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依韵酬光化李简夫屯田(宋)范仲淹老来难得旧交游,莫叹樽前两鬓秋。少日苦辛名共立,晚年恬退语相投。龚黄政事聊牵强,元白邻封且唱酬。附郭田园能置否?与君乘健早归休。(注)龚黄:汉代循吏龚遂与黄霸的并称。亦泛指循吏。元白:中唐诗人元稹、白居易,并称“元白”,为生死不渝之交。邻封:本指相邻的封地,泛指邻县、邻地。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感慨极深,是历尽沧桑、劫后余生之语,故对旧日好友倍加珍惜。B颈联以龚黄自喻,“聊牵强”有自谦之意,下句则寄托了对友人的期望。C颔联分述昔日、如今之事,“共”“相”二字又将两人紧密联系在一起。D次句紧承上句,宽慰
2、友人不要感叹年老;“两鬓秋”照应下文“晚年”。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特征。 1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B项,“以龚黄自喻”不对,“自喻”是将自己比喻为某个对象,诗中却是将自己和友人一起比作龚遂、黄霸。故选B。 2珍重友谊。人到晚年,朋旧凋零,诗人对健在的友人感情更深,他劝慰老友不要感叹年迈,要趁着身体还健朗,置办田园
3、早日归隐,共享朋友相聚之乐。恬静淡泊。诗人少时刻苦攻读,依靠科举成名,终生为官,但不热衷名利,晚年更是恬淡,希望早日退隐。仁爱谦虚。诗人回首平生,觉得政绩不堪与汉代龚、黄相比,其实他在各个方面都已超出前贤,这是他的自谦之辞。【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特征”,对于鉴赏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步骤,有以下三步:(1)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来概括诗歌塑造了什么形象。(2)结合诗句中相关的语句具体分析这一形象的特征,概括时应忠于原文,不可臆造。(3)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或诗歌的创作背景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对诗歌表情达意所起到的作用。结合“老
4、来难得旧交游,莫叹樽前两鬓秋”“少日苦辛名共立,晚年恬退语相投”“与君乘健早归休”等分析,诗人珍重友谊。人到晚年,旧交变少,他劝慰老友不要感叹年迈,要趁早置办田园,归隐自然,共享相聚之乐。结合“少日苦辛名共立,晚年恬退语相投”分析,诗人少时刻苦攻读,但不热衷名利,晚年追求恬静淡泊。结合“龚黄政事聊牵强,元白邻封且唱酬”分析,诗人仁爱谦虚。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梦李白二首(其二)杜 甫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3下列对
5、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两句,见浮云而念游子,通过比兴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想念之情。B三、四两句,诗人推己及人,抒写对故人的衷情,体现两人形离神合的深情厚谊。C“冠盖”四句,写李白希望能高冠华盖跻身达官贵人之间,但终老却为之所累。D最后两句,在嗟叹之中寄托着对李白的崇高评价和同情,也包含着诗人的心事。4“告归”至“若负”六句,从不同角度将李白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3C【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
6、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C项,“冠盖满京华”写当时高冠华盖者充斥长安的现实,而不是李白对自己的希望。故选C。4“告归”两句写李白的神态,“江湖”两句是李白的独白,通过双关手法写李白现实处境的险恶;“出门”两句,通过动作、外貌揭示心理,也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同情。寥寥三十字,从各个侧面刻画了李白的形象,其形可见,其声可闻,其情可感,枯槁惨淡之状,如在目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形象能力。读懂全诗,根据具体诗句,依据人物的神
7、态、外貌、动作、心理等描写分析人物的形象特征。“告归”以下六句选取梦中魂返前的片刻,描述李白的幻影。每当分手的时候,李白总是匆促不安地苦苦诉说:“来一趟好不容易啊,江湖上风波迭起,我真怕会沉船呢。”看他走出门去用手搔着头上白发的背影,从李白这些动作描写分明看出他是在为自己壮志不遂而怅恨。“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是对李白进行神态描写。“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是他的内心独白。“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通过动作、外貌揭示心理。寥寥三十字,从各个侧面刻画李白形象,其形可见,其声可闻,其情可感,枯槁惨淡之状,如在目前。“江湖”二句,意同上篇“水深波浪收,无使蛟龙得”,有双关意,既写出了李白魂魄来去
