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城市形象系统设计研究思辩.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8392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城市形象系统设计研究思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城市形象系统设计研究思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城市形象系统设计研究思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12 创意与设计 总第八十五期|2023年第2期中国城市形象系统设计研究思辩文/成朝晖(中国美术学院)Thoughts on the Design of Urban Image System in China摘要:城市形象是城市自身所包蕴的历史与人文积淀的客观反映,是城市的丰厚资源,更是一种有形资产。立足于中国,同时对国外相 关理论和方法加以学习,择其善者而从之,通过梳理国内外城市形象研究缘起和发展综述,探究中国城市形象设计的研究困境与逻辑思 辩,揭示中国城市形象设计研究的总体问题,提出中国城市形象系统设计研究的解决之道,为中国城市形象的提升提供创造性能量。关键词:中国;城市形象;系统设计A

2、bstract:The image of a city is an objective reflection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ccumulation contained in the city itself,is a rich resource of the city,and is also a tangible asset.Based in China,while studying releva nt foreign theories and methods,choose the good ones and follow them.By com

3、bing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review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urban image research,explore the research dilemmas and logical reasoning of Chinas urban image design,reveal the overall issues of Chinas urban image design research,propose solutions for Chinas urban image system design research,and p

4、rovide creative energy for the promotion of Chinas urban image.Key words:China;urban image;system designDOI:10.39 69/J.ISSN.16744187.2023.02.00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 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完善 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升城镇化发展质 量,到二O三五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建设远景目标。”在当代城市社会转型、文化重建及多 元形态之下,生态环境所包含的自然 生态和人文生态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与机遇,同时,

5、生态环境的价值理念发 生着深度的演变与突破。“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在城市形象、社会道德、产 业创新和人文素养等各方面为新发展 理念、新发展格局下的地方发展和社 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丽城市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习 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美术在服务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 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 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 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 的高品质生活需求。”囚在城市特色化 发展需求激增的当下,扎根中国大地,挖掘中国城市内生形象,推动城市更 新、提升生活品质、赋能文化传播,探 索中国城市形象设计发展新模式,是 建设

6、美丽中国的重要方略,也是满足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应有 之义。城市,是有着生命体特征的系统。城市形象是城市给予人们的综合感受 与整体文化感知,是城市历史和现在 要素整合后的一种文化凝聚与特质。对大众而言,对城市的直观感知往往 来源于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历史风物 作者简介:成朝晖,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视觉设计,城市形象设计创意与设计I专题策划:中国城市形象设计研究 Special Planning:Research on Urban Image Design in China 013等感性的思想认知Q城市形象是融合 自然风貌、风土人情的文化记忆场,是 城市典型且多元的

7、地域符号的呈现形 式。通过城市形象的可视化设计,为营 造城市特色形象提供了客观依据和良 好的传播途径,也让城市在自身纵向 的历史维度和同类城市的横向比较 中,以更科学有效的可观、可听、可闻、可嗅、可触的可感方式,感知和体悟城 市形象特质、明晰城市形象传播要点,持续为城市形象营造和传播提供全新 的思路、建议和策略。一、国内外城市形象研究缘起 和发展综述1-1国外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1.1.1 发展萌芽期国外的城市形 象研究与城市景观、城市设计和建筑 美学理论等紧密相连,可以追本溯源 到古希腊罗马时代。城市形象的环境 面貌集中体现在建筑形式上,也是建 筑的集中地。古罗马御用建筑师、工程 师马克维特鲁

8、威在其著作建筑十 书中强调城市规划和建筑的美学意 义与价值,并提出城市景观价值、城市 轮廓线所展现的建筑形象、空间特色、城市环境、文化符号和城市风格的展 现模式。纵观国外在艺术层面上的这 些规划与设计,是人在追求城市美感 的本源性追求,呈现出人与自然、宗 教、政治结合的城市美的创造,可视为 城市形象发展的初期阶段罠1.1.2 发展成型期 伴随着城市设 计、城市景观和建筑美学理论的发展,城市形象的研究呈现从追求形式语言 到追求和谐之美的态势。自1893年开 始,美国以“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为前 奏提高城市美化建设拯救沉沦城市,以1909年“芝加哥规划”为标志开展“城市美化运动”,采用法国古典主义

