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物中的营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人体所需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2、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3、各种食物所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不同,所以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资料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并扩充到记录中。2、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2、在辨别食物营养成分的记录活动中,帮助学生建立严谨细致的研究态度。教学准备:实验材料:食用油、肥肉、花生、棉签、白纸、碘酒、滴管、
2、含有淀粉的食物、白纸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回顾一天中的食物,知道了这些食物可以提供给我们身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那么,我们能从这些丰富的食物中获得哪些营养呢? 今天我们来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板书:食物中的营养)二、 探究过程1、 师:你们知道食物中有哪些营养成分吗?( 出示课件 )2、 食物中的营养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3、 我们知道了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物质,那这些营养都有哪些作用呢?4、 分别出示各种营养物质5、 食物中含有这么多的营养,我们又怎么知道吃下去的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我们可以通过查资料和做实验来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活动: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脂肪的辨别方法(1)用棉签蘸一点食用油,涂在白纸上.(2)分别用肥肉、花生米等在白纸上挤压、滑动。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白纸上会留下油渍。淀粉的辨别方法 (1)在淀粉中滴入一滴碘酒,会看到淀粉变成蓝色。(2)分别在不同的食物上滴一滴碘酒,观察实验现象。如果发现有变蓝色的现象出现,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淀粉。6、 我们除了查资料、做实验来辨别食物中的营养,其实还有一个更简单的办法就是看食物的标签。三、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