8、的艰险,又暗示了他现实处境的恶劣。“出门”二句则抒发了诗人惺惺惜惺惺的感慨。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泊岳阳楼下杜 甫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颔联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停船在岸,舱内,寒灯一檠;舱外,风吹浪翻夜雪纷飞,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天涯漂泊的愁苦之情。B“鲲鹏”“图南”是作者化用典故,都出典为庄子秋水。其中,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示自己前途的不可预料。C在本诗中,杜甫十分重视炼字,比如颔联中的“翻”“洒”就是炼字的典范。D全诗以豪景抒悲情,岸风夕浪,舟雪
9、寒灯做起伏,及滞留,危难而转图南鲲鹏,意境起伏,富于节奏;承转顿挫,铿锵有力;情景呼应,浑然无间。6本诗与登高相比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5B【解析】 B项,“都出典为庄子秋水”错,出自庄子逍遥游。6同:两首诗都有漂泊困顿和忧国伤时之感。异:但本诗中,尽管时局堪忧,前途未卜,但是诗人的报国豪情饱满高涨,仍然期待倾尽才华实现匡时济世的鲲鹏之志,而登高则更侧重于年老漂泊以及时局动乱之感叹,“艰难苦恨”“潦倒新停”等词句带有浓浓的凄凉落寞和无力感。【解析】此类试题解答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本题考查情感的比较,此诗是杜甫晚年兵荒流离时乘舟从湖北初到岳阳所
10、作,整首诗歌以豪景与壮志衬托出豪迈基调,意境悲怆而宏伟有力,表现诗人的满腔报国之心,临危弥坚,不弃不馁。登高,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带有浓浓的凄凉落寞和无力感。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积雨辋川庄作王 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注】“争席”典出庄子杂篇寓言:杨朱从老子学道,学成归来,旅客们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海鸥”典出列子黄帝篇:海上有人
11、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滨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的亲密关系。7下列关于本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首联的“迟”字,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也写出了闲散安逸的情怀。B颈联写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唯有木槿、露葵相伴,突出了隐居生活的孤寂寡淡。C尾联运用典故,一正用,一反用,两相结合,抒写诗人澹泊自然的心境。D这首七律,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8前人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试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为例,说说诗人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7B【解析】B项,“孤寂寡淡”错误,应该是“安逸
12、闲适”。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这情调,在一般世人看来,未免过分孤寂寡淡了。然而早已厌倦尘世喧嚣的诗人,却从中领略到极大的兴味,比起那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的名利场,不啻天壤云泥。故选B。 8“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形容夏木之茂密, 环境幽深。白鹭雪白,黄鹂金黄,色彩差异明显;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写动态,一写声音。碧空中白鹭高飞,绿树与黄鹂相衬,高低和谐,极具层次感,如一幅画展现在读者面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结合题干提示
13、“诗中有画”赏析诗句内容。“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广漠空蒙、布满积水的平畴上,白鹭翩翩起飞,意态是那样闲静潇洒。听啊,远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黄鹂互相唱和,歌喉是那样甜美快活。辋川之夏,百鸟飞鸣,诗人只选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联系着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五、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早 兴白居易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犬上阶眠知地湿,
14、鸟临窗语报天晴。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9下列对本诗鉴赏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应题,写太阳初升,“开门鼓”响,晨光刚刚照亮了屋梁,这一描写,从细微处写时间之早。B颔联写诗人起身出门所见之景,门前仍在睡觉的小狗和在窗前欢叫的小鸟,表现出清晨兴旺之景。C在这样清新的环境中,诗人忘记了一切忧愁和烦恼,心境空明,甚至连夜间都没有乡梦撩人愁思。D本诗语言浅易平实,但字里行间情感丰沛,给读者清新自然之感,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主要风格。10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诗中划线的句子。 9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
