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究--以山西大同大学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4822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究--以山西大同大学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究--以山西大同大学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究--以山西大同大学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 10 月上乡村振兴121Rural Revitalization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究*以山西大同大学为例任建玲(山西大同大学,山西 大同 037000)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地方高校积极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加快推进区域农业农村发展的现代化、弥补农业农村发展短板、缩小区域城乡发展差距及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双重作用。高校应根据地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实际情况,从高校自身助力乡村振兴的服务理念、人才培养、产业扶持、实践帮扶等多重路径不断发力,以解决地方高校在服务意识不到位、服务机制不完善、服务内容和形式单一、服务人才不足等方面的问题

2、,力求探索出一条可供借鉴、可供推广的乡村振兴之路,真正为解决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以及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关键词:地方高校;乡村振兴;路径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2-3872.2023.19.03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1。党和政府之所以如此关注农业农村的发展问题,是因为“三农”问题直到现在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而无论是脱贫攻坚战役,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其最终都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

3、,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延续性。地方高校作为区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自觉承担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发挥自身潜能,为地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好深度服务和全面支撑。1 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意义1.1 有利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和总规划,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我国已于2020年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农业农村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农村的生产力水平普遍得到解放和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广大的农村地区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但是毋庸置疑

4、,相对贫困的问题依然存在,乡村振兴战略依旧需要持久而深入地推进。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的内驱力和助推器,只有源源不断地向农村工作队伍输入新鲜血液,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业技术团队,才能更好地提高基层工作的战斗力和工作效率。地方高校的职能之一就是面向当地,服务当地,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本土人才。作为地方本土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不论是农村实用类人才还是专业类人才队伍的建设,都需要其所在区域地方高校的支持。通过调查了解所在区域农村地区的人才缺口,高校应主动将相关工作纳入全校事业部署,优化本校的专业结构和人才结构,结合本校教师的专长有针对性地培养区域在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5、做好人才储备,积极寻求二者内在的连接点,解决人才供需“两张皮”的情况,促进供需有效对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人才支持2。在地方高校人才的对口支援下,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会更为顺利,广大农村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状况、就业状况、文化条件、医疗条件、村容村貌,乃至交通运输条件等各方面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改善,有利于实现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加快区域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1.2 有利于落实高校的社会职能,促进高校的长远发展高校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有责任通过教育、人才、技术、消费、产业帮扶等多种形式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工作中去,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基金项目:山西大同大学2022年青

6、年课题“地方高校助力乡村振兴路径探究”(2022Q01);大同大学思政专项课题“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视野下未来思政教师协同培养模式研究”(XJG2021SZ03)作者简介:任建玲(1989),女,山西临汾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2023 年 10 月上乡村振兴122Rural Revitalization保驾护航。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是高校自觉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表现,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高校把其工作的主要方面放在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这两大职能上,忽略了对社会服务功能的履行,长此以往,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市场上人才的供需出现不对等。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

7、施能够提升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和实践水平,高校在精准帮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地充分发挥自身在人才、科技、智力等方面的优势,立足地方特色,切实把地方所需和高校所能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二者的紧密融合和共同成长,实现高校优势资源共享,补齐地方发展的短板,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向地方农业农村配置,推动当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3。不仅如此,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高校也能在帮扶中充分地审视其在专业设置、学科结构、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地方发展实际出发不断调整自身专业建设的方向,为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解决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加强地方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拓宽地

8、方高校发展的边界,真正实现地方高校的内涵式高质量发展。2 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现状2.1 服务意识不到位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国家战略,它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地方高校的积极主动参与。但是,调查研究发现,虽然国家出台了许多政策文件明文鼓励高校积极主动参与乡村振兴,为解决“三农”问题献智献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但部分高校仍未清晰地认识到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高校及乡村的意义所在,有的高校将日常工作的重点基本放在了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上,认为乡村振兴是农业类高校的事情,对乡村振兴持观望态度;有的高校领导和老师则认为参与乡村振兴对于自身的发展毫无助益,只会浪费时间;还有的高校认为参与乡村振兴

9、只会加重本校的财政负担、回报率低等等,这些落后观念的存在导致高校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态度不端正、意愿不强烈4。服务意识的不到位也直接影响地方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相关工作的开展及作用的发挥,从而制约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开展,影响乡村建设的效果。2.2 服务机制不完善很多高校虽然主动参与到了乡村振兴的工作当中,但是相应的系统的运行机制却尚未建立,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例如,部分高校针对乡村振兴具体帮扶工作的组织及开展缺乏系统的调配和规划,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许多助农惠农活动都是高校各个学院依据自身特色自己联系单独开展,未形成合力,也缺乏持久性;再比如针对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或在乡村建设

