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钢琴作品中复调技法的发展与应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8254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9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钢琴作品中复调技法的发展与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钢琴作品中复调技法的发展与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钢琴作品中复调技法的发展与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0作曲理论与作品分析中国钢琴作品中复调技法的发展与应用杨兴雨谢星摘要:钢琴被引入中国后,经过几代中国音乐家的探索与创新,慢慢在中国的大地上落地生根,开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花。复调音乐作为钢琴音乐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创作技法也逐渐与中国文化融合,从萌芽到探索,到发展,在不同的时期体现出了不同的特点。本文针对中国复调音乐发展的几个不同阶段,对中国复调音乐的发展进行梳理,展望复调音乐在中国的未来。关键词:复调音乐;中国钢琴作品;技法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引言钢琴,作为西方乐器之王,被引入中国后,从演奏到作品的创作,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前、建国初期、“文化大革命”以及当代几个重要的发展时期,

2、从无到有,从萌芽到今日的蓬勃发展,均离不开中国历代音乐家的辛苦耕耘。复调音乐的发展,离不开晚期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其中里程碑式的作曲家一一J.S巴赫为复调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钢琴教学及文献在此时期所占数量也相当大。2 0 世纪初,西方专业音乐传入中国,作曲家们在复调音乐的创作路上,作出了很多探索和实验,在此过程中,中国的作曲家们不断学习西方的作曲技法用于音乐创作,为钢琴创作了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复调作品。其中最成功的、流传的最广的入贺绿汀先生的牧童短笛。新中国成立之后,陈铭志先生等既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复调作品,同时又为中国复调音乐的教学提供了最好的经验,并且出版了教材。本文通过对新中国

3、成立前、建国初期、“文化大革命”以及当代这四个重要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复调钢琴作品进行分析,阐释复调技术在中国钢琴作品中的发展与应用,以期同行们能为创作和演奏更多中国复调作品,为中国的复调音乐贡献自己的光和热。一、中西方复调音乐概述复调音乐,是指由两条或者两条以上、具有独立意义的旋律构成的音乐。复调音乐的发展,需追溯到早期的宗教音乐。从最开始的齐唱逐渐发展到二声部以及多声部合唱,奥尔加农、迪斯康特、孔都克图斯、经文歌等都是复调音乐最早期的形式。伴随着宗教的发展,复调音乐曾占据了数百年西方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并且在巴洛克时期,由J.S巴赫将这一音乐形式发展至高峰,形成了严谨、逻辑性强的创作技法。中国

4、音乐中也具有复调因素,例如民族音乐中时分时合的多声部音乐,被称为支声复调。但是相比于西方音乐,中国复调音乐的继承和发展还是依托于西方作曲技术传入中国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虽然没有西方复调发展得那么悠久,但是在历代音乐家们的努力之下,借鉴西方复调音乐的创作技术手段,结合本土特色,形成独树一帜、极具中国特色的复调音乐特点。中国复调研究与探索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引进西方复调作曲技法并对其应用、翻译西方复调理论注重、创作中国复调作品。丁善德、汪立三、马思聪、王建中、桑桐等一批优秀的作曲家为中国复调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纵观世界钢琴音乐的发展,复调自始至终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作为多声部音乐的

5、重要表现形式,它和主调音乐一起构成了完整的音乐系统。在西方复调音乐发展的过程中,从作曲的角度出发,它是一种重要的作曲技法,同时又可以是以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而存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历史变迁,它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严谨的创作规律,同时促进了音乐和声、曲式以及配器等方面的探索与发展。复调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历史较短,但仍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音乐专业教育中,真正开始进入复调理论的学习与应用是在2 0 世纪2 0 年代,萧友梅等音乐家系统地学习欧洲古典对位法理论,并在自身的教学中,培养出了第一批能够运用西方复调技法进行钢琴音乐创作的作曲家。虽然中国复调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作者简介:杨兴雨(1 9

6、8 0-),男,硕士研究生,贵州师范学院讲师,钢琴教研室主任;谢星(1 9 8 7-),女,硕士研究生,贵州大学讲师。91$黄3 之SONGOFYELLOWRIVER/092023不长,但是中国的作曲家们在辛勤地耕耘之下,收获颇丰,也为中国民族复调闯开了一条与民族化、现代化结合的新路线。二、复调音乐在中国的发展(一)建国前的萌芽20世纪初,中国的钢琴作品创作开始萌芽,但是由于当时的印刷术不够发达,以及社会的动荡不安,很多乐谱没能保存和流传下来,有记载的中国早期的钢琴曲有赵元任1 9 1 4 年创作的和平进行曲,1 9 1 7 年创作的偶成,1 9 1 9 年创作的小朋友进行曲,李荣涛创作的锯大