15、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B项,“门前仍在睡觉的小狗”错误,诗句“犬上阶眠知地湿”的意思是:那在台阶上贪睡的小狗儿也摆摆尾巴,懒洋洋地爬起来。此时的小狗已经爬起,没有在睡觉。B错误。故选B。10“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作轻”写出猛然间的轻松感受,这种轻快的感觉与上一句“宿酒未解的头重脚轻的状态”形成鲜明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切身感受到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赏析词句,首先要明白该句在词中的意义,即解说或概括词句内容;其次要看词句有什么特点,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6、,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当然任何赏析都离不开词的主旨,即词人的情感,所以一定要分析词句中包含的情感。“新脱冬衣”表明正是早春气候,脱去冬衣会令人焕然一新,轻松爽快,所以说“体乍轻”。“体乍轻”而“头仍重 ”,值此酒意未竟消之际,当有头重脚轻、飘飘无定之感。这既是实写酒意未消时身体真实的感觉,同时也是美好的春色令诗人陶醉。正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在这样的境界中,他忘记了一切忧愁和烦恼,以至于“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这两句照应诗题,写夜间因为没有乡梦撩人愁思,睡醒后心境空明。暗示出诗人的身心已完全被春天的气息所感染,他又迎来了一个明媚的春天。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边庭落日骆宾
17、王紫塞流沙北,黄图灞水东。一朝辞俎豆,万里逐沙蓬。候月恒持满,寻源屡凿空。野昏边气合,烽迥戍烟通。膂力风尘倦,疆场岁月穷。河流控积石,山路远崆峒。壮志凌苍兕,精诚贯长虹。君恩如可报,龙剑有雌雄。【注释】黄图,帝都。俎豆,古代祭祀、宴客用的器具。诗人曾任太常寺奉礼郎。候月,史记匈奴列传:“举事而候星月,月盛壮则攻战,月亏则退兵。”积石,山名。指小积石,在今甘肃临夏西北,即古唐述山。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折,不正确的一是( )A“紫塞流沙”与“黄图灞水”相提并论,从时空落笔,意味深长。B“候月”“寻源”“边气”“烽烟”展现了紧张丰富的边庭生活。C“精诚贯长虹”既是诗人即景抒怀,又照应诗题“边庭落日”
18、。D全诗一韵到底,气势磅礴,慷慨激昂,洋溢着边塞征战的豪情。12本诗充分体现了边塞诗豪迈昂扬的格调,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11A【解析】A项,“从时空落笔”错误。边塞以北是一片茫茫沙漠,京城以东是一条曲折的灞水。“紫塞”,亦可理解为夕阳下的关隘蒙上一层金紫之色。这两句将关塞与京都相提并论,意指诗人身在边关,心在京城;也是指自己身赴北庭为的是报答朝廷的恩惠。这是种跨越空间的跳跃式表达手法。这种横跨空间的跳跃式表达手法被称作诗家笔法。故选A。12在意象选取和意境营造上,选取“紫塞”“沙蓬”“边气”“戍烟”等边地特有的景象,展现了边塞雄浑、苍茫的特点,意象豪迈,营造出雄浑开阔的意境。在人物形象塑造上
19、,诗歌通过描绘“逐沙蓬”“恒持满”“屡凿空”等边塞沙场人物活动,展示人物不惧艰难,勇敢进取、乐观昂扬的精神面貌。在情感抒发上,“精诚贯长虹”“龙剑有雌雄”,借典抒怀,“斗志”“精诚”“君恩”,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报答君恩,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分析诗词的格调,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结合题干内容“边塞诗豪迈昂扬的格调”,结合诗歌的意境、人物形象塑造、情感等方面分析。选取“紫塞”“沙蓬”“边气”“戍烟”等边地特有的景象,展现了边塞雄浑、苍茫的特点。“一朝辞俎豆,
20、万里逐沙蓬”,沙蓬,指蓬草丛生,黄沙飞扬,意即塞外。句意为:我辞去朝廷中的任职,不远万里,奔赴塞外从军。这是诗人追思自己毅然放弃赋闲无聊的京中小吏的职务,投身如火如荼的保卫边疆的经历。“候月恒持满,寻源屡凿空”,这是诗人回忆戍守边塞的激烈紧张、丰富艰辛的生活,为把握攻战的时机,随时保持警惕;为保证战争的顺利进行而寻找水源,开辟道路。“壮志凌苍兕,精诚贯长虹”,长虹,史记邹阳传:“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诗人一心为国,不以追求官爵为意;看到云气横蔽落日之景,突发奇想以此抒发自己精诚为国的雄心壮志。“君恩如可报,龙剑有雌雄”,诗人以剑自喻,表达了为君而战,为边境的长治久安而战的矢
21、志不渝思想。诗人由眼前景想到遥远的长安,驰骋想象中,回顾了自己对从戎的选择;随即生动地描写了战地上杀伐之气纵横、干戈之象满目的情景;承此而抒发了为报君恩,将更加奋勇作战,以澄清边塞烽烟的雄心壮志。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还陕述怀李世民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星旗纷电举,日羽肃天行。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注)此诗是唐王朝创建初期,李世民平定关东回师时创作。日羽,太阳的光芒。麾,通“挥”。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和辛弃疾破阵子中“醉里挑灯看剑”一句所用的刻画人物手法相同。B诗歌中间六句,先后描述了驻营、行军、出击
