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了凡四训19-16-04.pdf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6109276 上传时间:2024-11-28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43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了凡四训19-16-0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了凡四训19-16-0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凡四訓 (第四卷)2001/4/16 深圳 檔名:19-16-04 位同學,大家好!昨天講到雲谷禪師教導凡先生要改過自新,這就是所的義之身。今天我們接著看:【夫血肉之身。尚然有。義之身。能格天。】血肉之身,是我們現在這個身體。這個身體因為沒有辦法開妄想分別執著,因此在頭,所以用術能夠推斷你的一生吉凶禍。如果人要想超越命,要從心上做一個改變,把從前善的觀、為能夠改正過,與義相應,這個身就稱為義之身;在佛法面講願。血肉之身是業,業變現的。如果我們的願大過業,在佛法面就叫做乘願再。這面我們必須要解,那就是血肉之身沒有開自私自,義之身是大公無私,再為自己的著想。生在這個世間,這個身體是為社會、為人民、為眾生服務造的一個工具,跟自己的業完全脫關係,這個身就稱為義之身,這個身就稱為乘願再。眾生有,這個身在這個世間就會常住,眾生沒有報,這個身自然就捨;換話,佛家常講的生死、出三界,就是這個意思。下面他引古書作證:【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這是假設的。這是天然的災害,猶可違是可以避免。我們今天講自然的災害,是可以避免的,是可以挽回的,這個道很深。凡四訓 (第四卷)2001/4/16 深圳 檔名:19-16-04 【自作孽。可活。】那是無可挽回,無可避免。這個話的意思很深,自然災害為麼可以避免?現在人懂得這個道的人多。聖人告訴我們,佛菩薩在經典上告訴我們,依報隨著正報轉,依報就是自然環境,自然環境也是隨著人心轉。如果這個社會人心善、淳樸,我們居住的環境它就轉好,所謂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僅僅是人為的災害是人造的,自然的災害也人造的。在佛法面講,一個是共業,一個是別業。共業是大家共同造作的,這就變成自然災害。個人所造作的,那就變成個人的吉凶禍。所以個人自己造孽,這是無法避免的。社會大眾共同造的業,我有辦法避免,我有辦法挽回。這是真,這是事實的真相。又引詩經話:【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這話,永言就是常,古聖先賢常;配命,意思就是與上天的心相應,人心同天心。天是麼心?天到底在哪?這是一個有形的,實在講是個無形的,是個抽象的,所謂是上天有好生之德。天心是愛心,無私的愛心;天心是公平的愛心,平等的愛心。如果我們自己能夠修養,把自己的心願提升到大公無私,平等的對待一人、一事、一物,這就是永言配命的意思。當然,在其中;求,報也現前。這個意思位細細去想。下面雲谷禪師:凡四訓 (第四卷)2001/4/16 深圳 檔名:19-16-04 【孔先生算汝登科第。生子者。此天作之孽。猶可得而違也。】天作之孽,這是你過去生中造的,你造的善業,所以你這一生當中沒有功名的分,你也會有兒子。這是你過去生中所造的,可以避免,可以挽回。怎麼樣挽回?【汝今擴充德性。】我改過自新。【善事。多積陰德。】