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德国自然教育的经验与启示.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3764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91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国自然教育的经验与启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德国自然教育的经验与启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德国自然教育的经验与启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45 卷 第 5 期 宁 波 大 学 学 报(教 育 科 学 版)Vol.45 No.5 2023 年 9 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Sep.2023 基金项目: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新时代全科教师跨学科教学素养培育研究”(2022NDYB123);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小学开展自然教育的实践策略研究”(23SKGH367)作者简介:班振(1990-),男,山东济宁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E-mail: 德国自然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班 振(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6-12 岁

2、儿童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重庆 400065)摘 要:德国形成了较完备的自然教育体系:教育制度上,办学自主权为自然教育赋权;教育理念上,自然教育以学生能力发展为导向;教育内容上,融入自然且灵活多样的课程设置;教育模式上,以活动贯穿的主题教学或项目教学为主;教育者上,专门培养自然教育师资并注重协同其他教育相关者实施自然教育;教育机构上,幼、小学校为实施主体。面对儿童与自然分离特别是有自然而无教育的问题,我国也开始探索自然教育,但面临诸多发展困境,由此,德国自然教育经验可提供一定启示:一是注重制度为自然教育发展赋能;二是强化研究自然教育理论并培植教育者相关理念;三是学校要注重营造和利用开展自然教育的环

3、境;四是教育者应善于用自然要素创生课程改善教学;五是培养专业师资尤其要注重课程整合能力的培育。关键词:德国自然教育;儿童成长;教育体系;自然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27(2023)05-0101-10 DOI:10.20102/ki.1008-0627.2023.0029 现代社会,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一定程度导致了儿童生活疏离自然,儿童在电子产品的“座驾”下、在钢筋混凝土的场域生活,缺少在自然中的成长,这成为当代儿童童年消逝的原因之一。童年与自然的分离是机械自然观的缩影。自然具有丰富的教育意蕴,对儿童成长价值巨大。教育需要遵循儿童的自然特性,也要促

4、进儿童接触自然,破解儿童“自然缺失症”问题。然而现实中,儿童疏离自然的现象也反映在教育中,正如叶澜指出,“当代的国人与教育,已经离开或忘记自然太久太久了”1。教育研究方面,教育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理论研究较匮乏。教育实践方面,开展教育的场域(环境)遭破坏,缺少自然要素;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遮蔽了自然要素及自然意蕴演绎的教育理念。然而,自然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儿童接触自然,化解儿童被过度保护,在温室中成长而缺少在自然中活动造成的不良身心发展影响。德国开展自然教育较早,有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但关于德国自然教育的研究不系统,成果数量极少。因此本研究致力于分析自然教育在德国的现状与启示,有利于丰富德国自然教育主

5、题的研究,也为我国开展自然教育提供参考。一、德国自然教育体系 德国自然教育在不断发展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形成了一定体系。以下分别从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教育内容(课程设置)、教育模式(方式方法)、教师(专门师资)、教育机构等六个层面阐述德国自然教育的体系。102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一)教育制度:办学自主权为自然教育赋权 德国广泛实施自然教育,与其教育制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是因为德国教育管理体制属于分权制,地方拥有更多的教育管理权限与办学自主权。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育政策,进行教育管理,赋予各级各类学校较多办学自主权,而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即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主要

6、给予教育财政支持,兼或制订大政方针,引导国家教育发展。如在幼儿教育方面,德国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纲领性文件2;再如,德国开展较早且包含自然教育内容的环境教育,国家部门如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制定相关政策予以引导。德国的州政府特别是其教育政府部门,具有制定教育法律法规的权力,且大部分教育政策由州政府制定。州级政府往往会结合本州发展需求与状况,参照中央部门制度,形成适合本州的教育制度,像巴伐利亚州出台的 巴伐利亚州幼儿教育与培养计划 等相关政策。地方主导管理的办学制度,能发挥下位管理优势,赋予学校更多办学自主权。政府鼓励学校探索新的办学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形成了政府顶层设计与基层积极推动的

