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宏观思路与奋斗历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1294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宏观思路与奋斗历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宏观思路与奋斗历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宏观思路与奋斗历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就是为中国现代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一百年。在民主革命时期,党确立了“两步走”的大思路,即先进行民主革命,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然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在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中国发生“政治风波”的情况下,党仍牢牢把握现代化的大方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道路”。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总结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命题,确定中国现代化“两步走”的新战略,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2、;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中图分类号:D61;D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06(2023)02-0001-08现代化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面临的一个世界性课题。中国的现代化始于 1840年的鸦片战争。这场战争将中国强行推入世界一体的现代化轨道。自此之后,中国人开始了对于现代化的艰辛探索。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扮演着关键角色。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在曲折中前进,在战胜困难中不断走向成功,终于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道路”。党的二十大称之为“中国式现代化”。这条“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它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

3、民族提供了一个全新选择。一、确立“两步走”的大思路鸦片战争后,在救亡图存的大背景下,中国人被迫开始思考国家向何处去的问题。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国之所以挨打是因为一切都比西方国家落后,摆脱困境的唯一办法是向西方学习,尽快实现中国现代化。为此,龚自珍、魏源、康有为、严复、谭嗣同、梁启超等人,都从不同角度探讨过这一问题,提出不少有益的见解和主张。在实践中,他们也做了许多努力,甚至有人流血牺牲。但是,他们始终没有弄明白,中国要变落后、贫穷为先进、富强,要实现现代化,仅仅学西方不行,仅仅搞些改良也不行,其关键是要变被动为主动,把现代化的主动权掌握在中国人民自己的手中。在近代中国,真正认清这个问题的,孙

4、中山是第一人。他的思路是,要使中国独立、富强,第一步必须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第二步则是发展实业,建设现代国家,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空前的大解放,为以后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是,孙中山的愿望并没有真正实现。由他一手建起的中华民国,始终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成为中国现代化由被动变主动的新障碍。对于这段艰辛的探索历程,毛泽东在 论人民民主专政 中有过精彩的论述。他说:“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收稿日期

5、:2023-03-10作者简介:周良书,男,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共党史党建。吴银萱,女,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共党史党建。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 年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震动了全世界。俄国人举行了十月革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过去蕴藏在地下为外国人所看不见的伟大的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精力,在列宁、斯大林领导之下,像火山一样突然爆发出来了,中国人和全人类对俄国人都

6、另眼相看了。”1(P1470)走俄国人的路,这是当时中国人做出的一个历史抉择。毛泽东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2于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的先进分子于 1921 年在上海创立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制定推翻资本家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的纲领。这表示中国共产党已经明确了中国现代化的大方向:不再走欧美、日本的资本主义道路,而要走俄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为此,中共确立了“两步走”的发展大思路,即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实际出发,先进行民主革命,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然后再进行

7、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是沿着这条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奋斗了 28年,经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终于在 1949年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走完第一步,就进入第二步。其实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对此提出明确要求。他说:“中国还有大约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这是落后的,这是和古代没有多大区别的,我们还有百分之九十左右的经济生活停留在古代。古代有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现在被我们废除了,或者即将被废

8、除,在这点上,我们已经或者即将区别于古代,取得了或者即将取得使我们的农业和手工业逐步地向着现代化发展的可能性。”1(P1430)于是,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至 1956年底,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而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但中国仍然是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现代化必须同步并行。这就需要中国共产党思考并正确处理坚持社会主义与实现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在这方面,当时的中国没有经

9、验,只能借鉴苏联的发展模式。对此,毛泽东也曾说过:“那时候有这样一种情况,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特别是在重工业方面,几乎一切都抄苏联,自己的创造性很少。这当然不应当是长久之计。”4虽然我们党真正认清这一问题是在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但 1956年苏共二十大的召开,打破苏联模式完美无缺的神话,还是给中国以很大的触动和影响。关于苏共二十大,毛泽东说:“问题在于我们自己从中得到什么教益。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5为此,早在 19