9、和意大利巴洛克风格设计城市,强调 城市的视觉秩序和和谐之美,把城市 的几何秩序化和形象设计作为改善城 市环境的主要途径。一是城市艺术层 面,通过增设公共艺术来美化城市;二 是城市设计层面,以城市为一个整体 进行公共设施的统一设计,强调纪念 性、商业和社会功能的城市整体形象;三是城市改革层面,结合社会与政治 改革,解决工业社会初期城市居住的 差异性问题;四是提升城市之美,从城 市更新改造城市空间秩序和景观体 系。“城市美化运动”保护城市历史文 化,构建城市核心形态和合理的交通 系统,营建舒适的环境景观、各中心节 点,创建城市风格与特点等。自美国的“城市美化运动”到柯布西耶的“概念 性现代城市”,

10、再到矶崎新的“空中城 市”设想,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城市形象 的期望与不懈追求。虽然当时并没有 出现“城市形象”这一专有名词,但“城 市美化运动”实践已经显露出城市形 象设计的雏形。卡米诺西特(Camillo Sitte,1889)城市建设艺术中首次创造性地提出 具体的城市设计与艺术性操作方法,以及现代城市应从古典城市艺术中寻 找美学原则,用艺术的思想,解决机械 主义城市形象特征。1921年美国芝加 哥学派知名学者罗伯特E 帕克(Robert E.Park)创造性地提出了城市 社会的“异质性”概念,为研究特色文 化的形成提供了文化理论分析视角,从“异质性”文化组合中寻找创新机 会。德国包豪斯的现代

11、主义主导了20 世纪中叶的城市形象建设基调,“机械 美学”设计理论因过于强调城市功能 性和几何形态特征,为城市形象带来 负面影响(Le Corbusier,1922),城市形 象从形式美学进入了功能主义。继英 国社会活动家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的“田园城市”之 后,消失中的城市(The Disappearing City),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932)提出:与现代城市 差异的未来城市,而且指出未来城市 是无所不在又无所在的,再随之其出 版宽阔的田地,正式提出城市风尚 在农业的网格之上的广亩城市的设 想。面对城市人口膨胀带来的环境危

12、 机,伊利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1943)(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 中全面阐释了改善密集和混乱的城市“有机疏散”理论。这一时期,城市规划 学与建筑学的学者自觉与不自觉地关 注和设计着城市形象,并在城市美学 意义上呈现着城市形象的设计之美。不同时代与社会关系反映着城市 形象的不同诉求,“二战”后的城市设 计不仅注重建筑之间的关系,也很重 视城市文化在环境景观和空间的呈 现。与此同时,城市的个性化形象,往 往以城市景观规划为核心,可以通过 城市规划与建设反映出来,为城市形 象观念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城市形象 的研究从美学与功能的追求转向具有 社会全民意识和社会责任的思考。史 密

13、森夫妇(Peter&Alison Smithson,1954)(杜恩宣言中提出以人文关怀 014 创意与设计 总第八十五期|2023年第2期和社会关注为出发点的“人际结合”思 想适应新时期居民丰富的生活需求,同时,提出“簇群城市”的新型城市形 态构想,是对现代城市复杂性的充分 预见。由此产生“空中街道”系统理 念,反映了城市不同空间层面的交流 与互动。1960年美国著名城市规划专家凯 文林奇(Kevin Lynch)出版的专著城 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4最先 提出“城市形象”的概念,借助环境心 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的研究视角,着 重分析城市的意象及其元素,城市的

14、可读性和象征性,用感知环境的方法 研究城市景观,强调“城市形象”主要 通过人的综合“感受”而获得。1961年 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从城市文化视角系统 地阐述了城市文化思想,提出城市与 人类文化创新发展的内在关系。简雅 各布斯(Jane Jacobs,1961)美国大城 市的死与生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 的经典名作,对当时美国城市复兴和 城市未来发展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 响。此书挑战了传统城市规划理论,代 表西方城市设计思想和规划理论朝着 科学、理性、人文的方向前进的分水 岭。而后,波普艺术、大地艺术、街道艺 术、公共艺术和光效应艺术等环境艺 术新表现形式遍及欧美大陆,对城

