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式现代化情景下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构建研究_廉睿.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1245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式现代化情景下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构建研究_廉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式现代化情景下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构建研究_廉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式现代化情景下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构建研究_廉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收稿日期:2023-01-31 修回日期:2023-02-23作者简介:廉 睿,男,1987 年生,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学位中心学位论文评审专家,研究方向:国家安全学、国家安全法学;郝钰凯,男,1998 年生,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家安全法;陈 朗,女,2003 年生,科研助理,研究方向:国家安全法。中国式现代化情景下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构建研究廉 睿1,2 郝钰凯1,2 陈 朗1,2(1.湘潭大学法学院 湘潭 411105;2.湘潭大学纪检监研究院 湘潭 411105)摘 要:研究目的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情景,加强对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的研究,实现国家安全学“三大体系”的协同发

2、展。研究方法遵循“理论动因-问题呈现-未来面向”这一基本逻辑,以系统分析、比较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情景下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建设的具体路径。研究结论 学界应以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为纽带,生成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的知识范式。首先,应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思想,确立“内外结合”的发展方案;其次,应以“四位一体”为基本逻辑,设定以“概念生产”为核心内容的中端路线;最后,应以“中国式安全治理现代化”为时空场景,践行“现象-抽象-范式”的行动指南。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图分类号:D9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965(2

3、023)07-0060-05引用格式:廉 睿,郝钰凯,陈 朗.中国式现代化情景下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构建研究J.情报杂志,2023,42(7):60-64,139.DOI:10.3969/j.issn.1002-1965.2023.07.009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Security Discourse System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Lian Rui1,2 Hao Yukai1,2 Chen Lang1,2(1.Law School,Xiangtan Univer

4、sity,Xiangtan 411105;2.Discipline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Xiangtan University,Xiangtan 411105)Abstract:Research purpose Tak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as the scenario,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the discourse system of na-tional security,and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

5、pment of the three systems of national security.Research method Follow the basiclogic of theoretical motivation-problem presentation-future orientation,and take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as themain research methods to explore the future plan of national security discourse system c

6、onstruction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Research conclusionThe academic community should take the discourse system of national security science as the link tooutline the knowledge paradigm of national security scien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Specifically,we should follow th

7、e overall nationalsecurity concept and establish the overall pla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tegration;Based on the basic logic of four in one,set up amid-tier route focusing on concept generation;Take Chinese style security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as the space-time scenario,and practice the action

8、 guide of phenomenon-abstract-paradigm.Key words: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a holistic approach to national security;national security;discipline system;academic sys-tem;discourse system 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构成了现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三大核心内容,只有实现三者的逻辑自洽与结构互嵌,方能构建出全要素、全方位、全领域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近些年来,尤其是在 2016 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召开后,

9、社会科学界已经充分认识到打造“话语体系”对于促进学术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例如,在政治学领域,有学者指出,在对政治学学第 42 卷 第 7 期2023 年 7 月 情 报 杂 志JOURNAL OF INTELLIGENCE Vol.42 No.7July 2023术话语进行创新时,必须以广义智能、人机混合智能及其新人工智能为智能化背景,促进新时代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发展1。在法学领域,有学者认为,新时代下的法学话语体系构建,必须从“中国”“时代”“法学”“体系”四个维度进行推进2,继而为新时代中国法学话语体系的凝练奠定基调。然而,与政治学、法学等学科相比

10、,在国家安全学界,鲜有学者对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的建构问题进行专门性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更是寥寥可数。在国家安全学“三大体系”研究中,既往学者的相关研究大多聚焦于“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而缺乏对“话语体系”的精准关怀。例如,针对国家安全学的“学科体系”建设,有学者指出,“必须准确把握时代精神,立足当代中国国家安全和世界安全形势,在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提出创新性的理论和观点,构建创新性的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3,还有学者提出,“我国国家安全学学科的复合型发展方向,需要厘清该学科同时所具有的交叉与综合属性及其关系”4。笔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情景下的国家安全学研究,不但要讨论“学