7、缸等,这些早期的中国钢琴曲与人民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中国独特的音乐思维方式和韵律,为后面钢琴曲以及复调音乐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由此可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期,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都还处于摸索阶段,复调音乐的发展伴随着钢琴音乐的发展,当时,我国钢琴作品的创作作曲技法和音乐语言都还相对简单、朴素。萌芽期间,主要对欧洲的对位法进行学习和模仿,但是随着音乐家们不停地努力,也逐渐为中国复调音乐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路。建国前期,在复调音乐上取得成就的音乐家有黄自。他写了许多弦乐、声乐的卡农曲、创意曲和赋格,并且在他的艺术歌曲伴奏中,也娴熟地运用了一些复调技巧,如思乡,钢琴和声乐部分一起构成模仿复调,

8、淡化了右手和声性的伴奏织体。1934年,中国音乐史上首次举办“征求中国风格钢琴曲”创作评选活动,这次比赛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钢琴音乐发展而言,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作曲家和绿汀创作的钢琴曲牧童短笛获得了此次比赛的一等奖,牧童短笛这首作品也成了中国第一首享誉世界乐坛的钢琴作品。牧童短笛这首作品描绘了两个牧童骑着牛背上吹着笛子,悠闲自在漫游于田野间的天真烂漫,主体部分采用对比二声部复调的手法写成。左右手的两条旋律相互配合,句式交错,婉转动听,采用民族五声调式写成。浓郁的民族风格,如同行云流水,自然成趣。这首作品在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史上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首先,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牧童短笛的音乐画面犹如中

9、国水墨画一般淡雅,清秀,有着丝竹音乐般的悠闲自在,乐曲中流露出来的山野田园气息和大自然浑然天成的素雅之美与西方音乐背景截然不同,这种浓浓的东方之美使也使全世界看到了钢琴这件“舶来品亦可以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上扎根生长。其次,作曲技法的处理,充分地显示出了民族音乐语言也可以很好地与西方复调技法结合。在中国民族语言的基础上运用西方复调技法,交相辉映的旋律进行让当时的人们看到了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前景。魏廷格在论我国钢琴音乐创作一文中写道:“那时的中国钢琴界,面临对不久来到中国的欧洲音乐理论和音乐表现工具所产生的问题,实际上认识并不很明确,例如:欧洲音乐理论能否,又如何同中国音乐传统相结合?钢琴能否又如何

10、表现中国风格?正是牧童短笛,亦太清脆、优美的笛声,第一次给予了明确的、有力的回答。”牧童短笛为中国风格的复调音乐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经验。除此之外,还有作曲家江文也于1 9 3 8 年创作的钢琴作品1 0 首北京素描北京万华集,其中的紫禁城之下和子夜,在社稷坛上,采用了五声调式的对位,富有民族气息。作品中作曲家用了还固定音型的对比复调写作手法。另外,还有丁善德1 9 4 8 年创作的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主题开始处,采用呼应式的写法,三个声部依次进入。高声部每个乐句结尾的长音,都在中声部出现了与之呼应的音,并且是重复高声部乐句结尾的最后两个音,形成声部之间的呼应与配合。再有作曲家刘雪庵创作的西楼怀远

11、,是一首三声部的赋格曲,作者在采用赋格曲这种体裁来进行创作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中国民族音调的特点,做了一些自由的处理。乐曲以两个小节和声性的引子开始,这种方式在西方赋格曲中是少有的,但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却是常用的手法,具有东方特性。在今日看来很普通的复调作曲技法,在当时却是一种大胆而具有探索性的尝试,也归功于当时作曲家们的勤奋探索与研究,为中国复调钢琴作品的创作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建国初期的新面貌从1 9 4 9 年至1 9 6 6 年,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相对稳定,人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和平安稳的生活。政府也对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寄予了很大的重视。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也进入了空前繁荣状

12、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产生了很大的飞跃,不仅创作了大量的复调作品,复调作曲技法也在作品中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在此期间,西方的音乐作品对中国作曲家的影响较深,例如欧洲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苏联的音乐作品等在国内受到了许多音乐家的热爱,所以在音乐作品创作的过程中,采用了很多西方复调音乐的体裁,如赋格曲、创意曲、卡农曲、固定低音变奏曲、复调小曲等。但是与此同时,也有不少音乐家采用民歌或者民间音调为素92作曲理论与作品分析材进行创作的尝试,其中不乏许多优秀的作品,例如陈铭志的序曲与赋格两曲一一新春山歌村舞,罗忠的五声音阶小前奏曲与赋格、饶余燕引子与赋格抒情诗、谢直心民歌主题创意曲等等。作曲家在

