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3∕T 5699-2023 谷子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技术规程(河北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62614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3∕T 5699-2023 谷子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技术规程(河北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DB13∕T 5699-2023 谷子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技术规程(河北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DB13∕T 5699-2023 谷子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技术规程(河北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DB13∕T 5699-2023 谷子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技术规程(河北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DB13∕T 5699-2023 谷子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技术规程(河北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01 CCS B 05 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56992023 谷子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技术规程 2023-05-06 发布 2023-06-06 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13/T 5699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琳、程汝宏、张婷、王根平、董立、师志刚、赵玲、李桂英、张喜瑞、杨伟红。DB 13/T 56992023 2 谷子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技术规程 1

2、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谷子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方法、评价体系和综合评判等技术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谷子品种生态适应性及适宜推广区域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 NY/T 2425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谷子 NY/T 3923 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 粮食作物 DB13/T 2338 谷子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程 DB13/T 2457 谷子病虫害防治技

3、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品种生态适应性 variety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指谷子品种适应一定的生态环境(温、光、水、土、风等)的特性,是谷子在生存竞争中为适应环境而形成的特定性状的一种表现,具有一定的限度和最适范围。品种试点适宜性 suitability of variety in test environment 根据评价体系打分结果对参试品种做出判定,分为适宜、较适宜、不适宜3类。4 评价方法 试验品种 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与现有品种有明显区别、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遗传性状相对稳定、具有适当名称的谷子群体,种子质量符合G

4、B 4404.1要求,种子一般不得进行包衣、药剂拌种等处理,杂交种可用除草剂处理。试验区域 试验的区域可以按华北夏谷生态区、东北春谷生态区、西北春谷生态区、西部春谷生态区和南方谷子生态区进行,也可以在一个生态区基础上增加部分生态相似性试验点(表1),或在一个生态区内只进行省级或地市级的适应性鉴定,或在每个生态区中各选46个试验点进行跨生态区适应性鉴定。DB 13/T 56992023 3 表 1 谷子品种生态适应性鉴定参考试验点 生态区域 代表性试验点 生态相似性试验点 东北春谷生态区 辽宁沈阳、朝阳、建平、阜新、铁岭;吉林公主岭、白城、长岭、通榆、吉林市;黑龙江哈尔滨、肇源、齐齐哈尔、绥化、

5、双鸭山;内蒙古赤峰、乌兰浩特、通辽、敖汉 辽宁锦州;河北秦皇岛 西北春谷生态区 内蒙古呼和浩特;河北宣化、丰宁、隆化;山西大同、忻州、晋中、长治;甘肃庆阳、天水;陕西榆林、延安、宝鸡 辽宁朝阳、建平 华北夏谷生态区 河北邯郸、石家庄、保定、衡水、沧州、秦皇岛;山东济南、泰安、淄博、潍坊、德州;河南郑州、洛阳、安阳、新乡、南阳、驻马店;山西运城;北京;天津;辽宁锦州 山西晋中;辽宁朝阳;吉林公主岭;四川泸州;安徽淮北、阜阳;湖北襄阳;江苏徐州;云南曲靖 西部春谷生态区 甘肃张掖、会宁;新疆奇台、喀什、伊犁;宁夏固原、西吉、海原 内蒙古呼和浩特;河北宣化、丰宁;山西大同;陕西榆林、延安、宝鸡 南方

6、谷子生态区 四川泸州;贵州贵阳;浙江金华;云南曲靖;江苏盐城、徐州;江西鹰潭;安徽淮北、阜阳;湖北襄阳 湖南常德;广西南宁 试验点的选择与布局 试验点数量与布局能够代表拟种植的适宜区域。每个生态区试验点数目不少于6个,每个省区至少1个代表性试验点;在单一省区或单一地市级试验的,代表性试验点数不少于3个。其他要求参照NY/T 3923-2021中的4.1要求执行。试验地块选择 参照NY/T 3923-2021中的4.2要求执行。试验周期 不少于2个独立生产周期。对照品种 以试验区域主栽品种为对照。试验设计 参照NY/T 3923-2021中的4.5要求执行。田间管理 播种、栽培措施及收获均参照N

7、Y/T 3923-2021中的4.6要求执行,试验过程中仅防治虫害而不防治病害,虫害防治参照DB13/T 2457要求执行。观测记载与抗病性鉴定 参照NY/T 2425和附录A要求客观描述品种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产量、品质和抗逆性(包括抗倒伏性和抗病害特性);抗病性鉴定参照DB13/T 2338要求执行。试验期间,每个品种在关键生育期保留田间长势照片,病害发生较重的也应采集图片。图片采集要求:拍照时间田间为非直射阳光,单张照片分辨率在1M以上。DB 13/T 56992023 4 5 评价体系 评价指标 以产量(a1)、出谷率(a2)、株高(a3)、出苗-抽穗日数(a4)和生育期(a5)5个

