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学生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对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4554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对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学生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对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学生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对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大学生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对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赵磊(安徽大学 文典学院安徽 合肥)摘 要: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现了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的行为 以压力交互理论和“压力源应变结果”模型为基础构建一个扩展的研究模型:技术特征压力源应变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 份有效样本并使用 .和 .对收集的数据和构建的模型进行分析和检验 结果表明感知易用性、感知学习有用性、感知社交有用性和感知娱乐有用性都对大学生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通过认知分散的中介作用对学业表现产生消极的影响 因此需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交媒体使用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引导大学生多使用社交媒体

2、进行学习帮助大学生正确释放压力以降低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对大学生学业表现的消极影响关键词: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认知分散学业表现压力交互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大学生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的成因、对学业表现的影响及干预措施研究”()主持人:赵磊作者简介:赵磊男安徽临泉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社交媒体与大学生成长研究 目前社交媒体广泛应用于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娱乐、信息寻求、决策等 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大学生的线上课程大幅增加 微信、等社交媒体是我国高校开展线上教学和答疑的重要工具这进一步增加了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

3、时间和对社交媒体的依赖 因社交媒体使用的便利性和多功能性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常出现这些现象:在学习或上课过程中会时不时地使用社交媒体使用社交媒体开展两种及以上的活动或同时使用两种及以上的社交媒体产品 这些与社交媒体相关的多任务使用现象都是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的具体表现它们会对大学生的注意力、学业表现等产生负面影响但目前尚无研究对此问题进行系统的探究压力交互理论认为压力是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它强调了应激诱导的本质和过程从交互性压力视角探讨了心理机制侧重于评估和应对压力 压力交互理论植根于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或对称 无论在什么地方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出现不平衡就会产生压力这也被称为“

4、压力源”人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与自身需求之间的不一致可能会导致需求得不到满足而这些未得到满足的需求会导致压力的产生 压力交互理论关注的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契合例如 和 的研究表明压力是个体处理环境需求与自身能力之间缺口的结果 压力交互理论在解释技术使用产生压力等方面具有比较高的使用率特别是用于对“压力源”的解释由 等人提出的“压力源应变结果”模型解释了压力、应变和结果之间的混合关系 这个模型意味着压力源间接影响结果因此压力由应变介导并倾向于产生负面结果 具体而言“压力源”是指引起压力并影响个人心理状态的环境因素 应变是指由压力产生的心理变化 可以将结果概念化为对应变的反应而回避和趋近行为通常被视为

5、典型的结果 目前“压力源应变结果”模型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情第 卷 第 期.河 南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年 月.境以探索压力相关条件以及信息技术使用情况下的相应结果 有研究指出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过度使用和社交媒体过载都可能会成为影响个人对社交媒体的情绪和态度(如疲惫、遗憾或不满等)的压力源进而导致各种不良后果例如工作效率或学习成绩下降基于上述分析以压力交互理论和“压力源应变结果”模型为基础结合技术接受理论和认知负荷理论构建一个扩展的研究模型:“技术特征压力源应变结果”模型以探究大学生出现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行为的原因及其对学业表现的影响机制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作为一个比较新的使用现象目前学

6、术界对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尤其是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出现的原因研究偏少 基于技术接受理论尝试从技术使用的角度探究大学生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出现的原因 在具体研究中将感知有用性进一步细分为感知学习有用性、感知社交有用性和感知娱乐有用性它们与感知易用性一起构成了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的前因变量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对大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机制(一)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多任务使用一般被理解为在给定的时间内参与多重任务 多重任务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双重任务、快速注意力转换和持续部分注意力 双重任务是指个人同时执行两项任务快速注意力转换是个人的注意力在任务之间的快速转换持续的部分注意力意味着个人对一项以

