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卖木雕的少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横河实验小学 韩瑜教学目标:1、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并积累文中“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爱不释手”四字词语3、通过研读关键词句,深刻感受“我”和少年的遗憾。教学重难点: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四字好词,并深刻感受“我”和少年的遗憾。教学预设流程:一、直入课题1、直接揭题。这节课我们跟随着作家吴晴一起去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根据字理教学“卖”) 2、(板全课题)齐读课题。二、概括课文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回答。3、抓住关键词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板书: 我 少年买 弃 送
2、 卖木雕看着板书,指名再说主要内容。4、小结方法。三、欣赏木雕1、默读第3、4自然段,圈出文中描写木雕的四字词语读一读。2、交流汇报:琳琅满目 各式各样 构思新奇 栩栩如生3、欣赏非洲木雕的图片,理解朗读琳琅满目,各式各样。4、你们知道最吸引作者的是哪个木雕吗?它有什么特别呢?体会“构思新奇”和“栩栩如生”。5、感情练读。让我们用上刚才积累的词语来夸一夸这些木雕吧。摊点里陈列的木雕( 琳琅满目 ),( 各式各样 )。其中一个坐凳引起了我的注意。说是坐凳,其实是一个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驮着一把寸把厚的树桩。这些坐凳 ( 构思新奇),大象雕得( 栩栩如生 )。(1) 指名读,指导朗读。(2) 内化语
3、言,读一读。(3) 积累运用,填一填。6、如果此时你捧着这样一个象墩,你会怎样欣赏?(1)生交流中,理解“爱不释手”。 抓住关键字“释”理解整个词语意思。(2)想象着作者怎样地欣赏,怎样地喜爱,再读。7、看到构思这么新奇的象墩,作者买了吗?为什么呢?四、聚焦“遗憾”1、是呀,自己爱不释手的木雕却因为超重而不能带走,这真让我感到(遗憾) ,遗憾就是(惋惜、可惜、失落)带着这样的感受读。“我”的这份遗憾不难理解,是因为没买到精美的木雕而遗憾,少年的眼睛里为什么也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2、感悟少年的语言,初步体会他的遗憾。“买一个吧!”“夫人,您买一个吧!”师引读,生接读。3、进一步体会少年的遗憾。仅仅是因为他自己的木雕不能出售而感到遗憾吗? 读:您是中国人吗?孩子们,他每天都要接待很多很多的游客,为什么知道她是中国人时会这般遗憾呢? (补充中非两国友谊的资料)4、读了这些资料,现在你知道少年为什么遗憾了吗?此时此刻他的内心在想些什么?(小练笔)非洲少年见我因为行李太重,决定不要木雕象墩时,他想:_。交流评价。5、齐读: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6、少年这份遗憾之情如此强烈,他又是怎样来弥补这份遗憾的呢?这个问题我们留到下节课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