7、教育发展模式。政府推行的自然教育相关政策,较早体现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环境教育融入课程体系的政策;到了20世纪80年代,环境教育逐渐成为德国义务教育阶段重要教育类别,促使一些州出台了更具体的政策,如巴伐利亚州出台的 环境教育指引3,为后续开展自然教育奠定了一定基础。德国地方政府主管教育的制度,鼓励人民教育人民办的理念,除了带动普通学校教育体系积极致力于改进办学,尝试新的教育类别,如自然教育,促进一线教育实践者积极探索新的学校教育模式,实际上也吸引民众投入办学,民办教育体系由此发展兴盛,同时促进两种办学类型的学校及其教育教学模式相互影响,融合各自优势而发展。自然教育及与之关联的环境教育、可

8、持续发展教育,特别是具体教育教学实践和相关项目(如“半半项目”)会融入普通学校教育中,实现自然教育既在民办教育机构兴盛发展,又很好地融入普通学校教育的局面。(二)教育理念:以学生能力发展为导向 德国自然教育秉持以学生能力发展为导向的理念,旨在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进一步体现在德国自然教育的两个基本特征上:一是自然性,教育过程既贯彻自然主义教育理念,又强调该教育往往于自然环境中开展;二是主体性抑或说人本性,重视教育过程突显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价值,把学生当作不断生成发展的人,激发学生的“自为性”而实现潜在能力的发展。以能力发展为导向的自然教育与德国推行的教育政策主旨一脉相承,其自然教育主体性

9、与自然性特征亦相辅相成。自然性主要指把学生当作主体人,认为学生是不断生长的人,具有不断发展的可能性,且能够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即自为而实现能力发展;主体性进一步通过教育教学过程的探究性和自然性彰显,就是说,自然教育过程是学童、自然与教育性的教学系统联系合一的教育过程,旨在学生在自然环境中经过探究性学习,实现能力发展。不难看出,知识作为学生能力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习得知识只是德国自然教育的浅层目标,该教育最终是让知识与思维相关联进而通达学生素养,让学生获得能力发展。当然,德国自然教育过程本身甚至直接跨越教授知识,直接通达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开展自然教育过程中,一方面会融入各学科知识;另一方面,

10、教师更会借以自然教育中设计的各种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思维品质与实践能力发展。经过验证,自然教育的确不同程度促进了学生这几方面的发展,这即体现为自然教育的价值以及开展自然教育的高阶目标。自然教育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探究自然环境,必然涉及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学生个体及小组合作形式的活动中,又会锻炼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自主自律意识、危险(风险)预判及处理意识,提升学生组织与交往能力、抗挫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第 5 期 班振:德国自然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103 的能力,增进学生对大自然尊重、热爱乃至学会保护自然环境的方式、等等。因此,有一些研究会分析德国自然教育很大层面上是

11、一种情感教育4,是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各种能力发展的教育5,可以说,该教育过程是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就此,可结合两类自然教育学校即森林幼儿园和华德福学校进一步说明。森林幼儿园是开在森林中的学前教育学校,校园、教室几乎就是森林这一自然环境。一定程度上,森林幼儿园的一些教育环节有点符合卢梭“消极教育”主张,即倡导人对自然状态的模仿学习及成长,能够保护自我原本完善的状态6。森林幼儿园主张借助森林环境的教育元素,与儿童在教育中的活动和认知充分融合,实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儿童能力发展。华德福学校,也把自然教育旨在实现学生各方面能力真正获得发展的理念贯穿在办学中。华德福学校自身的四元结构办学

12、思想,有对自然的元素和学生发展能力关系的认识。四元结构是鲁道夫斯坦纳(Rudolf Steiner)人智学思想的结构,他认为人的生命由物质体、生命体、精神体和星芒体组成,强调人的发展受内在生命的自然规律和外在环境的影响,认为教育也应该按照生命本质及其自然发展规律进行。基于对自然要素的考量和生命本质的认识,华德福学校也把校园融合建设在自然环境中,通过不断积累经验促进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力提升,经过游戏、模仿、体验的教育实践,强健学生意志并发展作为物质的身体7。(三)教育内容:融入自然且灵活多样的课程设置 自然教育的开展必然突出“自然”色彩,从德国自然教育实践案例来看,其教育内容特色是融入自然要素,相