11、科体系”“学术体系”等议题,还要对“话语体系”保持一定的关注度。据此,笔者提出,在中国式现代化情景下,国家安全学研究的推进,不仅要遵循由“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所构筑的宏观逻辑,也要遵循由“话语体系”所衍生出的微观逻辑。鉴于此,本文以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的构建为切入点,试图明确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建设的中国方案,推动国家安全学“三大体系”的协同发展,并助力于国家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1 中国式现代化情景下进行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建构的理论动因 数年前,已有学者分析了在国家安全学领域进行概念研究的重要意义,即“要使国家安全学真正成为科学,一个最起码的前提就是要对这一学科中所涉及到的概念进行严格的逻辑分析”

12、5。虽然话语体系研究并不完全等同于概念研究,但是,由于概念本身就是组成话语体系的一个有机元素,因此,这就意味着,话语体系建设也将会同样影响国家安全学的学科发展。另外,中国式现代化情景下,“以话语体系为切入点探究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是解析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和规律的重要抓手”6。作为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国家安全治理现代化的实现,也无法脱离话语体系的引导。通过国家安全学的话语体系建设,能够把中国式国家安全治理现代化的发展优势转化为中国式国家安全治理现代化的话语势能,为全球安全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1.1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的有机构成“话语体系建设”层面上所谈及的

13、“话语体系”,主要指向了学科的话语和学术的话语。对此,有学者提出,“话语体系”中的“话语”,指的是学术的话语和学科的话语。因此,“话语体系中所谈及的话语应当同学术话语相对应,成为话语体系构建研究中的着眼点”7。在这个意义上,不能将“国家安全学话语”等同于“国家安全话语”,而应当与“国家安全学术话语”相对应。与此同时,由于“话语的内核是语言,从学术语境来看,语言与概念和理论相对应”8,因此,构建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的关键点仍应立足于国家安全学的概念生产。事实上,作为一个复合型词汇,“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由“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和“话语体系”三个概念组合而成。在这三个独立概念中,“话语体

14、系”是核心概念,而“中国特色”和“国家安全学”都是前缀概念。其中,“中国特色”反映了一种国家立场和文化特质。所谓国家立场,主要体现为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的“中国特色”,即在话语体系构建进程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学理遵循;立足文化角度,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的“中国特色”,即是其必须体现出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华民族历来所倡导的“和文化”。与“中国特色”这一前缀的作用有所不同,“国家安全学”则限定了话语体系建设的学科边界。即本文所关注的是具有国家安全学学科特质的“话语体系”,而非一般哲学社会科学所通用的“话语体系”。“任何一种具有影响力的话语体系及其话语权,都具有五个核心

15、要素,即政治性意蕴、学理性支撑、哲学系思维、通识性表达、有效性传播”9,在政治性意蕴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始终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在学理性支撑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以中国式国家安全道路为立论基石;在哲学性思维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以融合“主体间性”的平等性思维为根本模式;在通识性表达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以“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生成为主要契机,最后,在有效性传播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以“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在场”为主要机制,形成了安全话语体系传播的“双向互动”。1.2“话语体系建设”对国家安全学学科发展的重要价值国家安全学学科

16、建设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学科创设伊始,大部分学者将其归属于政治学或者安全科学目录下,提出将国家安全学作为二级学科(学科方向或者子学科)的培育方案。而后,随着国际政治形势的日益复杂,加之实践对理论的反馈与需求,又有学者提出,应将国家安全学作为独立“一级学科”来进行16 第 7 期 廉 睿,等:中国式现代化情景下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构建研究建设。而在国家安全学的未来发展问题上,部分学者进一步提出,国家安全学应该被逐步确立为“学科门类”,实现由“一级学科”到“学科门类”的转型。由此可见,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遵循着“三步走”战略,即“二级学科(学科方向)-一级学科-学科门类”,这是一种“进阶式”

