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求积的近似值
教学内容:p.90例3,练一练,练习十六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近似值的方法,学会用“四舍五入”求积的近似值,并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2、在研究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求积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
一、复习:
工程队修路,第一天修了25.6米,第二天修的米数是第一天的1.6倍。
两天一共修路多少米?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多少米?
指出:1、在列式的时候要“规矩”。比如第一个问题就是要用第一天的米数加第二天的米数,算式“25.6+25.6×1.6”;第二个问题要用多的减少的,算式“25.6×1.6-25.6”。列式的时候要按照常用的数量关系来列,这样更可靠。
2、计算的时候要考虑适当的“简便”。观察这两个算式,它们都可以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更简便。第一题=25.6×(1+1.6);第二题=25.6×(1.6-1)。
二、学习新知:
1、说说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实际需要:
老师可举例:体重、收入等需要用近似数表达的情况,学生也可适当补充。
补充买衣服:商店里经常可以看到打折销售的情况,比如原来150元的衣服现在打8折出售,该付多少钱?
165元打六五折呢?16.5元打六五折呢?
比较后发现:钱一般都要用两位小数来表示,当算出来的钱数是个三位小数时,按照需要要把这个结果保留成两位小数。
2、写出下表中各数的近似数(p.91第1题)
学生独立填写,再交流。重点交流第2个数每一次的思考方法。
3、例3:学生读题后独立解决,说说做这题需要注意什么?
4、学生练习:(练一练)
交流结果,注意指导书写格式。(= ≈)
三、布置作业:
练习十六第2~5题。
注意:1、第4题在写答句时,应写成“它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写的是算出来的近似数。
2、第5题的单位是“万公顷”。
四、讲评预习作业:(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