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包公审驴教材分析本文讲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断案故事,整个故事可以概括为“驴被偷换,状告毛驴-细审毛驴-找到毛驴”三个部分:王五借以养家糊的、漂亮的驴被人在市镇上掉包;他无奈将驴告上法庭;包公利用驴能够认路的特点,通过巧妙“审”驴捉住了小偷。审驴的过程中,包公的巧用计谋、对于穷人的一视同仁,对于疑难案件的从容应对都让我们叹服。在其中,小偷也使用了计谋:他将驴调换,而不是偷走,这样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让失主有些安慰,让自己逃脱罪责。但这样的计谋最终证明是害人害已,是要不得的。这篇课文属记叙文,记叙顺序非常清晰,故事情节不复杂,易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大意,并能把握文章“审驴”这一重点部分。 学情分
2、析包青天,是我国艺术舞台上家喻户晓的一个人物形象,他黑脸如木炭,一身正气,孩子们在影视作品中对他有所知晓。本课基于孩子们对包公的这一点认识,通过神奇的“审驴”案使孩子们加深对包公的了解,并从中受到教育。设计理念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设计正是依据此理念,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读质疑,自读释疑,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与文本充分对话,获得阅读体验。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发现、感受、理解与体验。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通过抓住课文中描写包公语言、
3、动作、表情的词句,理解包公的所作所为,体会包公的形象。教学重点:学生了解包公审驴过程中的深思熟虑,从而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一、 导入新课:1 谜语导入师:“炉火尽冷,平添心猿意马”打一字(驴)2 包公简介师:几百年来,在我们中国的戏曲舞台上,曾塑造过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他的脸像木炭一样黑,在他的额头上印有月牙,他一身正气,秉公断案,人们称他是生(齐):包公。师:同学们对包公有哪些了解?生:包公,北宋年间政治家,原名包拯,因包公一生审案无数,又被人们称之为“包青天”。师:包公审案无数,但是审驴可是头一回。3板书课题学生质疑 二 、 展开新课 1、状告毛驴。 师:刘五为什么要状告毛驴呢? 生:因为他的
4、毛驴丢了, 师出示刘五毛驴图片,生从文中找出描写刘五毛驴的语句。 这头驴是刘五唯一的财产,因此,刘五像爱护珍宝一样爱护它。他不 但把这头驴喂得毛色发亮,还亲手给毛驴做了一个漂亮辔头。由于他的悉心照料,无论谁见到这头驴,都要夸奖一番:“这简直是一头四条腿的宝贝啊!”指名读句子,师相机指导朗读。师:可是这样一条四条腿的宝贝转眼间却变成了这样。(出示图片)生找句子。 驴还拴在树上,驴背上鞍子还是那个鞍子,套在驴嘴上的辔头也是自己亲手做的那个漂亮辔头,可是驴却是一头毛色难看的瘦驴了! 师:毛驴前后的变化这么大,刘五看到之后心里是怎么想的?画出相关句子。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我的驴这么一会儿就病成这个样子
5、了!(朗读指导)2、 细审毛驴。 过渡:就这样,王五带着满腔愤怒和希望来到了包大人面前。面对着这样一位 特殊的被告,包公如何审案的呢? 分角色朗读课文311自然段,完成练习: 1、 找出直接描写包公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用“”画出来,将自己的理解标注在句子旁。 2、包公审驴时,衙役们和四面八方的人们各有什么样的表现?为什么他们的反应不一样? 方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3、 反馈交流。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生:“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了想,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喊道”(包公皱了眉,说明这个案子有点不好办。但是包公经过深思熟虑,快速找到办案的方法,很聪明。)生:王朝,马汉!赶紧把嘴套
6、给驴套上!别给它吃,别给它喝!把它严严实实地关上三天!到时我再来审它!”(说明包公的第一个策略是饿驴)生:“喂,当差的!把这头冒名顶替的蠢驴打四十大板,要用劲打!”(说明包公的第二个策略是打驴)生:“现在把它放了,随它爱上哪就上哪。”(说明包公的第三个策略是放驴)师:针对包公审驴这件事,衙役们和四面八方的人们都有什么不同的反应?生:衙役们差点儿没笑出声来。生:“与此同时,这个消息向四面八方传开了,人们都十分吃惊,这真是有生以来闻所未闻的奇案”(包公平时审案都是审人,这次审驴,说明包公断案很神奇。)过渡;瘦驴在包公的审讯下飞奔出了公堂。它跑到哪里去了?偷换毛驴的贼被捉住了吗?师:齐读课文第10、
7、11自然段。生:他们在那里找到了王五被偷走的那头好驴,也捉住了小偷。包公为什么能顺利破案呢?包公十分熟悉驴的本性,懂得毛驴有一旦遇到危难,就会本能地逃回最安全的地方,也就是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这一生活特点,因此采取了最为有效的手段。他的计谋源于他渊博的知识。4、师:包公就是抓住了驴的这个本性,再审驴。那你说一说,包公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生:聪明。 生:有渊博的知识。生:做事果断。 生:足智多谋。 师:同学们回答的真好。包公审驴的过程让人疑团重重,也让人不由自主的为包公喝彩。三、深化主题 1 想一想,这个故事里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生:包公使用了计谋,巧妙的抓住了小偷。 生
8、:小偷也使用了计谋,他将驴偷偷调换,这样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让自己逃脱罪责,但这样的计谋是害人害己。2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生:这节课我学知道了包公运用谋略审驴的故事。生:我知道了,我们遇事要冷静,要足智多谋。四、总结全文 师:包公一生审案无数,不仅审过驴,还审过许多奇案。你们都知道包公审案的故事呢?例如:狸猫换太子,包公审石头等。 师:在此,老师给同学们一个建议:多读书,读好书,读书可以扩大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乐趣。读一读包公案、孙子兵法、诸葛亮智谋全集、小故事大道理、三国演义体会他们的聪明才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一定受益匪浅。五、当堂检测:一、根据意思写成语。1、用尽所有精力关心料理。 ( )2、惊慌害怕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 )3、听到了以前没有听到过的事情。 ( )二、填空。1、包公审驴中包公采用( )( )( )三部分记叙了审驴的经过。赞扬了包公( )、(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计谋的故事?至少列举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