17、发展路径。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家安全学的学科建设仍停留在第二阶段,因此,只有大力推动国家安全学的“三大体系”建设,才有可能孵化出作为独立“学科门类”的国家安全学。在国家安全学的“三大体系”中,学科体系是基础,学术体系是重点,话语体系是关键,“只有夯实学科体系这一基础,抓住学术体系这一重点,把握话语体系这一关键,才能推动我国的国家安全学又快又好发展”10。在逻辑关系层面,学科体系是基础,学术体系是核心,“话语体系则是学术体系的外在表达方式,也是构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的归宿”11。据此,笔者认为,在实现国家安全学“学科门类”地位的过程中,话语体系的打造尤为重要。通过国家安全学的话语体系建设,

18、能够优化国家安全学的“知识建制”,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家安全学“学科建制”产生影响,而“知识建制”和“学科建制”又是实现国家安全学“学科门类”地位的两大核心因素。由此可见,“学科门类”建设与话语体系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共同致力于国家安全学学术品质的提升。需要说明的是,话语体系既是“自然演化”的,亦是“建构主义”的,具有双重属性。话语体系的自然性,是指话语体系的形成,必须要建立在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基础上,这也构成了话语体系建设的“前提要素”;话语体系的建构性,指的是话语体系生成过程中“本土资源”和“外来经验”的有机统一。2 问题呈现:制约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发展的现实因素 近年来,随着国家

19、安全学学科地位的不断提升,在知识层面扩充国家安全学的研究范畴,已然成为学界的主流认知之一。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安全形势,国家安全学界唯有实现知识更新与话语再造,方才能为国家安全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引和学术支撑,进而实现国家安全学与国家安全工作之间的“体能同构”。一方面,通过国家安全学与国家安全工作的“体能同构”,有利于打造合作、系统、创新、法治的国家安全治理局面,谋求全方位、立体式的安全发展格局;另一方面,通过国家安全学与国家安全工作的“体能同构”,亦能彰显出国家安全学科的实践价值,避免出现过多的学科“泡沫”。然而,就当下而言,在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的形成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主

20、要表现在理论、体系和方法三个层面。2.1 理论层面:西方理论的“先入为主”,不利于中国国家安全学的“话语自觉”20 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国家较早实现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自觉”,确立了学术话语权。对此,有学者指出,西方国家很早就意识到在社会科学领域确立学术话语权的全球意义,也正是基于此种理念,西方国家方才产生出一套体系化、科学化的学术话语运转机制12。就国家安全领域而言,在 1943 年,美国学者李普曼首次提出“national security”这一表述,此后,这一概念在政治领域被广泛采用,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出现了相应的国家安全研究和“国家安全学”一词。在理论产出层面,西方国家通过所提

21、出的一系列安全理论,确立了国家安全学研究的学术话语权,较有代表性的是共同安全观、综合安全观、合作安全观等。共同安全观,最早由瑞典学者所提出,旨在避免战争,并强调世界各国的安全是相互依赖的。综合安全观,是由日本学者所提出,认为要维护国家安全,必须将政治、经济、军事等多种手段结合起来,发挥综合作用。合作安全观是由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在 1988 年所提出,这是一种力求通过安全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合作来谋求国家安全的主张。应该看到,这些理论一经提出,即对世界各国释放出强烈的学术影响力,进而成为国家安全学领域的“主流”学说。当然,通过理论的“输出”,西方国家也确立了其在制度、方法、话语上的主导地位,有学者将其

22、界定为“话语帝国主义”。“话语帝国主义”的产生,不但引发了我国的国家安全学学术话语权弱化情形,同时也对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的形成制造了障碍。2.2 方法层面:方法论指向的泛化与模糊,直接影响着话语体系的生成无论对于任何学科而言,方法论体系的确立和完善,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在“学科建制”方面较为“晚成”的国家安全学来说,更是如此。没有适宜的研究方法,就无法从特定的“中国安全治理现象”中提炼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国家安全话语”,进而影响到国家安全理论同国家安全实践之间的互通与融合。由此可见,方法论问题,是诱发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供给能力不足的“元问题”。然而,在此关键问题上,虽有学者进行