麼叫陰德?做好事要讓人知道,這叫陰德。陰德報得厚。做一點點好事,人家知道,像現在的新聞媒體表揚、讚歎,把你向社會廣大群眾去介紹,這也是,這個刻就報掉,很可惜!所以真正做好事的人,要讓人知道。如果做好事,一定要有媒體介紹,要報章上能夠看到,這是真的好事。你這個心還沒有開名聞養,你是真心,你這個善是假善、是偽善,是真善。真善,何必讓人知道?媒體報導,應當盡避免,這樣才好。古時候,真正大德大能的人,所謂是韜光養晦,隱居在深山頭,沒有人知道,於是他的德愈積愈厚。到機緣成熟的時候,被人發現,他能為國家、為民族建功業。這面含藏著許許多多的學問,這些我們要深思,我們要會學。【此自己所作之也。安得而受享乎。】自己造的,自己當然受到。接著大師又引用經上凡四訓 (第四卷)2001/4/16 深圳 檔名:19-16-04 的話:【為君子謀。趨吉避凶。】引用這話,讓凡先生加強信心。【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趨。凶何可避?】這個話得好。如果命運是一定的,能改變,經這一話就講通。換話,經這話告訴我們,命運這樁事情活活潑潑。我們每天起心動,善就增,就加一分,就減一分。每天我們起心動、言語造作就是加減乘除,天天有加減乘除。為麼世間人命運被人算定?他加減乘除的幅大,沒有開他的中線太遠,所以就算得很準。如果加減乘除幅很大,他命運就準。前面所,大善之人命運拘束住他,大之人命運也拘束住他,那就是加減乘除的幅大。他有大善,禍會變成,他有大,會變成禍,道在此地。【開章第一義。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汝信得及否。】這些書,凡先生平常得很熟;得很熟,意思能懂,但是解得夠深。換話,那些古聖先賢的書,自己沒有辦法用在生活上,無法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所以他的命運一絲毫能夠改。雲谷禪師這一提示,他明白。凡先生:凡四訓 (第四卷)2001/4/16 深圳 檔名:19-16-04 【余信其言。拜而受教。】雲谷禪師這一番話,把凡先生點醒。命運確實是自己造的,自己可以改變,一定要懂得自求多。我們學佛,有很多人問我,他:法師,你為麼要學佛?我的答覆很簡單:我學佛的目的很單純,提升自己的境界,這是從果報上;從因上,提升自己的德。積功德是修因,因好,果當然殊勝。業因果報到你自己能夠覺察出的時候,你就非常歡喜,佛家常講常生歡喜心。這一生生活在歡喜當中,這個多快!心面沒有憂慮、沒有牽掛、沒有妄想、沒有執著、沒有煩惱,這叫得大自在。經頭常講常生歡喜心,一生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這是多麼幸!我是為這個才學佛的。其實,這是早師教導的。我在學佛之前愛好哲學,我的師方東美先生,他告訴我:佛學是哲學頭的華,哲學頭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被他這話打動,所以認真學習。我出家,剃頭之後再去看他人家,他非常歡喜。他:你的走對,我跟你,沒想到你真幹。所以確確實實得到師的指引,我也像凡先生一樣,余信其言,拜而受教。方東美先生把佛法介紹給我,章嘉大師替我奠定根基,炳南居士用十的時間把我培養起。一生得到受用,得到快,得到自在。凡先生明白,覺悟,下面真幹。【因將往日之罪。】凡四訓 (第四卷)2001/4/16 深圳 檔名:19-16-04 過去所做的種種罪的事情,種種過錯。【佛前盡情發。】發,一絲毫隱瞞沒有,完全出。【為疏一通。】疏是文章。就是自己下定決心要改過自新,寫一篇文章,求佛菩薩為我做證明,用意在此地。【先求登科。】他命頭沒有功名,先求。登科,先求考中舉人。他命頭只有秀才,秀才到最高的只是貢生,所以他沒有科第;用現在的話,他沒有學位。