10、过程中有突出表现的驻村书记、党政领导、老师及学生也没有形成相应的奖励激励机制,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领导、老师和学生自觉助力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不利于相关助农工作的开展5。2.3 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单一目前,我国高校帮扶乡村振兴的实践形式和内容相较于之前有了很大改善,但总体还是趋于单一。在以往的脱贫工作中,高校扶贫队伍往往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脱贫任务,那么如何在短期内助力乡村脱贫,增加农民收入就成为衡量高校助农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因此,为追求短期效益而诞生的“短平快”的脱贫项目自然而然成为很多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首选。例如,部分高校会采用开发短期种植加工项目、捐款捐物、财政补助等助农方式,这

11、些方式虽然短期内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但其长远效益非常有限。随着我国脱贫攻坚任务的结束,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对高校的帮扶内容和形式提出了更高、更丰富的要求,高校应将帮扶的内容定位在如何建立长效帮扶的“共赢”机制上6。2.4 服务乡村人才资源不足高等院校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基地,但是很多高校的毕业生却不愿意赴农村地区就业或者创业,即便是农林院校的很多学生在确定自己的求职意向时也会选择避开农村地区。究其原因,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不成熟、自我定位的偏差以及吃苦耐劳精神的缺失,农村工业基础的薄弱、就业市场的狭窄,社会功利思想的影响,政府对

12、“三农”问题相关政策、资金扶持不到位等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赴农的就业选择和积极性、持久性7。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人才资源的短缺也不利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2023 年 10 月上乡村振兴123Rural Revitalization3 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3.1 依靠科技支撑,促进产业振兴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兴旺是助力乡村摆脱贫困的关键点,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必须在充分考察调研当地村情实际的基础上找到阻碍其产业发展的梗阻点,结合高校自身党建、学科、技术、科研优势及当地气候、土壤、资源等特点,面向市场,精准发力,调整当地产业布局,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找到能够助力

13、当地村民持续增产增收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链。为此,地方高校应该围绕当地产业发展困境提供公益性技术指导与服务,并利用党建优势指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助力当地产业发展走深走实。例如,山西大同大学为了更好更快地帮扶阳高县十九墩村、谢家庄村脱贫,组建了驻村工作队临时党支部和脱贫攻坚硕博专家技术服务团,临时党支部指导帮扶村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序推动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引领;服务团坚持依靠科技支撑为当地村民答疑解惑,提供技术指导、培训和帮扶,推动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大同大学对口扶贫村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十分恶劣,驻村工作队和服务团从帮扶村地理位置、气候、土壤、市场需求等实际出发大力培育特色农

14、产品,帮助指导当地成立了羔羊合作社;帮助农民改进种植技术,因地制宜种植了寒富苹果,推动实施了大葱、玉米、黄豆类的订单式种植,拓展形成了杏核产业链,并推出特色农业原创品牌,使原本分散、零碎的小户经营走上集约化、品牌化之路,切实提高了当地农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了品牌价值,真正帮助当地农户实现了增产增收,促进了当地特色产业的融合可持续发展8。3.2 依靠教育帮扶,加大服务乡村人才培养力度近年来,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选择去农村地区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总体占比较低,远远不能满足乡村振兴对于各类人才发展的需求。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一支数量庞大、专业素质过硬且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的支撑,这支人才队伍不

15、仅包括大量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业技术人才,而且还包括大量专业的管理人才。这就需要地方高校立足当地乡村发展对于各类人才的需求实际,调整其学科专业结构,加大对农业相关学科及专业人才的投入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质量。有意识地将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理念、知识融入其课堂教学及课外文体活动的全过程,不断为地区乡村建设持续发力、输入其所需的各类人才。例如,大同大学和大同市政府为助力大同市乡村振兴,共同参与成立了大同乡村振兴研究院,意在打造服务地方乡村振兴农业管理和科技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推动地方智库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解决当地农业发展技术难题,满足其人才需求。此外,地方政府应就毕业生赴

16、农村就业问题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加大财政投入,为地方高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高校还应通过讲座、黑板报、微课、学校公众号、班会等课内课外多种形式向在校大学生尤其是涉农毕业生大力宣传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相关部署、政策及各项优惠措施,尤其要对在农村地区就业、创业取得成功的典型人物和事迹进行大力宣传,帮助大学生制定切合实际的就业规划,更新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去农村就业、创业,让他们相信农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9。3.3 转变观念,健全和完善助力乡村振兴相关工作机制服务社会是地方高校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能,也是应尽的义务。地方高校在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端正态度,提高对乡村振兴的重视程度,仔细研究国家有