22、的三个场面,写得凝练又具体。C最后两句通过前后对比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并与开篇遥相呼应,首尾圆合。D本诗把议论、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熔为一炉,脉络清晰,风格遒健。14诗作“述”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13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先后描述了驻营、行
23、军、出击的三个场面,”解读有误,结合诗歌应该先后描述行军、驻营、出击三个场面。故选B。14前线将士流血牺牲,是为了“济世救民”,能辩证看待战争意义,述出诗人高尚的为民情怀。“济世岂邀名”,统一天下不是为了争名夺利,述出诗人不计虚名的豁达胸襟。统军作战,指挥若定,述出诗人自信慷慨的豪情壮志。“今来宇宙平”,述出诗人平定叛乱、一统天下的政治抱负。【解析】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考查对诗句内容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涉及对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并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
24、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有条理的按照题目要求整理出答案即可。题目明确要求简要分析诗作“述”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按照诗歌顺序依次把握情感即可。首联“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是说手抚腰间的长剑慨然长叹,由于前线将士的流血牺牲,这一切都是为了“济世救民”,而不是为了争名夺利,诗人能够辩证看待战争意义,表现出诗人高尚的为民情怀;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作战是为了赢得统一局面,使人民过上安定生活,不是为了争名夺利,表现了诗人不计较虚名虚利的豁达胸襟;“星旌纷电举,日羽肃天行”一联写行军场面,“星旌”、“日羽”,渲染队伍浩荡、旌旗簇拥,军情火急、战报不绝;“纷电举”、“肃天行”,表现行动迅猛,纪律严明。短
25、短两句十字,展现了一支军风严明、行动迅速、声势威严的正义之师的雄姿,也表现诗人统军作战,指挥若定,见出诗人自信慷慨的豪情壮志;“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说昨天的战争必修会流血牺牲,却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统一,表现出出诗人平定叛乱、一统天下的政治抱负。整理归纳以上就可以得出答案。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路少府使东京便应制举唐刘长卿故人西奉使,胡骑正纷纷。旧国无来信,春江独送君。五言凌白雪,六翮向青云。谁念沧洲吏,忘机鸥鸟群。【注】时梁宋初失守。一题作送骆三少府西山应制。列子: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
26、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纷纷”这一叠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社会动荡、战乱纷扰的时代背景。B“青云”意象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真诚祝福,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渴望。C本诗综合运用叙述、描写和抒情等表达方式,显示了诗人的艺术造诣。D诗人和友人情谊深厚,不忍分别,惜别的情景恰似柳永的雨霖铃。16本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思想感情和表达效果。 15D【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
27、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D项,无中生有。柳永的雨霖铃是写和恋人的分别,采用细节描写“执手先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分别之情更加感伤;本诗是写和朋友分别,只有“春江独送君”一句,只是交代了诗人舍不得和朋友分别,没有提到朋友的表现。故选D。16衬托。“旧国无来信,春江独送君”,以没有亲朋的书信来衬托与友人相聚的珍贵,及与友人分别的依依不善:“春江”以乐景衬哀情,春光明媚,却要和友人分别,令人感伤。用典。诗中引用“忘机鸣鸟”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与世无
