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食物观的深刻内涵、重大意义与实现路径.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5894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食物观的深刻内涵、重大意义与实现路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食物观的深刻内涵、重大意义与实现路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食物观的深刻内涵、重大意义与实现路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食物观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什么是大食物观”“为何树立大食物观”“如何实现大食物观”等重要命题。注重国家安全与高质量发展相统一的大食物观,应着力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既要重视食物数量,也要注重食物质量,立足全生命周期和民生福祉提升,拓展和优化资源配置方式,以科技驱动保障食物安全,促进共同富裕。大食物观是新时代民生福祉方面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提升食物安全水平的科学指南和实践指引,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强大动能,也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内涵。实现大食物观要注重运用系统思维、科技创新、市场驱动、制度保障和共同缔造,进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贡献中国式大食物观的智慧。【关键词】农业强

2、国;大食物观;国家安全;党领共治;食物安全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进展作为国家安全重要组成部分的食物安全关乎国家高质量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既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要强化食物安全,应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1。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2。2016年树立大食物观被写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 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由此,大食物观研究引起学界关注。有的基于宏观层面,立足全球视角探讨大食物观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周立等学者认为,在全球食物安全形势严峻局面下,中国要积极构建完整的食物主权体系3。有学者认为

3、,为防范地缘冲突和国际食物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树立大食物观要着力破解饲料粮短缺问题,全面提升我国油料生产能力4。有的基于中观层面,探讨大食物观视角下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有研究指出,要采取创新性甚至突破性的非常规手段提升中国大豆单产水平,依靠农民积极性提升和技术创新挖掘多元耕地空间扩大种植面积,探索长期可持续性的增产方案5。学者们*何得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梁小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发展型治理的结构优化与效能提升研究”(编号:22AZZ006)的阶段性成果。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

4、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1版。无作者: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人民日报,2015年12月26日,第1版。周立、罗建章、方平:21世纪中国的食物安全与食物主权,中国农村经济2022年第10期。刘长全、韩磊、李婷婷等:大食物观下中国饲料粮供给安全问题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23年第1期。朱文博、韩昕儒、问锦尚:中国大豆生产自给的潜力、路径与挑战,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2023年第4期(总第84期)112基于“藏粮于地”的分析发现,盐碱地等后备资源开发潜力和海外耕地投资空间可观、

5、森林的“粮库”潜力巨大、草地农业的食物开发和供给潜力有待充分挖掘、打造江河湖海等水域为主体的“蓝色粮仓”大有可为1。有的基于微观层面,立足大食物观探讨农食系统转型升级对社会个体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食学的研究成果认为,要在整全的人(主体)和整全食物(客体)基础上,构建整全治理体系,从粮食安全这样的单一治理,走向践行大食物观,拓展食物多种来源,统筹食物体系,做好营养安全、粮食安全、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主权安全等的多元治理,为解决食事问题开辟出新的道路2。综上可见,既有研究成果着重探讨大食物观的必要性与现实效能。它们大都把大食物观作为影响因素或理论视角而展开,相对缺乏关于这一重要理念的深入探讨,也尚

6、未给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路径。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大食物观是破解食物供给侧和需求侧不均衡的矛盾,增强人类食物资源供给韧性的理论指导。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食物观重要论述,有助于加快农业强国建设,进而保障国家安全以及更好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二、寓质量于发展:大食物观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食物安全是国之大者。树立大食物观,要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除了关乎中国“饭碗”端稳端牢之外,还关系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食物观充分体现我国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它重视社会生活质量,注重优化和拓展资源配置方式;它以食物供给侧为主线,重视“质量”与“数量”相统

7、一,以科技驱动改善供给;通过多途径多元化的方式来开发食物来源,进而保障国家安全与高质量发展。(一)立足人的全生命周期,拓展和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其一,关注国家安全的大食物观立足于人的全生命周期。大食物观重视食物供给安全。我国人均自然资源数量偏低。大食物观要求人类社会发展要积极寻求大自然的物质能量,从而丰富食物资源。大食物观的提出有利于拓展资源配置方式,更好地满足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食物消费需求不断变化,新时代公民更加注重吃饱吃好以及安全营养问题。民以食为天,个体发展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大食物观的视角来理解粮食,现在讲粮食安全,实际上是食物安全,而食物资源的配置要和人的全生命

