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政治话语的艺术转换——论《电影界的新生活》的叙述策略_黄献文.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8168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话语的艺术转换——论《电影界的新生活》的叙述策略_黄献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政治话语的艺术转换——论《电影界的新生活》的叙述策略_黄献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政治话语的艺术转换——论《电影界的新生活》的叙述策略_黄献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黄献文,等 政治话语的艺术转换 论电影界的新生活的叙述策略HUNDRED SCHOOLS IN ARTS130 文章编号:1003-9104(2023)02-0130-07政治话语的艺术转换 论电影界的新生活的叙述策略黄献文,郭昌明(武汉大学 艺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摘要:1934 年,正中书局出版电影界的新生活一书,作者洪深从“新生活”这一角度切入,研究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电影界,对电影从业人员专业化、制作职业化、电影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探索。表面上看,洪深试图以“新生活运动”相关理论思想为指导原则来改良电影界,但实际上,作为启蒙知识分子的洪深将具有政治语义的“新生活运动”从社会

2、改造运动转换成“为人生而艺术”的影界改良运动。作为政治话语的“新生活”被洪深转喻为 20 世纪 30 年代的影业追求。关键词:洪深;电影界的新生活;新旧之争;影人自律;电影教育中图分类号:J90文献标识码:A洪深(1894 年 12 月 31 日1955 年 8 月 29 日),学名洪达,字潜斋,号伯骏,20 世纪中国电影理论家、剧作家、导演。从 1915 年创作卖梨人和贫民惨剧开始,洪深走上了话剧创作的道路。1924 年洪深进入为当时所谓“正人君子”所不齿的电影界工作,创作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完整意义上的剧本赵阎王,而后他又编导了冯大少爷早生贵子爱情与黄金等一批电影作品,是中国话剧和电影的奠

3、基人。本文论述的电影界的新生活一书,1934 年由正中出版社出版。其后,无论是 1959 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四卷本洪深文集中,还是 1986 年由孙青纹主编的洪深研究专集中,以及 2005 年出版的洪深文抄中,均没有收录此篇论著。在新生活丛书发刊旨趣一文中,编者说:“我们发行这丛书的目的,是在使新生活运动取得学术上的根据,根据学术的精神,发挥新生活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俾中国人一般的生活,求得合理化,科学化,艺术化,革命化,现代化。”121934 年 2 月 19 日,蒋介石在南昌发表题为新生活运动之要义的演讲,这是“新生活运动”开始的标志。“新生活运动”以“复兴中国固有文化”为号召,以“礼

4、义廉耻”为理论基础,强调“生活艺术化、生活生产化、生活军事化”的“三化”,前后持续时间长达 15 年。但是在 1936 年 2 月“新生活运动”开展两周年之际,蒋介石已承认:“我 作者简介:黄献文(1962),男,汉,湖北麻城人,文学博士,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东方电影史,中国电影史。郭昌明(1992),男,汉,湖北广水人,武汉大学艺术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中国电影史。131 艺术百家 2023 年 第 2 期 总第 191 期HUNDRED SCHOOLS IN ARTS们现在到处都可看到新运的标语,而很少看到新运的实效”,“到处都可以看到推行新运的团体或机关,却是很

5、少看得见有多数国民确实受了新生活运动的效果”,“不但如此简直可以说有退无进”。292-93本文并不讨论“新生活运动”的历史功过,而是以“新生活运动”为引子,分析在 1934 年正中书局出版的洪深电影界的新生活一书中,洪深如何从“新生活”这一具有政治意味的概念入手,尝试改良 20 世纪 30 年代的电影界从业人员、制片方式。在具体论述中,“电影界的新生活”之“新”也偏离了 1934 年蒋介石在南昌发起的“新生活运动”所倡导的“新生活”的具体含义,洪深在电影界的新生活一书中完成了对政治话语的艺术转换。一、“新旧之争”与影剧职业化“新”字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被解释为刚出现的或刚经验到的(跟“旧、老”相

