是其宗教信仰尧观念习俗等的物质载体遥先秦的叶考工记曳与明代的叶髹饰录曳等著述均能体现传统漆艺的设计思想和原则袁反映了古人对传统世界的认知遥叶考工记曳提出院野天有时袁地有气袁材有美袁工有巧袁合此四者袁然后可以为良遥 材美工巧袁然而不良袁则不时袁不得地气也遥 冶797在漆器制作中袁既要顺应自然规律袁又要把握工巧技艺袁野天工冶与野人工冶相结合袁遂能展示出宇宙万象遥现代漆艺由千年传统漆艺孕育而成袁 其传统造物思想与审美价值仍能应用于现代设计中袁非遗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114服务于现代生活遥诚然袁不论是漆艺或是其他工艺袁造物都有其特定行为准则袁依附于器物的功能需求而存在遥漆器

14、遵循野致用利人冶的基本特性袁以实用为先袁汉代王符叶潜夫论 窑 务本曳言院野百工者袁以致用为本袁以巧式为末遥冶7如汉代青铜器长信宫灯袁环保耐用袁兼具采光与清洁功效袁宫女一手执灯袁另一袖遮挡袁恰似一件艺术品袁造型合理有趣袁器用并举遥传统漆器造物迎合了此规律袁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袁漆器随处可见袁广泛应用为生活用具尧兵器乐器以及丧葬用品等袁如生活饮食类的耳杯尧豆与壶袁兵器类的漆盾尧漆矛尧漆剑鞘袁乐器中的古琴袁丧葬所需的漆苓床等遥 野漆冶因特性不同袁功用也不一遥 野三百年来此完璧冶野希珍二百岁余存冶9指的是耐用性遥 元人笔记中记载院野上古无墨袁竹挺点漆而书冶10袁突出了漆的实用效果遥 大漆作为装饰袁具有浑

15、厚尧典雅的高贵底色袁坚固防腐尧常用常新袁与追求品质格调和健康环保的现代理念相吻合遥器物一般以实用为主袁历经各朝发展袁逐渐转为对审美的追求遥 原始社会器物图式质朴袁漆器常用朱黑二色袁光素无纹曰商周时期器物富有宗教意蕴袁蚌壳镶嵌初有成效曰春秋战国器物轻巧尧色彩绚丽曰秦汉时期漆器纹样丰富尧造型多样曰此后魏晋南北朝尧隋唐尧宋元明清漆器纷繁多元尧硕润华美袁造物审美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袁材料不断精进尧技艺日臻成熟遥此外袁明清时期官营与民营两大手工业生产模式并存袁所呈现的器物审美差异显著遥官营作坊器物华丽细腻袁极具权威袁反映了上层社会的审美趣味袁以漆为饰用于家具尧兵器尧建筑尧日常生活用品中袁漆器髹饰技艺华丽尧

16、精湛遥民营漆器受自身尧宫廷及文人审美多方影响袁漆器朴实大方尧生动可爱袁有很强的地域性遥以明代雕漆为例袁浙江嘉兴雕漆造型浑厚尧磨工圆滑袁云南雕漆工巧极细尧棱角分明尧独具匠心袁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漆器精品遥古代漆器造物历经千年袁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袁既体现了古代髹饰技艺的最高水准袁亦是伦理道德的内化表现袁深刻阐释了各朝代的技术水平尧宗教意识与审美内涵袁揭示了古代工艺美术变迁发展的历史规律袁对现代设计有一定启示遥我们应结合当下时代背景袁重拾造物美学袁从中汲取养分合理运用袁兼具实用与审美功能袁实现漆艺的可持续发展遥三尧漆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渊一冤野漆冶艺术语言选择的矛盾野漆冶是漆艺术的本体语言遥 漆袁最

17、早始于甲骨文袁典籍中野漆冶多作野桼渊q侃冤冶袁野桼冶为漆树上分泌的树脂袁野上有木袁人居中袁下汇水冶11袁大意为漆液顺漆树而下遥 古代先民们采用天然生漆来髹饰器物袁其优点在于具有防腐尧防潮尧耐酸性质袁而且兼具实用与装饰效果袁光泽温润尧色彩优雅袁含蓄内敛遥 因大漆产量少袁故是一种稀缺材料遥 随着社会的发展袁新出现的聚氨酯树脂漆尧腰果漆等化学合成漆袁逐渐成为一种替代材料被人们采用遥 在当代创作中袁如何选择野漆冶原料成为新问题遥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化尧多元化尧艺术形式丰富的时代袁各种媒材为我们的创作增添了无限的可能性遥 就好比水粉或油画袁不同介质的材料在应用和表达上显示出的艺术效果与非遗可持续发展路径研

