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 年第 18 期总第 600 期University作者简介院高永新(1973),男,博士,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党史教育对高校党建的积极作用分析高永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 阜新123000)摘要: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教育僵化弊端愈发突出,越来越难以有效应对网络环境中复杂的信息污染冲击,无法引导高校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为进一步深化高校党建工作效益,需要充分认识到党史教育所具有的“以史鉴今”“资政育人”重要作用,文章将其积极融入党史教育,以此来深化高校党建工作内涵,提升高校师生的个人修养,传承党的优秀精神与作风。应进一步推动高校党建工作朝纵深化方向发展
2、,通过融合党史教育创设出良好的党建工作氛围,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贯彻落实。关键词:党史教育;高校党建;积极作用;优化策略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8-0066-04党史教育是新时期开展党建工作的丰富“营养剂”,积极融入党史教育内容,能够帮助高校师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党的初心与历史,通过重温党的百年艰苦奋斗历程,进一步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达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效果。“了解历史、保持初心”才能走得更远,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融入党史教育内容,是必要且紧迫的。本文就党史教育对高校党建的积极作用展开分析,以当前党建工作中存在
3、的突出问题为根本着力点,探寻在高校党建工作中融入党史教育的有效路径,以期为高校党建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一、党史教育融入高校党建工作的作用(一)促进高校党建工作制度化各高校在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时,完善的党建工作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党史教育是高校党建积极融入、促进高校党建工作规范化、丰富党建功能的重要举措,以制度完善、功能齐全、内容丰富的党建体系来深化党建工作效益,使高校更好地践行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任务。客观来看,党史教育中涵盖着大量的教育元素,通过融合党史教育,能帮助高校党建工作者进一步明确党建目标、方法与途径,积极完善党建工作体制机制,科学开展新时期的党建工作提供助力。例如,党史教育中所涵盖的
4、民主思想、制度体系都可以融入高校基层党建制度中,构建民主化的党建工作体制,并进一步健全党员发展、党建活动、民主选举的程序规范性及内容合理性,以党史教育来完善党员教育体系,规范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二)端正高校师生的价值观念如上文所述,信息化时代的高校师生接收到的信息纷乱庞杂,其中不乏一些内容低俗、价值歪曲、违背事实的内容,这种不良思想极易导致高校师生的价值观念受到影响,不利于落实基层党建工作任务。高校师生的思维尤为活跃,以正确的文化、历史来引导其树立端正的价值观,形成拼搏求实的精神,充分体现出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意义。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党建工作中,能够引导大学生深入认识我党在百年发展历程中取得
5、的成就,学习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时期所做出的贡献,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将党史教育积极融入高校党建工作中,能够丰富高校师生的思想文化内涵,深植民族精神及时代精66神,引导其自觉抵御社会不良文化侵蚀,使高校更好地完成育人使命咱1暂。(三)培养合格的学生党员对于大学生党员来说,接受党史教育、深刻理解党史教育内容,是成为一名合格党员的必然要求。高校在开展基层党建工作,选拔大学生党员的同时,需要积极引导其学习党的文化理论,深刻体会党的百年艰苦奋斗历程,深化其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加强对党的各项理论规章的了解程度,使之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学
6、生党员。通过融入党史教育内容,能够引导学生党员更好地了解党的历史,从曲折而伟大的发展历程中深化对党组织的依赖性,增强自身党性。二、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困境(一)教育模式过度僵化就目前来看,高校在开展党建工作的过程中推出了一系列对应的必修课程,以期引起学生的重视,使其更好地接受党史教育。然而此类课程的学分普遍较低,且教师在课上始终秉持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照本宣科地讲解课程,难以积极、主动地融入社会新问题。这种形式化的教学模式难以发挥出党建工作的重要作用,无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认知,极易导致其陷入错误思潮,严重影响高校育人成效。为此,各高校应在积极融入党史教育开展党建工作时,切实摒弃僵化教育模式
7、,以与时俱进的案例来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模式咱2暂。(二)网络环境的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在信息化时代,大学生作为网络环境中的“原住民”,受网络信息思潮的影响极为严重。大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强,但当前网络环境中的信息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不良文化充斥在网络环境中,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往高校普遍运用说教、口号宣传的方式来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这种传统教育方式难以有效纠正其不良价值观。基于此,各高校在后续开展党建工作时,应当善于运用鲜活的实例来开展教学。教师不必刻意回避错误思潮,应将其作为典型的教学案例,通过开展党史教育来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积累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8、运用党史知识来展开科学的论证,从而强有力地证明错误思潮的不当之处,提升学生辨识信息的能力,使其不断提升抵御错误文化思潮的能力,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三)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当代大学生多为“00 后”,他们出生于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阶段,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群体特征尤为突出。这些学生有着强烈的自我需求,他们中的部分缺乏良好的自制力,常陷入“功利性”学习误区中。相较于党史教育等课程来说,学生更愿意学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课程,认为学习党史知识并无法丰富其专业知识与技能,难以为未来求职提供帮助。为此,后续在开展党史教育课程时,需要明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与需求,以适当的方式来融入党史知识,促进高校党
