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群文阅读案例(毛美英).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098217 上传时间:2024-11-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文阅读案例(毛美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群文阅读案例(毛美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注生活,感悟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的启示”群文阅读 ——南充市顺庆区三原实验学校 毛美英 电话:15881760896 设计意图 【教材说明】 北京景山教材第一单元共有四篇课文:《落花生》《白杨》《麻雀》《珍珠鸟》。这一组课文主要写的是作者在与植物、小动物的接触中生发出的细致入微的感悟。这种感悟富有震撼力,促人思考,发人深省。 这组文章从表面上看,虽然都是在写动植物,但是透过表层作者却挖掘出我们没有想到的东西,这就是作者独特的思想与感受。我们小学高年级的同学也应该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思考生活,从生活的点滴中汲取到最有营养的东西充实头脑、完善自我、滋补心灵。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依据课标精神,笔者对“群文阅读”教学进行了一些实践研究。现选择三篇关于“生活的启示”的文章,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运用多种方法,促使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体会课文内容,在相互交流中加深理解,明晰作者的表达方法,在不断运用中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同时,在阅读中重视触动学生的情感领域,在整体把握中加深认识,在品读交流中加深感悟,更好地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关注生活,感悟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的启示”群文阅读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的两篇精读课文《麻雀》、《珍珠鸟》和自选的一篇文章《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一组课文的阅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文中的小事当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2.以阅读为平台,回归多彩现实,联系实际,感悟生活的点滴,熏陶情感、发展思维。 教学重点: 通过一组文章的阅读,从中得到生活的启示,并能联系实际感悟生活,体会生活中的真善美。 教学准备:课件、“生活的启示”阅读记录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导语:生活中平凡的故事常常给我们很多启迪,阅读它们,感悟它们,能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足迹更踏实,步伐更稳健。这节课我们将走进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一同去收获生活给予我们的启示,一起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板书:生活的启示)。 二、主题回顾 1.走进第一单元的两篇精读课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2.学生自主交流,教师提炼:《落花生》——价值;《白杨》—坚强。 3.课件出示“生活之树”及两篇课文的课题和“价值”、“坚强”两个关键词。 三、片断分享 1.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相互交流,看看你们的阅读体会是不是一样。可以读一读,再讨论讨论。 课题 作者 精彩的句子或者片段 从中获得的感悟或者启示 2.学生汇报:你最喜欢哪一篇文章?说说主要内容。 3.结合学生的汇报引出主题(出示课件,完成“生活之树”。) 《麻雀》:爱──(预想引导方式:看似弱小的老雀却敢于在庞大的猎狗面前保护幼雀,这是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啊!这种力量就是——爱。) 《珍珠鸟》:信赖──(预想引导方式:人和鸟之间相依相亲,这种美好境界的出现正是因为有了——信赖,这种信任是无价的,也是最感人的。)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尝试──(预想引导方式:成功是一种态度,当我们面对困境的时候,不要屈服,不要把自己堵死在一条路上,而是去尝试走另一条路,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步接近目标,走向成功。) 四、精彩展示 1. 引导学生按课交流最打动你的地方,读一读或者讲一讲,然后告诉大家为什么? 2.结合朗读,重点感受生活的启示,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悟生活、收获启示。(在分享中预想可能出现下面问题,重点关注其中的两至三个问题。) 《麻雀》: (1)置疑:这种无法克制的力量指的是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些什么? (2)生活分享:作者被这种力量震撼了,因此他动情地写出了“爱比死,比死的恐怖更强大。只有她,只有爱,才维系着生命,并使它充满活力。”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感受到了这种神奇的力量了吗? 《珍珠鸟》: (1)感情朗读重点段。思考、讨论:珍珠鸟从怕“我”到对“我”如此信赖,这样大的变化是怎么来的?(从相关语句中体会“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与尊重,以及珍珠鸟对“我”逐渐的信任和依赖。) (2)作者仅仅是想告诉我们他和珍珠鸟之间的故事吗?他想告诉我们什么? (与动物和谐相处;无论是人和鸟之间,还是人和人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信赖,是创造美好境界的基础。) (3)配乐朗读这一段,体会文中表达的美好情感和获得的启示。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1)感情朗读。 (2)质疑:“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3)讨论:生活中你是否也遇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你是选择在一条路上堵死,还是鼓起勇气选择另一条路,甚至是一条更曲折的路去接近成功? 3.小结:同学们读得非常精彩,讨论得也很热烈。让我们再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确是一本永远读不够,也读不完的书,书上虽然没有一个字,却处处是学问,就看我们是否关注它、善不善于去读它。 五、主题拓展 1.今天我们复习了这个单元学习的内容,重点分享了三篇文章。而生活中的事还有很多,你能来说说你从中获得的启示吗? 2.学生讲述“生活小故事”以及获得的启示。 3.师总结这节课的学习。 教学实录 关注生活,感悟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的启示”群文阅读 一、导入谈话 师:生活中平凡的故事常常给我们很多启迪,阅读它们,感悟它们,能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足迹更踏实,步伐更稳健。这节课我们将走进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一同去收获生活给予我们的启示,一起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板书:生活的启示)。 二、主题回顾 师:走进第一单元的两篇精读课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生1:学了《落花生》这篇课文,我了解到作者一家人聚在一起是在讨论花生的价值。 生2:学了《落花生》这篇课文,我体会到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生3:学了《落花生》这篇课文,我明白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无用的人。 生4:学了《白杨》这一课,我了解到白杨树具有高大挺拔、适应力强的特点。 生5:学了《白杨》这一课,我知道作者表面在写白杨树,实际上是通过赞美白杨来赞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 生6:学了《白杨》这一课,我知道作者是在赞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那种坚强的品格。 …… (课件出示“生活之树”及两篇课文的课题和“价值”、“坚强”两个关键词。) 师:这是一棵生活之树,我们生活中的小事就是树上长出的茂密的枝叶,我们的生活感悟就是树上那结出的累累果实。相信这节课通过大家的阅读学习,会让这棵生活之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并且对生活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三、片断分享 师:除了教材上第一单元剩余的两篇课文之外,我们还选择了一篇课文《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老师已经布置让同学们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并且填写了《阅读记录》。你们准备好了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相互交流,看看你们的阅读体会是不是一样。可以读一读,再讨论讨论。 课题 作者 精彩的句子或者片段 从中获得的感悟或者启示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师:你最喜欢哪一篇文章?说说主要内容。(结合学生的汇报引出主题,完成“生活之树”。) 生1:我最喜欢《珍珠鸟》这一课,因为它让我明白了:人和鸟之间可以相依相亲,互相信赖。 生2:我最喜欢《麻雀》这一课,因为它让我感受到了爱是世上最伟大、最神奇的一种力量。 生3:我最喜欢《珍珠鸟》这一课,因为它让我明白了——信赖可以创造出世上最美好的境界。 生4:我最喜欢《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一课,因为它让我懂得了在困难面前要敢于尝试。 生5:我最喜欢《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一课,因为它让我明白了:成功是一种态度,当我们面对困境的时候,不要屈服,不要把自己堵死在一条路上,而是去尝试走另一条路,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步接近目标,走向成功。 …… 四、精彩展示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可以看出同学们读得都非常认真。希望大家继续加油!现在,我们来看看这棵“生活之树”,它上面结满了累累的硕果:价值、坚强、爱、信赖、尝试。这些都是大家获得的生活的启示。在这些课文中,老师相信总有一些地方能打动你们的心,能读一读或者讲一讲,然后告诉大家为什么吗?提个小小的要求,在汇报之前,请你先说说是哪篇文章的什么地方。(引导学生按课交流) 引导学生结合朗读,重点感受生活的启示。) 《麻雀》: “我的猎犬慢慢地向它走近。这时,突然一只黑脯老雀,从近旁的一株树上,“啪”的一声,石块似的落在猎犬面前——它全身羽毛直竖,完全失掉了常态,它绝望地哀鸣着,向着张开大口、露着利齿的猎犬条了两下。” “它冲下来援救自己的幼雏,用自己的身体庇护着它……然而,老雀那小小的躯体,由于恐惧而瑟瑟地颤抖着,叫声凄厉而嘶哑,它木然不动,它牺牲了自己!” “在它眼里,猎犬该是何等骇人的庞然大物啊!但它终归不能呆在那高高的枝头安然不动……有一股力量,一种它无法克制的力量,迫使它飞落下来。” (1)师置疑:这种无法克制的力量指的是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些什么? 生1:这种力量就是爱! 生2:我感受到了老雀的勇敢。 生3:我被这种爱的力量震撼了! 生4:爱的力量太伟大、太神奇了! (2)师:作者被这种力量震撼了,因此他动情地写出了“爱比死,比死的恐怖更强大。只有她,只有爱,才维系着生命,并使它充满活力。”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感受到了这种神奇的力量了吗? 生1:每当我生病的时候,妈妈都会悉心地照顾我,让我很快就恢复了健康。 生2:每当我难过的时候,我的好朋友都会来安慰我,让我破涕为笑。 生3:奶奶每天很早就起床做饭,还经常给我做我最喜欢吃的菜。 生4:在我学习困难的时候,老师就会鼓励我,还给我耐心地讲解。 …… 《珍珠鸟》: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1)感情朗读这一段,师:珍珠鸟从怕“我”到对“我”如此信赖,这样大的变化是怎么来的? 