18、究115质感存在差异袁但是留在画幅上的经典均能成为永恒袁漆艺亦是如此遥 大漆有其自身局限性袁作品深沉尧醇厚袁且明度较低袁色泽偏棕袁在表现冷色调上有缺陷袁但应运而生的新涂料能够弥补这些不足袁合成漆漆色明亮袁能在创作实践过程中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遥新材料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对传统大漆的丢弃袁大漆无毒无害袁是一种天然的环保型材料袁著名漆画家乔十光先生坚持认为在漆画创作中要使用大漆袁他曾以芭蕾舞作类比发出诘问院野不用脚尖跳舞还是芭蕾舞吗钥 冶这里的野脚尖冶比喻的就是大漆遥12李芝卿先生将毕生精力献给了漆艺袁他尊重天然大漆袁最大限度地发挥大漆语言的优势袁利用其特性创造了野闪光沉花法冶野犀皮起皱法冶野彩漆漂变法

19、冶遥13大漆作为中国漆文化的根袁有着奇幻多变的神奇特性袁在髹涂与打磨中袁总能在不同阶段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袁作为视觉语言一次次震撼我们的心遥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袁艺术领域打破层层枷锁逐渐融合袁门类之间并无明确界限袁综合材料的使用成为新的审美表达遥合成漆拓宽了漆艺的材料范围袁它快干尧透明尧色彩明亮袁漆画创作时对其合理运用能表现出丰富的装饰效果遥 现今不少艺术家将大漆与合成漆结合使用袁所呈画面既有大漆的拙朴亲和袁又有奇幻多彩的点缀袁二者取长补短袁形成了层次多样的装饰韵味遥 漆画作为新的独立画种袁不应排斥新材料袁中国古代不断挖掘野漆冶语言袁才出现了描绘尧镶嵌等技艺袁大漆有极大的包容性袁只有思辨当下之变袁漆

20、艺发展才能不断涌现新形式尧拓宽新途径遥 因此对于野做漆只能用大漆冶的观点袁应持中立态度遥 任何工艺都应随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袁促进彼此之间互相融合袁不断尝试碰撞出新的火花遥渊二冤漆艺传承人的野边缘化冶就传承野主体冶而言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野活态冶传承是需要依附地方非遗传承人来推动的遥 高尔基曾说过院野一个民间艺人的逝世袁相当于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毁灭遥 冶14时移世易袁当前仍从事非遗技艺的人渐少袁传统的漆艺文化已不再是主流袁漆艺传承人逐渐野边缘化冶遥整体来看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院其一袁传承人年龄结构偏大袁从事非遗技艺所付出的心力与经济收入不匹配袁年轻人很少对此抱有兴趣袁不愿意传袭袁随着老艺人的相

21、继辞世袁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遥其二袁因漆艺制作环节工序复杂尧周期长尧技法难度大袁天然大漆在使用时会造成皮肤过敏袁让人望而却步遥其三袁信息多元化时代袁漆艺未来发展道路不明晰袁加之漆文化未能广泛传播袁很多人不了解这门技艺袁在一定程度造成了漆艺传承人数量缩减袁制约了漆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遥渊三冤漆艺产品缺乏野现代性冶由于 20 世纪文化主流化进程迅猛发展袁 曾经绚烂的漆艺在现代语境面临缺失和异化问题遥15现阶段袁中国漆器大多仍采用传统工艺袁缺乏与时代相适应的野现代性冶遥 首先是技与艺的分离袁野技冶强调技法袁野艺冶则多表现为艺术性袁漆器如果只重视传统技法和功能风格的还原袁不注重审美的艺术化表达袁止步不前

22、袁注定不能迎合现今审美价值的追求遥其次袁忽略了产品与人尧物尧环境之间的关系袁脱离了当代生活的现实需要遥 我国古代漆器常用于漆奁尧漆盘尧漆瓶等生活用具袁但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日袁漆器定位仍以屏风等旧物为主袁与现今家居环境格格不入遥最后袁漆器文创产品不够新颖遥比如漆器文创产品大多仍以吉祥非遗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116寓意纹样为题材袁对传统图案生搬硬套袁缺少与时代相结合的新颖元素遥在设计文创产品时袁忽视所在地域的文化内涵袁并未从地域特色中提取文化符号袁文创产品则缺失了精神内涵遥四尧实现漆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路径渊一冤漆艺与生漆资源实现漆艺的可持续发展袁需要从根源上对漆艺的原材料进行保护遥 漆树作为漆器

