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海纳心理发展心理学要点整理.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089021 上传时间:2024-11-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纳心理发展心理学要点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海纳心理发展心理学要点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心理学 阶段 分类 内容 特点 婴儿期 (0-3) 动作发展 1、意义:心理发展源泉、前提、外在表现;促进空间认知、社会交往能力发展 2、动作发展规律性: *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 *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具有一定的方向和顺序性:头尾原则、近远原则、大小原则 3、主要动作的发展:手的抓握动作(五指分化、手眼协调)、独立行走(成熟是训练的前提,训练对成熟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认知发展 感知觉 最早发生,最早成熟;婴儿感知觉的发展是主动、有选择性的心理过程 研究方法:习惯化范式(习惯化、去习惯化);优先注视范式/刺激偏爱程序(时间) *视觉: 1视觉集中2追踪3颜色优先4对光的察觉5视敏度 *听觉:听觉辨别(感受抚慰、警觉、痛苦);语音感知;音乐感知;视听协调 *味觉(出生最发达)、嗅觉、肤觉 *空间知觉:深度知觉(吉布森,视崖,6m) 记忆 延迟模仿——表象记忆和再现能力初步成熟 思维 感知运动阶段:直觉行动思维;特点:直观性行动性、间接性概括性、缺乏预见性计划性、狭隘性、语言形象性★ 言语 后天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是斯金纳、班杜拉和布鲁纳 分为强化说和社会学习/选择性模仿 *先天成熟理论: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创始人),普遍语法—语言获得装置—个别语法 *环境主体相互作用理论:皮亚杰(认知学派) *言语发展:语音、词汇、句法 *发音发展阶段:单音节(0-4m);多音节(4-9m);有意义(学话萌芽阶段,9-12m);3y基本掌握母语全部发音 *1.5-2.5y是婴儿获得母语基本语法关键时期 社会性发展 情绪发展 *笑:自发性,无选择社会性,有选择社会性; *哭: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感到无聊; *恐惧:本能,与知觉经验相联系,怕生,预测性恐惧 气质 托马斯和切斯: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混合型 社会性依恋 *鲍尔比等将婴儿依恋发展分三阶段:无差别,有差别社会反应阶段,特殊情感联结阶段 *类型:艾斯沃斯,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 自我意识发展 用适当人称代词称呼自己和他人-第一次飞跃 主体我的发展(5―15个月): 客体我的发展(15―24个月): 幼儿期 (3—6) 游戏 *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 *理论:精力过剩、精神分析、练习、重演、娱乐、认知同化 *婴儿游戏:成人-婴儿(1y以内);实物(2y);模仿(末期) *幼儿游戏:象征性游戏;1现实替代物2行为类似3重过程4想象5概括 *童年游戏:规则游戏,情境角色内隐,规则外显 *游戏发展:独自、平行、联合、合作游戏 *意义:促进认知发展、参与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实现自我价值、体现创造力、培养健全人格、增强体质 认知发展 言语 *幼儿期是儿童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词汇数量增加最快,口头言语发展关键时期 *词汇:数量(3-4y,70%);内容丰富,词义深刻;词类扩展(名词、可见外部动作词汇) *语法:简单—复合;陈述—多形式;无修饰—修饰;短句—长句 *口语:对话—独白;情景—连贯(标志) 记忆 容量先快后慢;无意识、机械、形象记忆; *阶段:没策略(5岁以前);过渡(5-7y);主动自觉(10岁以后) *记忆策略:视觉复述,特征定位,复述策略 思维的发展 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性、不清晰性、易变性、符号功能、一定的计划性、预见性 *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发展:提问类型(为什么),概括能力(本质特征) 社会性发展 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评价:独立、内在品质、具体、客观性 *自我控制:运动抑制、情绪抑制、认知活动抑制、延迟满足★ 道德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 *攻击/侵犯行为:哈普特;工具型—对物,敌意型—对人;性别差异 性别角色社会化 精神分析认为性别角色是儿童对同性别父母认同的结果 社会学习理论提出儿童获得性别化的态度和行为是观察学习的结果 同伴关系发展 社会认知交往,自我概念,归属爱尊重,人格 第一反抗期 第一反抗期:三、四岁; 第二反抗期(青春期) 童年期 (7—12) 具体运算阶段 学习 童年期儿童生活从以游戏为主导转为以学习为主导。 *一般特点: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具有一定程度被动性和强制性 *学习兴趣的发展:内容,分化,游戏减少★ 认知的发展 记忆发展 *容量5-9; 特点:有意识记、意义记忆、词的抽象记忆; *策略:复述;组织(归类——年龄小的简单联想归类,稍大的儿童以功用关系分类,逐渐发展到按概念进行分类; 系列化) *元记忆:自我;记忆任务;记忆策略 记忆监控: 思维发展 *特点:质变(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导);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10y左右(四年级)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 *概括能力发展阶段:直观形象,形象抽象,初步本质抽象水平 *推理能力:演绎;归纳;类比 *新思维:掌握守恒;思维可逆(反演、互反);补偿 *逻辑推理规则的掌握:类别体系化,序列化 社会性发展 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概念: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转向比较抽象的内部心理特征。 *自我评价:独立性、批判性、内容扩大深化(蒙达·哈特尔从身体,活动的自我到社会,心理的自我)、稳定性; 总之从具体到抽象,外显行为到内部心理 亲子关系的发展 交往时间、问题类型、控制力量(父母控制-6y前;共同控制6-12y;儿童控制12y以后) 同伴关系的发展 *人气特点:受欢迎,不受欢迎,受忽视 *伙伴集团关系期:依从性,平行性,整合性(5、6年级依从性高峰) 友谊的发展 *认识阶段:短期游戏伙伴,单向帮助,双向帮助,亲密而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 *影响选择因素:相互接近;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人格尊重并相互敬意;人际交往中的协同关系 欺负与被欺负 理论:竞争、外部特异、依恋、心理 青春期 (11、12 ----- 15、16) 形式运算阶段 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矛盾性 1、生理发育高峰 *身体外形:第二发展加速期,身高、体重、头面部 *生理机能;性(性器官、第二性征、性机能) 2、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 *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认知发展 记忆 容量最大,黄金时期,最佳时期 思维 形式运算阶段,建立假设和检验假设,思维形式与内容分离 社会性发展 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关注外貌体征、能力成绩、人格情绪 情绪变化特点 不能自我控制的情绪波动、青春期躁动 第二反抗期 第一反抗期独立自主要求,争取自我主张和活动与行为动作的自主性与自由权; 第二反抗期要求人格的独立; 形成原因:生理、心理、社会原因 人际关系的发展 择友标准(志趣、烦恼、性格、理解);先疏后近;*父母反抗;教师品头论足。 青年期 (17、18 ——35) 一般特征 1、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 2、进入社会,承担社会义务 3、生活空间扩大 4、开始恋爱、结婚 认知发展 智力 卡特尔 *流体智力:随神经系统成熟而提高;25岁左右达到顶峰,成人阶段呈缓慢下降的趋势。 *晶体智力:随经验增加,一直保持相对稳定 思维 帕瑞发展阶段:二元、相对、约定 *拉勃维维夫:实用性,变通性。 社会性发展 自我意识 发现自我、关心自我;修正;自我接纳、自我否定 人生观和价值观 *理论、经济、审美、社会、政治、宗教 *影响因素:个体成熟(抽象逻辑、自我意识、社会化);社会因素;个人经历经验 人际关系 亲密感:最核心的是恋爱、结婚 人生护航舰:(安托露丝)夫妻恋人、家庭成员、朋友 职业的适应 影响因素:家庭、教育智力、性别、人格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