7、上任务的持续关注 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是指用户同时参与多项活动其中至少一项必须与社交媒体相关 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可能会出现在不同的设备之间也可能会出现在单个设备上先前的研究表明不管多任务使用通过何种形式出现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在年轻人中 和 的研究指出与年龄较大的人群相比年龄较小的人群更容易出现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尤其是 岁年龄组 尚在求学阶段的大学生常不能控制好自身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时间出现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行为如他们经常会在做作业时或课堂上使用社交媒体(二)感知易用性与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 将感知易用性定义为个人认为系统可以多么容易和轻松地使用 根据 等人的研究“易用性”是指个人

8、使用社交媒体不需要体力和脑力劳动的程度 在这项研究的背景下易用性被解释为个人在不需要太多努力的情况下使用和管理社交媒体功能的程度 和 利用技术接受模型研究了个人使用社交网络站点的意图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易用性对个人使用社交网站的意愿有显著和积极的影响 和 的研究指出感知易用性是影响个人继续使用社交媒体意愿的主要变量 朱多刚对国内社交媒体持续使用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结果显示感知易用性是用户持续使用社交媒体的重要影响因素 等人证实社交媒体易于使用有利于学习新事物 这一特征会让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社交媒体也可能会让他们同时在社交媒体上执行多项任务或使用多种社交媒体产品 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9、假设:感知易用性对大学生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三)感知有用性与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技术接受理论指出感知有用性也是影响用户技术接受度的重要因素 感知有用性通常被定义为一个人认为使用信息技术将有助于增强其表现的程度 在本研究中将感知有用性定义为大学生认为使用社交媒体将有助于提升自身生活质量和学业表现的程度 社交媒体具有信息搜索、社交和娱乐等功能对大学生来说信息搜索主要是用于学习的目的 基于此本研究将感知有用性细分为感知学习有用性、感知社交有用性和感知娱乐有用性.感知学习有用性与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 社交媒体中的信息寻求视角是指创造内容、分享内容、举办活动、参与讨论、观看图片以及使用其他

10、用户共享内容的过程 社交媒体能够让大学生收集到大量与学习相关的信息同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获得他人的观点能够获得丰富的学习信息是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重要原因 与此同时大量的学习信息也会给大学生的社交媒体使用带来负面影响 例如社交媒体允许用户在个人主页上随时更新和发布信息几乎每个大学生用户都会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信息包括状态、图片、视频、问题、感悟心得或链接这些信息可能会影响社交媒体用户的使用模式 个人发布信息后还会期望好友的点赞与评论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时间进而增强他们对社交媒体的依赖性 如大学生在课堂上和日常学习中遇到相关问题时会第一时间使用社交媒体收集信息或与同伴交流沟通在

11、社交媒赵磊:大学生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对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 第 期 体上发布了相关学习问题后他们也会非常在意朋友的反馈以致于在学习中会时不时地查看社交媒体上的信息 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假设:感知学习有用性对大学生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感知社交有用性与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互动”被认为是社交媒体最重要的特征 这一特征与社交媒体对用户的吸引力有关社交媒体作为一种交流平台能够让用户与朋友、家庭成员、团体和组织进行双向沟通 这一观点得到了 等人的支持他们的研究发现个体感知到的社交媒体特质是社交互动、对互动的更好控制以及与几乎所有地方的人建立和维持联系的能力 此外研究人员在相关的研究中使用“人

12、际效用”“同伴关系”和“社会因素”来测量社交互动动机 人们连接到社交网络与他人建立关系获得社会支持并分享想法 随着社交媒体上朋友的增多大学生将会收到大量的社交信息 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会让用户产生一种痴迷这种痴迷会让用户产生某些期望迫使用户及时对他人的帖子做出回应 为了满足这种期望大学生需要持续关注他们的社交媒体账户从而使他们面临大量的社交媒体使用需求进而出现过度使用和多任务使用的问题 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假设:感知社交有用性对大学生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感知娱乐有用性与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 娱乐功用是指在社交媒体上花费时间用于放松、逃避问题和享受乐趣 已有研究指出享乐是用户使用社交

