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承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实践路径尤国珍摘要: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伟大建党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也为新时代迈向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劲精神动力。伟大建党精神产生于近代以来救亡图存的革命运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其形成的理论基础。传承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具有重要时代价值,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彰显,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发展,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时代传承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以大力加强思想引领为首要前提,以充分发扬斗争精神为重要基础,以勇于进行自我革命为关键所在,以着力抓好队伍建设为基本保障,为新征程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2、提供强大支撑。关 键 词: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时代价值;实践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必须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更是科学认识中国共产党精神品质的“锁钥”,不仅激励党和人民群众昂扬奋进,而且对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的开启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历史阶段,只有把伟大建党精神传承与弘扬好,才能为我们党砥砺品格、指引方向、凝聚力量,为我们作者简介:尤国珍,男,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基金
3、项目: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新时代 年意识形态创新的理论意蕴与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国家迈向新征程、奋进新时代提供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一、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时代背景与理论基础伟大精神形成于伟大时代。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历久弥新,其形成具有深厚的时代背景与理论基础。救亡图存是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深厚
4、时代背景。绵延 多年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既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史,也是民族精神的生成史。中华民族古老而伟大,中华文明悠久而灿烂,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阶级的没落,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国先进分子为了拯救民族危亡,轮番出台各种救国方案,但最终都难逃失败命运。实现民族复兴的渴望是多么强烈,但前途又是那么渺茫,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和新的组织引领救亡运动。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地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扛在自己肩上,积极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面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党内出现的“二次
5、革命论”和“城市中心论”等错误主张,毛泽东深刻指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出新式的民主革命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理论飞跃,铸就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精神丰碑。随着时代发展,伟大建党精神不断丰富完善,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不竭动力。马克思主义是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把实现全人类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当作最终目标,其全部理论都立足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利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共产党宣言 中强调:“过去的一切运动都
6、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为此,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制定了正确且合适的发展策略,即“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俄国通过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同时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开始积极学习、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积极投身革命实践活动,进一步推动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实践证明,中国共
7、产党为什么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毛泽东选集 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文化土壤。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中
8、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既有“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也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还有“中华儿女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艰苦奋斗精神。虽然时代变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却始终融入到仁人志士的血脉中,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中更显生机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有机融合,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可见,伟大建党精神是在近代以来的伟大革命实践过程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其形成提供了厚重的理论基础,也在形成后的不同历史时期不断展示着其强大的精神力量。二、新时代传承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习近平在 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伟大建党精神,不仅深
9、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本质,而且是我国伟大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为伟大民族精神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伟大建党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新时代传承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对于我国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后推进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一)伟大建党精神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彰显“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淬炼的时代精华,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鲜明旗帜,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彰显,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理想信念。伟大建党精神和我国近代伟大民族精神一脉相承。伟大民族精
10、神是在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斗争中萌芽,并在新中国成立 多年历史中形成的。但是,中国精神的精神基因可以追溯到中国传统历史和文化之中,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风雨才最终成型的。中国精神凝结着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精神特质,反映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是中国人民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伟大建党精神是伴随党的创立而形成、党的成长成熟而丰富发展的精神样态,其根基和血脉同样植根于人民。因此,两者一脉相承,具有相同的精神主体和历史文化基底。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精神的时代标识。伟大建党精神不仅承接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并从质的层面实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跃升;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伟大建党精神在革
11、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都不断与时代主题相结合,赓续激发民族精神的生机和活力。伟大建党精神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彰显,还在于它与中国精神之间的紧密关联。中国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孕育生长的精神沃土。中国精神以其自身丰厚的精神内蕴为伟大建党精神的诞生提供了充沛精神养料,并不断哺育和促进其成长。另一方面,伟大建党精神为中国精神的延续和发展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 卷,外文出版社 年版,第 页。蔡志强、袁美秀: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形成机理与实践要求,思想理论教育 年第 期。注入新的动力,对于共产党人乃至全体中国人民都具有重要的激励意义。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精神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二)伟大建党精神构成马克思主
12、义中国化的新发展科学理论引领实践,是实践成功的指南。自 年 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宏伟力量。正像毛泽东指出的:“我们党在一九二一年成立的时候,只有几十个党员,也是少数人,可是这几十个人代表了真理,代表了中国的命运。”伟大建党精神又在历史进程中不断推陈出新,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发展。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基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思想真理,深刻指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对此,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