8、与谷子产量及物候期相关的性状作为评价指标,调查方法同附录A。综合评价公式 采用CRITIC权重法将不同生态区的数据分别进行指标权重计算,建立综合评价公式,分列如下。(1)(2)(3)(4)(5)公式(1)(5)分别对应东北春谷区、西北春谷区、华北夏谷区、西部春谷区和南方谷子区。评价和分级 谷子品种试点适宜性评价指标的分级和判别标准,详见表2。引入小米品质指标作为加分项,并将抗逆性指标作为加分/否决项,其中两年试验中自然条件下鉴定品种抗病性,以试点内年度发病最重的重复为准进行否决;对于第1年田间自然条件下鉴定对流行性病害(谷锈病、谷瘟病)高抗的,第2年统一经专业机构进行人工接种鉴定。根据表2所示

9、方法对各个试点的谷子品种进行打分,并根据试点所在生态区代入公式(1)(5)进行计算,最终得到品种的综合得分。依据综合得分对品种进行试点适宜性判定,90分为适宜,7590分为较适宜,75分为不适宜。符合一票否决条件的,直接判定为75分,即不适宜。参试品种在同一生态区内的适宜点率按公式(6)进行计算,适宜点率(%)(适宜试点数+较适宜试点数)生态区总试点数100(6)适宜点率90%的品种判定为适应本生态区;70%90%的判定为较适应本生态区,但要限定在本生态区的推广范围内应用;70%的判定为不适应本生态区。6 综合评判 试验结束后按附录B规定编制品种试验报告,跨生态区适应性鉴定按生态区分别统计,试

10、验汇总单位在对各试验点的每个参试品种打分基础上,得出其适宜试点、较适宜试点和不适宜试点,并根据第5部分所述原则进行生态适应性判定(表2和表3)。若参试品种获行业一级优质米称号、或所有试验点倒伏级别1级、或一种流行性病害(穗瘟病、叶瘟病、谷锈病)经专业机构人工接种鉴定达抗级,可以适当放宽判定标准,即适宜点率60%的品种判定为较适应本生态区,可在区域内应用。DB 13/T 56992023 5 表 2 谷子品种试点适宜性评价指标打分表 指标 分级 判别标准 分值 产量(a1)高 中 低 较当地对照品种增产1%,每增产 1%加 1 分 较当地对照品种增产1%或减产5%,每减产 1%减 3 分 较当地

11、对照品种减产5%,每减产 1%减 3 分 91100 7590 75 出谷率(a2)高 中 低 80%,每增加 1%加 2 分 75%80%(含),每减少 1%减 3 分 75%,每减少 1%减 3 分 91100 7590 75 株高(a3)高 中 低 夏谷120 cm,春谷140 cm,每降低 2 cm 加 1 分 夏谷 120 cm140 cm(含),春谷 140 cm160 cm(含),每升高 4 cm 减 3 分 夏谷140 cm,春谷160 cm,每升高 4 cm 减 3 分 91100 7590 75 出苗-抽穗日数(a4)长 中 短 较当地对照品种晚 2 天以内(不含),每早

12、1 天加 1 分 较当地对照品种晚 25 天(含),每晚 1 天减 5 分 较当地对照品种晚 5 天以上(含),每晚 1 天减 5 分 91100 7590 75 生育期(a5)长 中 短 能够正常完全成熟(达到完熟期),较当地对照品种每早 1 天加 2 分 基本成熟(进入蜡熟期),目测成熟度赋分 不能正常成熟,直接判定为不适宜 91100 7590 总分75 抗倒性 否决 在对照倒伏2 级情况下,倒伏级别3 级,直接判定为不适宜 总分75 穗瘟病 否决 自然发病鉴定高感,直接判定为不适宜 总分75 叶瘟病 否决 自然发病鉴定高感,直接判定为不适宜 总分75 谷锈病 否决 自然发病鉴定高感,直

13、接判定为不适宜 总分25 感 Susceptible(S)9 4 级 25 高感 Highly susceptible(HS)DB 13/T 56992023 8 A.1.15.3 谷瘟病:在病害盛发期调查,分叶瘟病和穗瘟病,分级标准如下。表 A.3 谷瘟病对谷子叶片为害程度的分级标准 病情级别 叶瘟症状描述 抗性评价 1 叶片无病斑,或有少数褐色斑点状病斑,病斑占叶面积 2%以下 抗 Resistant(R)3 病斑边缘褐色,中央灰色,直径约 12 毫米,在两叶脉间,病斑占叶面积 2.1%10%中抗 Moderately resistant(MR)5 典型谷瘟病斑,病斑占叶面积 10.1%2