13、关课程设置往往灵活多样。首先,学校场域本身及构成要素就是教育手段与内容。德国自然教育实施过程必然辅以自然环境及具体要素,有的自然教育机构几乎完全以自然环境为学校场域,比如完全式森林幼儿园直接把校园建在森林中,再辅以简单的设施布置而成,教育过程也在森林中开展8。此外,还有像混合式、环境式(常规)幼儿园、以及华德福学校等,不同程度地倾向于用自然物打造校园环境,有的直接将学校建设在生态环境较好的地方,使学校带有田园风格。学校建在自然环境中,学校本身及其所包含的森林、草地等自然环境及具体要素,就会成为这些学校进行自然教育时就地取材的教育内容。其次,基于自然环境及其要素而设计的自然教育内容包罗万象。自然

14、教育的内容也具有自然性,主要在于自然要素作为教育的具体内容和工具,由此产生的教育类别是多样的,具体可从两个层面加以分析:其一,从“五育”的角度分析,自然教育内容可分别归为“五育”中各育的内容。如智育方面,自然物作为教育内容,经由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其名称、特征等相关知识,则体现为一种最简单的教授知识的智育过程;再如前述提及的情感教育等,则为德育;再如华德福学校基于学生具备了一些自然知识后,引导学生种植瓜果蔬菜等的教育活动,则主要为劳动教育过程,等等。其二,进一步从其自然属性分析,包罗万象的教育形式即“五育”类别的教育内容,聚焦于自然万物及其规律特别是关于自然(环境)与人关系的内容设计与教授。这是指

15、自然万物及其规律作为学生的认知对象,教师让学生去认识、探究,从而涉及进行生物学、地理学等相关知识的教学,牵涉生态教育、环境教育、生命教育等相关内容。其中尤以环境教育内容最为突出,正因此,德国自然教育内容被概括为环境污染防治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和环境行动实践教育9。最后,德国自然教育内容具有整合性,整体体现为包含灵活多样的课程。由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德国自然教育内容多样,教育者多以自由开放的心态设计教学,进而使教育内容带有随机性和生成性,更突出的是带有整合性或104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 跨学科性,如上述提及的各类型教育即为证明。德国自然教育长期发展中,课程设置灵活多样,尤其是开放式(

16、或称完全式)森林幼儿园几乎就没有所谓“课程表”的存在,各园根据办园实际,灵活择取教育内容开展教育教学,教育过程一般是学生对森林中自然物体的感受、认知、制作等环节;即便是华德福幼儿园或小学,课程设置也比较灵活多样,有园艺、手工、游戏等,随着近年自然教育的发展,课程的设置体现了类别上的规律性即能够归类,且逐渐出现固定化的课程形式,如融入各学科的自然教育内容(课程)、基于编订教材而实施的自然教育课程,还有教师设计的直接在自然环境中以主题活动形式开展的自然教育类课程,类型虽多样但依然体现内容的整合性。(四)教育模式:活动贯穿的主题或项目教学为主导 德国自然教育模式特色主要体现为活动贯穿的主题或以项目教

17、学为主导。德国自然教育的开展过程中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发挥学生自由性、激发学生生命潜力,注重学生在学习中亲自感受和体验,所以教学设计体现出开放性、生成性特征。自然教育中,教师往往作为引导者对教育过程进行引导,以及作出教育教学后的反思、评价。德国自然教育过程贯穿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如森林体验、环保记事本、课外探究性学习等活动,这是德国自然教育最重要的教育方法之一即实践教育法。自然教育内容融入实践活动,更能充分彰显教育成果9。因此,也有研究者将之称作实践主导的教育模式10。这种教育模式尤为明显地体现在森林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一般而言森林幼儿园一天的活动流程大体为:集合-晨圈-游戏(活动

18、)-用餐-再游戏-结束,“孩子们差不多整天都在森林里度过,他们在森林里学习爬树、玩泥巴,踩水坑,还有学习用木头、树枝做各种装饰和工具”11,不难看出,活动占据了其教育过程的大部分时间。活动内嵌于教师设计的主题教学、项目教学中,如此,实践活动成了主题或项目教学的前提即承载形式。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探索中,德国自然教育的实施,一般经由教师联动有关教育相关者如非营利性组织人员,结合办学实际,根据所教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设计教育教学过程,意味着自然教育在教师拟定好的主题下开展,并伴随相应的活动,如游戏活动、搜集活动、制作活动、扮演活动、探究活动、等等,如森林幼儿园每到毕业季都会让学生确定一个毕业仪式主题

