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镀镍碳纤维增强铜基矿车制动材料制备及性能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8527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镀镍碳纤维增强铜基矿车制动材料制备及性能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镀镍碳纤维增强铜基矿车制动材料制备及性能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镀镍碳纤维增强铜基矿车制动材料制备及性能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卷第 期 年 月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李雪伍,段世龙,张传伟,等 镀镍碳纤维增强铜基矿车制动材料制备及性能分析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第一作者:李雪伍,男,江苏徐州人,博士,副教授,:通信作者:张传伟,男,安徽淮南人,博士,教授,:镀镍碳纤维增强铜基矿车制动材料制备及性能分析李雪伍,段世龙,张传伟,石甜(西安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摘要:针对矿用车辆在恶劣工况下长时间制动引起的摩擦片失效问题,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新型镀镍碳纤维增强铜基()矿车制动材料。借助扫

2、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镀镍碳纤维及制动材料微观形貌,通过 射线衍射仪()对 材料物相展开分析,同时对材料硬度、摩擦系数、磨损率进行系统研究,最后采用 仿真软件探究纤维长度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应力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的 制动材料界面结合性能良好,且当碳纤维长度为 时,复合材料硬度达到最大值 ,其耐磨性也最优。进一步增加碳纤维长度至 ,纤维出现明显缠绕及团聚特征,且制动材料力学性能呈下降趋势。此外,制动材料应力值最小,约为 ,且碳纤维与基体界面结合性能良好。同时,外力作用下 碳纤维能有效承受部分载荷阻止金属变形,进而增强制动材料抗拉性能。综上所述,镀镍碳纤维增强铜基矿车制动材料力学及摩擦学

3、性能最佳。关键词:摩擦磨损;矿车制动材料;放电等离子烧结;碳纤维;有限元仿真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引言铜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强度、良好耐热性和优异耐磨性等特点,并且中低温工况下仍能保持较稳定的摩擦系数 ,这些优异性能使其在矿山重载车辆的传动装置及制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铜基体硬度较低,且高温工况下易发生软化,导致材料力学性能下降,制约了其在矿山领域的广泛应用 。因此,对铜基体进行强韧化处理,是提高矿车制动材料力学性能的有效手段和方法。碳纤维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高耐磨性、较低热膨胀系数等优点,因此作为极具

4、吸引力的增强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改善金属基体强度、塑性及摩擦学性能 。碳纤维不但可以增强基体强度,提高材料抗冲击韧性,并在摩擦过程中形成碳颗粒从而起到自润滑效果 。等研究碳纤维增强 复合材料,发现碳纤维对复合材料物理机械性能影响不大,对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有着突出表现 。等通过摩擦搅拌处理制备铝合金材料,研究发现在基体铝中加入碳纤维能有效抑制微裂纹成核,且复合材料硬度增加 ,磨损量至少降低 。然而,由于碳纤维表面能较低,与基体间润湿性较差,导致碳纤维与金属界面结合性能不佳,同时界面处的简单机械结合强度较低,且在重载及外力作用下,碳纤维易从基体中拔出,其优异性能无法充分发挥,导致矿车制动试验结果远低于

5、预期目标。碳纤维表面金属化是一种解决界面结合问题的有效方法 。研究人员通过在碳纤维表面生长纳米颗粒来提高与金属基体界面结合性能 。等采用表面改性碳纤维增强铝合金,研究发现经表面改性处理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与 基材相比,硬度提高 ,磨损率降低 。等分别制备 复合材料和银改性 复合材料,发现改性复合材料界面得到有效强化,且维氏硬度、抗弯强度均高于未改性材料,从而表现出更佳的耐磨性 。大量研究表明增强体含量、尺寸、分布及制备方法与复合材料性能密切相关 。然而,基于不同尺度镀层改性碳纤维对矿车制动铜基复合材料性能影响与作用关系的相关文献鲜有报道 。文中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 复合材料,并通过试验系统讨

6、论镀镍碳纤维长度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进一步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及分析,研究碳纤维长度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应力场分布的影响及作用规律,论文研究对于新型矿车制动耐磨复合材料的设计与研制奠定了理论和试验基础。试验材料与表征 试验材料试验所需球形制动铜粉(粒径:目;纯度:)购自复梵五金有限公司,其微观形貌如图()所示。从图 可以看出,铜粉呈圆球状,且粒径分布均匀,其直径约为 ,同时表面干净无杂质。试验用 级碳纤维长丝基本参数见表 ,其他材料和具有分析纯等级的试剂均购于 西 安科技大学学报 年第 卷第 期李雪伍,等:镀镍碳纤维增强铜基矿车制动材料制备及性能分析阿拉丁试剂公司。?图 试