14、5%中感 Moderately susceptible(MS)7 典型谷瘟病斑,病斑占叶面积 25.1%50%感 Susceptible(S)9 典型谷瘟病斑,病斑占叶面积 50.1%100%高感 Highly susceptible(HS)表 A.4 谷瘟病穗瘟分级标准 病情级别 穗瘟症状描述 抗性评价 1 有 05%数穗码发病 抗 Resistant(R)3 有 5.1%10%穗码发病 中抗 Moderately resistant(MR)5 有 10.1%25%穗码发病 中感 Moderately susceptible(MS)7 有 25.1%50%穗码发病 感 Susceptible

15、(S)9 有 50%以上穗码发病 高感 Highly susceptible(HS)A.1.15.4 白发病:在谷子成熟前调查,分级标准如下。表 A.5 谷子抗白发病病情级别划分 病情级别 病株率 抗性评价 1 01.0%高抗 Highly resistant(HR)3 1.1%5.0%抗 Resistant(R)5 5.1%10.0%中抗 Moderately resistant(MR)7 10.1%40.0%感 Susceptible(S)9 40.1%100%高感 Highly susceptible(HS)A.1.15.5 谷子粒黑穗病:在谷子蜡熟期调查,分级标准如下。表 A.6 谷子

16、抗粒黑穗病病情级别划分 病情级别 病株率 抗性评价 1 01.0%高抗 Highly resistant(HR)3 1.1%5.0%抗 Resistant(R)5 5.1%10.0%中抗 Moderately resistant(MR)7 10.1%40.0%感 Susceptible(S)9 40.1%100%高感 Highly susceptible(HS)A.1.15.6 谷子线虫病:在谷子成熟前调查,分级标准如下。DB 13/T 56992023 9 表 A.7 线虫病发病程度分级标准 病穗级别 病情描述 0 无病 1 靠近主轴的穗码变成暗绿色至黄褐色,穗粒数中病秕粒占 1%24.9%

17、2 病穗呈半直立状,病粒颖片褐色或绿色,穗粒数中病秕粒占 25%49.9%3 植株稍变矮,穗和穗颈稍变短,穗直立,穗粒数中病秕粒占 50%74.9%4 植株变矮,穗和穗颈变短,病穗瘦小直立,穗粒数中病秕粒占 75%以上 根据各病级病穗数,计算病情指数:病情指数=病级 该级病穗数/(总穗数 最高病级)100(A.2)表 A.8 谷子抗线虫病病情级别划分 病情级别 病情指数 抗性评价 1 01.0 高抗 Highly resistant(HR)3 1.15.0 抗 Resistant(R)5 5.110.0 中抗 Moderately resistant(MR)7 10.140.0 感 Susce

18、ptible(S)9 40.1100 高感 Highly susceptible(HS)A.1.15.7 谷子纹枯病:此病目前尚无统一调查标准,暂时按下列标准记载,在灌浆中后期调查,分为 5 级分别以“04 级”表示。0级:无发病症状(高抗);1级:主茎茎部12片叶叶鞘有轮纹状病斑(抗);2级:主茎地上部35片叶叶鞘有轮纹状病斑(中抗);3级:主茎地上部6片叶以上叶鞘有轮纹状病斑(感);4级:全株叶鞘均出现轮纹状病斑(重感)。当地未发生的病害可不逐项记载,只用文字说明。A.2 室内考种项目 A.2.1 单穗重:取样20株,取其谷穗计数后称重,以谷穗数平均之,用“g/穗”表示,保留一位小数。A.

19、2.2 单穗粒重:取样20株,取其谷穗计数后脱粒称重,以谷穗数平均之,用“g/穗”表示,保留一位小数。A.2.3 出谷率:单穗粒重占单穗重的百分比,保留一位小数。A.2.4 出米率:随机取谷粒样品两次,每次1 kg5 kg,碾成小米称重,米重除以谷粒重,以百分率表示,保留一位小数。A.2.5 颖果颜色(小米颜色):成熟晒干后用研钵轻轻研磨去掉果皮后形成糙米观察,分为“W-白色”、“LY-浅黄色”、“Y-黄色”、“Or-橘黄色”、“R-红色”、“Gr-灰褐色”、“GrG-灰绿色”等。A.2.6 籽粒胚乳类型:将籽粒横向切开,在3%的碘化钾和1%的碘混合液(KI-I)混合液中浸泡5分钟,观测胚乳颜