13、媒体的基本动机 用户可以通过使用社交媒体来获得乐趣或通过此类软件缓解压力 这种使用可以产生即时的满足感但同时也伴随着对意志控制的减弱和诱发持续性使用 一些研究报告认为娱乐功用是大学生增加社交媒体使用频率的重要动机 特别是通过基于移动端的社交应用程序任何人都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移动网络或 来访问社交媒体 当用户反复体验到执行习惯性奖励行为的乐趣时享乐型使用可能会成为问题其中他可能会不断地渴望执行产生这些奖励的行为 在预期的娱乐享受与社交媒体使用模式之间的关系下可以预测出于娱乐享受目的使用社交媒体会致使大学生出现多任务使用的问题 因此提出以下假设假设:感知娱乐有用性对大学生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具有显著

14、的积极影响(四)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与认知分散当一个人的注意力不直接集中在主要任务的行为上他的思想“游荡”时就会出现认知分散 多媒体学习环境中的多任务使用行为通常可以用认知负荷理论来解释 认知负荷理论关注工作记忆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它是指在任何特定情况下工作记忆所需的脑力劳动总量认为元素的多少是影响认知负荷的主要因素 该理论预测当学生同时处理多项任务时会增加阻碍学习的认知负荷导致认知分散 例如当学生使用社交媒体从事非学习任务活动时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会承受额外的认知负荷 由于人的认知负荷是有限的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多个任务同时执行时会导致认知超负荷工作使得注意力不能集中出现认知分散 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以

15、下假设假设: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对大学生经历的认知分散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五)认知分散与学业表现梳理关于社交媒体负面影响的研究发现学业表现下降是涉及较多的变量 因此使用学业表现作为结果变量是合理的 认知分散是指人们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在主要任务上对于大学生来说出现认知分散后他们常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 认知负荷理论认为人们的工作记忆是有限的如果工作记忆超载学习是无效的 出现认知分散的大学生会将有限的认知分散在多个任务上而每项任务的完成都需要他们投入足够多的认知这样会导致他们的工作记忆超载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 和 的研究表明在课堂上使用社交媒体只会使学生有限的工作记忆过载并会降低学习的深度 在这种情况

16、下大学生很难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学业成绩也会下降 此外由于当今大多数社交媒体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出现认知分散的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投入的时间可能远超过学术活动有些大学生为了有足够的时间使用社交媒体会减少本该花费在学习上的精力和时间甚至选择逃课 这种注意力的分散会降低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业表现也就是说大学生认知分散的程度越高他们在学业上的投入就越少自身的学业表现就越差 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假设:大学生经历的认知分散对他们的学业表现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假设:认知分散在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与大学生学业表现之间的关系中起着显著的中介作用 年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二、研究设计参照实证研究的范式开展研究结合研究主题确定研

17、究对象 为提高研究的准确性测量量表均选自既有研究中的成熟量表 在对前文理论回顾与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出研究模型 采用 单因素测试和共同方法因子两种方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测(一)研究对象选取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要求受访大学生至少要有 个月的社交媒体使用经历 鉴于本研究试图了解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对大学生学业表现的总体影响因此本研究中的“社交媒体”是一个通用概念涵盖了中国最流行和最常用的社交媒体应用(如微信、和新浪微博)而不是特定的社交媒体平台或网站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原始数据 在问卷发放上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在安徽某综合性大学发放问卷以确保研究样本的随机性以及在不同年级和不同学科间有较为均衡的分布 共

18、获取有效样本 份超过了测量题项总和的 倍能够满足研究的需要(二)测量量表感知易用性测量量表 该量表来自于 等人的研究共有 个测量题项其选项范围为“完全不同意”至“完全同意”量表得分越高表明大学生认为使用社交媒体越容易 本研究中该测量量表的 系数为.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量表的结构效度良好(/.)感知学习有用性测量量表 由 等人开发和完善共有 个测量题项其选项范围为“完全不同意”至“完全同意”量表得分越高表明大学生认为使用社交媒体对学习越有用 本研究中该测量量表的 系数为.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量表的结构效度良好(/.)感知社交有用性测量量表 该量表选自 和 的研究共有 个测量题项其选项范围为“完全不同