13、创作复调作品的过程中,很注重民族音乐风格的运用。虽然是西方的体裁,但是在作曲家们的努力之下,这种中西的碰撞与融合使得民族音乐有了新的面目和新的生机与活力。(三)“文化大革命”的停滞“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时代,从文化的角度而言,其管控极为严格。建国前和建国初期为复调音乐奠定的基础在这个十年中都几乎止步不前。这是中国钢琴音乐发展遇到的最大阻碍。正当作曲家们有意识地为音乐发展卯足了劲想要往前冲的时候,这个特殊时期的降临使得复调音乐的发展几乎停滞。在这期间,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只有样板戏和改编曲,复调音乐作品几乎没有。偶尔用的作曲技法也是相对保守,几乎没有多大的创新,只是在民族语言方面

14、有一些探索。(四)新时期的探索与创新“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国家政治和经济进行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艺术文化的追求也呈现了新的状态,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经历了几年的恢复期之后,在8 0 年代进入一种全新的发展与探索阶段,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场面。钢琴作品中复调技法的使用得到了深层次的开发,不再局限于原先五声性调式的写法,而是注重音乐内涵的开发,创作的思路和格局越来越宽,更注重个性的表达以及新风格、新技法、新音响的挖掘与开发,从传统调式到对无调性、泛调性音乐的探索,中国音乐创作进行一个开放性的新局面。首先,赋格曲和赋格套曲的创作和数量活跃且多产,手法也越来越新颖且大胆。例

15、如罗忠的五首五声音阶前奏曲与赋格,在赋格主题上采用了单音重复,但是在节奏的处理上很用心,各种节奏的变化与组合,这种节奏赋格的写作方式,在赋格曲的创作中是一种新颖的尝试。除此之外,复调技法在钢琴作品中的使用,不再拘泥于复调作品,复调技术是一种创作手法,与主调创作手法一样,可以用于各式各样的音乐创作。例如汪立三的东山魁夷画意之冬花的主题呈上段中,主题旋律在各个声部以不同时值的形式先后出现,构成了一个富有特色的复调性呈示段落。复调主要有对比和模仿两个类型,但是作曲家们在传统复调发展的基础上,运用一些新的材料,使作品带来了新的效果。第一,将十二音技法用于复调音乐创作。打破传统调式调性以及和声的审美来进

16、行复调的创作,这也是先从西方来的观念,作曲家这种思维的解放使得音乐的面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二,不断更新地节奏观念。突破传统音响,节奏的更新势必很重要,这个时候的复调音乐写作,更加强化节奏的对位,为了突出每个声部的节奏特性和独立性,把节奏当作是一种能够分离的因素进行控制,例如罗忠创作的钢琴曲三首中的梦幻曲,所采用的节奏型不再像传统音乐强调重音、重复、对称,而是让音符在散漫的节奏中游荡,几条节奏不一样的旋律线编织出一幅梦幻般的场景。这种“泛节奏”的色彩,也使得作品更加具有现代感。第三,用十二音写作固定音型。用十二音序列的固定音型来为有调性的旋律伴奏,这种现代和传统的对话,也是新时期复调音乐发展的

17、一个重要方面。例如陈怡创作的作品多耶的其中一个片段,右手高声部是山歌风的旋律,调性清晰,左手低声部则是十二音构成的固定音型,没有调性。两种截然不同的调性思维结合在一起,对比非常明显。在对西方作曲技法、复调思维学习、借鉴和使用的过程中,民族风格是许多作曲家追求的方向,他们也做了非常多的努力,孜孜不倦地对现代技法与民族风格的融合进行探索与创新,这两个文化与意识的碰撞,也体现了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本质,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文艺工作者应该坚守的立场。综上所述,新时期的中国复调钢琴作品的创作主要体现了四个典型的特点:第一,从旋律上来讲,很多作品更加强调旋律线条的方向性,比起传统旋律的可唱性,那么近

18、现代的旋律更加棱角分明,以新的旋律格调体现作品内涵。第二,从调性上来讲,不断削弱传统调性的中心音,使得主音不断游离,调式频繁交错甚至无调式。第三,音乐的对比手法更加复杂多变,节奏重拍的改变,音色的扩大,如极端音区的使用,和声的不协和增加等等因素都是作为对比要素来进行创作与思考。第三,用理性的逻辑思维进行创作,这种探索源于十二音激发的影响,通过数列计算横向与纵向的音,从而推算出顺行、逆行、倒影、倒影逆行、移位等序列来对音乐中的音进行控制。还包括用菲薄拉起数列来对节奏进行计算与控制。这些较为现代的音乐创作手法用于复调音乐的写作,和传统的复调创作技法相比,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扩大了复调音乐的写作范

