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学案:水调歌头.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103851 上传时间:2024-1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案:水调歌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案:水调歌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案:水调歌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案:水调歌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案:水调歌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5、水调歌头 苏 轼课型:讲授型探究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探究重点:训练学生朗读能力,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古代诗词中的运用训练学生合理、大胆、独特的联想和想象。探究难点:联想和想象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学时安排:一课时学法点拨:1自主学习法:要求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如课前预习、课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后及时复习巩固等。经过自学,应基本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内容。

2、 2诵读品味法:要求学生在扫清文字障碍,初通文意后,能通过反复朗读,读出文中的韵味,还课堂以朗朗书声。通过读可以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优秀文化的精神。 3创造性学习法:要求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大胆创新的精神。探究过程:一、 预习-导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 初步感知。1、自读课文,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语句,理解文意。2、回忆有关月亮的诗句。3、走近作者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赋、散文、书法、绘画均成就极高。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陆游并称苏陆;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画开创了湖州画派。人们

3、称其为“坡仙”、“诗神”、“词圣”等。4、写作背景v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丙辰年。当时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而被迫离开京城,在密州做地方官。那时他已41岁,二十年仕途奔波,辗转黄州、惠州、琼州等地为官,政治失意,壮志难酬。v 苏轼写作这首词时,已经在外当官五年,与胞弟苏辙也整整七年未见。他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为官,特地请求北徙,来密州任职,然而,济南与密州相距并不算远,却也因各自疲于官事而多年不得相见。(二)、我的疑问二、 学习-探究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教师导航:(一).接触课文1、听课文朗读2、自由读(按相关要求诵读)3、单独读4、齐读(二)深入理解(小组合作,讨论完成)(1)、

4、苏轼原来在朝廷做官,由于党派相争,他受到排挤,被贬为地方官,加之此时与弟弟已有七年没有相见,面对中秋圆月,他的心情会怎样呢?大醉后,有怎样的一种矛盾心理?(2)、“高处不胜寒”仅仅是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吗?联系写作背景,还有无其他含义?(重点讨论)(3)、对待政治上的失意,作者如此豁达,襟怀坦荡,真是了不起。可,夜深人静,皓月当空,骨肉分离,作者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4)、作者在全词中有着怎样的一种心理变化过程?全诗的主题是什么?(重点讨论)三、 巩固-拓展 (听来终觉浅,绝知要躬行)1、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一句,请说说你的理由。(出发点:内容、修辞、情感、画面等)2、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假如此刻

5、你穿过时间隧道站在东坡大师面前,和他谈起这首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 (例如:读你的词,其实是在读你。对你的情感,我能理解的是对你的人格,我最欣赏的是)3、把这首词改写成散文,看谁把握意境更准确,谁的文笔最优美?四、 智者之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怎样的感悟?附:作业布置:1、熟读背诵,继续收集描写月亮的诗词以及故事;2、试着写读后感,以帖子的形式发表在网络上。五、识海泛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课文补遗:(一)有关月亮的诗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玉阶怨【唐】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3、秋

6、浦歌其十三【唐】李白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4、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5、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6、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7、月【唐】薛涛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8、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

7、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9、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10、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1、旅宿【唐】杜牧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12、故人寄茶【唐】曹邺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8、。13、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14、霜月【唐】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15、漫兴一首【唐】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16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7、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8、明月夜留别【唐】李冶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19、江楼有感【唐】赵嘏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玩月人何在,风

9、景依稀似去年。20、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二)与月有关的故事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树、玉兔捣药、天狗吃月、月亮女神、吉普赛的传说月亮的孩子、布农族的月亮神话、猴子捞月等。二、文体知识词是宋代的文学主流。唐及五代时,已出现词这一形式,但词的成熟与发展在宋代。词的最初特点是以诗文配上曲调,可以演唱。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词牌,依调填词为倚声。宋词又有曲、杂曲、曲子词、乐府、琴趣、乐章、长短句等称谓。因曲调节拍的不同,又区分为令、引、近、慢等。令或称小令,慢词也作长调。词的分段称为分片,词除单调之外,一般都分上下两片,慢词也有分成三四片者。

10、宋代许多学者文人喜好填词作曲,对推动词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宋代词的作者、作品及素质远超前代,成为继唐诗之后又一极具影响力的文学体裁。后世词一般不在演唱,基本上成为一种文学形式。词大致可分为三类: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90字);长调(91字以上)。三、课文释析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明月从何时才有?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但愿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66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