7、验材料与试验过程 表 试验用碳纤维性能参数 牌号丝束 密度()拉伸模量 抗拉强度 试验过程试验采用经镀镍处理后的碳纤维,镍层采用传统化学镀方法,步骤为除胶、粗化、活化、敏化、化学镀。试验用不同铜基复合材料成分见表 ,配料过程中,首先将碳纤维在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 ;然后,将铜粉加入悬浮液,采用玻璃棒搅拌得到均匀混合浆液,进一步将浆液置于 真空干燥箱中 ;最后,将制备粉末样品装入圆柱形石墨模具(内径为 ),在 型放电等离子烧结设备中进行烧结,制备过程中设置温度为 ,升温速率为 ,烧结压力为 ,保温时间为 ,即可得到 复合材料。上述复合材料制备过程如图 ()所示。试验表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8、碳纤维及复合试样表面微观形貌,借助 射线能谱仪()对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微区成分进行表征,通过 射线衍射仪(,)对烧结材料物相展开分析,以准确获得铜基制动材料组成,其试验条件:靶、电压、电流、扫描角度、扫描速度为 。采用 型数显显微硬度计表征试样硬度,其施压载荷为 ,施压时间为 ,分别在每个样品表面施加个压痕,然后取平均值为最终硬度值。采用 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复合材料摩擦系数、磨损率展开分析,其试验条件:常温环境,对摩材料为 直径 陶瓷球,载荷为 ,滑动速度为 ,摩擦往复行程为 。最后,借助 仿真软件分析不同长度 复合材料应力场分布。表 试验用不同铜基复合材料成分 样品 余量 余量 余量 结果

9、与讨论 微观形貌图 表示碳纤维表面微观形貌及断面元素线扫描。从图 (),()可以看出,未镀镍碳纤维表面较为光滑平整。图 ()表示镀镍碳纤维表面微观形貌,可以看出,碳纤维表面被镍镀层包覆,且镀层较为均匀致密,但镀镍后碳纤维表面变得粗糙,表明镀层后碳纤维能有效改善纤维与基体界面结合性能,即在摩擦磨损过程中能有效将载荷通过界面传递至碳纤维,使碳纤维成为受力承载体 。但是,碳纤维表面部分区域出现团聚现象,表现为大小各异的“结状瘤”,这可能是由于 与 相互扩散结合的结果。“结状瘤”的出现一方面有利于增加碳纤维质量,在混料过程中促进碳纤维弥散分布。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加碳纤维表面粗糙度,从而有效提升比表面积,

10、并促使碳纤维与基体通过机械互锁增强界面结合能力 。进一步从图 ()所示的镀镍碳纤维截面形貌图可以看出,镀镍后碳纤维表面变得粗糙,且直径有所增大,其表面镍镀层厚度约为 ,同时镍镀层与碳纤维之间结合较为紧密,无明显空隙,表明镍与碳纤维并非简单机械结合 ,这可能是由于碳纤维表面金属化过程中 与 相互扩散,从而改变其界面结合方式。为进一步观察镀镍碳纤维的界面微观结构,对其断面进行元素线扫描,结果如图 (),()所示,可以看出,碳纤维断面主要包含 ,种元素,且沿线扫描方向界面处元素含量发生变化,在 处碳含量呈线性增加,镍含量则逐渐降低。对于 位置,碳含量呈线性降低,镍含量则逐渐增加,上述元素含量变化位置

11、对应镍镀层与碳纤维界面结合区。进一步观察发现,碳纤维和镀层之间元素含量变化过程连续,未出现元素变化断层现象,表明碳纤维与基体结合紧密,无分层缺陷。同时从图 ()可以看出,碳纤维被镍镀层包围,烧结过程中可有效抑制碳纤维与基体发生反应。此外,元素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镀镍后,表面涂层在大气中发生氧化形成氧化膜所致 ,这在后续碳纤维断面元素面扫描测试中进一步得到验证。?图 碳纤维表面微观形貌及断面元素线扫描结果 图 表示碳纤维断面微观形貌、及元素面扫描测试结果。如图 ()所示,镀层 与碳纤维结合紧密,碳纤维被镀层完整包覆,镀层 紧实沉积在碳纤维表面,且无明显分层特征。镀镍碳纤维截面中 ,元素分布如图 ()