8、周期紧密结合3。这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契合。立足人的全生命周期的大食物观,特别重视拓宽食物资源种类及数量,进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以及农业强国建设。其二,立足中国国情,以大食物观拓展资源配置方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4。基于国情拓展和优化食物资源配置方式,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依靠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民众来拓展食物种类和来源。通过山水田林湖草沙中动植 蓝红星、李芬妮:基于大食物观的“藏粮于地”战略:内涵辨析与实践展望,中州学刊2022年第12期。周立: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兼论大农业、大安全、大食政,求索2023年第1期。农业农村

9、部编写组:粮食安全干部读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24页。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1版。113物能量的合理开发利用,创造出更多更好适应人的全生命周期发展需要的新食物1。与此同时,我国拥有各具特色的农业发展模式和多样的自然资源,这为积极拓展资源配置方式奠定有利基础。大食物观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配置食物资源。除了依靠人类自身对食物资源展开初级配置之外,还要改进生物科技、促进食物资源相关产业升级,充分利用网络新技术和全球市场资源,在社会发展中流通更高质量的食物资源

10、2。通过更好地配置食物资源,进而保障我国安全和农业强国建设。(二)以食物供给侧为主线,“质量”与“数量”相统一其一,大食物观积极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作为全球最大食品消费市场,我国14.1亿人口每天大约消费257万吨食物,其中加工食品占到45%3。大食物观除了从主粮供给方面满足民众饮食之外,还要注意到蔬菜、水果等非粮食类食物供给的持续增长对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食物需求的巨大贡献4。基于大食物观审视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充足的食物资源供给是社会民情热点,更是积极应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关键。以食物供给侧为主线,大食物观将推动涉农科技创新和食物资源开发;多元化的食物

11、供给有助于推动居民食物消费“质量”与“数量”的统一。其二,大食物观保障中国人民“吃得饱”“吃得好”。新时代以来,粮食安全成为治国理政重要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第三产业消费需求日益突出,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推进。民众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和高端化,对安全性和营养性要求越来越高。“吃得饱”的关键是主粮副食数量满足公民需求,“吃得好”是在保障数量基础上,注重追求食物资源品质。大食物观在保证主粮安全情况下,通过科技创新向大自然要蛋白质和热量,实现更高质量的食物供给5。大食物观彰显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内在要求。通过着力深挖资源要素,完善食物产业结构体系,完善“自主、可控、安全”的大食

12、物产业链。深化食物供给侧改革,强化大食物观的积极落实。只有更加充分自主的食物供给,不断满足民众食物需求,才能把大食物观对食物“质量”与“数量”的要求落到实处。(三)以科技驱动改善供给,推动国家安全与发展其一,农强方能国强,大食物观关乎国家强盛。大宗粮食作物供给安全是大食物观的核心议题。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加快农业强国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保障粮食供给能力。新时代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发生转变。我国“端稳饭碗”面临不小压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后农产品保供,既要保数量,也要保多样、保质量。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科技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6。落实大食物观要强化

13、粮食持续稳定供给水平。注重“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的有机结合。其二,食物安全是推动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大食物观加强了中国积极应对世界粮食市场波动的能力。不论是粮食安全还是食物安全,其基本要义均涉及国家安全与高质量发展。随着安 习近平: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民日报,2021年4月23日,第2版。习近平: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10月1日,第3版。贾敬敦、蒋丹平、陈昆松: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第161页。习近平:论“三农”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108页。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14、年版,第401页。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453页。大食物观的深刻内涵、重大意义与实现路径2023年第4期(总第84期)114全形势变化,要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1。基于中国国情,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分领域制定实施方案2。调整优化科技领域布局,注重培育生产所需的多元化、特色化、功能化品种,推动种业振兴迈向新高度3。基于现代技术深入挖掘健康食物资源,加强人工合成食品开发科

15、技力度,特别是深度开发森林食物、草原食物、海洋食物、沙漠食物等食物资源,进而稳固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根基。(四)基于中国式食物安全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一,粮食安全是农业强国的首要任务。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4。从“粮食安全”迈向“食物安全”,这是国家处理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关系的重要理念与积极行动。以大食物观推动国家食物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大食物观有着广阔视野和更高站位,不是在就事论事、简单地就粮食安全说粮食安,它跳出粮食安全看粮食安全5。中国式食物安全观,有别于世界其他任何国家和民族的食物观,它体现大治理观和大社会观,反映的是社会发展进程中