10、56年 4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就发表了 论十大关系 的讲话。后来毛泽东就 论十大关系 说,“我为什么讲十大关系?十大关系的基本观点就是同苏联比较,除了苏联的办法以外,是否还可以找到别的办法,能比苏联、东欧各国搞得更快更好。”6毛泽东后来多次说过:“前几年经济建设主要学外国经验,1956 年 4 月 论十大关系,开始提出自己的建设路线,有我们自己的一套内容。”7而后来发生的波兰和匈牙利事件,又促使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必须思考这一问题,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如何认识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为解决这个问题,毛泽东在 1957 年 2 月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

11、内部矛盾的问题 讲话,讲话中系统阐述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提出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2第 2 期周良书 等: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宏观思路与奋斗历程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一论断的根本着眼点,在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党的注意力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虽然这时我们党也明确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提出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但不幸的是,自 1957 年开始,这一正确发展思路就遭受到“左”倾错误思想的干扰,致使“中国社会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二十

12、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8(P237)这一状况一直延续到 1978年 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因为在这次会议上,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并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重新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二、把握“现代化”的大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在短短 30 多年里就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切来之不易。尤其是 2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中国发生严重政治风波的大背景下。当时中国再次面临着向何

13、处去的问题。1989年政治风波以后,一部分人认为,正是由于改革开放将资本主义引进国门,带来和平演变的危险,才酿成巨大挫折。并且在他们看来,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中国社会出现的新问题,如意识形态的多元化、新社会阶层的兴起、腐败问题的出现和严重化等相比,是得不偿失的。因此,他们既反对改革又反对开放,主张回到改革开放以前的老状态中去。其实质就是要继续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反对“改革”,主要是因为对社会主义还存在教条式的理解,还没有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与现代化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在他们看来,改革开放对现代化建设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它却偏离了传统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即与苏联模式相差甚远,甚至是背

14、道而驰的。然而,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只有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发展到甚至对我们现代条件来说也是很高的程度,才有可能把生产提高到这样的水平,以致使得阶级差别的消除成为真正的进步,使得这种消除可以持续下去,并且不致在社会的生产方式中引起停滞甚至倒退。”9也就是说,发展生产力、推动现代化,这是贫穷落后国家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个必经阶段。反对“开放”,主要是因为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缺乏明晰的判断,还没有深刻认识到对外开放之于当代中国的特殊意义。对此,邓小平有清醒的认识。他指出:“关门可不行啊,中国不可能再回到过去那种封闭时代。那种封闭的方式也造成了灾难啊,例如 文化大革命。在那种状态下,经济不可

15、能发展,人民生活不可能改善,国家力量也不可能增强。现在世界的发展一日千里,每天都在变化,特别是科学技术,追都难追上。”8(P299)事实上,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都不能走闭关锁国的道路。只是对于贫穷落后的中国来说,改革开放还有一层更深的意义。邓小平说:“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恐怕明朝明成祖时候,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明成祖死后,明朝逐渐衰落。以后清朝康乾时代,不能说是开放。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是对外开放的,不过那时

16、只能是对苏联东欧开放。以后关起门来,成就也有一些,总的说来没有多大发展。当然这有内外许多因素,包括我们的错误。历史经验教训说明,不开放不行。”8 (P90)但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坚持国家安全和主权独立的前提之下,所以中国的经济特区不是清王朝时期的“租借地”,中国的开放城市也不是清王朝时期的“通商口岸”。长期关注中国改革开放的美国资深记者迈克尔舒曼曾在 时代 周刊发表 中国的新长城 一文,认为外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困难,遭遇的障碍也越来越多,他甚至把这种障碍视为中国建造的“新长城”10。这实际上是对中国改3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 年革开放政策的一种曲解。其实,“新长城”的建

17、立,并不代表中国要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这些“新长城”恰恰是为中国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使中国现代化沿着社会主义道路更加有序健康地发展。此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还存在着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风险性。对于中国来说,这实际上是一条“邪路”。其实质是为了实现现代化的“标准模板”,放弃社会主义原则,要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主要有两种具体表现,一是走资本主义自由化道路;二是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对此,邓小平明确指出:“自由化本身就是资产阶级的,没有什么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自由化,自由化本身就是对我们现行政策、现行制度的对抗,或者叫反对,或者叫修改。实际情况是,搞自由化就是要把我们引导到资本主义