6、对)、性质上改变得更好的(跟“旧”相对)、使变成新的等。“新生活运动”的“新”主要和“旧”相对。慕优生在为海上梨园杂志写的序言里说:“十数年来,中国凡举一事,莫不舍旧而谋新,于是戏剧亦有改良之名。”31“新旧之争”在 20 世纪的中国艺术发展历程中不断上演,除了戏剧舞台上的旧戏、文明新戏与话剧之争,在 20 世纪 30 年代以左翼电影运动为代表的电影新文化运动中,新旧之间的对立与论争也此起彼伏,蔚然成风。追溯其源头,1915 年 9 月创刊的青年杂志(从第 2期起改名为新青年)是早期的舆论战场,胡适、李大钊、陈独秀、刘半农等人都针对新旧问题发表过文章。汪叔潜在青年杂志第 1 期上发表了新旧问题

7、一文,他说:“吾何为而讨论新旧之问题乎?见夫国中现象,变换离奇,盖无在不由新旧之说淘演而成;吾又见夫全国之人心,无所归宿,又无不缘新、旧之说,荧惑而至。夫既有是非新旧则不能无争,是非不明,新旧未决,其争也未已。”431-34将 20 世纪 10年代“新生活运动”之“新”的诉求,与 20 世纪 30 年代在南昌发起的“新生活运动”之“新”相较,我们即可发现,“新生活”之“新”的实际意义已截然不同。“新生活运动”的目标是“所有的国民各个人都过整洁朴素一切能合乎礼义廉耻的新生活”,相较于在新青年杂志上进行的新旧之争,“新生活运动”恰是强调革除中国千年封建传统的旧文化,反对中西结合的折中派做法,从这一

8、点我们足以看出“新生活”之“新”实“旧”,字面意义为国民政府用传统儒家伦理道德来教化民众。历史视野下,20 世纪中国文艺舞台上“文学革命”“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相继发生,中国传统戏曲与源自西方的中国现代戏剧之间也是新旧交锋不断。在不同历史阶段,“新”字的语义变化复杂多样,“新”字背后指涉的文化观念同样繁杂。洪深在从中国的新戏说到话剧 序马彦祥著戏剧概论一文的开篇,以戏剧专业名词的演变为例,详细论述了“新”字所代表的三层含义:其一指“无论什么东西,都是有新有旧。旧的不中用了,不能不有一个新的。但是新字最简单的解释,只是又一个”590;其二指“住要新建筑,衣要新装,但决不是千间一式的房屋,或永

9、久不改的服装。我们有时所要求的新,不只是大同小异的又一个,而须是与前不同了”591;其三指“新戏渐渐地由一个普通名词(即任何新编的戏)变为了一专门名词(即某种特别方法作成的戏)了”593。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新”字意义的变化与时代环境和艺术门类本身的发展密切相关。考察 1934 年出版的电影界的新生活一书,笔者认为这里所谓的“新生活”既有国民党“新生活运动”所提倡的“合乎礼义廉耻的新生活”的意义,也有“与前不同”的生活的意义,同时“新生活”也对整个电影界的制片、创作提出了新要求。电影界的“新生活”表面上是新旧之间的斗争,实际上是影剧事业发展到 20 世纪 30 年代向职业化转变的内在需求,“

10、新生活”对艺术人才、技术人才职业化和制片方式专业化提出新诉求。洪深将由国民政府发起的具有强烈政治意味的“新生活运动”转换为电影界新旧改良的艺术实践,这一点不言而喻。在电影界的新生活第一章中,洪深分析了 20世纪 20 年代以来电影业快速发展给整个电影产业带来的混乱与驳杂局面。洪深认为:“但他们最初参加的动机,恐怕不是这样简单平淡,而另有别的罗曼蒂克作用的。这个复杂的参加的动机,着实影响了中国电影的发展,间接地造成目下中国电影不能满意的状况。”13为游戏人生、追名逐利而进入中国电影界的人大多失望了,“一部分已经退出了;那留下来的一部分,也许早已改正了他们的观念了”15。除此之外,作者还对那些“为