【誓善事三千條。以報天地祖宗之德。】就真正開始斷修善,發這樣的大心,這個很難得。雲谷禪師看到,當然歡喜,汝子可教。雖然這個時候袁凡先生已經三十五歲,能夠真正回頭,斷向善。在明朝那個時候,功過格很。我們在史上看到,許許多多的有成就的偉人,曾經用功過格這個方法,檢點自己的過失。【雲谷出功過格示余。所之事。逐日登記。善則記。則退除。且教持準提咒。以期必驗。】凡先生,真的,他是凡夫,他是初學,而且根性是上根智,可以是中下根性的人,所以雲谷禪師就用功過格凡四訓 (第四卷)2001/4/16 深圳 檔名:19-16-04 幫助他。功過格,現在在台灣、在香港,也有通,可以能夠找得到,我們過去也曾經翻印過。每天登記,每天做的好事,自己記下。每天做的過失,反過失,過失也要記下。善對比,我這一天到底是善多還是多?開頭做的時候,一定善混雜,可能是多過於善,自己的警覺就提高。天天認真努去改,希望改到有一天,功過格一打開是純善無,你就成功。這是教他從事上去改,這個方法是一個高明的方法,但是對普通人講是非常有效果的方法。又教他持準提咒。佛法面,禪、持咒、佛,方法雖然同,目標、功效完全是一樣的,收心。一般人可能沒有妄,只有佛菩薩、大修人沒有妄,妄對我們的傷害非常之大,我們要知道。妄,但破壞我們的清淨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也產生的效果。我們看看釋迦牟尼佛當在世,一天吃一餐,日中一食,而且吃得很簡單、吃得很少,我們現在人想這營養怎麼夠?我們明白道,真正道搞清楚,恍然大悟,原營養是我們體能的補充。身體就像一個機器一樣,這個機器二十四小時在運作,睡覺的時候也沒有停止,心臟還是在跳動,脈搏在跳動,血液在循環;需要有能,飲食是能的補充,像汽一樣要加油。但是我們懂得,有耗油的,有油的。我們身體也一樣,身體對於能的消耗,有耗能的,有能的。能到底消耗到哪凡四訓 (第四卷)2001/4/16 深圳 檔名:19-16-04 去?現在我們真搞清楚,百分之九十五消耗在妄上。這才明瞭,為麼修人一天吃一餐可以?他心清淨,他妄少,他消耗能就少,身體健康。凡夫妄想多、雜多,每天補充三次還夠,還要吃消夜、吃點心,一天到晚在補充,他消耗得太多。消耗太多,於身體決定有的影響。所以你要想保持身體的健康,要減少妄。妄減少,你的飲食自然就減少。最健康的身體是要飲食,為麼?飲食再少,也沒有辦法完全做到沒有污染。沒有飲食,那就決定沒有污染,你的身體才真正健康。所以多吃東西是好事情,多吃東西,髒的東西能排盡,你身體器官的污染機會比別人多;在現在講,你生病的機會多。古人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這個話一點錯。教人咒,咒就是修清淨心。人決定有雜,你把頭集中在咒上,你的雜就沒有,用一個頭取代一妄,道在此地;效果非常顯著。所以你用究的方法,用咒的方法,用佛的方法也,方法很多很多,佛家常講八萬四千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徑,方法、門道太多太多,你可以選擇用一、種,幫助你攝心,幫助你把妄想打掉。心地清淨,智慧就現前,真心就現前。這是一種修的手段與方法。雲谷禪師教他準提咒,又告訴他:【語余曰。符籙家有云。會書符。被鬼笑。】畫符咒的專家常:你會畫符,被鬼笑。鬼但跟凡四訓 (第四卷)2001/4/16 深圳 檔名:19-16-04 你開玩笑,有時候還讓你受。這頭有祕傳。【此有祕傳。只是動也。】畫符、咒、佛,確實有曲同工之妙。那就是方法形式一樣,它的原、目的完全相同,是要用真心;就是你一個妄沒有,這個符就。【執筆書符。】我們拿起筆畫符。【先把萬緣放下。一塵起。】你要把所有一妄統統放下,一生。【從此頭動處。下一點。謂之混沌開基。由此而一筆揮成。無思慮。此符。】畫符,那個符,你去看畫符的人。