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灵宝市实验小学活页教案
姓名 年级 五 学科 品 德 总课时 年 月 日
课 题
三级阶梯上的国土
教 学
三 维目 标
1.了解祖国多样的地形地貌。
2.知道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
3.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
教 学
重、难点
知道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
教学准备:
中国地形图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
(1)指挂图练习:指出我国的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家乡所在的省(自治区)、省会(自治区首府)。
(2)教师讲解:“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在学习地图的时候,认识地图上的图例和颜色十分重要。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首歌谣:‘平原、低地用绿色,高原、山地黄棕色,河湖、海洋用蓝色,雪线以上用白色,密集的小点是沙漠。”’
2.学生开展“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汇报交流五:祖国的地势。教师主持交流,并注意把握探究内容的完善和正确。
(1)阅读教科书第44页的课文。
(2)学生结合中国地形图介绍要点:
①在中国地形图的陆地部分,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海拔高度。海拔高度就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高度。 ·
②识图练习。在中国地形图上查找我国西部棕色地区、中部黄色地区、东部绿色地区的海拔高度各是多少?通过查找中国地形图明确:我国西部棕色地区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中部黄色地区的平均海拔在2000-1000米;东部绿色地区的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
③结合教科书第45页的中国地势剖面图,认识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
④小结:“我国地势总的特点是西高东低,从西向东逐级下降,十分像三级阶梯。” “但是同学们要注意,一般我们讲的台阶,是把最低的一级叫做第一级阶梯,高一些的叫做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在认识祖国地势的三级阶梯时,是把最高的一级叫做第一级阶梯,低一些的叫做第二级阶梯,最低的叫做第三级阶梯。”
3.识图练习。通过中国地形图上颜色的区别来指图,我国三级阶梯的区域范围各从哪里到哪里。
4.学生开展“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汇报交流五:祖国的地形流,并注意把握探究内容的完善和正确。 .
(1)阅读教科书第44页的课文。
(2)学生结合中国地形图介绍要点:
①我国的国土面积辽阔,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五种地形都有分布。
②识图练习。组织全班同学在中国地形图上逐项查找,并由负责汇报的学生向
全班同学指图介绍。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5.查找中国地形图并讨论:“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的哪一级阶梯上?属于什么地形区?”对学生的识图训练,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有助于学生通过对地图的形象认识,通过形象思维,建构和发展空间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十分重视,并重点运用地形图中的颜色和图例,帮助学生形成这样的能力。
识图练习:在中国地形图上指出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
1.关注学生对我国的地势特点、地形多样性的自豪情感、态度。
2.对学生对我国主要地形区的了解给予简单评价。
课 后
反 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