11、艺术而艺术”的电影工作者提出了批评:“但希他们没有更伟大的目的;充其极至,只是想做成一个纯艺人,须知一个纯艺人,是一个潜黄献文,等 政治话语的艺术转换 论电影界的新生活的叙述策略HUNDRED SCHOOLS IN ARTS132 意识的个人主义的动物;他到底是为了满足自己而来的。”15-6从这个角度,洪深展现了他游离的态度,一方面他反对不专业的电影从业者,另一方面他同样不支持“纯艺术”的电影创作者。洪深认为电影从业者在实现影剧职业化的同时,还要从现实出发,观照时代与政治,从而达到借电影教化大众的目的。洪深在电影界的新生活中还指出电影从业人员“不从电影艺术本身下手,而欲从外面加入一些教育作料,

12、宜乎有时候为了要投合观众的所好,为了要营业发达,把所谓电影的社会教育作用,完全忘却了”18。同时洪深认为目前电影事业“爱美的”本质并没有改变,“不论什么别的事业,都没有像这样混乱的但是在这里,许多人竟是不学而能;在这里,意见分歧,各行其是;在这里,大家是漫无计划地盲窜着。所以中国的电影事业,虽也有了十多年的历史,而始终还没有摆脱爱美的阶段;爱美的就是外行,非职业,不够为职业的别名。照这样而欲希望中国电影能负起它在文化运动上所应负的使命,那真是梦想了”19。“爱美的”一词原是英文“Amateur”的音译,意思是“非职业的”。在早期的中国话剧界,“爱美的”戏剧特指一种不以营业为目的、有自己兴趣与艺

13、术追求的戏剧创作。洪深在从中国的新戏说到话剧 序马彦祥著戏剧概论中,明确表达了希望那些职业的营利性剧团能够吸收“爱美的”戏剧的优点,比如在表演、剧作、导演等方面尊重艺术,电影界亦是如此。但“爱美的”一词在电影界的新生活里特指业余、不专业。在电影界的新生活第二章中,作者认为电影创作需要合作,他将参与电影创作的人分成三类,即文艺的、技术的、商业的。同时,作者认为电影事业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健全的身体、清晰的头脑、较高的修养,并且在社会能力和情感方面能够克服自己的弱点,从而不断进步。具体论述时,洪深提出了电影界的职业化设想。电影从业人员中的“艺术的人才”,即编剧、导演、演员,必须有完整的工作流程。从剧

14、本编写到导演的拍摄安排再到演员的具体表演,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一部好的电影艺术作品。至于“技术的人才”,洪深强调对他们的专业训练必不可少,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审美感知能力。例如电影摄影师的镜头运动与构图,如何“使用悦目有力的画面,谐和优美的光线;在他底工作范围内也做到艺术化”126。同时洪深强调底片的洗印、声片的收音等工作需要专业人才来从事,否则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关于“商业的人才”,作者认为电影在今日还纯然是商品化的艺术,所有技术人才、艺术人才努力之后还必须依赖商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发行,从而获得收入,保证电影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洪深在第三章“所谓电影界的习气”中详细梳理了普通民众对

15、电影从业人员与演员的印象、电影从业人员与演员在行为和性格等方面的不足,进而对电影从业人员的生活习惯、演艺技能、为人处事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一方面,这种反思与自我批评的姿态响应了“新生活运动”与电影界改良的诉求;另一方面,作者提出对导演、编剧、演员等不同类型人才的具体要求,体现了对职业化影剧道路的诉求。早在 20 世纪20 年代,洪深在戏剧协社工作时就确立了一套完整的排演制度:“首先要求演员必须熟读剧本台词,然后排戏,不许抛开台词胡诌与随意发挥,不准各行其是。”6135标准化的排演制度,其背后是话剧事业职业化发展的要求,电影亦是如此。在第四章“新生活运动与计划电影”和第五章“新生活的实践”中,洪深

