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修文县扎佐镇中心小学xiu wen xian zha zuo zhen zhong xin xiao xue认识小数教学反思教师:晏家敏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认识小数,初看觉得很简单,但教过之后,细细地去思考,引发很多的困惑,促使我深深地去思索,去实践,去深入反思,启发感想颇多。下面谈一点体会。1.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说到这一点,很落入俗套,老掉牙的论谈了,但我仍然认为它至关重要,只有研读教材,联系上下相关的知识点,沟通它们的联系,找出知识发生发展的联结点,进行通盘考虑,才能体悟编者用意,做到心中有本,在课堂上,教师才能更加挥洒自如,尽情展示教学魅力,品味成功教学的喜悦。理解一位
2、小数的意义,我分三个层次来教:第一层次是把十分之几米写成零点几米。先从两名学生测量课桌面的长与宽的情境中,提取新知识的生长点。再告诉学生5/10米还可以写成0.5米,4/10米还可以写成0.4米,让他们首次感知小数。这道例题是教学重点,教材安排学生接受学习,在教师边讲边写的教学中学生边听边看,知道还可以这样改写。这例教学结束时要组织一次学习小结,让学生说说0.5米、0.4米是什么样的分数写成的,加强对一位小数的首次感知。第二层次是把几元几角的数量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和上面一道例题的不同之处是,这道例题写成的小数的整数部分不是“0”,改写时的思考稍复杂一点。教学时要清楚地展开思考的全过程。第三
3、层次是数形结合,适度提升对一位小数意义的理解。第3题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若干份都可以用十分之几表示,也可以用小数零点几表示。学生从中更清楚地看到十分之几与一位小数的关系,从而体会一位小数的意义。2.创设生活情境 使数学问题生活化小数的引入是因为在生活实际中经常会遇到“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米数,物品的价格不是整分数”这样的问题而产生。因此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小数的现实生活作用。于是我一开始创设了去超市购物这一生活情境,并且自始至终将这一情境贯穿于整个过程中,让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不是简单枯燥的数学,而是非常有趣、富有亲切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他们被浓
4、厚的生活气息所带动,投入到学习中去。3.实施有效迁移 建立小数的数感。数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素养,初步建立小数的概念,建立小数的数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是本节课的重点,那么如何建立呢?要通过知识间的有效迁移去达成。这个迁移点首先就是分数的知识,分数的学习对小数的学习特点是小数意义的理解有直接、显著的影响。在例1中“5分米和4分米分别是几分之几米”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只要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回忆和思考,就不难解决,然后不妨直接告诉学生:“5/10米还可以写成0.5米,4/10 米还可以写成0.4米。”使小数和分数建立起直接的联系,让学生对小数的数感在分数这个平台上建立。其次在练习中也应该引导学生细
5、细体悟,实现有效迁移。深入地去挖掘,引导学生去理解,帮助学生建立关于小数的数感。4.丰富学习方式 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关于学习方式,应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特点,去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方式。本节课中,例1的教学选用了讲述法,把小数直接介绍给学生,让学生经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同时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观察、操作、交流、讨论,以直观到抽象,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同时还伴有同桌、小组内的生生互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去优势互补,充实认知;另外,也安排了自学环节,让学生去看书自学,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5. 合理设计习题,最大限度发挥习题的功能首先本节课课
6、本上的习题编排就非常巧妙,一个习题一个要求,教学时要善于利用,好好挖掘,发挥更大的价值。同时,结合实际情况,也增添了一些习题,如对口令、猜价格游戏,既活跃气氛,又更好地建立了小数的概念,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在读一读中进一步感受到小数与我们密切相关;判断各是什么数,试图让学生在辨析中更加清晰整数、分数、小数的内涵。2014年9月28日认识小数说课稿教师:晏家敏认识小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中的内容。“认识小数”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
7、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我在理解教材、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借助生活素材,如:超市里商品的标价,学生自己找到的带有小数的物品、资料等等,把学习内容再具体化,拉近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小数,体现教学生活化。依据课标要求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体现“三维”目标的整体落实,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1、结
8、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3、通过观察、比较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类推能力。4、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1、知道小数的实际含义;2、掌握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的方法;3、正确读写小数教学难点:掌握小数的含义及表示。二、说教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谈话法、直观演示法、启发法、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
9、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小数的含义较为抽象,根据学生对概念的认知规律,教学时我创设了帮小朋友读出价格的情景,使学生在情境中直观地认识了小数。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迁移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通过对分数的认知引导、类推出一位小数表示分数的方法。教学中多次让学生交流、合作,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活动中体会数学的魅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三、说学法: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诱发其内在的潜力,独立主动地探究知识,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把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诱发为活动状态,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
10、的比较、分析、概括出小数的含义,培养了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采用小组讨论、同桌交流等方法各抒己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以学生为中心,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四、说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引出小数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一开始我就让学生看物品的价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充满爱心和自信心走进课堂。然后请学生仔细观察黑板上的数,跟我们以前学的整数一样吗?那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呢?通过小组同学交流发现这些数中间都有一
11、个小圆点,从而引出小数的概念,认识了小数点。2、教学读法我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和知识广度。聪明的学生可能一下子就能读出小数,有的学生家长教过或听到过小数怎样读,所以我让学生大胆试一试,然后经过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出小数的读法。(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1、认识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这一部分内容既是全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利用课件演示帮助学生回忆分数的知识,告诉学生5分米除了可以用分数表示以外,还可以用小数表示为0.5米。然后由学生自己得出4分米用小数表示的方法,进而延伸到几分米是十分之几米的方法,学生通过自己探索深切感知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的关系。并了解到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2、认识以元为
12、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即便是儿童,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小数,尤其是超市里随处可见的价格。因此,我充分利用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相信儿童的能力,让他们通过小组讨论,自己总结出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1、为进一步强化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感知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我把练习安排成小动物的跳远比赛成绩,促使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练习,在练习中巩固,从而巩固了对小数含义的认识。(四)课堂小结,寄于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如果满分为10分,你给自己打多少分?用我们今天学的小数给自己打一个合适的分数。师:今天,大家学到了这么多知识,还发现了许多生活中的数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留心观察,勤于思考,就能发现更多数学的奥妙!又一次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首尾呼应,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2014年5月16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