所以平常要習,得很熟。我們從小的時候,那是作小學生也喜歡畫符,天天在,但是我們懂這個原。如果在畫符面還有個妄,這符就。一定是這一道符,從一點下去,一道符畫完,沒有一個妄,心是清淨的,這個符就。由此可知,咒亦如是。的咒,這頭能夾雜一個妄;夾雜一個妄,這個咒就。由此可知,咒容,咒愈長愈難。愈長,時間長很容沒有雜。所以佛家常講,經如咒,咒如佛。為麼?經比咒長,打妄想難;咒也相當長,頭打妄想也容;佛號短,阿彌陀佛這四個字。阿彌陀佛這凡四訓 (第四卷)2001/4/16 深圳 檔名:19-16-04 四個字頭夾雜一個妄,這一佛號就。一面佛一面打妄想,這個佛號就。所以這些方法是攝心的,是幫助我們達到清淨心。清淨心是真心,心頭有妄,這個心叫妄心。妄心有生滅,真心生滅,真心頭沒有,所以它沒有生滅。如何能夠把生滅斷掉,恢到生滅?這是佛家修學功夫最高的目標,到生滅。這個道,難得雲谷禪師為我們出。他下面:【凡祈天命。要從無思無慮處感格。】感格就是求感應。於心性求感應,於上天求感應,要用真誠心,所謂誠則,誠無物。又:【孟子命之學。】命之學,最早是孟子的。【而曰。夭壽貳。夫夭與壽。至貳者也。當其動時。孰為夭。孰為壽。】孟子這個話得高明。夭是短命,壽是長壽。短命跟長壽是一是二,這個話一般人聽懂。短命跟長壽差別太大,怎麼是一是二?我們因為看到是二,看到是差別太大,我們用麼心去看?分別心去看,執著心去看,所以把它看成二。如果你的心動,你的心頭一個頭沒有,長壽跟短命確實是一是二。為麼?沒有分別。有分別,才有二、三。沒有分別,哪有二、三?凡四訓 (第四卷)2001/4/16 深圳 檔名:19-16-04 麼人分別?聖人沒有分別心,佛陀沒有分別心,菩薩沒有分別心。凡夫有分別心,所以把世間一法變成對,大跟小對,長跟短對,善跟對,真跟妄對,全部變成對。這個對就是科學家所講的相對,生活在相對的世間,這是虛妄的世間,剛經上講的夢幻泡影,這是宇宙人生真相。宇宙人生的真相叫一真,那就是這頭決定沒有相對,這才是真的。有相對,是真的。道面是相對的,十法界頭還是相對的,到一真法界相對的就沒有。我們講,相對沒有,是是有絕對?絕對也沒有。絕對跟相對個互相建的,相對沒有,絕對也沒有。這個境界,佛經面講可思議。思是思惟,你能思,一思你就錯。議是議、,也能,就錯;開口錯,動皆乖。那是真實的一真法界,那是真平等。孟子這些話,簡單。他要入這個境界,他出。所以孔孟雖然跟佛法沒有接觸到,要用佛法的標準看孔子、孟子,他們也是大菩薩,也是普通人。他們的言,他們的觀察,在佛法面講,大乘圓教七地菩薩以上的境界。【細分之。】那就是把它推廣。【豐歉貳。然後可貧富之命。】豐是豐收,農夫今豐收,收成好。歉是收成凡四訓 (第四卷)2001/4/16 深圳 檔名:19-16-04 好。收成多,豐富,今可以過得富足。今欠收,日子就過得很貧困。如果你能夠懂得豐歉貳,那就是貧富二,你就能貧富之命。【窮通貳。然後可貴賤之命。】窮是處在困境,辦麼事情艱難困苦,能成就。通是通達,想做事情助緣很多,非常順。你要懂這個道,你就能貴賤之命。我們要問:世間有沒有貧富?有。有沒有貴賤?有。怎麼樣命?貧者安於貧,富者安於富,貴者安於貴,賤者安於賤,各得其所,這叫命。彼此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助合作,這是真正知天命。所以這世間永遠是太平,社會決定可能有動。為麼?知命。這是學問,這是實學,真真實實的學問。接著:【夭壽貳。然後可生死之命。】生死這個現象,在道面有。可可怕?可怕。生死非常正常,只要你把這頭道搞清楚、搞明白,你會會貪生怕死?會。生跟死是一樁事情,是樁事情。通達的人,對於捨身受身,像生死這樁事情,就像我們一個人脫衣服、換衣服一樣。我們把衣服比喻做身體,這個衣服穿的時間久,髒、破,我自然把它脫掉。脫掉,這個身就要;再換一件衣服,就換一個身。所以生死,捨身受身就像換衣服一樣。