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 2023.7 社会工作M 大学是一所民族大学,设有计算机学院、化工学院、文学院、社会学院等常设学院,同时还设有少数民族学院如藏学院、蒙古学院等。因此,该大学招收的学生不仅包含汉族学生,还有大量少数民族学生。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从故土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很容易产生应激反应。为了提高新生的适应性,M 大学社会学院每年九月份在新生入学一个月后会开展新生适应性成长小组活动,旨在增强学生的大学适应能力。本研究就该活动的具体服务过程进行了研究,旨在通过对该小组的服务过程和具体效果的研究,为改进小组活动的设计提供建议和意见。一、活动服务过程对于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来说,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学等不熟悉的因
2、素都会对他们产生直接影响。那些不能适应新环境的同学往往会产生较多的负面情绪,进而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M 大学的社会学院一直以来都有开办新生适应性成长小组的传统,通过直接招募新生进入小组提供服务。该成长小组共有 6 期,每期都有不同的主题,以逐步深入的方式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以下为服务具体开展过程。(一)第一次活动:破冰行动第一期小组的主题是破冰,该阶段以游戏为主,小组成员通过共同参与游戏来达到相互认识的目的,打破刚开始时的尴尬和沉默氛围。M 大学新生适应性成长小组在这个阶段开展了“名字接龙”和“猜猜我是谁”等与记忆名字相关的活动,以帮助新加入的同学迅速记住彼此的名字,并为未来的活动打下基
3、础。在分享环节中,小组成员纷纷表示因为能够参加新生适应性成长小组而感到非常开心。他们在小组中结识新的成员,结交新的朋友,并一起参与娱乐活动,这使他们感到非常欣喜。(二)第二次活动:确立小组目标第二期小组的主题是确立小组目标。在这个阶段,主持人需要与小组成员初步澄清小组建立的原因,并与他们共同商议小组的目标。所设立的目标应该是小组成员通过共同努力可以达到的,而且目标应该具体且具有实际可行性。在本阶段,小组还会开展相关的小组游戏,以活跃小组的氛围,继续加深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在这个阶段,小组成员对于小组的建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并知道开展小组的目的所在。然而,也有一部分成员对于小组的开展持怀疑
4、态度,表示并不相信小组的有效性,认为新生适应性成长小组只是一个陪自己“玩”的过程。(三)第三次活动: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第三期小组的主题是小组成员分工。在上一期的小组活动中,小组目标已经设立,现在需要小组成员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为此,需要对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M大学为例 李鹏飞摘要:对于初入大学的新生来说,新的环境可能使他们感到陌生,产生各种应激心理,因此学校需要给予特殊关注。小组工作通过招募具有同样问题的群体作为服务对象,通过小组动力共同解决问题。对于新入学的大学生来说,与具有同样问题的小组成员一起参与活动,可以缓解他们的入学压力,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笔者以M大学组织的新生适
5、应性成长小组为例,探究其服务的开展过程以及小组成员的变化过程,旨在为将来的研究提供借鉴。关键词:社会工作;入学适应;大学新生1062023.7 社会工作组成员进行分工,确定每个成员具体需要承担的任务。在这个阶段,小组活动的设计需要进行分工模拟。以 M 大学新生适应性成长小组为例,主持人以“小组成员学习督促”为主题,引导组员进行模拟的自主组织建立。小组成员自荐并选出组织领导者、每日督促者、活动策划者等角色,并尝试进行初步的活动构思。通过这个过程,小组成员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和职责,并对小组分工有更明确的认识。在这个阶段,所有小组成员都表示,通过加深对设定的小组目标的理解,他们对完成任
6、务更有信心,并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能力将得到提升。(四)第四次活动:了解自身心理状态第四阶段的主题是深入了解自我。对于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来说,他们对自己的定位还不清楚,对未来充满困惑,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这会直接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困扰,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业和生活。新生适应性成长小组的一个作用就是帮助组员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在大学中适合从事什么样的事情,从而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在 M 大学新生适应性成长小组的这个阶段,采用了“鱼骨图”和“房树人绘画”这两种活动形式。首先是“鱼骨图”,参与者通过在画纸上绘制一条鱼的身体,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在鱼身上绘制鱼刺。鱼刺的长度代表该事件对绘制者的
7、重要程度,向上表示正向影响,向下表示负向影响。这个活动可以帮助绘制者回顾过去发生的事情。对于大学新生来说,这不仅是回顾过去生活的机会,也是展望未来的机会。其次是“房树人绘画”,这是心理投影的重要形式,能够直接反映绘制者内心的想法。通过解读新生绘制的“房树人”画作,可以直观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通过解读画作中的房屋、树木、石头、人物等符号的排列方式,可以直接了解绘制者的心理状态。参与这个小组活动的成员对于绘图感到十分新奇,他们认为这些心理学技巧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同时,他们表示这是第一次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心理情况,也很高兴能与其他成员分享自己内心的想法。(五)第五次活
8、动:实现设立目标第五次小组活动已经进入小组生命历程的成熟阶段,组内分工已经明确。小组成员之间关系亲密,彼此之间充满信任。在这个阶段,小组可以通过共同行动完成一些任务,实现之前设立的目标,并对小组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检视。以M 大学新生适应性成长小组为例,小组成员最初设定的目标是确保每个成员的期末考试成绩合格。为此,他们通过分工协作阶段进行了组织分工模拟,在“学习援助”组织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推动成员们的学业进步。在这个阶段,每个成员都对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进步进行了反思,他们认为彼此之间的互助以及相关组织的建立激励了他们完成学业任务。尽管部分小组成员对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表示担忧,但所有人都表示