19、围,与此同时也赋予了复调创作技法新的意义,对中国复调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93$黄了之業SSONGOFYELLOWRIVER/092023三、中国当代复调作品阐释以赋格曲为例(一)中国赋格曲主题类型赋格曲是复调作品最高级的音乐形式,众所周知,主题在音乐作品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如果一颗种子,种子质量的好坏影响后期树木的成长,赋格作品中,主题的地位毋庸置疑,勋伯格曾说:“赋格是一种有着最大容量的自我充足的作曲方式。在赋格曲这种最高级的复调音乐形式中,没有什么可以在其中占一席之地,除非它起码是间接地源于主题。”这段话可见主题在赋格作品的重要地位。中国的作曲家们对音乐的主题也是非常重视的,因此他们

20、在创作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复调音乐过程中,主题素材与民族风格有着重要的关系。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在中国广衰无垠的大地上,五十六个民族有着不一样的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歌曲和戏曲,这些来自不同地域的民间音乐文化为作曲家们提供了用之不尽的音乐创作素材。同样,这些素材都可以用于复调音乐创作。因此根据赋格主题的创作类型,中国赋格曲的主题主要有三大类,即:原生态民族主题、润色改编型主题、发展型创新主题。首先,原生态民族主题,是指直接用已有的传统民歌或者戏曲旋律作为赋格曲的主题,尽可能保证了原曲的原汁原味,但是因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记谱的偏差,甚至很多采用口口相传的形式,所以在形成赋格主题的过程中

21、,也许会出现个别音或者节奏的偏差,但是这并不影响原素材的音乐形象。大部分直接选自民歌或者戏曲素材的赋格主题都几乎尽可能让在原来曲调的基础上,将民族特色的旋律充分展现在人们眼前。例如赖朝师编曲的婺剧曲牌之美百年,此作品主题来自婺剧曲牌音调,但是在创作过程中,作曲家采用了赋格体裁,创作技法上采用了卡农模仿的形式。再有谢成功创作改编的民歌主题赋格曲之刨洋芋,这首作品的主题来自山西河曲的民歌刨洋芋,在活泼欢快的旋律中,生动地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作品采用倒影的手法进行创作,体现了人民生活的幸福与满足。其次,润色改编型主题的作曲家在传统民歌的旋律和风格基础上加入一些个人的情感和对音乐的理解,将主题进

22、行改编后再进行创作。例如黄安伦的赋格四首中d小调赋格的主题部分,来自儿童歌曲幸福拍手歌,作曲家将原曲的节拍从四四拍改为八六拍,音符时值缩短一半,旋律音没有改变,旋律的流畅性更好,也更适合赋格作品的发展。最后,发展创新型主题在当代音乐的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在创作手法、调式调性、风格体裁等方面都做了创新式的发展,这是作曲家们对音乐进一步大胆的创新与探索。经过不断的尝试,丰富了我国音乐作品的类型。例如林华创作的赋格主题,是根据我国古代七声雅乐音乐写成的,清新脱俗的画面、宛转悠扬的旋律,将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韵味充分展现出来了。(二)口中国赋格曲调式调性的安排当代中国音乐的发展,作曲家们对调式调性的选

23、择更大胆开放,尝试用各种调式进行结合或者叠置,形成新的音响效果。首先,大小调体系与民族调式进行结合。例如于苏贤的E大调三声部赋格,赋格主题在E大调上进行,但是还采用了中国雅乐调式中的清角与变徽两个音进行交替,音乐在作曲家的笔下变得更加新颖,即使音乐保持了中国传统民族风格,又体现了西洋调式的特征。最后,是对无调性的实践与探索。例如十二音序列作曲技法已经被作曲家们广泛使用,这在复调作品中也属常见。陈铭志先生在1 9 8 4 年运用十二音作曲技法创作了我国第一首十二音序列写成的序曲与赋格作品序曲与赋格曲集中的第十三首,又由于苏贤在2 0首钢琴赋格曲中,也采用了传统调式思维与十二音序列结合的方式。总之

24、,中国的复调音乐依然在发展与探索创新的路上,前辈的努力为我们积累了很多的经验,然后往后的发展任重道远。结语中国的许多音乐家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进入对现代音乐的探索阶段,这个探索的过程很漫长,直至今日,许多作曲家们依然没有停止自己的脚步,音乐的发展会走向哪一步,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人的思想观念的发展是一步一步走向解放的过程,思想带来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音乐的理念。世界文化的融合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当中国的复调音乐发展到一定的高峰,随着数量和质量的累积,势必会有质的飞跃,但是我们可以期待当代中国将会收获更多优秀的复调作品。参考文献1陈铭志我的序曲与赋格 M上海音乐出版社,1 9 9 7.2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 9 9 0.3 梦魏廷格论我国钢琴音乐创作 C.中国艺术研究院论文集,1 9 8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