23、生产制作的重要一环袁不可或缺遥自古就有典籍详细记载了漆树的分布袁如叶山海经曳中院野熊耳之山袁其上多漆噎噎翼望之山袁其上多松柏袁其下多漆梓遥 冶16周代袁种植漆林已成规模袁叶周礼 窑地官 窑 载师曳中所说院野凡任地袁国宅袁无征曰园匣袁二十而一曰近郊袁二十而三曰甸尧稍尧县尧都尧皆无过十二曰唯其漆林之争袁二十而五冶731袁显示了漆树种植已成为日常生活所需的一部分袁甚至我们所熟知的庄周也曾担任过管理漆园的官吏遥 叶史记 窑 货殖列传曳中记载院野陈尧夏千亩漆袁皆于万户侯冶17袁若掌管了漆树的种植袁就是一个大户人家了遥 古代朝廷对漆树的种植和管理尤为重视袁它作为一种珍贵的经济作物而存在遥我国是漆树资源最多

24、的国家袁主要分布于甘肃尧陕西尧湖北尧贵州尧四川尧云南等省份遥漆树资源并不是源源不断尧取之不竭的袁如果人们不顾生态环境的限制与自然体系的平衡袁恶意开采袁这种野涸泽而渔冶的行为会带来无穷的后患遥俗语说野百里千刀一斤漆冶袁可见漆液产量极低袁若再不对漆树资源加以保护袁最终将会导致其枯竭遥 漆树与生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袁成为我们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遥保护天然漆树资源袁需要政府加大力度进行管理遥其一袁要禁止乱砍滥伐袁同时采取既保护又培育的措施袁保护生产与商品用林袁人工栽培漆树遥 其二袁要实行科学管理袁规范采割流程遥 漆树的采割有年限限制袁在采割后需要休停两年以使其恢复生机袁因此有计划地开采有利于漆树产量的稳定

25、遥 其三袁要加强漆苗培育袁以确保生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遥渊二冤漆艺与媒介推广费孝通先生曾指出院野要实现文化自觉袁首先必须了解和认识清楚自己的文化遥 冶18只有实现文化自觉袁非遗文化才能可持续发展遥 漆艺文化的推广袁不能仅仅依靠博物馆宣传袁可以创新文化交流方式袁利用野漆艺垣媒介推广冶的方式袁以野人冶为主要传播载体袁通过教育手段进行传播袁渗透宣传遥 具体可分为两种途径要要要野引进来冶和野走出去冶遥野引进来冶是对国内民众进行普及袁如使用抖音短视频尧微博尧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媒介平台对漆艺文化进行直观推广遥 纪录片叶我在故宫修文物曳通过淳朴真实的拍摄手法袁带我们走进非遗袁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遥 据抖音发布的叶

26、2022 非遗数据报告曳显示袁过去一年袁抖音关于国家级非遗项目相关视频播放总数达 3726 亿袁获赞总数为 94 亿袁视频覆盖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达 99.74%遥19可见媒介推广有广泛的普及效果袁短尧平尧快的方式可以使人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袁突破时间空间限制袁快速了解传统非遗技艺遥漆艺工作者可以优化技艺呈现形式袁将媒介平台野为己所用冶袁通过线上趣味讲解尧应用袁使人们快速了解漆艺技法特点袁拓宽观者学习途径袁了解漆艺发展现状遥 另外袁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进步袁3D 影像与 VR 等虚非遗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117拟交互日益步入大众视野袁政府可以协同漆艺历史底蕴丰厚的城市袁在景点不定期设置展览遥 一方面袁利

27、用荧幕滚动播放方式传播传统髹漆技法袁供游客驻足了解遥 另一方面袁基于AR 技术丰富漆艺展示效果袁如设置关卡通关环节袁使游客沉浸式体验漆器制作流程遥 除此之外袁还可以支持策展人创新展览模式袁搭建网络云展厅遥 因线下展览有特定局限性袁所以可利用线上平台将优秀艺术家的漆艺作品统一摘录整合袁方便国内外学者进行学术交流遥 采用云展厅的方式既满足了受众群体的精神文化需要袁又能使更多的人关注并传播漆艺文化遥野走出去冶是全球性的文化交流共享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载体袁只有广泛传播袁才能大放异彩尧历久弥新遥 清代沈绍安家族脱胎漆器袁曾频繁参加国内外各种展会袁尤其以世界博览会为多袁均拔得头筹袁使福州漆