19、,并为之精心筹备,体现了活动也即教育的过程2。以活动贯穿的主题教学,不是只见自然环境中玩耍的儿童而没有教育,相反,教育者以活动吸引学生与自然环境充分融合,以主题教学打破学科知识壁垒,实现在活动中及活动后夹杂着教师各类知识和各种教育的渗透,比如对植物的认知等知识内容习得,教导学生热爱自然、培养他们相互合作的意识与能力等教育过程,有利于打破现代电子产品、温室座驾于儿童的常态生活,破解“自然缺失症”;更能促进学生“具身认知”,产生深度学习,进一步巩固教育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能力。(五)教育者:专门培养自然教育师资并注重协同其他教育相关者实施自然教育 教师是立教之本和兴教之源;高素养的师资更是促进教育

20、高质量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德国自然教育之所以兴盛并取得较好成效,其原因之一在于有专门从事这一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自然教育虽然在德国已有一定的发展历史,但其实践相较于传统的教育实践可算是一种突破和创新,实施起来对教师要求自然比较高。尽管德国早期开展自然教育的从业者没有经过像其他常规课程任教教师资格考核3,但在后续发展中有关部门逐步意识到自然教育教师接受专业教育、资格考核的必要性,从而建立起自然教育教师培养和认证体系。主题教育教学活动为主的自然教育过程,需要教师具备更高的“教育机智”,所以德国从培养到认证自然教育教师都严格要求。其高等教育学校承担自然教育师资的培养,学生在职前需要

21、学习一定的教育教学知识第 5 期 班振:德国自然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105 和广博的人文与科学知识,一般学习时间为 2年,几百个学时,经过理论学习,以及一定量的实践训练后,还要通过论文评审,方可获得教师资格12。为了巩固和提升自然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德国还专门设立自然教育行业类协会,如自然与森林幼儿园协会,对自然教育教师进行一系列在职培训。这些教师还特别注重协同教育,连同家长等其他教育相关者及他们提供的教育资源实施自然教育。也就是说,“德国自然教育不仅是国家和学校义务,而且是在多元主体参与下协同完成的”9。如利用公园、森林营地等社会有关组织开发的教育基地,纳入实习生、活动安全员、自然环境方面的从

22、业者尤其是学生家长等开展自然教育,因而形成了协同教育模式,更体现了对全社会教育理念的践行。像华德福学前阶段学校,在实施自然教育时,教师会与家长一起协商如何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管理好学生,更会让家长参与丰富的教育活动。(六)教育机构:政府与专业协会推行下幼、小学校为实施主体 从 2000 年开始,德国自然教育迅速发展勃兴,受到诸多国家关注,这与其教育机构的协同努力不无关系。一方面,政府和专业协会的政策推行、积极组织,为自然教育的开展带来师资、财力、物力(场地资源)等保障,像前述提及的政策推动影响即为确证;此外,还有像自然-森林协会,重视与各级政府的合作,融合各方面教育相关者致力于生态建设与发展而推行

23、自然教育,使自然教育在德国快速发展,取得较好效果并影响其他国家。另一方面,德国自然教育实施主体为各类型的幼儿园和小学。德国自然教育早期发展主要针对幼儿,多为森林体验教育,后续为破解儿童自然缺失症并旨在培养生态环保理念与行为,自然教育夹杂在环境教育中,逐渐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在低学制阶段教育机构,且成为一种独立且重要的教育类别。如今在德国开展自然教育的幼、小学阶段教育机构多样,既有民办学校教育机构,又体现在公办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其中尤以森林幼儿园最为代表。森林幼儿园发展至今,已在德国注册 2000余所,数量超过蒙台梭利、瑞吉欧、华德福等幼儿园,其办园形式多样,包括森林幼儿园(有完全式、混合式