9、建工作顺利开展。三、党史教育融入的高校党建工作逻辑分析(一)理论逻辑为积极融合党史教育内容,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丰富性,需要正确把握党史教育的理论逻辑,坚持科学历史观,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引导学生深刻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深化党史教育的内涵与价值。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进一步表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起点与现实依据。符合国情的社会发展观念才是正确且富有可行性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面贯彻实施更好地印证了这一点。高校在融合党史教育建设党建工作时,应当善于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养分,全面贯彻落实新时期的党建理论
10、成果,引导高校党建工作者树立起正确的工作观念,更好地投身于本职工作中。在实际教学期间,教师需要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入了解与深刻认同,在开展课程教学工作时紧密联系理论知识,强调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间的契合性,培养学生对党史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只有确保自身能够深刻认知历史唯物主义,才能进一步规范地开展教学工作,推动教与学的“四史”学习教育672023 年第 18 期总第 600 期University深度融合,有效提升教学规范化与深入化。总之,历史唯物主义是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全面加强历史唯物主义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使其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夯实自身
11、政治立场与理论基础,更好地抵御外来文化侵蚀咱3暂。(二)时间逻辑时间是历史推进的主轴,是一切人类历史客观存在的切实体现。一切历史事件的产生、演变与结局都是紧密围绕时间主线来展开的,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紧密相关的。在开展党史教育时需要坚持以时间为教学主轴,把握好党史教育的时间逻辑。历史时间具有主观、事实及理论等三个不同的层面,而党的历史时间则主要体现在客观时间与时间概念上。所谓客观时间,具有显著的独立性、绝对性及不可更改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时间流。而所谓时间概念则是对历史事件所产生的世界观及方法论的准确描述与记录。在开展党史教育时,必须把握好相关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时期与时代背景,明确党史的宏观结构
12、,并以此为衡量、评价党史事件的重要手段。高校在开展党史教学时,需要树立起良好的“时代观”,使学生融入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审视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形成大历史脉络与框架。(三)路径依赖逻辑在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几次重大的历史事件转折,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脉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立足于党史知识开展教学,以重大历史节点为出发点,之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工作呈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关系。各高校在积极融入党史教育开展党建工作的同时,需要准确把握重大历史事件节点,引导学生分析其起因、人物关系、主要矛盾与冲突等,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相关历史事件的主要路径依赖关系,引导其对历史事件产生深度理解与思考。四、高校融合党史教育开展
13、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一)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有效提升高校党建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出党史教育的应用价值,需要重点突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带动性与引领性,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高校党员干部群体需要坚守自身岗位,兢兢业业地落实好本职工作,为学生树立起正面学习榜样;应积极拉近与学生间的关系,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需求,坚定不移地为学生谋福利;应加快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步伐,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工作决策部署,脚踏实地、迎难而上,解决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与实际困难,传承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廉洁作风。党风是党的形象,是影响高校师生对党组织认同度的重要因素。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发展历程中形成了
14、诸多优良的作风与政治品格,形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与独特的政治优势。各高校需要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来传承党组织务实、廉洁、服务人民的政治优势,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品行,严厉打击歪曲、不正之风,建设出能够获得广大师生一致拥护的基层党组织咱4暂。应始终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为广大高校师生提供更加贴心、优质的服务,以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创造出良好的校园政治环境,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筑牢根基。(二)构建创新性的党史教育团队在以往,一些高校教师始终秉持着灌输式的教育方式,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提升,影响党史教育实效性。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网络信息技术被普及于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