生1:因为它一到我家,我就给它搭建了一个舒适、温暖的巢。 生2:我很少扒开叶蔓儿瞧它们,连添食加水时也不惊动它们。 生3:它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不动声色地写我的东西。 …… (2)师:作者仅仅是想告诉我们他和珍珠鸟之间的故事吗?他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1:我们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生2:;无论是人和鸟之间,还是人和人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 生3:信赖,是创造美好境界的基础。 (3)生配乐朗读这一段,体会文中表达的美好情感和获得的启示。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脚底下星罗棋布的村庄环抱着罗马,如蜘蛛般交叉的街道,一条条通往罗马广场。”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试试!” (1)生感情朗读。 (2)师:“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生1: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 生2:在生活中也一样,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一种办法不行,我们就想另一种办法。 (3)讨论:生活中你是否也遇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你是选择在一条路上堵死,还是鼓起勇气,选择另一条路,甚至是一条更曲折的路去接近成功? 师小结:同学们读得非常精彩,讨论得也很热烈。让我们再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确是一本永远读不够,也读不完的书,书上虽然没有一个字,却处处是学问,就看我们是否关注它、善不善于去读它。 五、主题拓展 师:今天我们复习了这个单元学习的内容,重点分享了三篇文章。瞧,这棵生活之树现在已经是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了。而生活中的事还有很多,你能来说说你从中获得的启示吗? 学生讲述“生活小故事”以及获得的启示。 师:听了大家讲的故事,我们能感到天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蓝过,生活从来没有像这样美好过。相信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对生活有了更深的体会。 (下课!) 教学感悟 语文教材的使用限制了老师的教学,也限制了学生的阅读。 群文阅读的出现,赋予了我们“编者”的身份,让我们拥有了“选择”的自由和责任,我们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以自己对语文的认识与理解,组合起一定数量的群文,实践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语文课堂。但是群文到底如何组合,群文阅读如何实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我围绕“生活的启示”这一主题将群文阅读的数量定在了三篇:《麻雀》、《珍珠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希望能通过本组文章的阅读,让学生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思考生活,从生活的点滴中汲取到最有营养的东西充实头脑、完善自我、滋补心灵。在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去阅读,促使他们在阅读中体会课文内容,在相互交流中加深理解,明晰作者的表达方法,在不断运用中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同时,在阅读中重视触动学生的情感领域,在整体把握中加深认识,在品读交流中加深感悟,更好地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课堂上学生的反馈可以看出,学生对“群文阅读”这种阅读方式非常喜欢,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对“群文阅读”有了更深的认识,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群文阅读不是阅读群文 从字面上看,似乎群文阅读就是对一组文章加以阅读,其实不然。群文阅读是围绕一个议题,有需要的将一组文章引进课堂,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宗旨的有效阅读。这就需要我们将一组课文,作为一个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实现语文能力的提升。 二、群文阅读要重视方法指导 “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老师不可能很深很细很透地去讲析文章,也不可能在这有限的时间里面面俱到,因此,我们要学会有所放弃。这就需要我们合理使用重点阅读、比较阅读等阅读策略,需要我们培养学生跳读、浏览、略读等阅读方法。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利用课前细读,课上略读,重点精读,其余浏览的方式,让学生在文中勾画、批注,认真完成表格的填写,以突破重难点。最后,让学生在交流分享中达成教学目标。 三、群文阅读要关注核心目标 当数量较多的文章组合在一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容易造成阅读的肤浅化与浮躁化。如果执教老师不善于引导学生在核心目标上驻足停留、深入探究,则会让学生疲于浏览文章故事情节,忽略核心目标的达成,长此以往不仅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不到提升,更会让学生在阅读中抓不到重点,读不出文章的独特之处 。因此,在课中,我们要围绕核心目标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品读交流中加深感悟。 我希望,我们作为语文老师,能给学生一把打开阅读之门的钥匙,让他们喜欢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将让他们受益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