12、,()所示,观察发现碳纤维表面 元素分布均匀致密,并呈圆环状围绕在 元素周围,且与 元素分布相匹配。图 ()表示镀镍碳纤维表面 元素分布,可以看出,元素与 元素分布较为一致,并呈圆环状,且分布相对不均匀,同时 元素含量远低于 元素。图 表示不同长度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 图。从图 ()可以看出,基体表面较为光滑,但部分区域出现孔洞现象。从图 ()可以看出,条纹状碳纤维弥散分布于基体中,且纤维分布方向与压制方向无明显联系,同时碳纤维呈孤立状态存在于基体中,且未出现明显团聚及缠绕缺陷。这可能是由于碳纤维长度较短,并且镀镍后碳纤维质量有所增加,表面共价键转变为金属键,减弱了碳纤维之间的吸引力,使其能

13、够与基体更好地结合 。从图 ()可以看出,当碳纤维长度增加至 时,铜基制动材料表面碳纤维取向随机,并“钉扎”于基体中,且表面无明显孔洞及缝隙,仅部分区域出现轻微碳纤维聚集区。这是由于镀镍碳纤维与基体具有较好界面结合能力,碳纤维在加压烧结过程中有助于气体排出,从而减小孔洞和缝隙的产生 。上述研究表明分散良好的镀镍碳纤维可有效促进基体致密化 ,同时验证了 烧结技术用于矿车制动金属复合材料制备的可行性 。此外,随着碳纤维长度的进一步增加,材料表面出现明显团聚和缠绕特征,同时出现孔洞、缝隙等缺陷,如图 ()所示。这是由于碳纤维和铜比重相差较大,随着碳纤维长度增加,混粉时不易搅拌均匀,出现纤维堆积,从而

14、导致静 西 安科技大学学报 年第 卷第 期李雪伍,等:镀镍碳纤维增强铜基矿车制动材料制备及性能分析置烘干时碳纤维与铜粉出现分层缺陷。此外,在烧结压制过程中,复合材料以铜颗粒为作用点和支撑点形成点弯曲弹性变形,且随碳纤维长度增加,单根碳纤维上参与的铜颗粒数越多,弹性变形程度越严重,内应力也越大,烧结过程和脱模后发生的弹性后效越大,最后导致 复合材料内部结构疏松,出现孔洞、缝隙以及纤维断裂等现象 。?图 碳纤维断面微观形貌、及元素面扫描结果 ,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表面元素分布如图 ()()所示。可以看出,复合材料主要由 ,元素组成,元素主要来自于碳纤维,并呈圆状和线条状均匀分布于基体中,且未出现

15、明显团聚及缠绕缺陷,这表明碳纤维混粉时不易发生团聚。同时,元素分布与 元素较为一致,呈点状和条纹状围绕于 元素周围,这表明镀镍碳纤维在与铜粉混合烧结过程中对碳纤维 镀层损伤较小 。此外,基体中可见零散分布的 元素,这可能是由于混粉与超声震动过程中镀在碳纤维表面细小的镍颗粒脱落至铜基体中造成的。?图 不同长度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 图 为进一步确定铜基复合材料物质组成,分别对不同长度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进行 射线衍射分析,结果如图 所示。从图 可以看出:添加碳纤维前后铜基复合材料衍射峰相似,均表现出明显铜的强衍射峰,表明镀镍 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结晶度;衍射图谱中未检测到 衍射峰,这可能是由于材

16、料氧化现象不明显,同时受限于 含量较低,仪器未能有效检出所致 ;衍射图谱中未检测到 和 特征峰,这可归因于较少的碳纤维添加量和较薄的镀层厚度;图中未检测到碳化物,一方面证明了制备和烧结过程中碳纤维未与基体发生反应生成新物相,另一方面进一步证实了 镀层的完整性,即碳纤维被镀层紧密包覆 。?图 不同长度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 图谱 力学性能测试不同长度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硬度测量结果如图 ()所示,可以看出,未添加碳纤维时,材料硬度为 ,添加 碳纤维后,材料硬度有所增加,其值为 。同时,随着碳纤维长度的增加,复合材料硬度呈现先增高再降低的趋势,这是由于:碳纤维是一种高比刚度、高比模量的增强体,烧