15、面,高校师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愈发多元,所接触的信息量不断增多,信息复杂性十分突出。因此,高校需要加强对党建工作者、学科教师的培训与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使其充分认识到融合党史知识开展教学及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应增强教师的党性修养,使其坚定历史唯物观,加深其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的了解程度,确保教师能够具备客观解读历史事件、紧密联系时事热点、引导学生深度思考的能力,全面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创新性,打造出创新性的党史教育团队咱5暂。(三)打通高校师生间的平等对话机制当代大学生多为“00”后,其思想、思维的先进性与活跃性尤为突出。高校在融合党史教育开展党建工68作的过程中,应能够
16、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将党史教育融入学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中,增强学生接触、了解党史知识的机会,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党性修养。高校应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遵循教育客观发展规律,打通与学生间的平等交流对话通道。应以此营造良好的互动社区氛围,为学生创设出一个温润的成长空间。在这种教育体系中,学生能始终处于严肃又不失活泼、争鸣又不乏团结的氛围里,在与教师平等对话、平等沟通的过程中汲取更为丰富的知识和真正的收获,以一种具备高度渠道优势的对话机制来引导学生感知党的百年艰苦奋斗历程,使其在理想的教育环境中获得成长。(四)合理规划党史教育内容与板块高校应把握好党史教育的内容优势,合理展开规划布局,进一
17、步深化教育成效。应立足于大局观来审视问题,灵活把握教育主线,加强教育板块设计,做好教学规划工作。应善于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捕捉重大历史节点,理清教育脉络,把握好历史事件的客观逻辑与内在联系,并通过科学规划组织党建活动来达成对党史知识的有效穿插与引入,确保能够有侧重点地对学生开展党史教育。应全面整合基础性的教学资源,将教材视作重要的教育支撑。在运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还可组织高校思政教师与党建工作者共同编制校本教材,以进一步补充教学资源。应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为养分,深入、客观、全面地分析党史事件,编制出主题突出、内容全面、内涵丰富且富有极高教育意义的党史教
18、育课程。应在注重对党史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积极融合实践教学内容,全面凸显党史教育的现实意义。各高校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开展教学,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式党史教育活动,组织征文、演讲、知识竞赛等形式各异的党史学习活动,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党史的理解,提升高校党建工作水平咱6暂。(五)准确把握党史教育主线全面、客观地总结历史事件,准确把握党史教育主线,才能更好地突出党史教育的重要意义,引导高校师生从历史事件中汲取经验与教训,将党史知识融入自身价值体系中,便于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演变逻辑,更好地完成自身学习、工作。教师需摒弃“一刀切”的错误观念,应善于从整体角度去审视问题,立足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来审视、
19、衡量历史人物及事件本身。尊重客观历史事实,并能够对其展开全面、科学且客观的评价。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与结果,明确相关历史人物在其中起到的主要作用与影响,保障学生能够形成对党史事件的全面了解与深入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把握好党史事件的时间逻辑,将历史事件准确地组织、串联起来,形成全面的逻辑闭环,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历史事件的客观规律,深化党史教育成效。五、结语综上所述,新时期各高校在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时,需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工作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明确加强党史教育的重要意义,积极融入党史教育内容来深化大学生对党史的了解程度,引导高校师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进一步深化高校党建工作效
20、益。应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团队,创设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准确把握党史教育主线,以更加灵活、普遍、持续的党史教育来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效性,提升广大师生的思想觉悟。参考文献:1许丹丹.党史教育融入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研究 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3(02):54-58.2李雅.党史学习教育赋能新时代党建工作的可行路径 J.时代报告,2022(05):40-42.3孔明月.党史教育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J.活力,2022(01):20-22.4韩康.高校党建中的党史教育问题研究 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21(06):51-54.5张漪.论党史教育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功能与作用 J.办公室业务,2021(13):32-33.6边志慧.高校党建工作中党史教育概述 J.明日风尚,2019(09):116.(责任编辑:罗欣)“四史”学习教育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