16、人们对食物获取和利用的新变化。其二,大食物观是中国的,也是全人类的。不论全球化发展到何种程度,吃饭问题是任何国家都要面对的重要命题。大食物观所彰显的内涵,不仅关乎中国式现代化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还影响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状况。大食物观在深层次上彰显大资源观、大农业观和大市场观,致力于保障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这是人类要共同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大食物观是中国积极与世界人民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体现。大资源观涵盖自然界可资利用资源,大农业观贡献农业发展的中国智慧,大市场观符合人类发展之需。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的主体是人类。食物安全关乎世界高质量发展,生态

17、安全影响持续发展,国家安全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基于中国式食物安全观和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发展,为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注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显著智慧和积极行动。三、安全与发展的统一:大食物观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食物供给的最高目标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内在需要。优质营养健康的食物需求日益迫切。“吃得饱”为主的粮食安全观正向“吃得好、吃得健康”的大食物安全观转变。要注重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6。推动实现安全与发展的相统一,离不开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构建。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进而体现中国式大食物观智

18、慧。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1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二二三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人民日报,2023年2月14日,第1版。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课题组:全面准确把握大食物观科学内涵,经济日报,2022年9月6日,第1版。周立、罗建章、方平:21世纪中国的食物安全与食物主权,中国农村经济2022年第10期。习近平:论“三农”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110页。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5

19、9页。115(一)破解人民对美好食物需求和紧平衡供给之间矛盾其一,人民需求状况影响食物供给的数量和质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对食物资源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也更加重视安全营养。大食物观顺应时代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生活需要。它推动食物供给侧改革,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及时化解社会矛盾。这是党和国家在自然资源有限情况下,不断满足人民对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体现。大食物观要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1。通过丰富食物资源,优化各种食物的品质,进而缓解人民对美好食物需求和紧平衡供给之间矛盾。做好“特”字文章,大食物观要求加快培育优势特色

20、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2。质量兴农既要产得出、产得优,也要卖得出、卖得好3。市场调节是破解食物资源供需矛盾的有力抓手。关注食物安全问题,既是消费者需求的升级,也是中国共产党勠力探索人民对美好食物需求和平衡供给之间矛盾的破解。其二,既要确保国家主粮安全,也要保障食物安全。为积极应对新形势下人民对美好食物需求变化,国家积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图从食物生产源头解决紧平衡供给难题。我国主粮产量已连续数年保持增产增收,并通过18亿亩耕地红线筑牢主粮安全。大食物观要求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从而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拓展食物品种,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地满足人民

21、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4。我国粮食供给更加重视“保质量”,大食物观为保障食物安全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致力于更好地增进民生福祉,创造高品质生活以及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与大食物观的逻辑意义高度一致。(二)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物安全水平的科学指南其一,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强国建设。农业强则国家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任务是对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进行大调整,突出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尽快实现农业由总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5。中国走质量兴农之路,既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和品牌化,又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农民种什么、养

22、什么,应在政府的主导下跟着市场走6。密切关注并积极破解与民生福祉、国家安全息息相关的“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问题。农产品质量决定食物质量。基于大食物观标准,食物安全既要保证数量质量的安全,还要满足人民群众对食物丰富多样、美味营养、健康品味的消费需求7。大食物观要求人类以多途径、全方位地向大自然要热量。新科技、新种子、新种养殖方式等将被广泛应用。其二,基于大食物观提升中国食物安全水平。我国已经实现基本口粮自主供给的绝对安全,并推动中国特色鲜食玉米品种走向全球。我国成为世界首个养殖产量超过捕捞量的渔业大国,实现从海洋资源大国迈向海洋资源强国。全国以森林种植、养殖、采集等为主的林下经济年产值持续增

23、长,进而为构建多元化食物体系提供相应资源基础。我国森林中仅木本植物就有8000多种,其中已被开发、利用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能生产木本粮油的树木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8。农林牧副 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418页。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224页。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457页。国务院研究室编写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63页。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