9、会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期末考试,并为此努力不懈。小组成员在活动进行中不断审视小组目标的完成情况,肯定已经实现的目标,并对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不足进行反思。成员们表示在活动过程中有所收获,这不仅体现在学习成绩的提升上,还体现在对自我认知上有了更明确的了解。在这个阶段,小组成员需要共同审视已经实现的目标,并积极进行反思。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对小组的归属感不断加深,他们之间像家人一样亲密。(六)第六次活动:离别第六次小组活动是最后一次小组活动,主题为离别。此次小组的主要任务包括处理组员的离别情绪、回顾组员的进步、做好跟踪调查以及巩固学习成果。一是处理离别情绪。组员在离别时会表现出对于小组以及组内成员的不舍,
10、不愿意离开小组。此时需要主持人告知组内成员“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同时让其知晓组内成员可以在小组结束后自由活动,进行自由的交友过程。主持人的安慰将缓和小组成员的离别情绪,使其感到舒心。二是回顾组员的进步。以 M 大学新生适应性成长小组为例,主持人将以 PPT 的形式放映整个小组活动过程。小组成员通过观看 PPT 中每期小组的视频以及图片,发现自身的进步。三是跟踪调查。在这个阶段,主持人将对组员发放小组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既涵盖了对于小组活动内容、小组活动设计以及小组主持人的满意度调查,同时也评估组员小组活动过程中的进步。四是巩固学习成果。小组活动结束并不代表组员自身的进步停止。主持人需要告
11、知组员继续巩固小组过程中所学的知识,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与生活过程中。最后一次小组活动中,M 大学新生适应性成长小组的组员都表示在活动中十分开心。小组成员认为,在初入大学时认识这么多的朋友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极大程度上缓解了孤独感。107 2023.7 社会工作二、小组活动组员满意度评估在六期小组活动结束以后,主持人会根据小组活动具体情况设计满意度调查问卷。针对小组活动流程设计、小组活动成效以及组员进步情况进行评估。参与本次小组活动的有 11 人,所有人均填写了满意度调查问卷,其评估具体结果如下。(一)小组活动流程设计反馈小组活动流程设计主要包括每期小组主题、各期小组活动之间关联状况以及活动
12、开展流程是否恰当。本次调查中所有组员均表示小组主题设计较为恰当,且各个小组活动之间的衔接程度较好。然而,就每期小组具体活动开展而言,部分组员表示偶尔会出现跟不上小组活动进程的情况。例如,主持人已经反映需要进入下一个活动环节,而组员却不能及时反应过来。(二)小组活动成效反馈小组活动成效反馈包括每期小组具体成效以及整个活动的最终成果。就每期活动的具体成效而言,组员对不同期小组的反馈不尽相同。第一期的主题是破冰,其中一半的组员表示达到了破冰的目的,而另外一半组员认为小组成员之间仍然存在隔阂。第二期的小组主题是分工,所有组员表示在分工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第三期的小组主题是目标确定,大部分组员表示已经明
13、确了小组活动的目标,也意识到了自己要做什么。然而,也有一小部分组员表示在这个过程中并未完全明确自身的目标。第四期的小组活动目标是深入自我认识,所有组员表示在这个过程中深入进行了自我剖析。第五期的小组活动目标是小组任务的完成,所有组员表示期末没有挂科,之前设立的目标基本上都完成了。第六期的小组活动目标是分离,所有组员表示离别情绪已经处理好,同意小组解散,但是所有组员都表示对小组十分舍不得。(三)组员进步情况小组活动满意度调查中较为重要的部分是对成员的进步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小组成员在小组活动中的收获,以进行成效评估。在评估过程中,小组成员均表示在性格上,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更加开朗,更愿意表达内心深处
14、的想法。在学业层面上,所有组员都表示学习的劲头更足。而在适应环境方面,小组成员都表示在小组其他成员的陪同下对大学环境更加适应。三、对新生适应性成长小组的发展建议笔者对 M 大学新生适应性成长小组进行研究发现,该小组对于新生入学后的校园适应、缓解孤独感和减少负面情绪具有积极作用。为了使新生适应性成长小组发挥最大的效益,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一)合理使用游戏环节在小组过程中,做游戏是社会工作者常用的技巧,对于活跃小组活动的气氛具有重要意义。游戏环节更适合前三期的小组,并应随着小组活动的深入而逐渐减少。尽管参与者在游戏环节中能够感受到快乐,但是频繁加入游戏环节会使得小组活动的意义表面化,并降低活动组织
15、者对于小组意义性活动的思考,削弱小组活动的目的性。针对 M 大学新生适应性成长小组,应在小组活动后期更多地思考组员的心理、社会关系等问题,并在具体活动设计中帮助解决问题。(二)增加组员活动参与感小组活动的主体是小组成员,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的收获和进步是最为重要的。在设计小组活动时,应最大程度地增加成员的参与性,特别是在小组活动的后期阶段。通过让小组成员自己把握小组进程,可以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其中,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并且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三)充分发挥团队动力小组工作技巧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通过团队的力量共同解决问题。对于参加小组活动的大学生来说,团队的力量更加显著可贵。参加小组的成员都是大一新生,他们能够迅速提供心理支持给彼此。在新生适应性小组中,团队的动力在心理支持方面尤为突出。对于初入大学的新生来说,认识这么多的同学并且得到彼此的温暖,能够缓解他们在生活和学业方面的压力。充分利用团队的力量,可以极大程度上帮助新生适应校园生活,符合新生适应性小组建立的初衷。参考文献:1 全洁.辅导员运用学校社会工作方法应对新生学习适应性问题的实践研究 D.华南理工大学,2020.2 赵军雷,赵静,袁舟宏.民族院校新生适应性的社会工作行动研究以西北民族大学“梦起航”成长小组为例 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3(9).(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法学院)责任编辑 殷文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