18、道路上去”8(P182),“所以,我多次解释,我们搞的四个现代化有个名字,就是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8(P181)“搞资本主义,四个现代化肯定实现不了。中国要解决十亿人的贫困问题,十亿人的发展问题。如果搞资本主义,可能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8(P229)在这一方面,东欧和苏联的教训值得我们警惕。他们在服下西方国家开出的药方之后,并没有实现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这些国家在“和平演变”之后,遭遇的不是“陷阱”,就是“休克”。俄罗斯学者克洛茨沃格就曾深刻指出:“中国过去在十月革命后 以俄为师,现在,我建议中国同志继续 以俄为师,只是我们这次

19、不是胜利者,而是失败者。俄罗斯的改革彻底失败了。莫斯科是北京的一面镜子。”11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相比,民主社会主义更有迷惑性。从历史上看,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分支,与科学社会主义“同宗同源”。但事实上,自 1951年“法兰克福宣言”发布以后,民主社会主义者就已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放弃了公有制在国家经济中的主体地位12。它以北欧为中心,以瑞典为典范。这些国家推行“高税收、高福利”政策,一定程度上的确缓和了国内阶级矛盾,改善了人民的经济生活。然而当 20世纪 80年代资本主义再次出现结构性危机时,其局限性就日渐显露出来了。尤其是 90年代以来,在美国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这些国家

20、面临更为严重的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一些欧洲国家负债累累,甚至宣布国家破产,一直享有高福利的民众的日常生活都受到影响。这也意味着在资本主义世界中,践行民主社会主义的欧洲国家实质上是处于从属性地位的。中国当然不能走上这样一条“邪路”。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坚持社会主义,最终发展起来也不过成为一个附庸国,而且就连想要发展起来也不容易。”8(P311)有鉴于此,习近平明确指出:“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要始终保持清醒坚定,保持强大前进定力,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真正做到 千

21、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3三、探寻中国特色的“新道路”在现代化问题上,“老路”和“邪路”皆不能走,中国只能探索自己的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道路”。正如 1982 年 9 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所说的:“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 自 己 的 道 路,建 设 有 中 国 特 色 的 社 会 主 义,这 就 是 我 们 总 结 长 期 历 史 经 验 得 出 的 基 本结论。”8(P2-3)这

22、里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坚持社会主义,二是实现现代化。也就是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实现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有机结合,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建设现代化国家。这也是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中,在开展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4第 2 期周良书 等: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宏观思路与奋斗历程为此,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基础上,创立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

23、问题。这个理论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8(P373),并作出中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这意味着中国现代化建设要“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8(P252)由此,党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

24、奋斗。”14在此基础上,党中央还明确提出中国现代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1981 到 1990 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1991年到 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也就是说,要先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然后在小康水平基础上迈向现代化。邓小平说:“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8(P226)198

25、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担负起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在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巨大困难和压力的情况下,党中央首先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就是如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如何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问题。为此,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只有做到“三个代表”,才能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保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航船

26、始终沿着正确的航向前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15(P7)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也对现代化作出新的安排。1997 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新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21 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2000 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步,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第三步,到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江泽民说:“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

27、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15(P543)这个新的“三步走”战略,既是对第一个“三步走”战略目标和措施的具体化,同时也向全党、全社会正式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然而,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当时,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重大课题就是,中国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因为从 21世纪世界发展情况来看,中国作为最大的

28、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明确解决温饱问题是首要问题,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生态、环境、共同富裕、人的发展等深层次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为此,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指出,“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6(P623)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更是开展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5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 年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其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

29、思想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党中央提出在现代化建设中,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7这样,在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奋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18四、开

30、启现代化的历史“新篇章”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接力棒,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过新时代十年的奋斗,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并推动国家全面迈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在这十年中,中国共产党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形成了一系列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思想和新论断,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这个新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19(P22,16)第一,新时代十年中国现代化取得新成就。党的十八

