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华传统优秀家风文化的育人价值——以安徽东至周氏家族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1289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传统优秀家风文化的育人价值——以安徽东至周氏家族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华传统优秀家风文化的育人价值——以安徽东至周氏家族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华传统优秀家风文化的育人价值——以安徽东至周氏家族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优秀家风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家族兴旺发达的密码,是人才辈出的源泉,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点所在。以崇学、崇德、崇俭、崇善为内容的优秀家风文化具有诗书传家、以义立家、勤俭持家、以爱齐家的鲜明特色。积累和沉淀着家族数千年智慧的家风文化,凝聚着祖先们宝贵的治家理论和实践心血,饱含着厚重的育人价值,具有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效。对于当下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涵育端学重教、家国同构、避奢弃逸、谦恭仁善的价值理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优秀家风文化;育人价值;价值观;东至周氏家族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683(2

2、023)03-0119-06中华优秀家风文化博大精深,内蕴丰厚,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接地气的文化样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1“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 天下之本在家。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210中华传统优秀家风文化对于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成长成才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以家训、家规、家教、家礼、家书为主要载体,以崇学、崇德、

3、崇俭、崇善为育人导向的家风文化传承具有鲜明的特色,其中包含的仁义礼智信等内容凝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和内涵,对于当代大学生正确判断是非善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困惑和价值判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3东至周氏家族是晚清文商并举的大家族,在治水、实业、藏书、学术等领域成果斐然,为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16年11月15日中纪委网站“中国传统中的家规”栏目推出了安徽东至周氏家族专题片“六世书香,百年家风”,引起了强烈反响。周氏家族从十九世纪中叶以来百年时间的发展过程,正是中国经历了从衰落到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以东至周氏家族为代表的中华优秀家风文化内涵

4、深刻、影响广泛,对于指引当代大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新时代文明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从中汲取事实依据和逻辑依据,引领正确的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一、崇学导向:执正理以正行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立身以立学为先,学习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读书为学是中国传统社会安身立命的必然依托,也是明理笃行的前提和基础。东至周119氏家族人才荟萃,被誉为“安徽的大宅门”。究其原因,其家族优良的家风,几代人“诗书启后”的坚守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对培育当代大学生崇尚学习,坚定文化自信,用知识武装自己是鲜活的榜样和指引。(一)端学重教,勤奋进取读书是提升自

5、身学识修养与品德内涵,学会做人做事道理的前提,是立身处世、怡情养性、成就自身、报效家国的重要路径。“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这句周馥祖父常告诫子孙的话语简朴通俗,但蕴含的深厚底蕴是优秀家风的真实写照。周馥一生笃学,在军事、国防、水利上建树颇丰。负暄闲语中他劝诫子孙:“苟能好学深思,自然知识日充,事理通贯。即能谨守数语,终身不失,亦必受用良多。”41-2“古人教子弟须要安详、恭敬,何况读书作文,岂可使气任意?即如作字,必须恭敬,一笔一笔,从容写去。大凡文艺工拙,虽与人品贤否无涉,亦可观人之福泽、功业也。”425周氏家族的家风家训突显了注重读书、注重思考、注重教育的书香文化特点,家训中明确规

6、定:“端家范、勤学业”,重视端师重教。周馥四子周学熙,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实业家、政治家,也是近代的教育先驱和工业先驱,他认为:“欲子弟知敬畏师长,必须父兄先尊敬师长,一切礼貌必须加以隆重,勿视今世学堂教员为雇佣性质,使子弟轻视,古所谓尊师重道,有深意也。家运之兴衰,系乎子弟之贤否,其源系乎教育之得失,其见端系乎师道之高下,防微杜渐必自尊师始,此不可不早虑之。”588百年时间里,周氏家族涌现出顶尖级人才教父式人物诸多,如著名的历史学家周一良、世界著名数学家周炜良、著名翻译家周珏良、著名红学家周绍良、著名神经生理学家周杲良、著名植物学家周以良等专家学者,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其杰出人物之众

7、多,所涉领域之宽广,被誉为“足以兴办一所一流大学”。勤奋苦学,积极进取是自我超越的必要路径。当代大学生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便是勤奋学习,自我成长,完满生命。从高压的高中学习状态突然进入开放式大学校园生活,部分大学生会出现学习懈怠、目标不明确的潜在问题。因此,传统优良家风的崇学导向能指引青年学子规划人生路径,将笃学放在当前的重要位置。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磨砺意志力,不断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和学识内涵。在知识的海洋里觅真理,拓视野,为未来的工作、生活夯实基础,成就人生。(二)读书明理,身体力行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德;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45周馥指出:“为子