24、版,第227页。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417页。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切实抓好农业农村工作,人民日报,2022年12月25日,第1版。杨忠岐:向森林要食物,大力开发木本粮油,科技日报,2022年12月13日,第5版。大食物观的深刻内涵、重大意义与实现路径2023年第4期(总第84期)116渔正在朝着质量全面提升的道路发展,食物安全水平得以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日益增强。基于大食物观的现代农业发展,为加快农业强国建设强基固本。健全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以大食物观推动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进而提升食物安全水平。(三)加快农业

25、强国建设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路径其一,大食物观助力农业强国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不论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是确保国家安全,都离不开大食物观的践行。在保障粮食安全基础上,大食物观突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构建,契合农业强国的发展需求。践行大食物观是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途径。大食物观与全体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乡村振兴要贯彻大食物观,调动更多新农人投身于乡村建设和乡村发展,生产出更适合居民的优质农产品,打造富有乡村本土特色的优质特色产业。大食物观将提供以人民幸福需要为导向的农业强国和乡村振兴的路径。通过将与农业农村农民相关联的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从而促进农

26、民收入增加,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进而反哺社会发展并形成良性循环(见图1)。美好生活需要社会安定有序丰富食物资源农民生活富裕农产品竞争力提升吸引人才创新创业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乡村振兴农业强国大食物观图1大食物观、农业强国和乡村全面振兴的互动关系其二,大食物观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大食物观在供给侧方面助力农业强国建设,吸引更多人才融入中国式现代农业发展,丰富食物产品。它在需求侧方面推动乡村振兴,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以及高品质生活。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人才和产业的有力支撑。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业发展方式要更加注重质量兴农和绿色兴农,加快农业发展由增产导向迈向提质导向;通过健全现代农业产业

27、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从而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农业强国建设。以问题为导向的大食物观,积极推动食物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双向互动治理。大食物观的出发点在于改进民生福祉,向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要食物资源,这将有助于吸引“资本下乡”和“人才返乡”,进而促进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农业发展增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得以发展。农民群体普遍增收,食物资源的消费多样化,进而激发乡村内生发展活力。(四)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中国式大食物观智慧其一,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中国食物观念日益丰富。伴随现代化发展而产生的中国式大食物观,关注点从“吃得好”迈向“吃得健康”。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强国建设

28、。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基于大食物观的理念和要求,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要着力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进而满足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的物质营养基础,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大食物观既是中国积极应对食物供给矛盾的新方案,又是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智慧。它深刻揭示 习近平: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人民日报,2023年3月16日,第2版。117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即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大食物观将为更好地破解世界人口发展与自然生态资源问题贡献中国力量。其二,中国式大食物观智慧助力人类命运共同

29、体和全球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准。大食物观保障中国自身食物安全,助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此同时,它也为世界人民处理人与自然资源关系、人口增长与食物供给关系、人的生存发展与周围环境关系、本国食物资源改革与世界食物市场关系等多重人类现实发展问题提供可借鉴可参照的中国经验1。大食物观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是人类探索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尝试和有效实现方式。世界人民同中国人民一样,拥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美好食物的需求。大食物观成为世界食物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食物安全的重要实现途径,从而为人类更好地处理食物问题贡献中国经验和中国理论。四、协同共治:大食物观重要论

30、述的实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非主粮食物的供给,利用科技向大自然要热量,开发多样化食物资源”2。如何更好地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已成为我国治国理政重要命题。中国因地制宜并统筹推动多元化、市场化取向的食物供给。科技创新是高质量设施农业发展的核心动能,进而产生强大生产力。市场驱动发挥重要枢纽作用,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是食物产品质量的安全检验者。制度保障是贯彻大食物观的核心要素。与此同时,要注重科学的顶层设计和积极的基层探索相结合。以共同缔造推动大食物观的高

31、品质变现,民众和社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全国上下共同参与的重要目标;部门联动与全社会协同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是大食物观的有效实现途径。通过党领共治践行大食物观,助力农业强国建设。(一)突出系统思维: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多元化市场化取向的食物供给作为加快农业强国建设重要举措的大食物观离不开系统思维。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践行大食物观要以民众消费需求为导向,筑牢农业提质和农民增收的基础,分别从地区差异和市场基础方面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特别是要做好“土特产”文章。中国拥有山水田林湖草沙的生态系统。要基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践行大食物观。因地制宜创造有利条件向自然要食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

