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怎样使课堂讨论和谐、有效
——科林•帕德盖特先生的讨论课
在中国当前的教学改革中,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是广大教师经常使用的授课方式。但是,如果组织不好,或者课堂设计理念有偏差,就容易陷入误区,比如:学习好的学生发言多,学习相对不好的学生发言少,锻炼机会不均等;讨论和引用的材料不可靠;只是机械引用材料,缺少分析,没有思维含量;教师或学生存在个人偏见,或者发言跑题等。
课堂讨论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辩才,培养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问题的习惯,还要让他们通过辩论,知道自己如何针对一个问题获得全面的资料,形成比较全面、客观的观点。
英美解决方法
在英国的语文课评估中,讨论是必评内容,这意味着,讨论也需要寻找更优化的组织和结构。课堂讨论需要从分组、论述、互相评价、交换讨论等方面进行新的思考。
1.让每个人都发言,不让“反方”集体“围攻”,而是“各自为战”,可以避免口才好的学生发言多,性格内向的学生发言少。
2.让“正方”、“反方”轮流坐庄,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细心的学生会发现,对方在发言过程中,哪些材料是被机械引用的,哪些材料是不可靠的,哪些观点是个人偏见,哪些人的发言离题万里了。
3.让“反方”评价“正方”的发言,再让学生做一个比较,看评价和发言实际是否吻合。这样做,一是评价“正方”是否已经充分、恰当地表达了他们的观点,二是评价“反方”的注意力、理解力和判断力。这个评价比“反方”辩论更能显示思维的批判水平,难度更大,能够让学生锻炼更高水平的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
案例参考
这是由英国艾塞克斯的拉姆齐学校语文课首席教师科林•帕德盖特先生设计的一堂讨论课。
他设计了新的讨论结构和模式,设计思路可以简化为:
选题——分组——正方陈述——反方评价——总结——交换讨论。
这堂的课的组织情况是这样的:
第一步是选题
可以选择的题目一定是容易引发学生展开激烈辩论的题目,如极刑或都市发展等。
第二步是分题、分组
帕德盖特先生把一个班30个学生分成四组——两组是“正方”,两组是“反方”,给“正方”提供焦点问题,例如“哪些人同意极刑”?或者“修建新设施比保留农村更重要”?
第三步是正方开始发言
先让“正方”陈述观点。
“正方”发言时,“反方”保持沉默,记下“正方”的观点,记下他们所发现的对方的论述破绽。
课堂进行到这一点时,帕德盖特先生特别建议,可以让“正方”集中在一起,让“反方”均等地围坐。这种排座形式会利于“反方”学生集中精力,尽量记录下“正方”的发言内容,而且,“反方”没有集体“围攻”“正方”,使辩论和谐、有效地进行!
第四步是反方发言
过了10-15分钟,重新召集学生,让“反方”汇报他们听到了什么。从中作一下比较,或者请学生来作比较,看“反方”的记录是否符合发言实际。这样一来,紧张气氛将得到缓解。接下来,让他们评论“正方”是否完成了他们的“辩论”任务,实际上是让他们寻找对方发言的漏洞。
课堂进行到这一步时,帕德盖特先生特别建议,老师要根据课程主题和学生所参与的课堂过程,在总结关键部分的时候,要全体学生参加,还要补充被忽略的细节,等等。
第五步是让双方“交换”角色
在随后的课堂上,交换“正方”和“反方”的角色,交换论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确保课堂讨论主题有一个合理的观点。这样一来会在两组学生中形成对照,鼓励他们展开竞争。
感悟
班级讨论要体现公平意识,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均等的锻炼。
讨论的形式可以根据教学意图制订出适当标准,例如,为了达到公平的目的,就让学生交换话题,交换角色。
充分利用听众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用教师的评价来评判学生的发言。
2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