8、弟延师,须选品学兼优之人。即一时不得宿儒,亦须延端谨通达之士。礼貌不可稍衰,课程必有定则。倘延有文无行者为师,贻误不浅。”4175周氏家族注重读书,也注重修养品行。选择品学兼优的名师宿儒为子弟授学,良师的语言、举动、品行潜移默化成为子孙行为举止的楷模。周馥要求周氏子弟明大局、晓事理、知深浅,执正理以正行,这种价值观的引导和传递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把握的育人方向。周学熙认为“读书敦品”是价值所在,强调读书能抵御骄奢淫逸的不良行为,涵养人的道德情操,可以立身、保家、强国。所以盖能读书者则一切外务不足以动其心。周氏家族的优良家风告诉当代学子,要将读书的目的提升到家国情怀的格局和境界上来,培育浩然正气,

9、成为品性高洁、学问高深的君子。正因为严教子弟,周馥的五个儿子皆中进士,传为佳话。同时因为注重身体力行,周氏家族累世风流、人才辈出,在自然社会人文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读书明理,身体力行是成就优秀人才的关键所在。正如周恩来对华夏儿女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千百年来沉淀的优良家风文化蕴藏着丰厚的智慧和哲理,以此熏陶,指引青年学子读有字的书,识无字的理,坚定中华民族道路自信,为祖国强盛自强不息。提升大学生刚健自强、积极进取的思想境界,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践行当代青年学生的理想和肩负的责任。二、崇德导向:家国同构以立信礼记 记载:恩者仁也,理者义也,节者礼也,权者知也。仁义礼知,人道具矣。在

10、传统社会文化中提倡修身为本,修身最注重的是品德之学。崇尚道德是中华传统优秀家风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价值取向。品德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大学生成长 负暄闲语 是晚清重臣周馥晚年为训诲子孙而作的家训著作。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微信公众号2016年11月15日推文。120成才的关键所在。(一)家国情怀,先义后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是国之本,国是千万家。千百年来,国家、民族利益至上是衡量一个人、一个家族品行的最紧要指标。大学 齐家治国篇曰:“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因此培育思想有高度,德行有厚度,处世有温度的新

11、时代的接班人,重视民族大义,将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家国情怀是周氏家族家规中明确族人必须遵循的根本准则。在时间的长河中周氏族人爱小家顾大家、为大家舍小家,民族大义家国情怀一脉贯穿,爱国、护国、救国的事迹众多。在 负暄闲语中周馥强调:“大凡存心公正,则虑事详审。先审此事于国有益否?于民有益否?即有益矣,能持久而别无流弊否?”4102周学熙秉持同样的信念并躬体力行。在日本的考察学习中,周学熙敏锐地察觉到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实现了繁荣崛起,让他十分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要想国家富强,就必须发展工业以及“兴工办学”。在担任直隶工艺总局总办期间,周学熙有计划地筹集资金,1903至1908五年

12、期间他筹集几百万两白银营办企业、创办高等工业学堂,培养技术人才,并用“请进来”“派出去”的方式,学习日本的先进技术和知识,培养了一批技术型人才,为后期挣脱帝国主义因技术而勒喉的手赢得了机会。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周学熙时任开平矿务局总办,他拒绝签订转让开平矿产给英国人的卖国行为,愤然离职。1906年,周学熙多方努力并在国际上据理力争,终于从英国人手中收回开平矿产的唐山细棉土厂。经过整顿和筹建,成立了启新洋灰公司,并在几年内迅速崛起,与企图用不法手段垄断中国市场的日本水泥商人抗争,最终成为了亚洲最大的水泥厂,为艰难的中国民族工业争了光,也在国际上为中国人赢得了荣誉。有国才有家,当代大学生决

13、定着中国的未来发展。当今中国面临着解决关键技术方面的“卡脖子”问题,如“种子”问题、“芯片”问题等,都需要祖国的新生代俯下身、沉下心,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心,为祖国的自主研发努力创新,久久为功。周氏家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用实际行动为学子们谱写出一幅幅家国情怀的生动画面。中华传统优秀家风文化的典型事迹更贴近于生活,甚至与自身血脉相连,更能让大学生感同身受,在实现自我价值与服从国家需要之间找到切合点,树立爱国信念,坚定先义后利的家国情怀和报国决心。(二)天下为公,家国同构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优秀家风文化蕴含着中华儿女修齐治平、轨物范世的薪火精神,为后世留下了宝贵财富。

