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余光中,抒情诗与意象,余光中,台湾省当代著名诗人。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抗日战争时期他随母亲流亡于华东和西南一带,,1949,年,5,月去香港,次年,5,月迁居台湾,,1952,年在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1958,年赴美国爱荷华大学攻读,翌年获该大学的艺术硕士学位,以后,在台湾省的几所大学任教。,1975,年,他离台赴港,任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中文系主任。几十年来,除散文集、评论集、译作、英文论著外,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颇为可观的成绩,在港、台诗坛有相当大的影响。近年来,他还为大陆与台湾的文化交流作
2、出了很大贡献。,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乡愁,的创作,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课文朗读,歌曲欣赏,乡愁原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而诗要讲究形象性,这首诗是怎样把抽象的乡愁形象化的?,诗人把乡愁投射于,“,邮票,”“,船票,”“,坟墓,”“
3、,海峡,”,四个具体可感的对象上,采用了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技巧:托物寄情。,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学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这首诗是以时间的变化、推移来组织全诗的,全诗共四节,对应的是四个人生阶段: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诗人为这四个人生阶段分别找了一个最能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
4、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那么,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乡愁呢?,小时候母子分离对母亲的思念,长大后夫妻分离对妻子的思念;后来母子死别再也无法沟通的思念;现在游子与大陆分离对故土的思念。这四节诗层层推进,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乡,愁,时间 空间 物象 离愁 别绪 思想情感,小时侯,邮票,恋母,长大后,船票,念妻,后来,坟墓,哭娘,现在,海峡,盼统一,时空交织,学校,部门,墓地,台北,母子别,新婚别,生死别,乡国别,感情物化,恋母,念妻,思娘,盼归,故,乡,之,思,家,国,之,念,统,一,回,归,余光中的,乡愁,前三节以大陆生活经历为内容,写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家别离愁
5、:少时出门求学恋母,成年后谋生在外念妻,后来阴阳两隔哭娘,写尽生离死别之愁。最后一节扩大了乡愁的表现范围,羁旅孤岛,游子望归,这就代表了渴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感情和愿望。时间的发展就是线索,它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余光中,乡愁,的形式美表现在三个方面。,结构美:寓变化于统一。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音乐美:除了,“,头,”,字的有规律的重复外,尾韵并不严格,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小
6、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更显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语言美:语言质朴如同口语,富有生活气息;典雅则又经过锤炼加工,精丽而颇含逸韵。,抒情诗与意象,抒情诗是诗歌的一种。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但抒情诗有意象,是作者的情意和客观的物象相感应而以文字描绘出来的图景。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余光中的,乡愁,具有单纯而丰富的美,它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正好成为各个不同时期同一感情的象征物。,感情物化,乡愁本来是人们所普遍体验过却难以捕捉的情绪,作者
7、找到了与之相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将感情物化,通过具体的象征性的形象,倾注自己对祖国的河山与民族历史的思念。,余光中的诗中,那少年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期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的乡关之情,而这一切都将诗的结尾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归东海,千峰朝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和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母难日,(三题之一首),今生今世,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一次,在我的生命的饿开始,一次,在你的生命的告终,第一次,我不会记
8、得,是听你说的,第二次,你不会晓得,我说也没用,但两次哭声的中间啊,有无穷无尽的笑声,一遍一遍又一遍,回荡了整整三十年,你都晓得,我都记得,余光中传,茱萸的孩子,新版前言,余光中,“,我的小诗,乡愁,在大陆流传颇广,能背的人很多。这首诗像是我的名片,一方面介绍了我,另一方面却也遮住了我,使不少读者只见名片而不见其人,很方便的把我简化为,乡愁诗人,,便定了位。其实我一生的作品,散文数百篇,诗已逾千首,除,乡愁,外,还写过其他许多主题。,乡愁,是我的门牌,这本,茱萸的孩子,才是我的大门,进得大门来,才看得见我的庭院,进得了我的房屋。,(二)创作述评:余光中是,20,世纪中国诗文双璧的大作家,余光中手握五彩笔:用紫色笔来写诗,用金色笔来写散文,用黑色笔来写评论,用兰色笔来翻译,用红色笔来编辑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