15、市 建筑、环境空间和城市形象产生较大 影响。进而,城市形象建设在城市规 划、文化学界和经济学界以及城市管 理层中引起共鸣,体现了好的城市形 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虽然“城市 形象”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和学科界 定,但是研究成果在一定的层面上显 示了城市形象的存在价值与意义。美 国城市规划史:评注书目(Martin Gellen,19 83)4 城市设计程序(Humid Shvami,19 85)和理想城市:理论与实 践;评注书目(J.Alistair McV ey,1988)都制定了相对完整的城市品牌设计导 则,这标志着城市形象设计进入到成 型期。1.1.3 持续发展期 世界上较有影 响的城市

16、,都积极塑造着城市形象“独 特的识别性优势”与“差别性的城市形 象”。城市形象研究体现出多学科性,大批理论和实践成果问世,专家与学 者们分别从美学、品牌、设计等研究视 角阐述了各自观点。(1)城市美学视角:日本两部著作 街道的美学(卢原义信,1980)4续 街道美学(卢原义信,1983)将城市美 学进行多维度的微观细分,是从建筑 规划向美学延伸的城市研究的代表,借鉴中国古代的“阴阳”哲学思想、格 式塔美学中“图形”与“背景”的概念,揭示西方与东方在哲学思想、文化价 值和美学观点等方面的异同点。未来 的美学(今道友信,1984)正式提出建 立“城市美学”的思想和学科意义,奠 定了城市美学研究的人

17、本主义倾向。阿诺德伯林恩特(Arnold Berleant,1986)(培植一种城市美学从审美主 体的角度观察和把握城市美的发展。(2)城市品牌视角:以乔恩朗仃on Lang,1994)(城市设计:美国的经验 为标志,有一大批城市形象设计理论 和实践成果问世,城市形象与文化品 牌等观点随之产生。在立足于全球竞 争的基础上,1997年世界营销学专家 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以现代 营销集大成者提出了城市、地区及国 家营销的竞争优势理论,随后,又提出 通过地区形象的营销开展战略形象管 理(2002),充分赋予了形象战略在城 市营销中的地位与价值。芬兰赫尔辛 基大学的K瑞尼斯特(S

18、.K.Rainisto,2003)则通过对美国地区和北欧的营 销分析,有效地提炼出地区营销的9大 成功要素,并将地区形象列为营销战 略优势之一,城市形象的提升有助于 城市发展,推动城市的国际化优势。以 实践证明城市管理者使用设计作为宣 传手段来宣传自己的城市品牌(Julier,2014)。“城镇”和“城市”之间的特征差 异,取决于意义过剩、陌生感、新事物 的潜力、惊喜和不可控性这些结构特 征(Calori and Vanden-Eynden,2015)o 自此,城市形象理论由以往城市规划 学者的研究逐步转向城市营销学者的 研究与推动,从而丰富了城市形象营 销理论的跨学科交融与发展。(3)城市设

19、计视角:大卫伯格曼(David Bergman,2019)可持续设计 等着眼于绿色低碳设计的未来城市思 考。由此,城市形象研究从单一学科向 多方向、跨学科发展(见表1)。1.2国内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中国城市形象设计实践的渊源,最初是融于城市规划之中,可以追溯 到先秦时代的周礼考工记,其中所 载“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就是古代最 早实例出现在秦都雍城,也是古人营 建国都城市布局的规制。中国城市形 象研究的开端晚于西方,大致可追溯 至近代以来对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美创意与设计I专题策划:中国城市形象设计研究 Special Planning:Research on Urban Image Design

20、 in China 015表1国外城市形象研究梳理发展阶段时间作者文献研究观点研究视角发展 萌芽期公元前 一世纪古罗马维特鲁威建筑十书强调城市规划与建筑的美学意义与价值1889奥地利卡米诺西特城市建设艺术用艺术的思想,解决机械主义城市形象特征1922美柯布西耶明日的城市“机械美学”设计理论,强调城市功能性和几何形态特征1898英霍华德明日真正改革的 和平之路“田园城市”提出城乡结合体的理想城市形态城市规划1932美赖特宽阔的田地“广亩城市”强调城市中人的个性,反对集体主义1943美伊利尔沙里宁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有机疏散”理论改善密集与混乱的城市形象的新方法发展1954英史密森夫妇杜恩

21、宣言“人际结合”思想提倡对人的关怀与对社会的关注成型期1960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城市意象”观点是较为完整的城市形象建设理论1961美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和理论的分水岭19211961美帕克美刘易斯芒福德社会学导论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城市社会的“异质性”提出城市与人类文化创新发展的内在关系城市文化1983美Ma rt in Gellen美国城市规划史:评注书目1985HjHumid Shva rni城市设计程序为城市品牌确立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城市品牌设计导则形象营销1988美J.Alist a ir Mc Vey理想城市:理论与实践;评注书目1980日卢原义信街道