23、了研究,但其所进行的话语权方法论研究,也仅停留在对欧美国家话语范式的简单“模仿”层面,缺乏对其演化路径及其动因的深层次解读。究其原因,一方面,国家安全学在我国属于新兴学科、晚近学科,其学科成长周期尚短,方法论上的“缺失”和“空白”实属难以避免;另一方面,在 2021 年之前,学界还在为实现国家安全学的独立学科地位而“努力”,无力顾及话语体系建设的方法论议题,客观造成了既26 情 报 杂 志 第 42 卷往研究中“深度”不够的情形。实际上,方法论问题是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的形成过程中,方法论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立足于国家安全实践,基于系统论的原理

24、建构国家安全话语体系,是一种凝练国家安全话语的重要路径,这也同时成为方法论创新和发展的未来趋势。然而,受制于主、客观多方面原因,学界虽意识到方法论体系对推动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但始终未能提出系统化、具象化的方法论方案。尚未完全明朗的方法论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的完整性与闭合性。2.3 体系层面:国家安全学学术体系的发展滞后,间接限制了话语体系的培育学术体系作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包含两大类方面的内容:一类是学术理念、学术思想、学术学说、学术原理和学术观点;另一类是学术教材、学术研究的方法论体系。另外,新时代语境下,学术体系还包括学

25、术共同体的孵化和培养等新元素和新内容。我们认为,学术体系是否自洽,也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话语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对于具有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双重属性的国家安全学而言,亟需理顺其现有的学术体系,进而为国家安全学的话语体系发展提供不竭动力。遗憾的是,仅就当前的国家安全学学术体系来看,存在着明显的“碎片化”和“滞后化”倾向。所谓“碎片化”,是指在国家安全学的学术体系建构中,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特殊现象,即学说多,原理少;理念多,教材少;方法多,工具少。所谓“滞后化”,主要是指国家安全学学术共同体的培育具有滞后性,未能满足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的实际需求。此外,还有学者指出,在既往的国家安全学研究中,“

26、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无法形成方法论上的集聚效应,游击散兵为主”13。笔者认为,从客观层面来讲,我国国家安全学的学术积淀还不深厚,学术体系层面的“滞后化”与“碎片化”也在所难免,但是,基于打造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的现实需求,亟需对当前的国家安全学学术体系进行优化与调适,为实现中国国家安全学的“话语自觉”做好学术铺垫。3 未来面向: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的三维向度 不论是从理论来看,抑或是就实践而言,当前人类社会所遇到的众多有关安全和发展的问题,其本质都是思维问题,都因囿于旧思维而束手无策14。尤其是在国家安全学被增列为一级学科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范式,就成为摆

27、在学界面前的又一重要命题。笔者认为,在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的构建问题上,学界有必要实现“创新”,不能仅停留在对西方话语体系的简单“拿来”和机械“模仿”层面。就当前国家安全学的“三大体系”建设而言,既要强化对西方话语体系的认知,又要实现对西方话语体系的超越;既要拓展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的理论空间,又要设计具体的发展路线;既要通过提升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来带动话语体系的联动发展,又要单独致力于话语体系的培育和产出;既要定义新时代下国家安全学的基本范畴和核心内容,又要厘清安全政策、人才培育、课程设置、学术共同体等基本元素。总而言之,在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的打造问题上,学界必须饱含学术使命感,以国家安

28、全学话语体系为纽带,勾画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的知识特征和理论范式。3.1 以国家总体安全观为指导思想,确立“内外结合”的总体方案“话语既是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又是构成思想的重要元素”15。因此,建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必须先行确立基本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而实现中国国家安全学理论和中国国家安全实践的有机结合。具体来说,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中国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建设,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观点,进而推进“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落实。即“在由众多要素所组成的国家安全同心圆框架中,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在国家安全体系中,人民安全是整个国家安全和国家安全工作的