28、器逐渐走向世界遥 现今国家采取野走出去冶战略袁掌握非遗发展的动态前沿袁可组织推荐漆艺非遗传承人或团队赴国外参展参演袁打破空间闭塞袁通过国家间的艺术交流袁研修进修袁使髹漆技艺在文化互鉴中得以升华遥 在旅游业中提取野非遗冶文化品牌是另一条路径袁以此拓宽销售平台袁不仅在产品的生产链上投资袁还要打造具有中国意蕴的漆艺品牌袁以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遥渊三冤技艺与传承创新实现漆艺的可持续发展袁不仅要有野守冶袁还要有野变冶遥 不能封闭僵化袁而要立足于传统漆艺袁与时俱进袁选取多种发展途径从根本上解决漆艺发展的难题遥一是材料上突破传统旧法遥 材料的使用是野漆冶艺术语言最基础的表达袁传统的髹漆工艺将

29、生漆作为原料袁辅以螺钿尧金银尧玉石尧色彩等髹于器物表面袁形成装饰效果极强的百宝嵌尧戗金尧素髹尧雕漆等遥这些传统工艺高雅古典尧精巧细腻袁但在当下却略显过时袁生产周期长袁价格昂贵袁常令人可望而不可即遥 现今袁机械化生产可为精简传统髹漆工艺制作工序助力袁引进机械化设备不仅能提高螺钿生产效率袁而且能使其规格标准统一袁还可降低人工磨制螺钿给人体带来的耳道损伤尧肺部感染等伤害遥 另外漆的可塑性极强袁能与多种材料共存袁如历史上常用的木胎尧皮胎尧竹胎等遥 如今可以融入现代材料袁尝试使用工业玻璃钢胎尧塑料胎尧金属胎等复合新型材料创新发展遥20通过漆艺与多种材料的创新融合袁可以开辟出一个新的领域袁以满足室内装饰尧

30、生活用品等抽象化尧个性化尧多元化的艺术需求遥二是观念上遵循野器用冶并重遥 科技的进步必然会促进文化艺术的进步袁目前漆艺为迎合年轻受众袁在文创产品上多有体现遥 关于漆艺文创的发展袁继承传统技法已日趋成熟袁如何继续推进成为关键问题遥 其中设计是创新的关键袁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法遥 其一袁实现商品形式的多样化遥 有学者指出院野要从根本上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问题袁就要提升产品自身的品味和档次袁唤起民众对传统艺术的审美需求遥 冶21面对不同人群袁可划分高端收藏尧精巧纪念尧经济实用等产品定位袁切实从客户需求出发袁为人所用遥 其二袁注入文化意蕴袁突出情感表达遥在梯度开发的同时袁创新器物器形袁以地域文化

31、为切入点袁如扬州漆艺文创袁将秀丽雄伟兼备的气质表现出来袁融入五亭桥的拱门尧个园的竹等元素袁不仅能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袁还能将不一样的野城市名片冶留给顾客遥 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就十分有特色袁它提取了古代建筑尧绘画图式尧各类器物中的文化符号及色彩袁运用于食品包装尧非遗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118生活家居尧纪念饰品等方面袁不仅生动灵巧袁而且表现了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景遥其三袁注重美学观念袁兼具实用与审美遥 我国漆艺技法已十分娴熟袁但野以器为用冶并未得到好的发挥袁在古代漆器随处可见袁无论是生活用具或是建筑装饰屡见不鲜袁如今却鲜少得见遥而日本漆艺在设计上贴近生活袁特别是在食文化方面袁利用漆耐热的特性袁将其应

32、用于碗筷尧托碟的设计袁室内装饰也常将漆作为涂料袁 漆艺产品普及广泛遥 可见现代设计观不能仅仅谈论技法的实现袁更要回归以器为用尧器用并重袁要切实落实漆艺的实用性袁小到饰品古玩袁大到家具建筑袁都可以利用生漆特性袁创作出符合现代形态尧色彩与质感的产品遥三是在教育上改变教学模式遥乔十光曾在论述中提到高等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无可替代袁并提出明确的文化理念和学科发展设想遥 漆艺在高校的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另一条重要途径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袁究其根本是通过传授方式将技艺保留下来的遥 自古至今袁师徒尧父子等口口相传袁手工艺传承主要依托野师徒制冶的方式进行培养遥新中国成立后袁一些艺术