22、的美学续街道的美学将城市美学进行多维度微观细分城市美学1984日今道友信未来的美学提出学科意义上城市美学概念1986美阿诺德伯林恩特培植一种城市美学从审美主体的角度观察和把握城市美的发展1994美乔恩朗城市设计:美国的经验建立完整的城市设计框架持续 发展期1997美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 分析、计划和控制提出国家营销理论2003芬兰K瑞尼斯特地区品牌规划:如何塑造国家、城市和目的地品牌将地区形象列为地区营销的战略要素之一城市品牌2014英JulierThe Culture of Design强调利用设计来推广城市品牌2015|美Ca lori Va nden-Ey ndenSignage and

23、 Wayfinding Design“城镇”和“城市”之间的特征2015美寇耿、恩奎斯特 若帕波特城市营造:21世纪城市设计的 九项原则立足城市设计与绿色低碳,探讨城市营造方法城市设计2019美大卫伯格曼可持续设计对可持续设计未来的展望与思考2019瑞士兰普尼亚尼城市设计作为手艺从建筑、城市和社会角度论证优秀城市空间系统策略学理论、建筑设计理论、城市设计理论 等方面的学习。1.2.1 发展萌芽期 追逐着西方国 家城市研究的步伐,中国学者曾从城 市民族性和美学的角度提出城市建设 的思考,并以美化城市思想为开端,提 出“美为都市之生命”(陈植,1928)讥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人为地抑制农 村人口

24、向城镇转移,致使中国城市化 发展速度十分缓慢。直至20世纪70年 代后期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城市发展 才逐步苏醒,一方面,城市建设规模急 016 创意与设计 总第八十五期|2023年第2期剧扩张,城市呈现出一种粗放性的无 规范设计而言的状态,以所谓的“现代 化”整合关系表现出城市面貌的“同质 化”样态。另一方面,改革开放让中国 人重新瞭望外面的繁华世界,新一轮 突飞猛进的城市化让人们渴望前景广 阔的城市发展。当城市管理者、设计者 与建设者开始满怀信心重建城市时,却发现50年代所做的规划设计难以衔 接,大多数城市的历史文化根脉断裂。于是,学习国外经验成为顺理成章的 选择,城市群迅速竞相崛起。中国城

25、市形象的研究是从企业形 象、社区形象设计、地区形象设计到城 市形象营销战略的建构。在城市景观 设计和城市美学理论的助推下,城市 风貌设计(池泽宽,1989)将城市规划 理论架构下的城市形象名称和理念引 入中国。以城市环境美的创造(李泽 厚等,1989)为开端,李泽厚、吴良铺、齐康等学者从纯美学的角度进行城市 环境美学研究,认为复杂的城市社会 决定了不同层面的人对城市美的认知 和感悟不同,进而逐步将城市形象作 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与学科体系来 认知。1.2.2 发展成型期 20世纪90年代 开始,随着城市决策者、设计者和管理 者对企业形象战略的逐步重视,国内 学者开始在城市形象设计中借鉴企业 形

26、象视觉设计的经验,探讨城市形象 的设计、传达和推广问题,出现了一批 较有影响的论著。在城市有机更新过 程中,人们的城市形象意识逐步增强,通过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王 建国,1991)4城市建设的“CI方略”(张鸿雁,1995)4优化城市形象的十 大方略(仇保兴,1996)等,各方学者、城市管理者、设计者、建设者为创造特 色城市探索着、努力着。20世纪90年代 初以来,全国有很多城市开始了城市 形象的建设,北京、上海等城市在对 城市形象的思考(梁圣复,1999)的自 发进程中进行持续发展观与城市形 象设计(卢继传,1997)等探究,缓慢 地形成了自己的人文景观和城市风貌 特色。而中国越来越多的