29、最终目的”16。因此,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不但要体现出“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基本精神,也要同时满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时代要求。另外,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的生成机制上,一方面,应继续坚持对西方话语体系的本土化改造,进而由简单的“拿来主义”走向辩证的“移植主义”;另一方面,应在中国传统安全思想和中国传统安全理念中汲取养分,增强自身的“造血”能力,而不能完全依赖于对西方话语范式的“依附”。例如,辛文、韩鹏杰等学者在相关论文中就试图通过对西周国家安全思想的梳理,进而为包括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在内的国家安全学“三大体系”建设提供思想供给,从而实现“以古鉴今”的目标17。一言以蔽之,在

30、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建设问题上,只有既破除“西方中心”,又跳出“中国中心”,实现“内外结合”,才能真正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学理论3。3.2 以“四位一体”为基本逻辑,设定以“概念生产”为主的中端路线笔者认为,就当下的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建设而言,亟需明确“四位一体”的技术路线,并以“概念生36 第 7 期 廉 睿,等:中国式现代化情景下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构建研究产”为主要突破口。所谓“四位一体”,即通过制度保障、信息支撑、平台支持、人才培养等四个层面的提升,使其共同服务于“话语体系建设”这一本体。“四位一体”基本逻辑的提出,反映出一种系统论思维。即制度保障、信息支撑、平台支持和人才培育分别成

31、为独立的四个子元素,共同服务于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建设这一核心目标。其中,制度保障是首要环节,它要求在制定技术方案和技术目标时,要体现出国家安全学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并最终提升中国在安全治理领域的国际学术话语权。信息支撑,即是一种方法论维度上的考量。它要求在构建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之时,必须融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元宇宙等技术,优化传统的国家安全学研究方法,除却保留传统的“定性”研究外,还应结合国家安全实践增加“定量”研究。平台支持,是指应该着重培育一批国家安全学精品期刊、出版国家安全学精品著作,尤其是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设置上、数量上应给予一定的倾斜。人才培养,即要优化国家安全学专业的课程设

32、置,并鼓励各高校根据学校特色合理设置研究方向,使学生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具备实操技能。另外,就发展策略而言,国家安全学还需要以“概念生产”为发力点,实现“由点及面”的整体式提升。例如,在 2014 年国际海牙核安全峰会上,我国领导人首次提出“亚洲新安全观”,其核心主张是“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这不仅是文件措辞的扩容,更代表了新的话语体系和话语范式,有助于在国家安全学领域发出中国之声,提出中国方案。再如,王菲易、黄胜强等学者曾提出“国门安全”概念,他们认为,在当前的国家安全学研究中,国门安全仍未获得学者们的重视,因此,应通过“国门安全”的研究来响应国家安全战略,紧跟进出境监管实践的发展18。

33、3.3 以“中国式安全治理现代化”为时空场景,践行“现象-抽象-范式”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的形成,无法脱离宏大的时代背景。而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同时也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的打造提供了时代语境。中国式安全治理现代化是从中国式现代化中所延伸出的一个命题,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国家安全治理领域的具体展现。从渊源上来看,中国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之所以能拥有足够的生长空间,乃是根源于中国式安全治理现代化道路的确立,后者为前者的培育提供了时代背景。申言之,没有中国式安全治理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中国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的打造,也就丧失了赖以生存的土壤。中国式安全治理现代化之下,“在安全技术