19、意”至“完全同意”量表得分越高表明大学生认为使用社交媒体对社交越有用 本研究中该测量量表的 系数为.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量表的结构效度良好(/.)感知娱乐有用性测量量表 该量表选自 的研究共有 个测量题项其选项范围为“完全不同意”至“完全同意”量表得分越高表明大学生认为使用社交媒体对娱乐越有用 本研究中该测量量表的 系数为.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量表的结构效度良好(/.)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测量量表 该量表选自 的研究包括 个测量题项其选项范围为“完全不同意”至“完全同意”量表得分越高表明大学生的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程度越高 本研究中该测量量表的 系数为.验证性因素分析表 明 该 量 表 的 结 构 效

20、 度 良 好(/.)认知分散测量量表 该量表采用了 和 发展的量表包括 个测量题项其选项范围为“完全不同意”至“完全同意”该量表得分越高表明大学生经历的认知分散程度越高 本研究中该测量量表的 系数为.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量表的结构效度良好(/.)学业表现测量量表 该量表采用了 发展的量表间接衡量受访学生的学业表现包括 个测量题项 使用李克特 级量表进行计分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得分越高学业表现越好 本研究中该测量量表的 系数为.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量表的结构效度良好(/.)(三)模型构建目前学术界尚无研究使用“压力源应变结果”模型对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但已有研究使用该模型框

21、架将社交媒体过载、社交媒体成瘾等设定为“压力源”进行研究 与社交媒体过载、社交媒体成瘾一样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也是一种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行为 当大学生出现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行为时如果他们自身的能力不足以应付这种局面他们所面临的环境刺激与自身能力之间的不平衡会让他们感受到压力进而产生应变和导致消极的结果 因此参照先前的研究将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设定为“压力源”一些研究指出不仅要调查压力源的影响还要探究压力源产生的原因 技术接受理论指出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对用户使用新技术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大学生普遍使用社交媒体的背景下社交媒体所具有的易用性和有用性的技术特征会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赵磊:大学生社交媒体多任

22、务使用对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 第 期 不自觉地使用社交媒体出现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等情况 基于此构建一个扩展的研究模型:“技术特征压力源应变结果”模型(见图)由图 可知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学习有用性、社交有用性和娱乐有用性)被确定为技术特征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被确定为压力源认知分散被确定为应变变量学业表现被确定为结果变量图 研究模型(四)共同方法偏差检测通过被试大学生自我报告的方式获取数据可能会出现共同方法偏差的风险 单因素测试法是检验共同方法偏差最基础、最常用的方法 偏差检测结果显示首因子的变动解释率为.小于 的临界值 此外根据 等人提出的检测方法在研究模型中加入共同方法因子 最终的测试结果表

23、明实质因子能够解释.的变动与此同时方法因子只能解释.的变动 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都显示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三、描述性统计与研究假设验证使用 .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偏最小二乘法)是结构方程模型的一种参数估计方法已在新技术使用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根据 等人的建议使用 .软件的 程序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一)描述性统计在 个有效样本中 人(.)为男生人(.)为女生男女生的比例非常接近 调查对象均为大学本科生最小年龄 岁最大 岁平均年龄.岁与大学本科生的年龄分布情况相符 在年级分布上大一 人(.)大二 人(.)大三 人(.)大四 人(.)考虑到学科专业理工科类 人(.)人文

24、与社科类 人(.)表 列出了研究变量的均值和标准差 感知易用性、感知学习有用性、感知社交有用性、感知娱乐有用性、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认知分散和学业表现等测量量表单个题项的得分均值在.之间标准差在.之间这表明各测量量表得分的离散程度较低表 描述性统计结果的相关性分析均值标准差.感知易用性.感知学习有用性.感知社交有用性.感知娱乐有用性.多任务使用.认知分散.学业表现.注:、分别表示在、的水平上显著下同(二)相关性分析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 在感知易用性、感知学习有用性、感知社交有用性、感知娱乐有用性与社交 媒 体 多 任 务 使 用 的 相 关 性 上(.)数据显示它们均与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