27、城市也渴望 创造出自己城市的特色,例如:深圳I、杭州、武汉、重庆、青岛、大连等城市先 后提出城市形象建设的构想,把“城市 形象”的概念引入城市建设之中,标志 着中国城市逐渐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 涵式发展。1.2.3 持续发展期 进入21世纪,城 市形象理论和实践研究开始围绕着城 市文化、城市品牌、城市传播等多维视 角展开。(1)城市文化视角:城市形象与城 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 的社会学研究(张鸿雁,2002)首次提 出“城市文化资本”运作和“城市新行 为文化主义”的概念;城市文化资本 论(张鸿雁,2010)针对世界范围内 城市化发展现实与问题,提出了“城市 文化资本”的再建构理论与模式,

28、为21 世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寻找了一条新 的路径与方式。城市文化资本与文化 软实力(张鸿雁,2019)8进一步提出 城市没有特色文化也就没有了“身份 识别度”,也就没有了城市可持续发展 的“文化软实力”。(2)城市品牌视角:利用市场营销 理念和方法管理城市,从城市营销价 值、营销战略和营销治理3个方面来建 构城市营销战略的理论(刘彦平,2005)。城市品牌顶层设计:探寻中 国城市发展新路径(石章强,2021严 提出了城市品牌顶层设计的“七个一”核心方法论、案例解剖和实操方法。(3)城市传播视角:城市形象应从 城市与媒介的关系切入,从传播新范 式上提出城市传播的命题(孙玮,谢 静,2015);利

29、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 化、信息化新技术,探索更加生态的方 法和技术,提高城市生态品质与共享(王建国,2018)凹。在数字媒介语境下 关注网络身份的建构与管理,城市传 播的文化空间(卫军英,2021)将城市 发展中人与社会、技术、环境的关系统 一起来,解读现代城市及其文化空间 中涉及人文与技术的立体性特点。(4)城市美学视角:如何“以美为 媒”从批评和探索的角度思考城市化 进程中经历的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 城市化、再城市化过程所出现的问题,通过“设计”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城乡 共荣的城市化模式(杭间,2013)仍有 待研究冋。在新时代的城市开发中注重 城市美学的品格,从城市整体格局和 环境关照

30、、城市管理的精细,构筑起一 个关于城市上行精英对美学、价值观、生活方式的表达系统(李超德,2021)。(5)城市设计视角:从当代城市化 语境中的户外广告探讨城市视觉秩序 中的“景”与“观”的城市视觉重构(马 泉,2012)凹,探索快速改变城市视觉和 文化语境。聚焦艺术引领城市创新,以 艺术引导城市设计理念,以艺术思维 优化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王中,2021)o 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更新(唐燕、克劳斯昆兹曼,2016)问将研究视野 创意与设计I专题策划:中国城市形象设计研究 Special Planning:Research on Urban Image Design in China 017扩大

31、到跨地域层面,探索文化与创意 对于城市更新和发展的内在互动理论 与推进实践的举措(见表2)。综上所述,城市形象设计从西方 被引入中国,在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 方面持续地保持相对活跃的状态。国 内外专家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城市形 象的相关研究可谓学派繁杂、经典迭出,提出了颇具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 的城市形象理论创见,同时在城市形 象设计的理论、观念和思想等方面存 在学术争鸣,推动了中国城市形象理 表2中国城市形象研究梳理发展阶段时间作者文献研究观点研究视角1928陈植南京都市美增进之必要美为都市之生命发展 萌芽期19891997李泽厚 齐康城市环境美的创造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方法从环境美学和纯美学的角度

32、对城市加以研究城市美学1999吴良铺世纪之交的凝思:建筑学的未来1991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城市设计是由“设计探寻”和“参与决策”共同构成复合体1995张鸿雁城市建设的“CI方略”提出了城市建设的CI方略友展 成型期1996仇保兴优化城市形象的十大方略推导归纳出城市形象设计的十大方略形象战略1997卢继传持续发展观与城市形象设计提出了城市形象的持续发展理念1999梁圣复对城市形象的思考城市形象发展的若干问题2002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首次提出“城市文化资本”运作和“城市新行为文化主义城市文化2005刘彦平城市营销战略从城市营销价值、战略和治理3个

33、方面来建构城市营销战略的 理论2021石章强城市品牌顶层设计:探寻中国城市发展新路径城市品牌顶层设计的“七个一”城市品牌2015孙玮 谢静可沟通城市评价体系从传播新范式上提出城市传播的命题城市传播2018王建国城市设计应该如何“设计”利用新技术,探索更加绿色的方法和技术,提高城市共享与品质2021王军英城市传播的文化空间解读现代城市及其文化空间中涉及人文与技术的立体性特点持续 发展期20132021杭间李超德设计解读谈苏州城市美学美学城市注重城市美学的品格城市美学2012马泉城市视觉重构探讨城市视觉秩序中的“景”与“观”2016唐燕 克劳斯昆兹曼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更新文化、创意、城市发展与城