32、决定性作用,更加兼顾地域社会环境的实情与市场需求取向,为民众提供更丰富更安全和更营养的食物(见图2)。地区差异特色产业市场基础多元供给大食物观居民消费系统思维农业变强农民增收图2以系统思维实现大食物观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157页。朱晶: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农业经济与管理2022年第6期。大食物观的深刻内涵、重大意义与实现路径2023年第4期(总第84期)118贯彻大食物观需要系统思维。大食物观要在理论层面发挥指导作用,也要在实践发展中彰显系统思维。牢牢把握食物的品种研发、培育方式、产品生产、加工储藏、包装运输和市场交易的全过程。食物生产

33、的每个环节都是系统优化的产物。通过统筹自然条件与消费者市场需求,从而筑牢食物供给基础。着力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推动农业变强的过程和行动,这要更加注重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科学而精准地对标食物市场消费需求,进而推动农业强国建设。要兼顾实事求是与市场经济规律,从而推动大食物观落到实处。(二)注重科技创新: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是践行大食物观的重要支撑践行大食物观要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为种业振兴行动提供支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要注重科技创新,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粮食烘干、农产品产地冷藏、冷链物流设施等前沿技术突破,真正实现“藏粮于技”,向大自然要热量

34、要食物1。加大人工智能农机设备和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技术的研发推广。让新兴科技运用到农业废弃物收集利用处理、农村河湖综合整治、农业土地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山水田林湖草生态修复和外来生物入侵领域,进而改善农产品生产环境,提升食物安全水平。践行大食物观需要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推动设施农业、农业科技产业园、植物工厂、数字农业、立体空间种植、人工智能等手段精确控制食物生长环境,进而达到清洁生产和食物品质的安全营养。科技创新赋能食物生产,降低供给成本。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并优化农业结构。大食物观倡导并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它要求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食

35、物供给体系。践行大食物观要把科学技术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克服我国农业大国资源有限问题。通过发展高质量设施农业将科技转化为产能,促进自然资源充分利用。通过满足民众对美好食物需要,发挥大食物观的综合效益。(三)彰显市场驱动: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是食物产品质量安全检验者践行大食物观离不开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深度参与。大食物观推动供给侧与需求方的积极互动,高效流通食物资源,进而满足民众对美好食物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且加强对食物市场主体的监督治理。一方面,通过立法手段为相关市场主体的准入以及供给资质确立可靠标准,引导市场主体树牢食物产品质量安全观念。加强食物流通环境的安全

36、性,从源头上把控食物商品的安全品质和营养价值。另一方面,基于大食物观和市场经济规律,通过行政立法、社会监督等方式,规范和健全食物商品市场交易流通规则,完善售后服务保障机制。全面构建多方参与、互相监督和协同治理的市场运行机制。基于人民群众需求,推动国民膳食结构迈向“吃得丰富且平衡,吃出健康”。创新健康膳食知识普及方式,引导民众提升健康素养和优化家庭饮食结构。大力创新食物安全教育,增强食物安全意识。强化消费者责任,倡导勤俭节约习惯。鼓励人民群众发挥食物产品质量安全检验者的积极作用。市场驱动情境下,要注重民众在需求方的主体地位,激发食物产品质量安全检验者的力量。强化市场主体在供给侧的主体地位,提高食

37、物商品供应方维护质量安全的自觉性。充分发挥食品质量安全检验者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层面的积极作用。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1版。119(四)强化制度保障:依靠科学的顶层设计和积极的基层探索保驾护航践行大食物观,制度保障是关键。大食物观要求调整食物生产结构、推动食物来源多元化。基于农业强国建设需要,构建与大食物观要求相适应的政策举措和制度机制。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法规是支撑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重要保障。出台与居民消费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食物开发策略,完善粮

38、食安全与多元化食物相统一的综合供给政策体系;及时研究出台支持森林食物、草原食物以及水海湖食物发展的政策举措。大食物观要求食物多元、安全、营养,积极出台或调整相关的政策法规。例如,生态资源开发利用法案、合成加工食物安全标准条例。通过顶层制度设计为践行大食物观提供强有力保障。基层积极探索助力大食物观践行。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兴旺。着力推动区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政策优惠、资金扶持等手段,引导和鼓励农民或者涉农企业组织提供健康、营养、安全的食物商品。“民以食为天”的重要性除了体现在居民消费食物方面,还在于如何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实现农民收入增加。要基于积极治理,突出调查研究,升华基层经验,自下而上