17、结过程中碳纤维能够有效与铜基体相结合,并彼此错位搭成骨架“钉扎”于基体中,且分布均匀,无明显团聚发生,对基体起到弥散强化作用 ;烧结过程中由于镍镀层的存在,阻止界面有害物质相形成,从而增强复合材料硬度。当碳纤维长度为 时,复合材料硬度最大,达到 ,这是由于随碳纤维长度的增加,碳纤维骨架作用明显,使得铜基体有效连接一起,增强了复合材料的连续性和塑性变形阻力,故当受外力作用时,碳纤维在基体内部表现出较好的协调性。因此,一定范围内,随着碳纤维长度的增加,复合材料硬度呈现增大趋势。然而,当碳纤维长度增至 时,复合材料硬度下降至 ,这归因于:烧结过程中,由于碳纤维较长,且在基体中乱序交错,造成碳纤维偏聚

18、成团,故在复合材料中的流动性变差,阻碍铜原子与其他生成化合物分子的流动性,使得复合材料在烧结过程中出现孔洞、缝隙等缺陷,从而复合材料致密性降低,孔隙率增加,最终导致复合材料硬度呈现下降趋势;由于碳纤维分布取向的不确定性,在缠绕状态烧结成型时,容易造成碳纤维断裂,无法起到分散与传递载荷的作用,进而影响复合材料强度。不同长度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摩擦系数如图 ()所示,可以看出,试验初期铜基体摩擦系数波动较大,且摩擦系数高达 ,这是由于经烧结的纯铜材料硬度较低,故耐磨性较差。碳纤维的加入可有效降低复合材料摩擦系数,且摩擦系数波动较为平稳,表明碳纤维的加入可有效改善制动材料摩擦磨损性能。此外,随着碳

19、纤维长度增加,复合材料摩擦系数呈先降低后增高的趋势。当碳纤维长度较短时,复合材料抗拉强度较低,碳纤维对复合材料增强效果不佳,且摩擦磨损过程中裸露于基体表面的碳纤维较少,导致摩擦过程中润滑不足,使得材料表面温度升高,基体出现软化,表面发生塑性变形,剥落情况较为严重 。当碳纤维长度增至 时,复合材料摩擦系数降至最低值 ,这是由于碳纤维与石墨性能相似,具备自润滑特性,故摩擦磨损过程中裸露基体表面的碳纤维在摩擦力作用下被挤压碾碎铺展于磨损表面形成碳颗粒 ,并进一步演化形成碳膜,从而起到润滑作用,使得复合材料减摩效果较明显,故该条件下复合材料摩擦系数呈下降趋势。当碳纤维长度增至 ,复合材料摩擦系数逐渐增

20、大,这是由于随着碳纤维长度的增加,其在基体中团聚现象愈加明显,且基体表面部分区域出现孔隙,导致复合材料强度降低,弱界面增多,摩擦磨损过程中碳纤维脱落数量较多,造成局部不均匀磨损,进而摩擦系数增大。图 ()表示不同长度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磨损量,可以看出,基体材料磨损量最大,约为 ,这是由于烧结纯铜材料硬度较低,摩擦磨损过程中基体软化,摩擦系数波动幅度较大,导致基体磨损加剧。碳纤维能有效降低复合材料磨损率,这归因于碳纤维自身优异性能,碳纤维的加入对基体起“钉扎”作用,束缚了铜基体变形,减少与摩擦副发生黏着磨损倾向,从而 西 安科技大学学报 年第 卷第 期李雪伍,等:镀镍碳纤维增强铜基矿车制动材

21、料制备及性能分析降低复合材料磨损量 。随着碳纤维长度进一步增加,复合材料磨损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且当碳纤维长度增加至 时,复合材料磨损量最低,约为 。这是由于 碳纤维能均匀弥散于基体中,且无明显团聚现象,并与基体有较好的界面结合能力,从而有效增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另一方面,碳纤维硬度高于纯铜,摩擦过程中碳纤维有效承载部分载荷,对基体起到保护作用,从而提高复合材料耐磨性。当碳纤维长度增至 时,由于碳纤维长度较长,基体中碳纤维出现明显团聚,且部分区域出现孔隙缺陷,导致复合材料强度降低,并在摩擦过程中出现碳纤维脱落现象,造成复合材料磨损量增加。?图 不同长度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22、力学性能数值模拟 复合材料模型构建现有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元模型多采用二维轴对称模型以及单一增强体三维模型,然而上述种模型简化过于理想,没有考虑纤维与纤维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不规则排布,从而忽略很多关键影响因素。文中研究的 复合材料中短切碳纤维随机分布于基体中,因此宜采用随机序列吸附方法(,)生成随机碳纤维,如图 ()所示为建立的碳纤维随机分布三维模型。为使复合材料具有较大变形,将模型一端固定,另一端加载反向载荷或反向位移。因此,实际模拟过程中,模型加载情况为:在铜基体模型平行于 的左平面上固定,在 轴右平面上施加位移载荷。应用 软件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表面经镀镍处理