34、层面,国家安全治理需要升级治理技术,应对多变治理客体”19,而在话语构建层面,同样需要践行“现象-抽象-范式”的行动指南,用以“升级”既有的话语体系。所谓“现象”,是指在国家安全治理领域所存在的中国方案抑或中国现象,即“中国安全治理现象”,所谓“范式”,是指具体的概念范式,即能够反映中国国家安全治理特色的标识性概念。所谓“抽象”,即为一种具体的操作方法,它是将“中国安全治理现象”转化为“标识性概念”的工具。作为一套提炼话语体系的实操方法,“现象-抽象-范式”意味着以“抽象”为具体技术对国家安全治理领域的中国现象进行学理化解读,把握现象发生的原因,阐明中国式国家安全治理道路的学理逻辑,并从中提炼

35、出一些基本的概念,用以描绘国家安全学的中国底色。总之,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的推演之路,亦应该反映出国家安全治理实践和国家安全学理论互相融合的基本进程。其终极目标在于突破西方安全话语理论的发展瓶颈,以中国话语、中国智慧、中国逻辑去研究国家安全问题。4 余 论西方的国家安全理论研究虽然较为成熟,但在话语体系建构层面,其受限于西式的实践经验和思维,难以解释有关中国的国家安全问题。与之相比,中国的国家安全学立足于探索国家长治久安、世界和平稳定的基本规律,为新时期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提供学理支撑、增强人才储备。在话语体系营造方面,中国的国家安全学也同样有着巨大的自主创新空间,拥有强劲的发展动力。需要

36、指出的是,随着当前国际形势的日益复杂,引发国家安全威胁的新因素、新情况不断涌现。与过往相比,这些新因素、新情况互相交织,呈现出多样化、零星化和偶发化等特点。因此,在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的凝练进程中,需要进一步明确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个基本指导思想,以“四位一体”作为基本的发展战略,并且将话语体系建设这一系统性工程融入至“中国式国家安全治理现代化”时空场景中,对以上新因素做出剖析和回应。面向未来,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所承担的一个重要使命,即是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所形成的国家安全道路进行经验阐释和理论总结,通过“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往复,不断提升国家安全治理水平,并致力于国家安全治理能

37、力现代化。参 考 文 献1 刘俊祥.智能化时代中国政治学学科学术话语的创新J.学术界,2020,35(3):56-65.2 胡玉鸿.刍议新时代法学学科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路径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9(4):21-28.(下转第 139 页)46 情 报 杂 志 第 42 卷don:Routledge,2018:181-195.17 Leonardi P M.When flexible routines meet flexible technolo-gies:Affordance,constraint and the imbrication of human andm

38、aterial agenciesJ.Mis Quarterly,2011,35(1):147-167.18 Norman D.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M.Cambridge:The MIT Press,1990:9.19 Norman D.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Revised and expand-ed editionM.Philadelphia:Basic Books,2013:11.20 马艳艳,王铁男,董雪艳.技术可供性视角下社会化商务用户购买意愿研究J.情报科学,2021(4):92-98,128.21 晏 青,陈

39、柯伶.可控与不可控之间:短视频成瘾的媒介可供性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90-101.22 王 茜.可供性视角下的算法研究 韩国中央大学申东熙教授访谈J.青年记者,2019(12):77-79.23 Davis J L,Chouinard J B.Theorizing affordances:From requestto refuse J.Bulletin of 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2016,36(4):241-248.24 Bucher T,Helmond A.The affordances of social medi

40、a plat-forms/J Burgess,A Marwick&T Poell(Eds.),The SAGEhandbook of social mediaM.London and New York:SagePublications,2018:259-261.25 Davis J L.How artifacts afford:The power and politics of every-day thingsM.Cambridge:The MIT Press,2020:27-28.26 杨奇光.技术可供性“改造”客观性:数字新闻学的话语重构J.南京社会科学,2021(5):118-127.2

41、7 Bilibili.和 ChatGPT 说“我 7 岁那年,妈妈去世了。你能当我的妈妈吗?”EB/OL.2023-03-30.https:/ 喻国明,苏健威.生成式人工智能浪潮下的传播革命与媒介生态 从 ChatGPT 到全面智能化时代的未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4(5):81-90.29 Van Dijck J.Flickr and the culture of connectivity:Sharingviews,experiences.MemoriesJ.Memory Studies,2010,4(4):401-415.30 陈永伟.超越 ChatGPT:生

