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润州区片区合作七年级语文教学案七年级语文期中复习黄鹤楼主备:刘芳 课型:复习 审核:七年级语文组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阅读黄鹤楼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于此,遂以名楼。 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高标(),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1、在文章空白处填上所缺的字词。(2分)2、解释下列带点的字词。(3分)隅()遂()翼()窥()倚()耸构()3、翻译下列语句。(6分)观其耸构( ),高标( )重檐翼馆,四( )敞亦荆吴形形胜之最也4、用文中原句填空。(4分)在文中,刻画了黄鹤楼的整体形象;形象
2、地描写了登楼观赏景物的情态。写出了作者的登楼感触。5、请你写出有关黄鹤楼的诗句,不少于句(1), 。(2), 。二、阅读黄鹤楼 阎伯理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 ,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6、黄鹤楼,与湖南、江西,号江南三大名楼,有“天下绝景”之称。 7、这篇文章句式多变,多用对偶。强调黄鹤楼名称由来之根据充足用了, 一组对偶。为了突出黄鹤楼的高大雄伟,又用了,一组对偶。8、阎伯理的黄鹤楼用“坐窥井邑,俯拍云烟”写登楼远眺城乡景色,崔颢的黄鹤楼也写
3、了登楼远眺的美景,这两句是:, 三、比较阅读【甲】黄鹤楼阎伯理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lng)嵸(zng),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乙】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9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返憩于此 (2)遂以名楼(3)四闼霞敞 (4)白云千载10.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划两处。(2分)州 城 西 南 隅 ,有
4、 黄 鹤 楼 者 。11.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坐窥井邑,俯拍云烟。 。 12.【甲】文主要说明了黄鹤楼怎样的外形特点?请结合典型语句分析。(2分)13. 两文如何使黄鹤楼具有“神话”色彩?分别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四、阅读黄鹤楼阎伯理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现其耸构巍峨,高标,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14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时写下千古流传的名诗黄鹤楼,你能默写下来吗?_15对这
5、篇文章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这篇文章先交代黄鹤楼的地理位置,紧接着交代黄鹤楼命名的由来。B文章的重点是写黄鹤楼的巍峨高大和登楼所见所感。C作者对黄鹤楼的形态以及登楼所见所感已描写尽致了,所以最后四句可有可无,甚至有画蛇添足之嫌。D这篇文章介绍黄鹤楼因仙而得名,因“上倚河汉”而成仙境,因“会集灵仙”而成名楼,以“仙”字贯穿全文。五、阅读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注释1.黄鹤楼:三国吴黄武二年修建。为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大江,面对大江彼岸的龟山。2.悠悠:飘荡的样子。
6、3.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川,平原。4.历历:清楚可数。5.萋萋:形容草木茂盛。6.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7.乡关:故乡家园。8.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16.想象“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展现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3分)17本诗表达了作者_情感。(2分)18诗的一、二两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19体会尾联蕴涵的诗人的情感。20解释下面的词浯。(2分)历历: 乡关:2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A诗的前四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生发的联想。 ( )B诗的
7、五六句写昔人乘着黄鹤见到的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 ( )C诗的七八句写出了诗人悲苦凄凉、日暮思归的哀怨愁绪。 ( )D传说崔颢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此诗而作罢,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李白题诗在上头。” ( )22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教师评价家长签字日期2015年4月 日教后记 参考答案:1、略2、角落于是像张开的鸟翅看靠近高大的建筑3、略4、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5、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6、略7、用了“事列神仙之传,迹有
8、述异之志”“耸构巍峨,高标。 ”8、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9(1)休息(2)命名或取名(3)门(4)年10州 城 / 西 南 隅 ,有 / 黄 鹤 楼 者 。11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伸手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意对即可,计2分)12.示例:高大雄伟;从“上倚河汉,下临江流”可见。(每点1分,计2分)13示例:【甲】文引经据典说明仙人费祎曾到过黄鹤楼,更能表现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追求闲适安逸生活的思想感情;【乙】文“昔人已乘黄鹤去”的首句就增添了黄鹤楼的神话色彩,充分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的思想感情。14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
9、树,芳草萋萋鹦鹦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5C(为了侧面写黄鹤楼的地位、价值。)16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树木郁郁葱葱,鹦鹉洲上芳草茂盛,这一切都清晰可见。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景物完整2分,语言生动1分。17思乡的18寂寞、惆怅19日近黄昏,长江上烟波浩淼,自然勾起诗人浓浓的思乡愁绪20指(汉阳林木)清晰可数(或“分明的样子”)。故乡。21A.,B,C,D。22 “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润州区片区合作平台http:/61.132.31.58:66/jxa/理想是人生的太阳德莱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