在這面,我們必須要注意到,這個衣服愈換愈漂,好!如果愈換愈凡四訓 (第四卷)2001/4/16 深圳 檔名:19-16-04 差,那就好。如果一個人作多端,他這個身體捨掉,生再得個身體,比這個身體差。畜生身,餓鬼身,地獄身,這個身相比我們是愈愈好看。如果這個人一生善,好善積德,他這個身捨掉之後,他生生天,天身比我們這個身莊嚴多。他得菩薩身,得佛身,愈愈莊嚴。你解這個事實真相,懂得這個道,你才真正肯斷修善。斷修善,雖然是別人,人才是真正己,這是真。損人決定害己,世間人常講損人己,這個話得有弊病,損人決定害己。你己是眼前得一點小,可是幾十之後,你死之後,你變餓鬼、畜生、地獄,那真正叫害自己,害慘自己,到那個時候你後悔莫及。所以損人的事情決定能做,真正聰明人、明白人,決定做一眾生的事情。文人是從事於文化教育事業的人,我們今天看到許多出版的東西,有很多人送書、送東西給我看,我第一個要看版權頁,版權頁上寫版權所有,翻印必究,這本書我看。我為麼看?因為我想他寫出麼好東西。因為他的心很自私,他沒有大眾的意願,我願意費我的時間、,所以我看他的。後面要印的是歡迎翻印,功德無,這個書我會仔細從頭看到尾。為麼?他的心大,他沒有自私自的頭。這個人是好人,這個人是善人,他的東西一定可以。所以我東西跟一般人一樣。我自己的,像這些,講經的像帶、音凡四訓 (第四卷)2001/4/16 深圳 檔名:19-16-04 帶很多,估計總有幾千種,書籍也有少,我完全沒有版權,歡迎翻印,歡迎通。人家能夠通,翻印我的,我很感激,他總算看得起我。他要看起我,他為麼花那麼多錢去幹這個事情?我又何必要限制別人,可以翻印、可以通,那我們幫助眾生破迷開悟、苦得這個意願永遠達到。所以我們完全沒有版權,而且歡迎別人拷貝翻印通。因此對於生死這樁事情,透,看透,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所以貪生怕死的頭沒有。無在麼時候,無麼方式死亡,會歡歡喜喜、高高興興。為麼?知道這個身捨掉之後,馬上就換一個比現在這個身好、殊勝。我有信心,有把握。【人生世間。惟死生為重。曰夭壽。則一順逆皆該之矣。】該是包括。只要能把這一關透,所有一相對的境界面,你能得自在。一順逆,順境、逆境,人事環境面善緣、緣,包括在其中。包括在其中是麼?二,我們要入這個境界。我們在一生當中,免遭遇到有些人對我們好,照顧我們,這有恩惠;有些人對我們滿,意毀謗、陷害、侮辱有。我們用麼心對待他?用感恩的心對待。對我好的人,我感激他,他對我許多幫助;對我好的人,毀謗我的人,侮辱我的人,陷害我的人,我也非常感激。感激他麼?消我的業障,凡四訓 (第四卷)2001/4/16 深圳 檔名:19-16-04 成就我的德。也就是,他用這個手段對待我,看看我的心平平靜,我還有沒有瞋恚心?如果我還有一瞋恚,還有一報,我是凡夫,我的功夫沒有進步。他這樣一對我,等於一考驗,我及格。我對他沒有意、沒有報頭,但沒有報頭,我感激他,我感恩他。我的小佛堂,我們這些怨親債主對我很好的人,我給他供長生牌位,天天誦經拜佛給他祝,一樣。你怎麼樣陷害我,我還是祝你,我把你看作佛菩薩沒有樣。你為麼對我好?你對我解夠。所以一出自於誤會,何必要計較?計較,那是我的過失。我計較,我感恩,我尊敬,你有遇到困難的時候需要我幫助,我會全心全幫助你。這是做人的道,必須透二法門。二法門是佛家的,我們從這個地方看,孟子這些話看,儒家也入二法門,儒佛是一是二。然後我們再仔細觀察,世間許許多多宗教的典籍,在我心目當中全是二法門。所以我學佛,我進入其他宗教的教堂,我拜,我恭敬,有許多人到覺得奇怪。我:一點奇怪,一眾是一是二。好,今天我們講到此地。淨空法師專集網站(簡)製作 凡四訓 (第四卷)2001/4/16 深圳 檔名:19-16-04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