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半期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积累运用。40分
1.认认真真读拼音,端端正正写汉字。(8分)
zhēnɡ rónɡ shū jí fěi cuì wú yuán wú ɡù
( ) ( ) ( )( )
kǒnɡ bù biān pào chōu yē bó bó shēnɡ jī
( ) ( ) ( )( )
2. 从括号内选一个正确的读音划“———”。(3分)
喷(pēn pèn )香 剥(bō bāo)削 衣衫褴褛(lǒu lǚ )
转(zhuǎn zhuàn )椅 店铺( pù pū ) 载(zǎi zài)歌载舞
3.查字典,填空。(6分)
“鼎”字是______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部,再查_____画,六笔的名称是__________。“鼎”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古代用来煮东西的器物,有三足两耳。B.比喻王位、帝业。C.大。
(1)请结合语境,给句子中的“鼎”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中国科技技术先进,现在已开始问鼎欧洲大陆,开辟了新的市场。( )
②在全国人民鼎力协助下,云南地震灾区人民正在重建家园。 ( )
(2)请再写出两个含有“鼎”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 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7分)
千( )一( ) 闻所( )( ) 与( )隔( ) 游手( )( )
秉( )夜( ) ( )( )而至 座( )虚( ) 鱼( )而( )
(1)在这_____________的时刻,郝副营长点燃那本书,照亮了后续部队前进的方向。
(2)现在我要开始过一种世界上_____________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
(3) 哈克的父亲是个酒鬼,从不管他,他就成了个无依无靠、_____________的“野孩子”。
5.古诗词回顾。(5分)
(1)我总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因为我明白“甘瓜苦蒂,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爸爸是个实干家,他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告诉我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3)、“孰为汝多知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邯郸学步”的比喻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照要求写句子。(8分)
(1)现在我又看到了 那熟悉可爱的乡音和爽朗的笑声。(修改病句)
(1分)
(2)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用不同的词序组成2个句子)(2分)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2分)
这样自问自答的句子我也会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乡下的老屋旁种着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的桃花心木。(缩句)
(1分)
(5)总理对我说:“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改为转述句) (2分)
8、课外阅读积累(3分)
在你的课外阅读生涯中,你最喜爱的一部作品是__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__,你喜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欣赏。(30分)
(一)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 就比泰山还重 替法西斯卖力 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给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3分)
2.这段话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重于”“轻于”的意思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把画“______”的句子改成因果关系的句子。(1分)
5.读了这段话,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毛泽东引用的这句话,是出自_________朝的 (人名)所著的《_________》,是优秀的史学和文学作品。他受到当时严厉的刑法之后,忍辱负重,写出了这一史学巨著。(3分)
(二)敬重卑微
(1)我读到一篇英国课文,讲的是蚂蚁。
(2)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3)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4)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 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5)( )没有抱成团的智慧,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 )会全军覆灭。
(6)生命的微小、体力的单薄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卑微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7)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衣,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8)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tī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1.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拼音。(2分)
2.在(5)、(8)自然段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3.将“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改为不含问号的句子,但意思不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4)、(5)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第(4)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与前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句相照应。用横线画出这一自然段中由事物引起联想的句子。(2分+2分)
■第(5)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运用你已有的知识,结合短文内容回答)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蚂蚁家庭“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没的行为体现了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这样两种精神、。(2分+2分)
5.回答问题:“我”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短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你想起了相关的哪些人、哪些事?请选一个方面,用简要的几句话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园地。30分
“尝试”也就是试一试,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实践活动。它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然而,不管怎样,它都会使你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请你选择生活中曾经历的一次尝试,把题目《那是一次___________的尝试》补充完整,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语句通顺,有一定的条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