34、市更新之间的内在互动机制2016周麟祥城市形象景观设计景观设计角度进行城市形态和景观设计研究2018程雪松城市空间与环境设计演进 从美学城市走向定制城市从设计师为主体的审美逻辑走向使用者为主体的定制逻辑城市设计2018孙湘明城市视觉管理以视觉化方式来管理城市形象2021苏阳视觉符号与城市形象设计城市形象与视觉符号的总体论述2021王中设计中国空间生活艺术艺术引领城市创新2021韩波营造本土化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多视角和多思维向度分析中国园林景观精髓及现代适应性018 创意与设计 总第八十五期|2023年第2期论研究的步伐,也为中国城市形象设 计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中国城市形象设计研究的 困境

35、与逻辑思辩通过国内外城市形象研究的学术 梳理,可见城市形象学科研究边界的 开放性与包容性,然而,当下中国城市 形象研究遭遇的挑战首先是自身内在 局限造成的。客观依据中国城市形象 目前所呈现的面貌与趋势、优势与不 足,做出如下科学、客观、切实的分析 评价。宏观上,城市形象理论是建构在“形象”与“文化”的意义上的对城市总 体的设计,包含内蕴和外显层面。从城 市形象理论的研究综述,可见中外城 市的发展已从“功能性城市”发展到“文化型城市”,再到“形象特色型城 市”的演变。而当下全球化和城市化的 现实问题是中国城市在“均质化”发展 下呈现的城市形象“同质化”面貌。多 数城市在迎合全球化的浪潮中,因地

36、方性文化建设的缺失,导致自身独有 价值创造的缺乏,在本质上弱化了形 象意义上的“文化身份识别”,城市“文 化身份”的失落导致城市精神、面貌与 风格的被消解。城市形象设计也多呈 现无逻辑性,形成了城市“形象危机”。文化是城市形象的根之所系,脉 之所维,需要强化中国城市形象设计 研究的主体性、原创性和理论的自觉 意识。同时,“形象”本身是一个美学概 念,城市形象的显性层面是城市外在 美感的体现,以美国开展“城市美化运 动”为起点,人们就开始将城市的整体 形象作为一件“艺术品”来进行思考。从某种角度而言,“城市形象”是“美学 与文化”的融合研究。检视目前国内外 城市美学的研究状况,就人文科学对城 市

37、的观照方式看,美学研究还处于理论 层面,也就是说,这一学科悬浮于宏观 的城市文化研究与具体的城市设计实 践的中间地带。“美学成为当代城市 文化的阐释者”(杭间,2013严,亟待“美学”的思想纽带将城市和设计连接。笔者在人间空间时间-城 市形象系统设计研究)(2009)论文中 提出“城市美学”为拓展和完善城市形 象系统设计理论提供了新的视野,也 是城市在建立独特的、具有美感的形 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理论基础。“城市美学”首先是一种精神内涵的深 掘,其次是一种表现形式的探究。“美 学”特征的建立是从美学的角度寻找 艺术和城市之间的潜在联系。对城市 中审美现象的丰富内容和多样形式以 及反映城市形象

38、的各个层面的表现进 行综合分析,并且建构审美现象的美 学系统。中观上,国内外城市文化研究具 有很强的现代性价值取向,同时还具 有多元、多层次的发展态势和不同学 科的切入点。要客观指出的是:一方 面,城市形象理论还处于研究边界的 单一范畴,学术专家多在自身学科和 领域中进行专项思考,以分类和专业 性纵向线性研究为主,国内外尚未形 成全面系统的中国城市形象设计理 论;另一方面,城市形象研究的宏阔理 论与设计之间没有直接、紧密的相互 联系,至今未形成学术理论与实践的 有效聚拢。面对当下中国推进“美丽中 国”理念的关键节点,面对这个复合、多元且多维的庞大体系,尤其需要有一 种有效方法加以梳理和归纳,目