33、家前辈致力于传统技艺的课程开发袁将这项非遗技艺带入了中国高等教育体系袁通过野学院制冶教育模式袁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普及和流传遥但是种种弊病也随之产生袁大多数高校仍沿用传统漆艺教学模式授课袁仅重视漆画与漆工艺技法的传授遥学生按部就班只钻于理论学习袁忽视了漆艺与社会的关系袁所创作的作品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袁高校漆艺教学实践环节的改革迫在眉睫遥乔十光先生在其主编的叶漆艺曳一书中总结道院野漆艺袁已突破了漆器尧漆工的含义袁是一门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艺术门类遥 冶22漆艺作为一门综合类学科袁涵盖种类广泛袁涵盖了绘画尧装饰尧雕塑尧工艺等多种艺术语言袁因此我们的教学也应该更为广泛全面遥 首先袁校内与校外资源的联

34、合共享十分必要袁其一袁高校可邀请漆艺领域非遗传承人到校做专题讲座及短期培训袁与传承人的互动不仅能使学生直观感受传统工艺技法袁提高专业能力袁也能从侧面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尧钻研刻苦的意志力遥其二袁高校可与企业联合袁建立互动平台袁通过到企业参观考察袁了解漆艺生产线自创作至销售的流程袁将实际项目引入教学袁对优秀作品进行小批量生产袁拓展育人广度遥其次袁要依托漆艺市场袁培养专业人才遥只注重纯艺术的创作而忽视漆艺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当下的症结袁要鼓励学生立足生活袁多进行走访调研袁打破课程固有思维袁结合地域文化袁设计出符合当代民族审美内涵的实用产品袁可延展至建筑装饰尧生活器具尧文创产品等多个领域袁培养实践型人才遥再

35、次袁跨学科联合有助于漆艺的活态发展袁不局限于美术专业学生袁对于设计类学生也增设漆艺课程袁如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漆艺美学袁可以将其应用于空间设计中遥 最后袁不能忽略知识传输的承载价值袁可以建议中小学将非遗漆画体验纳入美术课程袁在青少年心中埋下漆艺的种子遥 高校则可以通过课程授课从历史出发使学生了解漆艺的前世今生袁增加学生对漆艺的文化认同感袁这些对于漆文化的长久发展以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的文化图腾袁不仅蕴含着独特的历史意义袁更是民族精神智慧的象征袁文化厚重感不言而喻遥保护好尧传承好尧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袁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尧坚定文化自信尧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36、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遥23非物质文非遗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119化遗产的保护不仅是口号袁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袁道阻且长遥 非遗的活态发展袁需要全民族共同的坚守遥 老一辈艺术家已为漆艺复兴做了大量的铺路工作袁今后漆艺的可持续发展袁需要大家切实行动遥 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西沐院长曾说院野产生于农耕时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不想随之消亡袁必然要获取新的生命因子袁在新的时空中再次孕育生命遥 冶24非遗技艺要想重获生命袁需要主动寻求变通之路袁注入新的内容和情感袁到达新的艺术境界遥漆艺的可持续发展袁不仅是从漆的原材料上进行保护袁更在于探索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袁不囿于传统漆工艺和材质袁利用新材料尧新媒

37、介尧新形式袁与时代建立新的联系袁催生具有东方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的漆文化遥参考文献院1米元培.从野式年迁宫冶看日本建筑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城市住宅袁2021袁(1)院146-147.2实施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曳的业务指南渊2018 年修订版冤EB/OL.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袁渊2016-10-24冤2023-04-12.https:/ 窑 仪礼 窑 礼记M.长沙院岳麓书社袁2006.8余强.造物设计几何精神探析M.北京院中国纺织出版社袁2018院31.9宋本蓉.雕漆技艺M.北京院文化艺术出版社袁2013院3.10陶宗仪袁李梦生校点.南村辍耕录M.上海院上海古籍出版社袁2012院326.1

38、1潘天波.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研究D.西安院陕西师范大学袁2013.12汤志义.从材料角度看漆艺的继承与创新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袁2006袁(4)院106-109.13陈彦青.乔十光文集M.济南院山东美术出版社袁2013院264.14刘巍.梦想留痕M.南昌院江西高校出版社袁2020院109.15李玫袁徐邠袁孙卫华.扬州现代漆艺发展研究M.南京院东南大学出版社袁2012院29.16裘琤.丹漆随梦中国古代漆器艺术M.北京院中国书店袁2012院17.17于琨奇.战国秦汉小农经济研究M.北京院商务印书馆袁2012院194.18静心苑袁朱维青.野非遗冶保护语境下的中国民间舞蹈研究M.北京院中国书籍出版社袁2019院232.19非遗直播平台服务艺术行业打赏助力非遗传承EB/OL.新华网袁渊2023-03-17冤2023-04-12.http:/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叶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曳EB/OL.新华社袁渊2021-08-12冤2023-04-12.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