28、争的思想情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才华无法施展的失落和无奈。对偶。“五言凌白雪,六翮向青云”,句式整齐,意象鲜明,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对友人参加制举考试的美好祝愿。白描(叠词)。“胡骑正纷纷”用简练的语言写出了战乱动荡的时代背景,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担心;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才干的认同,相信他在这乱世一定能够有所作为。【解析】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诗歌的内容、艺术手法及其艺术效果。读懂全诗,根据具体诗句分析。这是一首律诗,答题时可以一联一联分析其艺术手法。首联“故人西奉使,胡骑正纷纷。”,其中“纷纷”这一叠词,生动形象写出了社会动荡、战乱纷扰的时代背景,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担心;同时也
29、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才干的认同,相信他在这乱世一定能够有所作为。颔联“旧国无来信,春江独送君”,以没有亲朋的书信来衬托与友人相聚的珍贵,及与友人分别的依依不善:“春江”以乐景衬哀情,春光明媚,却要和友人分别,令人感伤。颈联“五言凌白雪,六翮向青云”,句式整齐,意象鲜明,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才华的赞美,“青云”意象既表达了对友人参加制举考试美好而真诚祝福,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渴望。尾联,引用“忘机鸣鸟”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思想情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才华无法施展的失落和无奈。本题从叠词、对偶、衬托、用典等角度结合具体诗句回答即可。【点睛】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
30、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描写手法主要有: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主要有动静衬,以乐景衬哀情等;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对比。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兴、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比如本题主要从抒情的方式、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的角度作答。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红 梅苏 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
31、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他的红梅诗有这样的句子:“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17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警惕戒惧,保持自己的节操。18诗人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勾画梅花的形魄?请结合诗句赏析。 17C【解析】C项,“也透露出一丝无奈”说法错误,“尚余”句表现了红梅傲寒的
32、品格,并没有“无奈”的意思。故选C。 18拟人:如“怕愁贪睡”是诗人用拟人手法写梅花不愿招致愁怨而贪睡的娇憨之态。用典:尾联引用典故作结,点名主旨,锁住全篇,含蓄蕴藉。托物言志:借咏梅来赞美不同流俗的孤高品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现手法能力。答题时,先指出表现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是如何运用该手法的,最后指出运用该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本题结合诗句赏析诗人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勾画梅花的形象。通读诗歌,首联“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运用了拟人手法写红梅吃开的原因。诗人抓住红梅不畏严寒,在百花过后的冬季才开放这一特点,把红梅比拟为一位内心世界感情十分丰富细
33、腻的美人,它迟迟开放的原因,是因为“怕愁贪睡”,它为什么而怕愁贪睡呢?是因为担心自己像冰一样晶莹美丽的容貌,会不合世俗的时尚,因而以致于而怕愁贪睡,因此它想用贪睡来摆脱忧愁,所以才不与其它百花一样同时开放,而是“独开迟”。“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诗老”,老诗人,指宋初诗人石曼卿。尾联是诗人对前人写梅花的误区发议论。认为认识梅花须从梅花独有的“梅格”,即喜寒凌霜的内在品格或内在精神来品评。老诗人不懂得梅花的品格所在,怎么只从外表有无绿叶与青枝来分辩梅花和桃杏呢?结合注释可知此处诗运用典故。从整首诗来看,作者托物言志,借梅来赞美不同流俗的品性。答题时从拟人、用典和托物言志这三个方面,