24、和传统式)、常规幼儿园的森林班与森林周活动、远足幼儿园、海滩幼儿园、还有称之为自然幼儿园的办园形式、等等13。当然,像华德福学校等也极其注重自然教育的开展,在学校选址与建设、办学理念、管理、具体教育教学上都带有自然教育特色;普通常规幼儿园和小学同样会以学科渗透、夏令营等方式开展自然教育,让学生与自然亲密接触,培养学生的自然素养。由是可以说,德国形成了在低学制阶段开展自然教育的立体系统。二、德国自然教育的启示 总体上看,我国自然教育开展得不够多、不深入,这与解决儿童自然缺失症的需要相矛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社会系统之一的教育,应发挥促进这一现代化的作

25、用。因此,我国教育发展要积极探索自然教育,培养学生自然素养,而德国自然教育恰能带来一些启示。(一)注重制度为自然教育发展赋能 制度尤其是政策建设是社会各项事业建设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构成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于我国构建了优势巨大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近年来,自然教育逐渐被我国关注,但相关教育制度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受传统制度与理念的惯性影响,依然存在幼儿园小学化、小学中学化等问题,学校过于注重低学段学生知识的培养,而遮蔽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发展要求,由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自然教育不易被重视,其发展面临较多阻抗,较为缓慢。德国自然教育发展逐渐兴盛,

26、首要原因是有制度保障,特别是为低学段教育发展赋权,106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 激发了办学活力。因此,为确保我国自然教育更好地发展,制度制定者应结合我国国情完善相关教育制度。首先,制度要合理体现“放”与“收”的限度。制度制订者应明确:上位高层制度要以激发教育发展活力尤其学校办学活力为旨归,提供财力、物力等保障,为学校改进办学带来物质保障同时,更为其革新办学赋权,激发学校教育发展效能;下位制度即主要是学校层面的制度,应结合办学情况进行细化,要具有可执行性、操作性,如学校层面到底谁统筹领导、推进开展自然教育,具体落实的策略如融入课程教学的方法是什么等,要有设想、规划。其次,继续完善上

27、位政策保障。如 关于建立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的通知(2012)、关于加快推进城郊森林公园发展的指导意见(2017)、关于充分发挥各类自然保护地社会功能 大力开展自然教育工作的通知(2019)等,这些政策虽涉及自然教育,但不够完善,至今没有形成系统的专门针对自然教育实施的制度,因此相关部门可以继续完善相关政策,保障自然教育更好地开展。最后,制度制定或再完善要遵循人的自然性、物的自然性(自然环境特征)、社会自然性(人类寻求民主公正的精神)。制度制定者首先要明确,自然教育制度的制定或再完善,旨在保障自然教育更好地实施,更根本的是服务于自然完整人成长。学生作为完整人,不应被错误教育所异化。因此,

28、本就服务于完整人成长的自然教育,其相关制度的制定与完善,要考量学生自然天性,体现结合人的自然性办教育的理念,化解应试教育不良导向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4。另外,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环境尤其自然环境存在差异,因此相关制度的制定与完善要因地制宜,确保各地利用其自然资源优势实施自然教育;同时为体现民主而确保制度公正,应尽量让多类教育相关者参与进来,体现程序正义从而确保制度合理且有效落实。(二)强化研究并培植自然教育理念 德国厚实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成为开展自然教育的指导思想,在相关自然主义教育理念长期传播并指导教育实践的发展中,理念深入人心,不光被一线教师认可,还被广大民众所接受,进而支持自然教育实施

29、,成为重要的协同教育力量。概言之,德国自然教育实施的背后有丰厚的教育理论支撑。理论及具体理念是推动教育实践改革和取得成效的思想源泉,没有科学的且广受认可的理念指导教育实践革新,教育实践不可能深入且有成效。反观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现实,受工具理性、功利主义、世俗物质主义等思想长期影响,教育尤其学生不同程度异化为客体实在,学生在接受教育中自然性被抑制,甚至被成人(教师、家长等)设想为以实现学生高分数成就与将来考取好大学的成果,而获取高经济利益回报的“工具人”“经济人”,掩盖了人及其教育的本真。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着教育相关者尤其一线教师排斥优秀教育理念的问题,他们已陷入工厂流水线加工模式似的教育教学过程,