25、呈正相关关系可能会促使大学生出现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行为 在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与认知分散的相关性上(.)它们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这表明高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程度的大学生常具有高水平的认知分散 在认知分散与学业表现的相关性上(.)它们之间呈负相关关系意味着大学生认知分散水平越高则学业表现越差(三)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假设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如表 所示 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认知分散和学业表现调整后的 值分别为 年河南科技学院学报.、.和.此外研究模型的 值为.(.)这表明该模型具 有良好的 拟合度从表 可知在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的前置变量上感知易用性与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之间的路径系数正向且显著(.)假设 获得支

26、持 感知学习有用性对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假设 获得支持 感知社交有用性与社交媒体多任务的路径系数也是正向且显著(.)假设 获得支持 感知娱乐有用性是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的重要预测因子(.)假设 获得支持 这说明感知易用性、感知学习有用性、感知社交有用性和感知娱乐有用性都是大学生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的预测变量在“压力源应变结果”模型框架中“压力源应变”部分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对认知分散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假设 获得支持在“应变结果”部分认知分散对大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路径系数显著(.)假设 获得支持 路径检验结果如图 所示采用 分析并计算 置信区间以此评估中介效应当 置信区间不

27、包括零时间接影响被认为是显著的 从表 可知多任务使用认知分散 学 业 表 现 的 路 径 系 数 显 著(.)这说明大学生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会通过认知分散间接地对学业表现产生影响假设 获得支持表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假设路径 值检验结果感知易用性多任务使用.支持感知学习有用性多任务使用.支持感知社交有用性多任务使用.支持感知娱乐有用性多任务使用.支持多任务使用认知分散.支持认知分散学业表现.支持表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假设路径 值 置信区间下限上限检验结果多任务使用认知分散学业表现.支持 图 路径检验结果 四、研究结论以压力交互理论和“压力源应变结果”模型为主要框架结合技术接受理论、认知负荷理论等

28、相关理论构建研究模型 在此基础上使用 名大学生样本数据对构建的研究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如下(一)感知易用性、感知学习有用性、感知社交有用性和感知娱乐有用性都对大学生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感知易用性对大学生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感知易用性是指大学生认为社交媒体能够多么容易或轻松地使用的程度 这一代大学生被称为是网络“原住民”他们从小就开始接触各类网络产品 微信、等社交媒体功能多样且操作简单这会让大学生感觉使用社交媒体的相关功能会比较容易进而增加社交媒体的使用 已有的研究指出感知易用性对大学生的社交媒体使用具有积极的影响 本研究也进一步证明了感知易用性对大学生的社

29、交媒体多任务使用具有积极的影响 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意味着大学生会一边开展其他活动(如学习)一边使用社交媒体或使用社交媒体同时开展多项活动 当大学生觉得社交媒体很容易使用时他们就可能会出现社交媒体多任务赵磊:大学生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对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 第 期 使用如在学习过程中时不时地使用社交媒体感知学习有用性对大学生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社交媒体允许用户发布和分享信息其中不乏与大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相关的信息因此大学生能够在社交媒体上搜索到对自己学习有帮助的信息 此外社交媒体还能够让大学生成立学习群组随时与教师、同学交流学习相关的问题 这些都会让他们觉得使用社交媒体对自身的学习有

30、用 与此同时这也会让大学生增加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时间和对社交媒体的依赖性 如当他们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会频繁地使用社交媒体搜索信息或向教师、同学请教甚至在课堂上或做作业时也是如此这些都是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的表现感知社交有用性对大学生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社交性是社交媒体最主要的特征借助社交媒体大学生能够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同时还能够结识新朋友扩展社交圈 尽管如此大量的社交性使用也会对大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 如随着大学生社交媒体上朋友的增多社交圈的扩大他们会收到越来越多的社交信息和社交请求 为应对这一局面他们需要在社交媒体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另外社交媒体的即时通信特征让大学生的社交