13、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 不 可 分 割 地 结 合 在 这 个 理 论 本 身中”。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才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引领,奠定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基石。只有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才为“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伟大建党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发展。纵观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过程,其发展和完善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长成熟所实现的。从整体上看,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分别形成了各具意义的伟大精神,但每种精神所
14、蕴含的为国为民不懈奋斗精神都是对伟大建党精神内涵的延续。伟大建党精神不但是党奋斗的精神丰碑和真实写照,更以其丰富的内涵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发展。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突出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持,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守;“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动力所在;“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革命实践方式;“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体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根基所在,彰显的是人民性价值取向。总之,伟大建党精神贯彻了“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的理论特质,业已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发展。
15、(三)伟大建党精神是提高党治国理政能力的重要抓手随着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伟大建党精神开始形成,并在党的治国理政伟大实践中不断发展。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之间具有内在契合性,是提高党治国理政能力的重要抓手,对于提高党的治国理政能力具有重要价值。伟大建党精神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百年 毛泽东文集 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周年大会上讲话,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奋斗的红色基因,对提高党的治国理政能力起着重要助推作用。纵观百年基业,
16、我们可以发现,伟大建党精神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一百年来,伟大建党精神不断发挥精神动能,时刻关注党的建设工程,积极在实践中锤炼党的党性,促使党保持着与时俱进的优良品质,确保了党的红色基因不淡化、红色血脉不褪色。总之,发扬伟大建党精神,能够使全体党员同志保持自身党性,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增强全面从严治党能力。伟大建党精神是党带领人民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力量。坚持发扬伟大建党精神,既能够使政党治理、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还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党的领导力量,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党的治国理政能力。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之间具有内在契合性,是提高党的治国理政能力的
17、重要抓手。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党的治国理政之中,能够增强其治理效能。具体而言,首先,伟大建党精神和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一样,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这就意味着与西方治理理念相区别,我国治理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方向。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就有利于坚持治国理政的社会主义导向,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精神坐标。其次,伟大建党精神内蕴为国家谋富强、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而这正是党治国理政的根本目标。因此,发扬伟大建党精神,能够为治国理政进而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树立明确目标,助推发展进程。再次,伟大建党精神的重中之重是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治国理政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8、同样需要不懈奋斗的精神。发扬伟大建党精神能够为提高治国理政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顽强动力。最后,伟大建党精神具有人民性的价值取向,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指引,能够继续夯实党的群众基础,不断增强党的领导水平,提高党治国理政的能力。(四)伟大建党精神是迈向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回望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所创造的一切理论、进行的一切实践,归根到底是为一个主题服务,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早在 年 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就明确提出要“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当前,中华民族复兴迈入关键时期,传承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将为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提供更强劲的
19、精神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伟大建党精神的精神支撑。习近平指出,“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百年漫长路程。一路走来,虽然其间不乏坎坷与挫折,但是总的来说开创了辉煌业绩,谱写了壮丽篇章。立足党的百年华诞的历史性节点,回顾往昔,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历史已经成为了过去式,我们绝不能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骄傲自满,而是要从中吸取经验、获得启示,把视野和目光转向更长远的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当今时代,国际国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演变,国际社会局势复杂化程度加深,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迎来大发展大变革 毛泽东文集 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20、第 卷,外文出版社 年版,第 页。大调整时期;中国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正处在关键时期。展望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民族复兴需要大力弘扬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用这一精神激励人心,凝聚信仰。伟大建党精神为开创民族复兴新局面提供强劲动力。过去的历史已经昭示,我们正在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人民的百年夙愿将要实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之后,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民族复兴已经迎来了新的局面。但是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警惕“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 半 山 路
21、 更陡”,实现伟大梦想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依旧十分严峻,决不能有丝毫的放松。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坚强决心和清醒头脑,不骄不躁,审慎行事。而伟大建党精神能够鼓舞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不懈奋斗,不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动社会全方位发展,从而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目标提供强劲动力,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局面。三、新时代传承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路径传承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新时代传承与弘扬中国精神,要以加强思想引领为前提,以发扬斗争精神为基础,以勇于自我革命为关键,以抓好队伍建设为保障,才能为今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一)
22、加强新时代的思想引领是传承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首要前提思想明确才能行动有力,理论清醒才能政治坚定。传承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首要前提是要加强思想引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此才能使精神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转变为现实实践的精神引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不仅为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引导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光明道路,还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最为关键的思想内核和理论框架。传承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不断增强理论学习,系统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真学真信中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自觉做马克思主义的忠
23、实践行者和守护者。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高度的理论自信引领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先进思想理论,对待马克思主义不仅需要坚持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绝对指导地位,学会并掌握其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且还要坚持科学的态度,从实践出发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必须结合现实条件的新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就是要坚定理论自信,立足中国实践着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为传承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强基固本。加强教育引导,努力将伟大建党精神转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 卷,外文出版社 年版,第 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 卷,外文出版社 年