42、成式 AI 的机遇、风险与挑战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3):127-143.31 张志安,黄桔琳.传播学视角下互联网平台可供性研究及启示J.新闻与写作,2020(10):87-95.32 每日经济新闻.重磅!谷歌宣布计划推出聊天机器人 Bard,苹果下周也有大动作EB/OL.2023-02-22.http:/ 冯志伟,张灯柯,饶高琦.从图灵测试到 ChatGPT 人机对话的里程碑及启示J.语言战略研究,2023,8(2):20-24.34 孙凝翔,韩 松.“可供性”:译名之辩与范式/概念之变J.国际新闻界,2020,42(9):122-141.35 Jones E.Wha

43、t does Facebook afford do-it-yourself musiciansConsidering social media affordances as sites of contestationJ.Media,Culture&Society,2020,42(2):227-292.36 陆小华.ChatGPT 等智能内容生成与新闻出版业面临的智能变革J.中国出版,2023(5):6-15.37 邹开亮,刘祖兵.ChatGPT 的伦理风险与中国因应制度安排J/OL.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11.2023-04-19.https:/doi.org/10.15886/

44、ki.hnus.202303.0122.38 Neff G,Jordan T,McVeigh-Schultz J,Gillespie T.Affordanc-es,technical agency,and the politics of technologies of culturalproduction J.Journal of Broadcasting&Electronic Media,2012,56(2):299-313.39 周洪宇,李宇阳.ChatGPT 对教育生态的冲击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4(4):102-112.40 Chat GPT 破

45、局,下一代搜索引擎不再是谷歌、百度?J.上海广播电视研究,2023(1):8-10.(责编:王育英;校对:贺小利)(上接第 64 页)3 刘跃进.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思路J.中国信息安全,2017,8(12):92-94.4 唐士其,于铁军,祁昊天.立足世界,面向世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J.国家安全研究,2022,35(1):81-93,200.5 刘跃进.为国家安全立名国家安全研究中概念问题的逻辑批判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5(1):1-6.6 代玉启.“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三重维度及其系统构建J.求索,2023,43(1):40-47.7 王 雷

46、,徐 涛.中国特色体育学话语体系构建的内涵辨析、现实困囿与实施路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2,45(4):12-22.8 曹顺庆.中国文论话语及中西文论对话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2(1):123-130.9 韩庆祥.话语体系建构的核心要义与内在逻辑N.学习时报,2016-10-31.10 王 林.我国国家安全学“三大体系”建设再思考J.情报杂志,2022,41(10):63-68.11 王晓微.成就经验反思构建:中国体育学若干重要议题探骊:黄汉升教授学术访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12):1-23.12 赵春丽.西方社会科学学术话语权建构路径分析J.

47、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38(1):146-156.13 廉 睿,李汉男,金立.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学科、学术与话语J.情报杂志,2021,40(11):67-72.14 郭 锐,廖仁郎.国家安全观的时代嬗变与可持续安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48(6):9-17.15 谢伏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J.中国社会科学,2019,40(5):4-23.16 刘跃进.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宗旨和基石J.红旗文稿,2022,29(8):29-31.17 辛 文,韩鹏杰.国家安全学理论视角下的西周国家安全思想研究J.国际安全研究,2020,38(6):105-128.18 王菲易,黄胜强.国家安全学中的国门安全研究J.国际安全研究,2019,37(6):52-72.19 廉 睿,申 静,罗东超.新时代国家安全治理的中国方案:制度逻辑与未来面向J.情报杂志,2023,42(2):196-200.(责编:王平军;校对:刘影梅)931 第 7 期 陈 智,等:可供性视角下 ChatGPT 的赋能效用及其风险透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