31、活动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他们可能会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收到社交信息和社交请求 这会导致他们多任务使用社交媒体感知娱乐有用性对大学生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除了社交性功能社交媒体还具有娱乐性功能能够让大学生玩游戏、观看视频等 已有的研究表明出于娱乐目的使用社交媒体是社交媒体过度使用的一个重要预测因素 也有研究指出过度使用社交媒体会导致成瘾行为从而产生负面后果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娱乐性使用也是大学生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的重要预测因素 随着大学生在社交媒体娱乐功能上花费时间的增多他们对社交媒体的依赖性也会增加甚至会产生成瘾行为 一旦出现过度使用或成瘾症状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使用社交媒体甚至是在课

32、堂上使用 因此当大学生认为社交媒体能够满足他们的娱乐动机并持续使用社交媒体的娱乐功能时会导致他们多任务使用社交媒体具体到影响系数感知娱乐有用性最高其次是感知易用性紧接着是感知社交有用性和感知学习有用性 从数值上看感知娱乐有用性对大学生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的影响效应远高于其他三个变量 这意味着在本研究中感知娱乐有用性是导致大学生出现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的最主要因素 这与已有的研究比较类似即与社交性使用相比娱乐性使用更容易让大学生出现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行为 感知学习有用性对大学生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的影响系数最小这说明与其他因素相比大学生出于学习目的的使用对他们的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行为的影响最小(二)社

33、交媒体多任务使用通过认知分散的中介作用对学业表现产生消极的影响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对认知分散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认知分散对大学生的学业表现具有消极的影响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意味着大学生同时执行多个任务会让大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出现认知分散 当大学生出现认知分散时他们就会将有限的认知分散到多个任务上而每个任务的完成都需要占用足够多的工作记忆这会导致他们的工作记忆超载造成学习无效 完成学业是大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出现认知分散的大学生常不能将精力集中到学习任务上这会对他们的学业表现产生消极的影响 也就是说认知分散在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与大学生学业表现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五、实践启示本研究证明了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对

34、大学生的学业表现具有消极的影响对我国的人才培养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交媒体使用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从青春期过渡到成年期的关键阶段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尚不成熟易受到他人观点的影响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大学生大多只注意到了社交媒体使用带来的便利性而忽略社交媒体成瘾、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等问题性使用带来的消极影响 因此政府主管部门、高校和家庭都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让大学生全面认识社交媒体使用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引导大学生多使用社交媒体进行学习 在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的影响因素上研究证实了娱乐性使用对大学生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的正向影响效应最大而学习性使用的影响效应最小 因此高校和家庭要密

35、切关注大学生社交媒体的使用状况并教育和引导他们合理控制在社交媒体使用上花费的时间多使用社交媒体进行学习交流少使用社交媒体的娱乐功能关注大学生的压力状况帮助他们正确释放压力一般来说压力是当个体觉得自己无法应对环境需求时产生的负面情绪和信念 在本研究中社交媒体多任务 年河南科技学院学报使用被确定为压力源 当大学生自身的能力无法应对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的需求时就会感受到压力导致认知分散等不良心理状态的产生进而对学业表现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高校和家庭需要关注大学生的压力状况并通过谈心谈话、亲子交流等方式帮助大学生释放压力参考文献:.():.():.:(/):.(/):.?.():.:.():.:.:.():.():.():.:.():.():.朱多刚.国内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研究现状.现代情报():.:.():.().():.:.():.林功成李莹陈锦芸.大学生的社交焦虑、自我表露与网上互动:对微博社交行为的路径分析.青年研究():.():.():.():.().():.:.():.:.():.():.赵磊:大学生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对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 第 期 .():.():.:.():.:.():.:.():.:.():.:.():.:.():.周浩龙立荣.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心理科学进展():.():.().:.:.():.:.():.():.:.:年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