30、惯性地重复着题海战术教学,认为教育理论对教学没有太大帮助,不愿学习更新理论。加上中国传统思想长期存在的实用理性思维,还有近现代西方工具理性对大众价值观尤其是对教师的影响,催生事物直接有用或有效方可学、有经济利益方可为的世俗价值,演化为当代社会追求实践性行为生发出直接经济利益价值的风气。这实际上对教育改革发展,特别是像以实现学生能力发展为导向的自然教育的发展,造成难以推行的困局。因此,我国应该加强自然教育理论的研究及具体教育理念的培植。首先,教育研究者要联合一线教师强化研究自然教育理论。自然教育实践涉及生态主义、自然主义、人本主义、存在主义等教育理论。不像教育与人、教育与社会相关研究成果丰富,用

31、于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自然与教育这一教育基本关系的研究长期被忽视,制约了教育基本理论的发展和自然教育实践探索。当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时代发展理念和诉第 5 期 班振:德国自然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107 求,加之学生因疏离自然导致越来越多身心问题,学界亟须加强自然与教育关系研究,为开展自然教育提供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研究联合一线教师,首先要加强一线教师的理论教育,改变其自然教育理论及研究的排斥。其次,培植教师以及其他教育相关者的自然教育理念。夏正江指出,理论学习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所以理论学习是必须的15。推动自然教育良好发展,更需要培植教师自然教育相关理念。一是从时间上分析,职

32、前职后都需要丰富自然教育相关理念的培植,形塑教师科学的教育观、学生观,提高教师敢于、善于革新教学的情怀与动力。二是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需要分析,人事决策者应认识到:校长作为推动学校教育生态发展重要教育主体,理论和实践缺一不可,对学校管理者尤其校长的人选要合理评估决定,选择有创新教育观、有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和优秀经验的人来担任。三是从培植自然教育理念的方式方法分析,应多方参与施策、多种方法进行,比如,理念培训上,分层级或融合式进行,即体现为专家学者联动校长和名教师再联动广大一线教师的模式,具体地,譬如通过树立宣传榜样和权威教师的事迹,更有说服力地向广大教师证明自然教育理论的重要性;还可采取布点渗透方

33、式,这是指先对区域学校和单个学校进行培训,得到教师的认可并积极践行,取得一定成效后,再积极向外推广。四是培植理念要逐渐形成“循环”机制:以理论指导实践,经过实践后,检验完善理论、改进办学理念,再以革新的理念继续推进实践。如此,自然教育相关理念才能转化到具体教育教学中。另外,除了培植教师的自然主义教育理念外,还需发挥全社会力量形塑家长自然主义教育理念,如通过家长学校、媒体、社区等教育或培训,促使家长理解支持自然教育,为协同开展自然教育奠定基础。(三)学校要注重营造和利用开展自然教育的环境 从教育方面解决儿童缺少接触自然的问题,要注重教育环境建设。约翰杜威(John Dewey)指出,“人们只有通

34、过特别利用物质环境,才能改变彼此的倾向”16。空间环境作为实施教育的重要载体及中介,自然教育的实施对空间环境有其特殊要求,往往直接以自然环境为教育场域,兼或重视利用自然要素打造的教育环境作为实施场所。因为认识到了自然于人及其教育的重要价值。古人寄情山水花鸟草木之间,写出了众多诗词佳句,说明自然环境本身就能使人产生审美体验,具有怡情作用。从人的心理或精神感知分析,人在心境上天然倾向追求一种田园牧歌的生活环境,这可能与原始时期人的生存发展与自然紧密联系有关。人本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在不断实现自然的人化过程中人也自然化。人的身心发展与劳作都带有自然性,体现在人依基本自然规律而成长、依自然的时间节律而劳

35、作。人的自然天性成为教育发生学的重要原理。人类早期更是直接生活在自然之中,依托自然的原始物质维持生存,并以自然为师,探索客观世界。所以,人原生的自然属性以及自然给人带来美的体验、精神上的愉悦等价值,使人对自然环境有着内在生命力冲动式的向往。德国开展自然教育的学校要么直接建在自然如森林中,要么与自然环境合理地融为一体。为促进自然教育更好地实施,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所以学校要联合教育相关部门在学校建设与发展中,注重打造自然教育实施场域的环境。规划筹建的新学校,应该探索创建贴近自然的校园,对此,在学校建设用地上,政府应给予保障,划出适合学校建设和发展的专项用地。对于已建学校而言,可能因为早期规划建设