16、说:“电影界的新生活,必然的最后的发展,一定是计划电影。甚至可以说,新生活须与计划电影相辅而行的。什么是计划电影,就是互助,合作,各尽所长”166这与其早年在话剧排演中提倡“组织的合理”“责任的平均”“劳作的精神”7301异曲同工。在回溯早期电影从业人员的驳杂状况并对电影制片专业分工提出要求之后,洪深希望为早期电影制作确立一个合乎规范的标准,使戏剧与电影活动从“爱美的”阶段发展到“职业化”阶段,从而促进话剧与电影的发展。在这里,政治话语的“新生活”变成了艺术话语的“职业化”。二、“新生活”与影人自律一种职业化的电影制片模式是洪深电影界的新生活一书论述的基点,而其在第三章“所谓电影界的习气”中则

17、详细论述了电影从业人员的严格自律与整个电影产业发展的密切关系,指出演艺人员的自我管理是推进电影事业职业化的关键所在,也是保证电影产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这一观点与同时期由正中书局出版的“新生活丛书”之戏剧家的新生活中的观点不谋而合。唐槐秋在戏剧家的新生活一书中认定戏剧家的诞生需要有形技术和无形修养的结合,同时戏剧家还要认清时代的使命和责133 艺术百家 2023 年 第 2 期 总第 191 期HUNDRED SCHOOLS IN ARTS任,这一观点无疑与早期话剧社团“爱美的”本质相冲突。随后唐槐秋创立的“中国旅行剧团”成为中国第一个职业化剧团,为后来的“演剧职业化”运动开了很好的头。在这里

18、,职业化巡演剧团的创作、表演、管理等模式符合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电影事业的内在职业化诉求。在戏剧家的新生活中,唐槐秋并没有详细论述戏剧家与“新生活运动”具体措施之间的关联,而是以戏剧家为思考的立足点,这一点同样体现在洪深的电影界的新生活一书中。“新生活”作为话语策略的方式,其意义已经远远超越“新生活运动”政治话语的语义范畴。电影从业人员的高素质是保障电影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电影界的新生活认为对艺术人才、技术人才、商业人才这三种人才的培养与管理在电影事业中至关重要。洪深在分析文明戏为何在 20 世纪20 年代失败时,梳理出九大原因:“(一)从来没有一部编写完全的剧本的,只将一张很简单的幕

19、表,贴在后台上场处。(二)有时连这张幕表,也不肯郑重遵守。(三)绝对不排练,不试演,不充分预备的。(四)有时演员上场,甚至连全剧的情节,还不大清楚。(五)演员在外面,过了很放荡的生活,到台上时,疲倦,想瞌睡,没有精神。(六)新进的演员,未受教育,亦无大志,目的只在混饭吃。(七)没有艺术的目的,自好者仅知保全饭碗,不良者欲借戏为工具,以获得不正当的出名。(八)既有要好努力的演员,也只能自顾自,无术使全部完善。(九)布景道具灯光编剧等,不顾事实,不计情理。这样一个东西,还能够不失败么!”59596其中的第五条、第六条和第七条,在洪深分析目前电影从业人员的不良习气时得到了详细论述。洪深认为,因为工作

20、的具体要求不同,所以电影从业人员在现实生活中“起居无时,饮食无节,随便马虎,不十分注重整齐清洁,这是第一个习气”145-46,“电影从业员,都需长时期的集中精神,并且须百官并用地强度用力!所以在工作之后,他们的身体和神经疲乏极了;常时感到有觅求强烈刺激的必要。酒,鸦片,或其他药物,是刺激他们的身体的;恋爱的纠纷,赌博,或其他放恣的生活,是刺激他们的精神的;故意寻出事来,以刺激他们自己,这是第二个习气”147。这两个生活作风上的问题,加上情感超过理性的习气,患有空想的幼稚病、妄想狂言的习气,流氓匪人的习气,遇事喜欢做作的习气,就是电影从业人员身上存在的六大习气。洪深认为,特殊的工作性质与工作环境