39、的在于 能够较好地整合并可控这个系统。笔者在城市形象系统研究的维 度(中国美术馆,2008)提出“系统 性”,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为指导解决复 杂设计,将其纳入一个更综合、更交融 和更系统的框架中,融会贯通多种学 科知识,探索城市形象系统设计体系 的最佳结构,揭示城市形象系统设计 的规律与方法,将理论、方法与中国城 市发展的实际相结合,有助于推动中 国城市形象设计的研究。微观上,当下中国的城市形象建 设工作更多的是理论研究者的倡导,城市形象建设也停留在城市表层的视 觉、空间和公共艺术设计,真正辐射到 整个城市还较为有限和表层,缺乏跨 学科的系统理论直接引导设计实践。不仅对过去的实践行为进行反思,还

40、 需梳理思想观念共识与争鸣的源流和 脉络。城市形象的相关实践也缺乏深 度探索城市形象视觉、空间及管理和 传播层面具体落实的路径与方法,更 没有将以上各专业联动交融设计方法 的研究。以设计案例进行理论验证,反 哺城市形象系统理论,通过“设计”探 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特色城市形象 模式仍有待研究。三、中国城市形象设计研究总 体问题天地中国,城之设计与美学营造,是政之所向,学术研究必之所向。研究城市之美,更要创造城市之 创意与设计I专题策划:中国城市形象设计研究 Special Planning:Research on Urban Image Design in China 019美。如何与时俱进开

41、展中国城市形象 设计研究?以科学的理论话语与系统 的学术建构形成中国城市形象设计理 论体系与实践方法,是中国城市形象 设计研究的总体问题。具体包含如下3 个方面。3.1研究使命与责任担当中国城市形象设计的理论和实践 均处于发展与探索的前行阶段,扎根 中国城市,回应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需 求。设计何为?作为一种方法论和价值 认识,既是一个技术层面,也是一个思 想层面的社会学式的问题。在城市化 发展中,“设计营城”已然成为趋势。作 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的“美丽中国”建设之观念和方法,是中国城市形象设 计者社会责任的担当,也是城市形象显 现城市文化助力作用的根本性依托。而 城市美学的艺术和审美内涵,将

42、城市与 设计之间最具特色的思想纽带“美学”引入城市形象研究,从城市美学的角度 寻找艺术和城市之间的潜在联系,以及 美学价值亦将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新的 文化的生发而不断延展和拓新。3.2理论研究与系统方法围绕建设“美丽中国”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问题,中国城市形象设 计研究正是基于城市的历史沉淀、当 下特质与未来变革而展开的系统性探 究,是“中国城市形象系统设计研究”,旨在重新定位城市美学与形象表达,通过中外城市形象溯源与思辨,厘清 城市形象理论原点;通过分析中国城 市形象涵容与嫗变、本质与特质、战略 与战术,思考全球化与城市化进程中 城市形象之问题,形成中国城市形象 的解析与重构。立足于研究城

43、市形象 多维与复合的综合性特征,对应全球 化与城市化的新发展阶段,城市形象 与城市经济发展不匹配所带来的升级 问题,针对“规划一策划一视觉一品 牌一造物一空间一管理一传播”等方 面,建构基于城市形象战略的系统,进 行城市形象“内容与叙事”的“多位一 体”的系统性、全域化方法建构研究,屣续城市文化与全域形象系统,深度 探索建设“美丽城市”的设计研究。3.3实践路径与创新方法通过拓新城市形象视觉系统与品 牌策略、重塑城市文化与公共地景关 系,探索数智时代城市形象共创与媒介 传播,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以实践拓新 理论,形成具有原创性的中国城市形象 系统设计研究的实践路径、方法转化和 示范案例。此中,创

44、造中国城市地域性 和本土化形象,也是创造中国国家形象 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是文化软实力与发展硬实力 问题。城市文化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 和生活方式的存在,也是作为一种文 化力而存在。城市历史的文化遗存,流 芳千古的本土价值,以及城市文化符 号与象征等,都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质 和精神属性。需要亟待解决如何通过 城市形象设计有效传达城市文化内 蕴,有效协调好城市“软实力”与“硬实 力”之间的关系。其次是全球化与本土化问题。如 何创造既有时代特征,又能创造性地 构建具有中国城市形象特质的在地城 市符号?如何通过创造性地营造既保 持中国城市空间本土形态特色又凸显 场域精神?如何构建传统城市意象和