17、关乡村振兴的政策文件,并将其融入日常教学工作和课外活动中,同时还应健全有关服务乡村建设的工作机制,激励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大学生加入乡村振兴的阵营,为乡村振兴的深入实施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具体而言,首先,地方高校应增强助力乡村振兴的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地方高校要正视自身在区域乡村振兴中所承担的重要角色和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认识到乡村振兴的深入实施对于促进高校的发展壮大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样至关重要,克服对于乡村振兴的偏见,真正把服务社会、服务乡村的理念落在实处,渗透进高校办学理念及校风和学风之中,发挥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在人才、党建、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其次,地方政府和高校要健全相关激励

18、机制和管理机制,加大对乡村振兴的资金投入和财政保障力度,为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保驾护航。为了激发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潜力,地方政府和高校应优化相关人员服务乡村的激励机制,从经费、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其充分的支持。优化考核评价体系,科学设计考核标2023 年 10 月上乡村振兴124Rural Revitalization准,将相关工作人员服务乡村振兴的难度、时间、贡献、主动性等作为具体的考核条款纳入评价体系中,让他们在职称晋升、工资待遇、荣誉授予等方面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10。最后,高校还应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完善顶层设计,由专业的管理人员负责统筹有关乡村振兴的具体工作及人员

19、安排,做好大决策,把好乡村振兴的大方向,制定配套的规章制度和服务乡村振兴的中长期规划,明确行动路径,管好大局,确保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能够顺利、可持续发展11。3.4 丰富高校帮扶实践项目,助力乡村文明建设乡村振兴需以高水平投入为支撑,但我国各个地区之间发展基础不同,资源要素差异明显,固定单一的帮扶措施很难有效激发乡村活力高效助力乡村振兴,应积极整合各类资源,以社会实践活动为支撑,探索一条能够激发乡村活力的长效路线12。目前,地方高校的帮扶项目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较为单一,远远不能满足乡村建设的需要13。所以,地方高校应加大实地调研指导的力度和科研的强度,从自身发展优势及帮扶对象实际出发不断丰富和发

20、展高效对口的帮扶项目,解决地方在产业振兴、文化建设、基层党建、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的问题,通过丰富多彩的帮扶项目,助力地方探索有特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拓展其乡村振兴的新路径14-15。大同大学对口支援的两个扶贫村地处山西与内蒙古交界处,荒岗薄地居多,自然环境恶劣,产业发展十分受限,为帮助当地村民增产增收,大同大学不断开拓新思路,创新新举措,例如通过支部建设,加强当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挥了组织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通过打机井、升级电网、修公路、植树、安装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整治村容村貌,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通过组建合作联社搞养殖和实行订单式种植等方式,丰富了当地富民产业

21、的内容,使得村民普遍受益;通过组建硕博专家技术服务团和乡村振兴研究院,有效实施了科技扶贫;通过建设“爱心小站”、成立“长城写生基地”、实施健康扶贫、开展结对帮扶和爱心捐赠、开展消费扶贫、组织实施“大同大学千名党员积极分子赴攻坚一线实训锻炼计划”等创新举措,构建了地方高校扶贫新模式,开发了新思路,不仅有利于激发培育当地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加村民收入,而且有利于学校专业优势的发挥和人才的培养。此外,大同大学还通过开办农民夜校,建设村综合文化中心、大喇叭、图书室、文化广场等文化设施,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艺演出、戏曲下乡等活动,带动了当地乡村文化振兴,大大提升了当地村民的精神面貌,加快了当地乡村文明

22、建设步伐。4 结语总之,高校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和必然要求,地方高校在进行学科调整、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所在区域乡村建设的现实需求,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参考文献:1 习近平.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J.求知,2022(4):4-10.2 吴奶金,林萍萍,刘飞翔.在校大学生参与基层扶贫的可行性与路径探析:基于实践育人视角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3(1):106-111.3 郑永兰,周其鑫.数字乡村治理共同体:理论图景、实践探索与推进策略J.湖南

23、社会科学,2022(4):71-79.4 孟铁鑫.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和对策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9,19(7):123-126.5 黄承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J.红旗文稿,2023(2):25-28+1.6 韩嵩,张宝歌.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三个重要向度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2):86-91.7 杨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D.沈阳:中共辽宁省委党校,2019.8 余永跃,刘绚.习近平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方法论探析J.毛泽东研究,2020(1):12-19.9 侯丽华.高职院校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

24、的路径研究J.乡村科技,2018(12):10+12.10 张素杰.新时代地方高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探析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9,33(2):69-73.11 周爱华.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三种模式的特征、成效及困境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22.12 黄春蕾.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探析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2.13 张喜云.地方高校要发挥优势服务乡村振兴N.焦作日报,2021-10-14(A12).14 张英彦,周冲.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8):280-282.15 严萌.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路与路径J.山西农经,2021(22):96-97+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