21、是他们沾染了这些习气的根本原因,由于电影从业人员是公众人物,他们中的“好人”与“坏人”被更多人关注,带来了更大的影响。这一点并不是夸大其词,早年洪深刚进入电影界时,就被复旦学子认为是“拿艺术卖淫”。电影界唯利是图的商业属性,为当时的正人君子所不齿。以洪深加入的明星电影公司为例,公司人员复杂,主要从事编剧工作的郑正秋“由于身体不好,经常咯血,于是养成了抽鸦片的恶习,瘾头上来,即便是在拍摄现场也得抽上两口”8150,“有些演员嗜烟好酒,有些演员行为不加检点,俊男靓女杂处于摄影棚内凡此种种都有伤风化”8151。但洪深进入电影界的目的不是“唯盈利是尚”,对毕业于清华、留学于哈佛的洪深来说,其知识分子的

22、学者底色决定了其“启蒙”与“为人生”的艺术理念。洪深认为:“第一,我以为做影戏,是正当职业,电影界劳心劳力混口饭吃,也同人力车夫,跑了一身大汗,赚两角小洋车钱一般,不算什么可耻的事;第二,凡是道德人格名誉,乃是个人的事,与职业没有多大关系的电影界里,就有败类,成分也未见得比政界商界高许多格外地注意罢了。”7331其实在20 世纪 20 年代的中国电影界,男女明星扮演的角色与演员本人常常被观众混为一谈,这使得早期电影明星一直摆脱不了被“污名化”的处境,女明星首当其冲。有学者指出,早期电影女明星如王汉伦、殷明珠、宣景琳等不仅被认为是“上升的明星”,还被认为是“堕落的女性”。974-82直到 20

23、世纪 30 年代,报刊上才有对电影明星的日常生活进行解密的文章,这些文章区分明星的表演与实际生活,认为“淫妇未必即淫妇”,电影明星也拥有“严肃的生活样式”。1013-14例如,1932 年的申报就记载了女明星出了摄影场之后的生活,“阮玲玉时常打麻将做消遣”,“林楚楚更加侧重家庭生活”。1123从明星到整个电影界从业人员,电影界的新生活一书梳理了他们身上种种可能存在的不良习气,论述了改良的必要性。笔者认为,电影界的新生活中的“新生活”已经偏离了国民党提倡的“礼义廉耻”“清洁俭朴”的实际要求,电影界的“新生活”代表一种现代化、职业化的电影人才培养制度,而不是简单地利用传统文化对现实社会中的人进行规

24、训的政治话语。在论及电影从业人员的习气的改变时,洪深主要侧重以下两点:其一,对比“新生活运动”之“新”与“旧生活”之黄献文,等 政治话语的艺术转换 论电影界的新生活的叙述策略HUNDRED SCHOOLS IN ARTS134“旧”,将 20 世纪 30 年代的电影事业与以前的情况比较,凸显电影从业人员改变习气的必要性。其二,“新生活运动”的实质是国民党政府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义廉耻”付诸现代化转型时期的民众改造,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免陷入悖论(即传统与现代的悖论)。但是其中提倡的诸多优良传统,确实有利于快速发展时期的中国电影事业。书中强调的电影从业人员要规范工作、严格自律、脚踏实地、为人真

25、实等都有积极向上的意义。在第五章“新生活的实践”中,洪深说:“规规矩矩的态度,正正当当的行为,清清白白的辨别,切切实实的觉悟从今天起,我们不可再过着像昨日那样浪漫,无目的,无计划的生活了。我们以后不可再有盲动了。凡动必须有益。”175-76凡此种种,皆说明在电影界的新生活中“新生活”一词的艺术象征意义已经超越了政治概念意义。三、从“新生活”到“为人生”的电影教育“为人生”是洪深艺术创作的核心理念。在中国文学大辞典中,“为人生而艺术”这一词条被解释为“五四时期出现的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一种文艺主张,最早由茅盾在 1920 年发表的新旧文学评论之评论一文中提出反对纯艺术的文学要反映人生,关心人民大众