45、 文化特质,同时又面向信息时代数字 化转型的居民活动行为转变与智慧城 市空间变革内涵与特征?再者是对内与对外传播问题。如 何通过有效的设计管理与传播,形成 有效的中国城市形象对内的归属感、凝聚力、自豪感与对外多维度的价值 认同、文化认同与社会认同?如何建立 城市形象的中国话语、中国学术、中国 体系?真正使中国的城市形象具有文 化意义。四、中国城市形象系统设计研 究解决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 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 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强调“展形象的 使命任务”。全球化与城市化引发对中 国城市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尤其要 动态而全方位地思考城市形象的设计 与营造问题,积极寻找“中

46、国城市形象 系统设计”的解决之道。如何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不出现城 市文化断裂、价值观缺失的情况,如何 在国际间增强中国城市的竞争力与美 誉度,以怎样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展示好中国城市形象”?由此可见,中 国城市形象系统设计研究不仅是艰巨 复杂的社会命题,而且是时代赋予的 设计使命。具体到中国城市形象系统 设计研究取向与应用价值方面,需进020 创意与设计 总第八十五期|2023年第2期步探讨、发展与突破的空间主要有 以下几种。4.1提升研究高度,即美学与定位进一步聚焦中国城市形象美学重 构与定位。将城市作为美学研究对象,立足美学的哲学高度,聚拢“城市美 学”学术理论与设计实践,协同城市与 美

47、学最重要的“设计”中介网,形成思想 层面与实践层面的有效衔接。通过城 市美学的本质、语义与语境,梳理城市 形象审美规律与特色,进行客观的“美 学城市”的价值和判断,建构包含视觉 美学、空间美学、生态美学、生活美学、艺术美学、科技美学等富有中国特色 的城市美学理论系统,对城市形象设 计实践的具体和可操作性指导。以美 启真,以美怡情,以美创新,着眼于城 市美学视野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重 构以城市美学为引擎中国城市形象的 美学定位与战略再创新的理论与方 法,探寻中国城市形象有机、有根、有 温情的美学城市发展路径。研究将有助于推进中国城市形象 系统设计的理论建设,促进思维创新 与设计学的学科拓展,实现

48、思维方式 的突破,丰富研究视角。开拓城市形象 设计研究的新格局,探索更有深度的城 市形象设计的中国方式,推动城市形象 设计在国家形象战略层面的创新应用,形成务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转化。4.2创新研究方法,即整体与系统进一步建构中国城市形象文化谱 系与系统。城市形象设计是有形的行 为创造的系统工程和复杂的跨学科研 究。面对城市复杂、多元的庞大体系,需要系统方法整合并使用这个系统。伴随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以及城市天 翻地覆的伟大巨变,中国城市形象设计 正处于一个史无前例的复杂时代。因 而,迫切需要从系统理论入手对其进行“系统性”研究与设计。立足于研究城 市形象整体性和多维性、层次性和流 动性、动态性和

49、相对稳定性的综合性 特征,联动多元学科进行城市形象文 化谱系与动态系统建构,为中国城市 形象系统设计实践提供动态性和开放 性的优化系统。“系统性”是具有弹性的战略式设 计,可以全局性地考量局部与整体相互 制约与联系,并把每个具体的子系统放 在更大的系统中来考察与验证。城市形 象系统不仅是一个系统,更是一种设计 方法。城市的复杂性和多系统性,需要 把城市形象系统浓缩建立在有限的组 合指标体系上,给每个单独组成部分的 子系统赋予内容与价值,找到贯穿其中 的一种可以归纳的规律,并凸显城市形 象设计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优势。“系统 性”研究有助于完善“美丽中国”战略下 的新时代城市形象建设,使城市获得 可

50、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助力中国城 市形象系统设计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 性发展,推进城市形象系统设计与城 市文化和品牌价值的转化,形成城市 形象系统设计应用推广与示范。4.3实践探究的深度与广度,即策 略与模式进一步践行中国城市形象视觉系 统与品牌策略、公共空间与景观营造、多维智创与整合传播。在城市更新时 代,中国城市形象系统设计研究将面 对城市形象与多学科的协同,强调理 论与实践并重。例如:永续动力基于城市文化 与城市视觉塑造。探索视觉符号诠释“城市文化”的良好转译,探寻城市文化 驱动的城市品牌创新策略,践行从城市 形象视觉创意到城市品牌价值转化,是 城市形象呈现外化的实证研究。结合 视觉美学、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