39、探索大食物观实现路径的政策逻辑。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1。加快农业强国建设的核心动力在基层。通过因地制宜和科学施策,为践行大食物观提供牢固的基础。(五)推动共同缔造:系统联动和全社会参与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构建大食物观涵盖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食品工业的食物生产、储藏、运输、加工、销售和消费环节。它也嵌入更为广泛的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践行大食物观,要凝聚社会共识,从而推动共同缔造和协同治理。扩大社会参与,让大食物观更好地运转起来。基于政策宣传增强社会共谋、共建、共治。通过共同缔造把大食物观落实到农业领域、食品生产企业、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群体、相关公益组织等。践行

40、大食物观要注重政府、社会和民众的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以及成果共享。以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大食物观强化食物供给并优化来源方式。农产品数量关乎食物多元性,农产品质量关系食品营养安全。既要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横向协同联动,又要条抓块统和积极协调,从而更好地保障食物产业链完善和安全。成立消费者协会、民间食物安全关注者协会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组织,为践行大食物观的行业标准或市场规则提供相应的政策资源。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全社会基于共同缔造理念践行大食物观的过程,也是系统联动和全民参与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有益探索。通过党领共治来发挥共同缔造的强大功能,充分调动亿万民众践行大

41、食物观,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五、结语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强国建设。积极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更好地认识与践行大食物观,关乎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大食物观立足人的全生命周期,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配置食物资源,积极拓展和优化资源配置方式,进而筑牢人民美好生活的饮食基础。以食物供给侧为主线,“质量”与“数量”相统一来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满足民众对食物的安全、健康营养、美味的需要,同时保障了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食物供给基础。农强方能国强,大食物观关乎国家强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396页。大食物观的深刻内涵、重

42、大意义与实现路径2023年第4期(总第84期)120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大食物观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以科技驱动改善供给,推动国家安全与高质量发展。粮食安全是农业强国的首要任务。大食物观注重彰显大治理观和大社会观,也充分反映时代发展新变化。基于中国式食物安全观延展出的大资源观、大农业观和大市场观,分别从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角度增进可持续发展能力。大食物观涵盖农业农村现代化所需的生态资源与食品创新导向,全方位助力农业强国建设。大食物观是中国的,也是全人类的。保障食物安全关乎国家安全,也影响国家可持续发展动能。“吃得饱”为主的粮食安全观已向“吃得好、吃得健康”的大食物安全观转变。加快

43、建设农业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也为全球农业转型升级贡献中国智慧。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中国食物观念日益丰富。它是安全与发展的统一,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有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大食物观是党领共治的中国治理智慧。它在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资源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人类农食观念转型升级。食物供给的最高目标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和健康长寿的内在需要。大食物观归根结底要更好地增进民生福祉,创造高品质生活,进而推动高质量的发展。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践行大食物观,不仅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治国理政智慧,还是丰富人类农食观念转型升级的全新中国方案。The Profound Connota

44、tion,Great Significance,and Realization Path of the Big Food ConceptHE DeguiLIANG XiaoweiAbstract Xi Jinpings important discussion of the Big Food Concept profoundly answers the important proposition of“what is the Big Food Concept”,“why establish the Big Food Concept”,and“how to realize the Big Foo

45、d Concept”.Focusing on national security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Big Food Concept lays stress on building a diversified food supply system,which emphasizes both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food,Based on the whole life cycl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well-being,it expands and optimizes the way

46、of resource allocation.In addition,it adopts technology-driven to ensure food security,promoting common prosperity.Big Food Concept is a scientific guide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acting on the new development philosophy and improving food security overall in terms of peoples well-being in the new

47、era.It provides powerful momentum to accelerate the building of the strong agricultural powerhouse and also enriches the theory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The realization of the Big Food Concept should focus on the use of system thinking,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m

48、arket-driven,institutional safeguards and joint creation,and thus we can contribut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with the wisdom of the Chinese Big Food Concept.Key words Agricultural Powerhouse;Big Food Concept;Party Led-co Governance;National Security;Food Security(责任编辑:朱瑞 责任校对:周瑞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