31、大以来,我国夺取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实现了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坚持精准扶贫,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九百六十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19(P7)。2017年底,我国贫困人口为3 046万人,到 2020年,年均减贫超过 1 000万人20。“我们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一百一十四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百分之十八点五”,“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三万九千八百元增加到八万一千元。城镇化率提高十一点六个百分点,达到百分之六十四点七”19(P8)。“我们深入贯彻

32、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七十八点二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一万六千五百元增加到三万五千一百元。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一千三百万人以上。”“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十亿四千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百分之九十五。”19(P10-11)党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2012至 2021年,我国以年均 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 6.6%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 26.4%,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了 34.4%,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全国森林覆盖率由 21.63%提高到 24.02%,我国成为世界

33、上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全国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由 61.6%提高到 84.9%,显著改善河湖和湿地生态状况18(P459,471)。新时代十年的变革和发展,在中国现代化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使党更有信心带领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推进中华民族完成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第二,对中国现代化本质特征作出新概括。现代化是一个艰难又漫长的过程,对它的认识也需要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命题,并从五个方面揭示其“中国特色”,就是党对这一问题认识不断深化的最新成果。一是立足中国实际,正确判断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 14亿多的人口规模,资源环境条件约束很大,

34、这是中国最大的国情。它决定中国现代化不能照搬外国模式,发展途径与推进方式要有自己的特点。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原则,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它表明中国现代化成果必须由人民共享,中国不能接受两极分化的格局。三是坚持科学发展,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因此,既要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也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在现代化进程中协调实现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四是坚持系统观念,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6第 2 期周良书 等: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

35、现代化的宏观思路与奋斗历程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五是坚持胸怀天下,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绝不会像一些西方国家那样,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而是主张同世界各国一起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真正走出一条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现代化之路。总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9(P22)第三,提出中国现代化“两步走”的新战略。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 20

36、35 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9(P24)。这是新时代党对中国现代化提出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这个战略安排,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从 2050年提前到 2035年,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概念,同时在目标任务上增加“美丽”这一表述生态文明的内容,使现代化的内涵更为全面,从而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相一致。这是在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基础上,党对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顶层设计”,它明确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步骤和路径。但党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在迎来新的战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综合考

37、虑未来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各种风险,党的二十大还提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四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五是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19(P2627)。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已经为中国现代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一百年,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

38、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就是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第一个百年中,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相信在第二个百年中,党也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埋头苦干、勇毅前行,用心用力考出更好的成绩,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参考文献:1毛泽东选集:第 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重要文献汇编:第 1 卷(1921 年 7 月1921 年 12 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25.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

39、4册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602.4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101966.5):第 50 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02.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 2卷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557.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 3卷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353.7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22:462.8邓小平文选:第 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3卷

4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89.10SCHUMAN M,JIANG C C,RAMZY A.The New Great Wall of ChinaJ.Time International(South Pacific Edition),2012,180(13):3842.11吴易风.俄罗斯经济学家谈俄罗斯经济和中国经济问题(下)J.高校理论战线,1995,(12).12国家教育委员会政治思想教育司.“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阅读文献选编(试用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331338.7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 年1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

41、本(2016年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30.14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5江泽民文选:第 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6胡锦涛文选:第 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23.17胡锦涛文选:第 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19.18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2.19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0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决

42、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M.北京: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126.21本书编写组.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The Macroscopic Thoughts and Struggle Cours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Promoting China s ModernizationZHOU Liang-shu,WU Yin-xuan(School of Marxism,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Abstract:Over the past 100 year

43、s,the CPC has worked tirelessly for China s modernization and national rejuvenation.In the period of democratic revolution,the Party established the idea of“two steps”.The first step is to carry out a democratic revolution to fight for national independence and the liberation of the people.The secon

44、d step is to carry out the socialist revolution so as to establish the basic socialist system,and then carry out th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especially in the face of severe twists and turns in world socialism and the“political turbulence”in China,the Party has firmly

45、 grasped the general direction of modernization.It neither followed the rigid traditional socialist model,nor was it turning to capitalism,but chose a“new path”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In the new era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Party sums up its historical experience over the l

46、ast century,puts forward the proposition of“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and identified a new“two-step”strategy for China s modernization,thus push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to an irreversible historical process.Key words: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ocialism;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责任编辑:刘越)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