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麻林中学初一语文月考
(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班级: 姓名:
一、积累与运用(共35分)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寒战(zhàn) 抹泪(mǒ) 嫩芽(nèn) 粼粼(líng)
B.并蒂(bìng) 慈怜(cí) 徘徊(huái) 花瑞(ruì)
C.攲斜(qī) 絮叨(xù) 逮着玩(dài) 拆散(chāi)
D.霎时(shà) 憔悴(cuì) 瘫痪(huǎn) 匿笑(nì)
2.下列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明天就要考试了,我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
B. 我和小红是好朋友,我们俩整天形影不离。
C. 看到这么精彩的艺术节,同学们都大声地匿笑。
D. 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选择上,我们一家发生了分歧。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防止酒驾这类事件不再发生,交警部门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
B.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各地开展了以“忆党恩、感党恩、跟党走”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C.随着农家乐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使长沙乡村旅游已逐步上升到一个产业化阶段。
D.从2011年6月1日起,我国所有动车组列车将基本上完全实行实名制购票。
4、选出下列各句中运用修辞方法不同的一句( )(2分)
A、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
B、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C、燕子有一个剪刀似的尾巴。
D、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
5、对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①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②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③他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④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⑤母亲信服的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A.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②⑤④ C. ④③②⑤① D. ④①②⑤③
6、小明的妈妈开了一个裁缝店,开业那天,小明想送副对联祝妈妈开张大吉,请你帮他挑一副最合适的对联。( )(2分)
A.春夏秋冬一岁川流不息,东西南北四方宾至如归。
B.清音迎客座,和气透茶杯。
C.巧手度处天衣无缝,匠心裁来长短合身。
D.虽是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7、名著阅读(共5分)
冰心,原名 。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著有诗集 、 。创作内容大致包括 、 ,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8、语文综合探究(4分)
阅读下面的故事,写出一个从故事的主要角度探究出的道理。
庄园里,住着女主人,女主人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仆,两个儿子对女仆的态度很不相同,大儿子很喜欢女仆,小儿子则很厌恶女仆。一日,女仆在窗外晾洗过的被单,大儿子从窗前走过,赞叹道:“多可爱的女人,还不忘在被单上绣一朵梅花!”小儿子从窗前走过,撇着嘴说:“这个笨女人,一床被单都洗不干净,被单上还留着梅花印记!”女主人听说后,在窗前仔细瞧了瞧。然后对两个儿子说:“你们看清楚了没有?那梅花印记,是留在玻璃上的,被单上其实什么都没有!
我的探究: 。
9、语文综合运用(6分)
2013年4月23日,是第18个“世界读书日”,学校为此举行了“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宣传读书活动】
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补充完整。(2分)
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读好书, 。
(2)【探讨读书方法】
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请你针对以上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的得体。(4分)
①向校长提建议: (2分)
②向同学提建议: (2分)
10、名句默写。(8分)
(1)子曰:“ , ,仁在其中矣。”《论语》
(2)《过故人庄》中,“ , 。”两句写出了农村的优美风光。
(3)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将思念托付明月的诗句是:“ , 。”我还能写出带有“月”字的诗句:“ , 。”
二、阅读与鉴赏(55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23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1、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还是不顺利?从哪句诗可以看出?(3分)
12、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两句中,你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4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______________
(2)相委而去 委:______________
(3)入门不顾 顾: ______________
(4)下车引之 引:______________
14、翻译下面句子。
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4分)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3分)
15、从文中可看出元方和友人各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2分)
16、 文章结尾处,“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的做法对吗?为什么?请谈谈你的见解。(3分)
(二)课内记叙文阅读(共8分)
阅读《秋天的怀念》回答问题: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原文有缩减)
17、第三段中怎么理解“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的行为。(2分)
18、为什么“我”答应去看花,母亲竟高兴得坐立不安?为什么“我”责备她“烦不烦”她却笑了?(4分)
19、文末着意写了各色菊花给人的感受,这能使人联想到什么?(2分)
(三)记叙文阅读(24分)
平分生命(10分)[来源:Z+xx+k.Com]