1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271青年大学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主力军,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坚力量,他们对国家对民族的信仰,关系着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周馥一生心系报国建树颇丰,在治水、理军、办学、兴工、外交等多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负暄闲语 中周馥写道:“我任司道日,遇有益于国于民之事,莫不勇往图之

15、,未尝一日偷安。”4104周馥殚精竭虑为国事筹谋,在辅佐李鸿章办理洋务的近四十年间,面对水患的治理、复杂的战事、棘手的外交,他用智慧和谋略向世人展现了周氏家族“天下为公,家国同构”的典范。周馥的民族大义和毕生的笃学慎行,让周氏家族后辈耳濡目染,代代相传。孙辈周叔弢是著名的实业家、藏书家,他为民族工业发展作出了不朽贡献,同时他一生与书结缘,以毕生的精力访求善本古籍,收藏丰富。可谓“苦心收书、一心爱书、热心献书。”他叮嘱后代:“然数十年精力所聚,实天下公物,不欲吾子孙私守之。四海澄清,宇内无事,应举赠国立图书馆,公之世人,是为善继吾志。”451全国解放之后,他憧憬的统一安定之日来临,怀着“天下公物

16、不负此书”的心愿,他将多年收藏的上乘精品藏书、文物,一函函、一件件地翻阅、校对、装箱,晚年悉数捐献给了国家。他曾说:“捐书的决心并不是轻易下定的。祖国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我要履行自己的诺言,要亲手把书献给国家。这些书我都心爱,全部献出为好,不然会藕断丝连啊!”453据统计周叔弢共捐书3.6万余册,历史文物2200余件,其中很多是其花重金购买而来,其总价值无法估121算,凸显了东至周氏家族一以贯之的民族大义、家国情怀。将心爱的书籍文物捐献给心爱的国家、人民,使这些珍贵文物不至散失,不至被糟蹋毁灭,更不要流至国外,这是周书弢收藏、捐书、捐文物的最终目的。周志俊也是周氏家族爱国情结的代表性人物。1

17、950年抗美援朝期间,周志俊一方面增加生产支援前线,另一方面积极捐款、捐物,其管理下的华信、信和、信孚等工厂向国家各捐献飞机一架,有力地支援了抗战。6105在反抗外族入侵、维护民族利益、支持国家建设等方面,周氏家族以实际行动践行家国同构,展现出天下为公的大爱情怀。中华优秀家风文化中的鲜活实例为大学生赓续浓厚的家国情怀寻根溯源,熏陶以义立家的精神信念,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精神追求,将优良家风中蕴含的信仰、追求和情感自觉转化成为青年学子自我成长乃至报效祖国的精神动力,塑造新时代文明新风尚。三、崇俭导向:避奢弃逸以正德诸葛亮 诫子书 中记载:“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725君子的品行,

18、以安静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以节俭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726“俭”不仅是节俭,更有自律、节制之意。看轻名利,恬淡寡欲才能明确志向;排除干扰、专心致志才能实现抱负。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大学生享有的物质生活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源于生活,引导大学生立足现实生活,直面真实人生,秉持的“俭”既要有传统意义上对物质生活的合理节约,也要有对不良诱惑的坚决抵抗,保持自律、自爱的良好品质。(一)简朴为美,勤俭奋进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周氏家族家规中明确规定:耕读之家勤俭尤为首务。要求子弟饮食必须有常品,衣服必须有常式。周馥告诫子孙:“富贵之家,苟能世守敦厚,不忘贫贱素风,则

19、后世虽微,尚不遽至大败。”4153周馥一生做官,却艰苦朴素。周作人曾经回忆身为两江总督的周馥衣着朴素得像一个教书先生,五十年间所见新旧官吏中,没有一个及得他。1896年周馥将毕生节俭积累的积蓄均分成六股给周氏子辈,这也成为了周家的第一笔启动资金。自此,周氏家族一代代秉承勤俭奋进的家训,开启实业家族的步伐,创办了如启新洋灰公司、耀华玻璃、滦州矿务等著名的企业,为周氏家族培育人才积淀了庞大的经济后盾,奠定了坚实的物资基础。开源也要节流,周氏家族子孙谨遵家规家训,保持勤俭节约的家风精髓,一缕一粟皆深爱惜,不敢浪费。8周学熙自述:“我幼禀祖父母训诲,严守义利之辨,生平廉介自持,不敢丝毫苛取。”5183