36、不够科学而没有基于自然主义教育理念建设,致使校园存在自然生态凌乱、自然要素匮乏等问题,更需要加以改进,营造融合自然的学校空间环境,如丰富教室里的自然要素,开108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 辟和打造学校可供开展自然教育的土地空间等。此外,学校还可以学习德国利用公园、海滩等自然场域作为自然教育场域的方式,我国也有大量此类资源尤其比较成熟的自然类研学旅行资源,可将它们开发为合作基地,协同实施自然教育。(四)教育者应善于利用自然要素创生课程改善教学 相比德国自然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内容与教学模式,我国以学科形态设置的课程虽也多样,且包含丰富内容,但在实施中教育者多依考试需求而教,以经验性知识讲

37、授为主,导致有的课程流于形式,更普遍的是教育内容与教学模式变得单调,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积极性。在如此教学取向及其惯性影响下,自然教育的发展有可能也会异化,面临发展困境。学生及其教育疏离自然,一定程度由于教育者观念陈旧,教学存在路径依赖,不顾及学生自然性及接触自然的需要所致17。德国自然教育基于学生主体可为、能为的发展理念,创设灵活多样的课程,还有以主题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为我国更好落实自然教育带来一定启示。一方面,我国学校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用自然要素创设课程。这里的自然要素既包括自然地理要素,如地球表征结构要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生物等,也包括长久融入人类生活,像是自然而然与人共生的人文

38、要素,即优秀传统文化(风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我国地大物博,初等教育和学前教育学校利用当地自然要素优势创设课程,丰富普通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能推进自然教育发展。如利用自然物制作工艺品、艺术品的技艺(叶画、根雕等);风光旖旎的自然环境,丰富多样的物产,都可被用作课程资源,融入学科课程。我国实行三级课程设置与实施体系,不同地域学校更可以发动教师,利用学校及其周边相应的自然物质作为课程资源,开发自然教育校本课程。事和物尽用于教育教学,体现了三种教育(即物的、事的和人的教育)在学校都被践行,同时也能丰富学校教育内容。另一方面,教育者可结合自然要素,恰当设计并开展主题活动教学,让教学焕发生命力。德国

39、自然教育过程彰显学生具身认知的教育过程,促发学生深层学习机制,锻炼各方面能力。借鉴德国自然教育经验,我国教育特别是低学段学校教育,教师可以利用自然要素革新教学方法,促成学生深度学习,譬如,通过主题教育丰富教学活动、教学融入对自然事物的探索等。教育者用趣味性、实践性的活动贯穿教育过程,比如每月认识一种蔬菜的教学活动,能促进教学焕发出学生主体的生命活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让学生亲近自然,带着主题、带着目的认识自然、领悟生命、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包含着科学知识、道德、体育、审美等内容的学习,更能提高学生感官感知、思维认知、身体协调、集体合作等的能力。(五)培养自然教育专业师资尤其要注重

40、培养其课程整合能力 师资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我国历来重视教师培养及资格认证,经过几十年发展,构建起高校培养、地方进修校培训、学校教研等培养教师和促进教师专业较完整发展的体系,但依然没有专门培养自然教育师资。作为教育大国,受教育群体的需求更加复杂,需要教师教育领域做出更精细化的专业建设与革新。面对当下儿童自然缺失症越发突出,自然教育需求迫切,而自然教育实施复杂等情况,从教师教育发展来看,亟须相关单位尤其高校统筹培养自然教育师资。德国自然教育兴盛的原因之一就在于重视师资培养,这为我国带来可供借鉴的经验。相关部门可以规定先行试点高校设立该类专业,之后逐渐推广普及;当然条件成熟的学校更要主动承

41、担,敢于探索新师范专业如自然教育相关课程的设置及相应师资培养,如同德国有自然教育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有实践要求、有考试、等等,要规定该类专业修业年限、学习内容及毕业要求;同其他学科教师资格认证一样,也要规定取得该师资资格证才可担任自然第 5 期 班振:德国自然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109 教育教师,当然认证的规则可以根据自然教育的特点,细化为结合现实的自然教育过程来考核。自然教育实施过程,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协同教育、跨学科教学能力等,因此,要注重培育自然教育教师课程整合能力。课程整合模式包括学科间的知识整合、不同教育者如教师或家长的整合、活动的整合等18。对这些模式的理解与良好应用,建立在教师职前