①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他是她惟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②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
③作为妹妹惟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去承受抽血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④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毕后,男孩声音颤颤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⑤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死亡的决心。
⑥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握紧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⑦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⑧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还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⑨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爱。[来源:
20、从全文看,“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请概括回答。(2分)
21、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人物的方法?“男孩”眼中为什么会“放出光彩”?(3分)
22、文中的“男孩”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3、如果你当时就在小男孩的旁边,看到这一幕,你会对小男孩说什么?(20个字以上。)(3分)
父亲(共14分)
虽然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孩,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在地里干活,偶尔捉只小兔或鸟儿,回来也是送给两个哥哥。
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的出工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一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
可是,我考上了县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母亲望着不太年轻的父亲逐渐弓起的背,幽幽地说:“要不,别让妮子上学了?”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地一跳:“哪能?再难也得让她上学。”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
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我的行李,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跟在父亲身后,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我又一次被感动了,在心里默默发誓: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
到学校门口,我一个人进去,父亲则去卖那筐桃子。等我安排好住宿后,去城里找他,父亲已经走了。我想,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翻山越岭,还得走二十里啊!我眼前浮现出他在山路上艰难地行进 。
三年高中,我很少回家。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当然都是些歪七扭八卖不出去的小桃。冬天天短,父亲每次来都得起个大早,见到我,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掏出母亲烙的白面饼,硬邦邦的全是冰碴儿。中午,我们父女俩把饼泡在开水里,就着父亲带来的成菜,吃得有滋有味。夏日,父亲捎带着卖桃,二十里的山路把父亲的脸晒成了酱紫色。赶到学校已近中午,我把早已凉好的白开水递过去,父亲一气儿就喝了一大缸子。父亲向来是当天来当天走。三年里,他走了他几十年走不完的路程。我对父亲的情和爱,也在这三年里变得缠绵与圣洁。
三年后,我由县城考到省城。也和三年前一样,父亲挑着扁担送我去上学,所不同的是这天不是骄阳似火,而是阴雨连绵。火车上,父亲递给我的桃子又红又大,我倒有些不习惯,怪父亲过于奢侈。“你都成大学生了,吃个好桃子,配!”并且不停地催促我快吃。我双手捧着桃子,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
安排好住宿已经很晚了。我要送父亲到学校招待所去住,他说什么也要自己去。他说他怕我回来找不到自己的宿舍。我知道,那样父亲会一夜都不安心的,所以也只好随他去了。下过雨后,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一天的颠簸,实在是太累了,躺在床上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突然辅导员老师把我叫醒。她说,你父亲为了省十五元的住宿费,竟然睡在外面的水泥乒乓球台上。此刻,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感动。我扑过去抚摸着他那青筋凸起的双臂,哭着求他:“为了我,父亲,请您爱惜自己。”同宿舍的姐妹齐刷刷地站在我的身后,哽咽着说:“就住在我们宿舍,我们可以两个人睡一张床。”
“可你们是女生宿舍呀!”辅导员老师还很年轻,和其他人一样眼里已噙满了泪水。“那又有什么,他是父亲。”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是啊!他是父亲。他是勤劳又质朴的农民!
24、下列句中加点词有什么含义(2分)
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地一跳。
25、文中多次写到“我”被父亲所感动,请具体回答我被父亲感动的原因。(4分)
150
26、文中的“弓起的背”“磨出老茧的双肩”“刀刻似的皱纹”“青筋凸起的双臂”,属于什么人物描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27、结合文中的内容说说文中父亲这一形象。(4分)
三、写作(60分)
28、片段作文(10分)
请结合对《父亲》的理解,在“我想,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翻山越岭,还得走二十里啊!我眼前浮现出他在山路上艰难地行进 。”的横线处,作一段关于父亲的神态和动作的片段描写。
要求:(1)符合上下文情景;(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3)字数不超过150字。
29、作文(5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岁月匆匆,十二三岁的我们已经走进花样的季节,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幼稚;多了一份拼搏,少了一份幻想;多了一份感恩,少了一份淡漠;多了一份关爱,少了一份自私;多了一份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请以“今天,我多了一份 ”为题,先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60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