20、“所办实业,皆以救济民生为主意,毫无自私谋利之心。”5186勤劳节俭关乎个人和家庭的得失成败,也是家族能否兴旺持续的根本。东至周氏家族从蓬门之户发展成为近代的名门望族,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坚守简朴为美,保持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在经济条件大为改观的现代大学生中,部分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退缩甚至悲观失望,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和韧性。因此以优良家风为引领,不坠奢靡,坚守简朴是难能可贵的品质,也是磨练意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顽强拼搏,树立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提升道德品格的重要方式。(二)俭以养德,自律自爱俭以立名,侈以自败。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偶像”的曾国藩在家书中告诫孩子:“无论大家小家、土

21、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9245“俭”不仅是俭朴,同时也是自律自爱的坚守。周馥训诫子孙:“余阅人多矣,见有不勤不俭而败者,指不胜屈。至存心险诈,欺天罔人,虽勤且俭,未有不败者。”4149恭为德首,慎为行基。深受祖辈言传身教影响的周馥在身为官吏时也处处坚守廉洁节俭之风,在任两江总督期间,拒绝以往餐桌吃饭提供鱼翅、燕窝等名贵菜肴的惯例,仍然每顿粗菜淡饭。如此的自律作风在当时清朝的官场上是不多见的。周景良在其 曾祖周馥 中写道:“周馥曾做过津海关道,这个官位很显要,很有油水,当时有个叫孙士达(字竹堂)的,退隐后成了上海滩有名的大富人。但周馥不是,他做了八年津海关道,他分家之

22、时,一共十二万两银子。这在当时那是笑话。”665-671907年周馥妻子吴太夫人病故于扬州,死后检点其遗物,甚至不及普通人家,珠玉珍奇之品一件也没有。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成为望族的周家,始终保持俭朴自律的生活作风,要求族人量入为出,提倡节约反对奢靡。其出发点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让周家后人防微杜渐养成勤俭的习惯,规避风险,坚守自律自爱,保持家族的长治久安。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的消费122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大学生不良消费成为一种习惯。有些大学生为了满足虚荣心,甚至用借贷的方式购买超出自己消费能力范围的商品,这种不健康的超前消费心理和盲目行为,极易陷入网络诈骗的陷阱,甚至形成恶性

23、循环。因此制定合理的计划,不盲从、不攀比,抵制诱惑,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尤为重要。10优良家风的自我约束、坚定方向的指引,可以让大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提升自控力,合理分辨善恶对错,始终保持一颗自律、清醒、自爱的心,这是筑牢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四、崇善导向:谦恭仁善笃恩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1134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华传统孝文化元素,有助于在大学生心中厚植感恩奉献精神,由家庭责任感延伸到社会责任感,夯实家国意

24、识、民族精神,成为民族复兴的行动者和捍卫者。(一)孝悌为先,以爱齐家负暄闲语 中记载:“为人孝弟,须知孝弟非仁之本,乃为仁之本,孝弟是仁中发见之一端。”46孝悌是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经 将孝当作天经地义的最高准则,践行孝道,于个人可以修身养性、完善道德,于家庭可以规范人伦、和睦团结。孝是晚辈对长辈、子女对父母的尊敬、感恩和爱戴。悌是兄友弟恭的友爱与恭敬。周馥在其诗作玉山诗集 中写道:“祖母偶不怿,曲意承欢私。弱弟时好弄,勿便怒恣睢。言行出入间,肃肃而怡怡。”121108这首诗呈现出对长辈的孝道以及对兄弟的友爱和关心之情。诗集中诸如此类的温馨场景还有很多,展

25、现了周氏家族孝悌传家,以爱齐家的优良家风。13孝悌思想是传统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周氏家族十分重视家族的孝悌观,“端家范,重孝悌”的治家之道也正是周氏大家族和谐互助,兴旺发达的密码。现在的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依赖于父母,相比对于父母精神层面的关怀和爱护不够,加之缺少兄弟姐妹的相伴,使得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烈,孝悌的传统美德有所忽视和淡忘。因此家风中孝悌思想的传承和发展有利于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规范、约束并持续发挥效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增强家庭责任感和家庭信任感。和谐维系和优化处理家庭关系,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推动社会责任感的建立发展,建设诚信友