24、版,第 页。化为现实实践的物质力量。“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伟大建党精神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命题,而是具有深厚实践性、能够团结凝聚全体党员形成历史合力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不但能够作用于意识形态领域,在一定前提下还能够转化为改变现实的物质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传承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注重发挥其对于实践活动所具有的促进效应。要通过结合“四史”尤其是党史学习教育来加强教育引导,以伟大建党精神为纽带统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带动全体党员自觉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二)充分发扬新时代的斗争精神是传承与弘扬伟
25、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基础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后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传承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继续推进伟大事业,需要充分发扬斗争精神,敢于克服各种困难,矢志不渝、奋勇向前。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伟大斗争史,蕴含其中的斗争精神构成伟大建党精神的独特底色。敢于斗争是党与生俱来的优良品质,更是党战胜一切困难的内在底气。党自创立以来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身的初心和使命,团结领导全体人民经过艰苦斗争推翻三座大山,最终成立新中国,结束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长期受欺凌压迫的历史,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带领人民开始国家建设的积极探索,其间经过持续不
26、断的斗争,才破解了敌对势力的包围破坏,稳固了新生的红色政权,并开始踏上从农业国到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之路。经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建成独立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发展奠定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后,党带领人民积极拨乱反正,经过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所引发的思想解放、思想斗争,确立起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中国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上下团结一心,接续奋斗,在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后开启全面建设现
27、代化新征程,中华民族也迎来了从新中国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到新时代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传承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敢于面对和解决各种新问题、新挑战,在坚持伟大斗争实践中彰显新作为。应对执政条件下各类风险挑战,必须“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所面临的外部形势更加复杂,各种可预料和不可预料的风险挑战层出不穷,过去许多不是问题的现在也变成了问题,过去能够满足发展需要的条件也已经不再完全适用。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全国人民要深刻辨析新发展阶段的机遇与挑战,传承发扬斗争精神,面对困难迎难而上,敢于同一切新出现的矛盾
28、、问题和挑战进行斗争。要秉承共产党人的优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毛泽东文集 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良传统,努力学习斗争艺术、提高斗争本领、增强斗争意识、坚定斗争信心,抵御各种风险诱惑,恪守“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以永不退缩的态度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以压倒一切的勇气推进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真正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三)勇于进行新时代的自我革命是传承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关键所在新时代的重要课题之一是自我革命,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品格。传承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是要用精神力量引导广大党员勇于自我革命,不
29、断锤炼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领导能力。传承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关键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优良品质。新世纪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发展所面临的世情、国情、社情、党情都发生了深刻演变,从国际方面来看,世界处于总体局势愈加动荡复杂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国内方面来看,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社会全面进步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历史性成就。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也需要保持高度警惕,全球范围内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等问题日益凸显,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逆全球化思潮开始抬头,局部热点问题不断浮现,全球治理体系和
30、多边机制受到严重冲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依旧没有放弃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仍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奉为圭臬,妄图用和平演变的方式破坏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试图切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主义之争、制度之争、思想之争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存在。因此,必须坚持进行党的自我革命,并在推进革命过程中筑牢伟大建党精神。传承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勇于自我革命,始终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从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就在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也都归功于人民的辛勤努力,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也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更不会有中国今日之繁荣。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
31、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传承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坚定人民立场,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念不动摇;要始终保持同广大人民的紧密联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切实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民众,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四)着力抓好新时代的队伍建设是传承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保障传承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一个不断完善、永不停歇的过程,其中,队伍建设起着基础性作用。正像毛泽东指出的:“无产阶级,特别是它的先锋队 共产党,应该提起自己的无限的积极性和忠诚,成为实现这些具体目标的模范。”为了确保伟大建党精神传播的效果,就需要从组织层面入手,着力
32、加强新时代的队伍建设,提升对伟大建党精神的认同和参与效度。抓好队伍建设,最根本的是要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伟大建党精神对党员队伍提出了最严格的要求,锤炼出合格的党员干部,为民族复兴源源不断地提供人 毛泽东文集 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毛泽东选集 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才支撑”。因此,传承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根本上是要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好其领导作用。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到当今这种规模,就是因为党在质的规定性上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形成了“讲政治”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要将政治建设置于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的重要位置,巩固党的政治基础、确保党的政治本色。再次,要大力推进
33、党的纪律建设。在党的整体建设过程中要将遵守党规党纪放在首位,逐步健全和完善党内纪律体系和法规体系,切实增强党的纪律性。最后,要不断开展党风廉政建设。通过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最终实现广大党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目标。抓好队伍建设,还要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机制,动员社会大众共同参与。伟大建党精神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才得以产生并不断发展的,因此,传承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加强队伍建设,也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参与。只有调动了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才能不断激发伟大建党精神的创新活力,提升理论水平和认同效度。伟大建党精神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强大动力。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责任编辑:张颖)李爱琴、齐兴岭: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及时代价值,理论探讨 年第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