20、色。糯性品种呈红紫色,而非糯性品种呈紫黑色。以“W-糯”、“NW-粳”表示。DB 13/T 56992023 10 A.2.7 籽实产量:将小区内收获的谷穗风干至恒重时,脱粒称重,并按收获面积分别折算成kg/小区面积(保留两位小数)和kg/亩(保留两位小数)。A.3 其它记载项目 A.3.1 前茬:前茬种植作物名称。A.3.2 播种方式与播种量:露地条播、露地穴播、起垄条播、起垄穴播、半膜条播、全膜穴播等。A.3.3 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以“月/日”表示。A.3.4 播种量:根据实际播种量折算出每亩播种量,以“kg/亩”表示。A.3.5 浇水:浇水次数、日期、方法。A.3.6 施肥:基肥记

21、每亩千克数、基肥名称、生产厂家、主要成分含量;追肥记次数、日期、数量、肥名称、生产厂家、主要成分含量、追肥方法。A.3.7 除虫:虫子名称、防虫次数,农药名称、农药生产厂家、浓度、喷施剂量,日期、方法。A.3.8 除草:次数、日期,并注明除草方式,如除草剂种类、生产厂家、浓度、剂量、喷施时期,或人工除草等。A.3.9 中耕:次数、日期,并注明中耕方式,如人力中耕、畜力中耕、机械中耕机机型等。A.3.10 收获期:收获当天的日期,以“月/日”表示。DB 13/T 56992023 11 B B 附录B (规范性)谷子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试验年度汇总报告 B.1 概述 本文件给出了谷子品种生态适应性

22、鉴定年度汇总报告格式。B.2 报告格式 B.2.1 封面 谷子品种生态适应性鉴定年度汇总总结报告谷子品种生态适应性鉴定年度汇总总结报告 年度年度 试验组织单位(盖章):试验汇总人: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E-mail:汇总负责人(签字):组织单位负责人(签字):试验报告日期:年 月 日 DB 13/T 56992023 12 B.2.2 参试品种与供种单位 表 B.1 参试品种信息表 B.2.3 试验地点与方法 表 B.2 试验地点及所属生态区 承试单位 地 址 所属生态区及年有效积温 联系人 电 话 邮 箱 试验方法: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行区,行距 米,亩留苗 万株,小区面积 平方

23、米,实收面积 平方米。对照品种为 。B.2.4试验执行情况 简要介绍试验点土壤类型,前茬作物,播种日期,播种方式,播种量;基肥、追肥(种类、数量、时间及方法);间苗时间,间苗方法;灌溉情况(次数、时间及方法);病虫草害防治(药剂、时间及方法);收获日期,收获方式,及其它管理情况。B.2.4 气候条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代号 品种名称 品种来源 供种单位 联系人 电话 1 2 3 4 5 6 7 8 9 DB 13/T 56992023 13 B.2.5 试验结果 表 B.3 各试点产量结果 试点 品种名称 小区产量(kg)小区平均产量(kg)亩产(kg)较 ck%位次 表 B.4 品种产量结果汇

24、总 品种名称 平均亩产(kg)较 ck%位次 增产/平产点率(%)表 B.5 试验联合方差分析(选填)变异来源 DF SS MS F Prob 地点内区组 地 点 品 种 品种地点 试验误差 总 的 DB 13/T 56992023 14 表 B.6 参试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比较(选填)品种名称 小区平均产量(kg)5%显著水平 1%极显著水平 表 B.7 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汇总 品种名称 出苗期(月/日)幼苗叶鞘颜色(G/LP/P)抽穗日期(月/日)花药颜色(W/Y/B)出苗抽穗日数(天)成熟日期(月/日)抽穗成熟日数(天)生育期(天)亩穗数(万株)株高(cm)穗长(cm)穗型(17)籽粒颜色(W/LY/Y/Or/R/Gr/B)颖果颜色(W/LY/Y/Or/R/Gr/GrG)籽粒胚乳类型(NW/W)单穗重(g)穗粒重(g)出谷率(%)出米率(%)千粒重(g)DB 13/T 56992023 15 表 B.8 参试品种抗逆性汇总表 品种名称 抗倒性(级)谷锈病(级)叶瘟病(级)穗瘟病(级)白发病(级)线虫病(级)粒黑穗(级)纹枯病(级)褐条病(%)红叶病(%)其它 病害 表 B.9 谷子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 生态区 试点名称 品种名称 综合得分 品种试点适宜性分级(适宜/较适宜/不适宜)适宜点率(%)生态适应性判定(生态区内综合评价)B.2.6 参试品种综合描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环保科技/生态保护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