26、爱、和谐稳定的社会风尚,推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凝聚国家力量。14(二)谦恭仁善,反哺社会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良好的家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待家庭骨肉宜厚,以欢愉、感化为主。待戚友、乡党亦宜厚,俾无失所为要。”4125乐善好施,积善行德,反哺民生是周氏家族的优良传统和鲜明特色。古人云: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自周馥起至周学熙、周叔弢、周志俊、周仲铮等都积极推动并热心从事社会慈善和公益事业。周馥特别强调人生世间百物受用有尽,惟善根无尽。并指出:“故行善以能兴学、教人为上,周济孤寡次之。”4127他为家乡的建设发展尽心尽力,兴办教育,捐资重修文庙大成殿

27、和研经书院,捐办池州中学,主导倡修 建德县志 等。周馥一生热衷于社会救济,每遇大灾年都在家中设置粥厂救济灾民,仅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河北、河南、山东三省大旱就耗费资金三万余元用于救济。周学熙也终身从事济贫慈善事业,始终牵挂灾情和民生,主张常存善念、多行善事。他办宏毅学舍以育人才;办医学传习所施医问诊;建蚕桑讲习所、商业传习所,济贫慈善兴地方之利;设救济金以恤民生;造趸船,以便商旅;办三乡积谷,平粜济荒等等。其中创办的蚕桑讲习所、商业传习所开创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先河。周学熙改变了以往救济的模式,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因地制宜,从生产技术、资金原料、销售市场、人力资源等方面为家乡的发展提供支持

28、,既输血也造血,有利于家乡的长远发展。周绍良2002年5月,将自己精心收藏的2600件唐碑拓片转让给国家图书馆和天津图书馆。2020年安徽池州东至发大水,周氏后人纷纷捐钱捐物以各种方式表达对家乡的关心和帮助。一百多年来周氏家族一直秉承乐善好施的良好家风,以实际行动践行家规家训所倡导的谦恭仁善的理念,体现了积善行德、大爱无私的风范。为当代大学生树立了家国一体,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典范。也为青年学子凝聚青春力量,明大德、立大志、担大任,肩负历史使命,成为民族复兴重123任的担当者、共筑中国梦的践行者注入了强劲力量。结语家风是一个家族谨以恪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代代传承的家族文化。优良家风作为传

29、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导向,更是一种力量。中华传统优秀家风文化中的崇学、崇德、崇俭、崇善思想的育人内涵,可以让大学生理清思路,解除信息混乱带来的价值困惑和问题,对于帮助大学生在学思践悟中提升价值理解力和鉴别力,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四个自信”,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3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优秀家风文化,能让大学生走得正,行得远,飞得高。家风与民风、社会风气之间密切关联,家风淳朴,民风才会净化,社会才能和谐。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223从这个角度而言,内涵丰富的周氏家族文化昭

30、显着时代发展的印记,呈现出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为培育大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接班人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滋养和诸多有益的启示。参考文献:1习近平.在 2015 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5-02-18(01).2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3朱莉涛,陈延斌.以传统家训家风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重庆社会科学,2022(9):6-16.4周馥.负暄闲语M.孟繁之,校点.北京:中国书店,2014.5周学熙.周学熙家语:卷下G.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6东至周氏文化研究会.六世书香百年家风M.天

31、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8.7翟博.中国人的家教智慧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6.8鲍红信,房利.论周馥的读书观以 负暄闲语 为中心J.池州学院学报,2020,34(2):22-25.9曾国藩.曾国藩家书M.檀作文,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6:245.10李静,沈书生,刘芳铭,佟元之.大数据视阈下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新特征的调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12):19-25.11本书编写组.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22:34.12周馥.秋浦周尚书(玉山)全集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1108.13李志英,肖宁生.周馥 玉山诗集 中的家风家教探幽J.黄山学院学报,2022,24(4):91-95.14陈延斌,陈姝瑾.中国传统家文化:地位、内涵与时代价值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6(3):34-39.责任编校刘正花版权声明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实现知识产权的合理使用,本刊已加入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相关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如无声明,视为作者在向本刊投稿时已授权本刊。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淮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1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