34、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即可。十、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山南行宋陆游我行山南已三日,如绳大略东西出。平川沃野望不尽,麦陇青青桑郁郁。地近函秦气俗豪,秋千蹴鞠分朋曹。苜蓿连云马蹄健,杨柳夹道车声高。古来历历兴亡处,举目山川尚如故。将军坛上冷云低,丞相祠前春日暮。国家四纪失中原,师出江淮未易吞。会看金鼓从天下,却用关中作本根。【注】山南:即终南山之南。将军坛:指汉高祖刘邦拜大将韩信的坛。丞相祠:指蜀汉后主刘禅为纪念丞相诸葛亮而建的祠堂。1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标题“行”可以判断这是乐府诗,全诗语意连贯,结构严谨,如行书般流畅自然。B首句交代了时间,以下三句描述了沿途所
35、见景象,昂扬欢快,为全诗定下了高亢的基调。C第六句写了山南民众喜欢荡秋千、踢球等习俗,充分体现了上句中“气俗豪”的特点。D国家失去中原四十多年了,山南之行促使作者思考改变作战策略,对收复失地充满信心。20南宋末年词人刘辰翁评价该诗“起结次第皆称”,意为诗歌行文结构颇为自然严谨。请结合诗歌,谈谈你的看法。 19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
36、分析。A项,“可以判断这是乐府诗”错误。根据文意,山南行是南宋时期爱国诗人陆游客居陕西南郑时所作的诗作。该诗描写了该地的风土人情、自然景物以及地理位置,从而暗示出了南郑县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标题中“行”的意思是“行走”。故选A。 20诗歌首句点题,以下分写行至山南后的所见、所思、所感,末句揭示全诗主旨,层次清晰分明。前十二句,从土地肥美富庶、地势与民俗、历史与古迹等不同角度赞美山南,引出最末四句,作者回到了严峻的现实,提出了收复中原应以关中作根据地的战略思想,揭示全诗的主题思想。【解析】本题主要分析诗歌结构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审清题干要求,从结构入手解答题目。先概括后分析,注重答题语
37、言的规范性。“我行山南已三日,如绳大略东西出”点题,然后分别写行至山南后的所见、所思、所感,末句揭示全诗主旨。开头四句为第一个层次,写山南土地肥美富庶,为全诗定下了高亢的基调;第五句至第八句为第二个层次,极言山南形势险固,民气尚武,是理想的用兵之地;第九句至第十二句为第三个层次,写山南历史之悠久、古迹之丰富,以具体史实为证,强调了山南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由此,陆游想到了南宋的现实:宋朝失去中原已经四纪了,从江淮出师北伐中原,屡次遭受挫败,实在不是一条必胜之道。看来如果要出师中原的话,还是得以关中作为根本。揭示全诗的主题思想。十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小寒食舟中作杜 甫佳辰强饮食犹寒,隐
38、几萧条戴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注释)这首诗写于大历五年春诗人淹留潭州时,即诗人去世前半年多。鹖冠: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的隐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2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佳辰”句不仅说多病之身不耐酒力,也透露着漂泊中勉强过节的心情。这个起句为诗中写景、抒情安排了一个有内在联系的开端。B“隐几”句运用典故,点明了诗人失去官职、不为朝廷所用的身份,刻画了舟中诗人的孤寂形象。C“天上坐”“雾中看”诗人在舟中的所见所感,非常切合年迈舟居观景的实际,也让读者感受到其复杂的心绪,笔触细腻含蓄。D全诗
39、写景皆舟中所见之景,情乃舟中人的穷困潦倒、漂泊困苦之情,一个“舟”字贯串全诗,境界皆出于此。22颈联描写舟中江上之景,诗人选取的蝶、鸥两个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1D【解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
40、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D项,“情乃舟中人的穷困潦倒、漂泊困苦之情,一个舟字贯穿全诗”错误,从诗中来看,情并非仅“舟中穷困潦倒、漂泊困苦”这一种,如还有落泊江湖而依然深切关怀唐王朝安危的情感,且应是“愁”字贯穿全诗。故选D项。22特点:往来自如或自在轻快。作用:以乐景衬哀情。象布幔闲卷,蝴蝶翩跹,穿空而过,片片白鸥轻快地逐流飞翔,远远离去,诗人描绘了一幅蝶鸥自由往来的的美好画面,反衬出诗人年老体衰,漂泊异地的困苦之,如此情境下仍思虑朝廷,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困苦中心系国运安危,担忧时局多难的悲悯情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
41、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颈联描写舟中江上之景,诗人选取的碟、鸥两个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有何作用?请作简要分析”,然后理解颈联的意思,根据诗句的内容把握蝶、鸥的特点,再分析这两个形象与诗人形象之间的关系。“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中“娟娟”“轻”可见往来自如或自在轻快,这是乐景描绘了一幅蝶鸥自由往来的的美好画面;再看诗中的情感,结合前后的诗句“愁看直北是长安”“老年花似雾中看”可知,诗人此时的心情是“愁”的,是沉重的,这是哀情,可见这是以蝶鸥自在轻快反衬诗人心情的沉重,是为了反衬出诗人年老体衰,漂泊异地的困苦之,如此情境下仍思虑朝廷,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困苦中心系国运安危,担忧时局多难的悲悯情怀。考生结合这些内容进行答题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