23、,其在变形时基本不会出现相对滑动,因此设置碳纤维与铜基材的接触类型为 类型(无相对滑动),软件划分结果为 网格数,节点数。单向拉伸下模拟结果应力场分析图()表示 轴方向单向拉伸载荷对应未加入 复合材料内部的 等效应力云图,可以看出,模型大部分被浅蓝色覆盖,其等效应力值约为 ,同时在远离受力面的 个角落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从图 ()可以看出,加入 碳纤维后复合材料在施加相同位移量情况下,基体中应力分布均匀性被打破,且模型表面大部分为 浅 蓝 色,该 条 件 下 等 效 应 力 值 为 。这是由于短切碳纤维与铜基体弹性模量不同,破坏铜基体的各向同性与均匀性特点,从而打破了应力分布均匀性。此外,碳纤维

24、及周边基体承受的应力分布比铜基体高出一个数量级,故表现出的力学性能提升较为明显。不同长度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 等效应力应变切片云图如图所示,图中所选切面为 轴方向 处,可以看出,轴方向上施加相同拉伸位移条件下,随碳纤维增强体尺寸的变化,复合材料应力应变均产生明显变化。同时,在碳纤维与基体结合处都存在应力集中现象。进一步通过对比发现,复合材料应力集中最大,其最大应力值约为 ,碳纤维长度为 时最大应力值最小,约为 ,复合材料最大应力值约为 。研究还发现复合材料在同一外加应变载荷下,增强体拉伸方向(水平向右)应力远高于基体,表明材料在变形过程中有较明显应力分配现象,且碳纤维表面应力高于两侧基体。这

25、是由于碳纤维弥散分布改变了铜基体的各向同性,当受到拉伸载荷时,碳纤维承受了一部分载荷,并阻碍了金属材料变形,从而导致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此外,随着碳纤维长度的增大,材料内碳纤维上应变载荷逐渐减小,低应变区域分布于基体 纤维界面附近,这是因为在质量分数相同的情况下,纤维越长,与拉伸力方向一致的纤维数量越少,其与基体接触面积增大,界面附近的基体合金需要承受更高的应力集中。通过以上观察分析可知,碳纤维长度为 时,界面结合相对较好,该条件下碳纤维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改善最有利。?图 应力等值线?图 应力应变云图 结论)镀镍碳纤维与铜基制动材料具有较好的界面结合强度,且镀层与碳纤维之间结合较为紧密,无

26、明显分离缺陷。同时由于碳纤维与铜基体之间的物理与结构性能差异,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变形具有不协调性,但碳纤维对铜基体具有明显的增强效果。)当镀镍碳纤维长度为 时,制动材料硬度为 ,且随碳纤维长度的增加,复合材料硬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碳纤维长度增至 时,碳纤维与基体混合较为均匀,无明显团聚现象,其复合材料硬度达到最大值 。但当碳纤维长度达到 后,碳纤维出现缠绕与团聚现象,导致复合材料硬度下降。)碳纤维长度的增加对复合材料强化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但纤维长度超过 后,复合材料产生较大应力集中,且应力集中分布区域增多。综合考虑不同长度镀镍碳纤维增强材料的微观形貌、显微硬度、摩擦系数、磨损率、拉

27、伸数值模拟及相关影响规律与机理可知,当碳纤维长度为 时,制动材料综合性能最优。参考文献():,西 安科技大学学报 年第 卷第 期李雪伍,等:镀镍碳纤维增强铜基矿车制动材料制备及性能分析 ,():冉旭,邹豪豪,李乾,等 镀层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周璇,高义民,路向前,等 双相多尺度镀镍碳纤维和碳化锆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铸造技术,():,():贾建刚,高昌琦,刘第强

28、,等 表面镀 碳纤维增强 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材料导报,():,():,:杨素媛,郭丹,沈娟,等 制备 增强镁合金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 复合材料学报,():,():,():,():陈伸干,易茂中,冉丽萍,等 镀铜碳纤维对 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金属热处理,():,():,:王睿,万怡灶,何芳,等 碳纤维连续镀镍生产工艺及其屏蔽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学报,():,():,():,():金启豪,陈娟,彭立明,等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与铝 镁合金连接研究进展 材料工程,():,():张国亮,王士华,李志强,等 改性碳纤维增强纸基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 润滑与密封,():,():(责任编辑:高佳)西 安科技大学学报 年第 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