42、教育基础下。实际上,课程整合能力关联教师是否能够实践深度教学,关涉教师能否更好地开展家校协同教育,进而影响学生综合素养发展。2022 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及课标指出,新课程加强了课程综合建设,教师要有意识地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这也要求教师具备对课程内容的分析、解构、重构与实施即课程整合能力。因此,培养自然教育教师课程整合能力显得就更为重要。基于以上论述,在对自然教育师资培养中,首先以相关政策为依托和引领,如 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2.0 的意见,培养主体落实政策要求,当然还要结合实际细化上位政策。另外,培养方案要体现对课程整合能力发展与评估的要求。这具体要求在培养理念、目标、内容尤其课程设

43、置、方法、评价等方面,关注课程整合能力。如目标方面,要求自然教育教师毕业时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置上,如开设跨学科教学设计课程、人与自然综合类课程等;培养过程及方法上,不断创新自然教育师资培养的协同机制,包括协同内容、协同保障、协同设计、协同渠道、等等;更要抓住该师资培养的特色,重视锻炼他们在真实自然环境场景下实施自然教育的能力,如此等等。总之,教师教育者做出相应工作,要在培养理念、目标、过程等方面全面规划、科学施策,真正实现该类师范生具备较高的课程整合能力,以更好地开展自然教育。三、结语 我国当前基础教育发展在“双减”、新课标等背景下有了新要求,其中,教育发展理念与实践要求与自然教育

44、契合。自然教育能丰富我国教育类别、活化进而革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方式。但我国自然教育实践起步晚,而德国自然教育历经几十年发展,形成了一套体系,蕴藏着丰富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智慧,加之我国儿童因长期疏离自然而导致一些身心问题,更需结合国情适当借鉴德国自然教育优良经验,迎合当下基础教育改革要求,创新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参考文献 1 叶澜.溯源开来:寻回现代教育丢失的自然之维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续研究之二(上编其一)J.教育发展研究,2018(2):1-13.2 陈知君.德国幼儿园自然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19(6):64-65.3 祝怀新,潘慧萍.德国环境教育政策

45、与实践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3(6):17-21.4 江净帆,杨洲.透视德国小学的环境教育J.教学与管理,2014(29):59-60.5 骆桦,黄向.自然教育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6.6 罗瑶.卢梭的自然状态学说与消极教育思想J.教育评论,2020(1):162-168.7 张卫民,王兵.幼儿生命教育的实践逻辑基于一所华德福幼儿园的个案考察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6):107-115.8 MOLOMOT L.Schools out:lessons from a forest kindergartenJ.Children,Youth an

46、d Environments,Greening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2014(2):254-258.9 孙宇涵.德国自然教育的经验与启示J.教育探索,2022(10):90-93.10 范奭琛,李晓华.德国森林幼儿园教育模式:特点及启示J.早期教育,2018(1):15-17.11 赵楠.德国森林教育:让孩子拥有“绿色的童年”J.新课程评论,2021(2):123-128.12 佚名.自然教育:我们与德国差的不只是一片森林J.当代教育家,2019(1):54-57.13 张怡欣,田静.德国森林幼儿园教育模式及本土化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2(6):81-8

47、6.14 刘黎明,刘汝萍.彰显童年的价值:卢梭儿童观新110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 探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26-30.15 夏正江.中小学教师究竟该不该学点教育理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9(5):1-10.16 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8.17 叶澜.溯源开来:寻回现代教育丢失的自然之维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续研究之二(下编)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0(2):3-29.18 班振,和学新.基础教育学校课程整合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4):45-48.Experi

48、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Germany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Germanyss Nature EducationNature Education BAN Zhen(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ged 6-12,Chongqi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Chongqing 400065,China)AbstrAbstract:act:Germany has formed a complete nature e

49、ducation system with schools autonomous development of nature education,nature education conceptually oriented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ability,integration of contents in flexible curricula,theme teaching or project teaching as the main mode,with educators specialized in professional tra

50、ining in collaboration with other stakeholders,and with kindergartens and primary schools as main bodies of nature education.This system provides instructive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to Chinas exploration of nature education to be challenging in the separation of children and nature.Specifically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