26、的疾苦”121816。在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一文中,洪深认为:“一切的艺术,在起头的时候,都是实际地于人类的生活有帮助的。戏剧永远是为了影响人类的行为而作的。莎士比亚曾说过,戏剧应似一面照映人生的镜子。但他何尚不立刻又说,照映的目的,是把人生的善恶,显露出来;这就是指导人生了。”13265-274纵观洪深的戏剧电影剧作,无论是早期的卖梨人贫民惨剧 赵阎王,还是后来的“农村三部曲”,以及电影编剧作品歌女红牡丹劫后桃花黑旋风等,指导人生、批判社会的现实主义创作一直是其主线。洪深采用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式与其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和当时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在十年来的戏剧中,洪深坚称:“每一个剧本必然

27、包含一种人生哲学;必然是对社会某一问题表示主张和态度的。因此在中国十年来所产生的剧本中,我们可以看出十年来中国人民的情绪与思想的历史。昔人有采诗以观民风之说。戏剧里所反映的一般社会心理与要求,虽未必如社会调查报告那样有条理而详尽,但在深刻与真实方面,有过之无不及。”14739戏剧为人生服务的目的,正与洪深想要成为“中国的易卜生”的人生理想相符。在电影界的新生活的第四章“新生活与计划电影”中,作者极力推进电影界的“新生活运动”,强调“电影界的新生活,应当是整个电影界的事,而不能是电影界各个人的事”166,“在积极方面,电影有它的文化使命,需要我们努力,现在正是我们开始一种科学的也是道德的新生活的

28、时候”165。那么推进“电影界的新生活”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洪深认为:“第一,使得电影事业尽它的对于社会人生所负的文化使命;第二,使得电影事业本身发扬光大;第三,使得所有的从业员获得成功与幸福。现在电影界的生活方法,对于这三层都只有阻碍,而没有帮助的,这一个事实,我们希望电影界的人,都能深切地认识,而后他们才会觉得我们是怎么迫切地需要新生活!”167-68简单来说,文化使命、电影事业、个人幸福这三个层面,正是一个从个人到集体再到社会的“为人生而艺术”的模式。早在电影在现代艺术居怎样的地位?它和文学有怎样的关系?一文中,洪深就认为:“艺术是宣传,或说是教育。单把一卷阴片(Negative)可以制出

29、无数的阳片(Positive)来说,观众的数目可以增至无穷大,即使达到全世界的全人口也有可能性。借着 Fulm 所创造底蒙太奇(Montage)的形象的力,具体的(也是生动的)传达创作意图于观众远超过其他艺术的。”5157-158重视电影的教育功能,是洪深“为人生”艺术理念在电影艺术创作中的体现。在电影界的新生活第一章中,洪深认为当前电影界成分复杂,这导致唯利是图者、唯艺术者甚多,“有时候为了要投合观众的所好,为了要营业发达,把所谓电影的社会教育作用,完全忘却了”18。对电影社会教育功能的思考,一直伴随早期电影事业的发展。中国无声电影 一书就辑录了电影与教育电影在社会教育线上的任命论电影与教育

30、电影与儿童教育电影的教育底检讨等文章,这些文章主要论述电影在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等方面具有的优势,肯定了电影的社会教育意义。因这些文章发表在 20 世纪 20 年代中后期,恰逢电影界第一次商业浪潮,故许多文章对当时商业片大行其道并给儿童带来不良影响的状况尤为关注,呼吁影界改良。135 艺术百家 2023 年 第 2 期 总第 191 期HUNDRED SCHOOLS IN ARTS20 世纪 30 年代的中国电影界众声喧哗,不仅讨论“教育电影”与“电影教育”,还争论“电影教育”与作为娱乐的电影之间的界限与重叠部分。1937 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谷剑尘的教育电影一书,该书认为:“由教育的观点来看专

31、指一种用电影作为方法和手段来实施教育的称作电影教育;由电影的立场来看专指以教育为目 的 的 电 影 称 作 教 育 电影。”1556除此之外,教育电影一书还梳理了教育电影的途径、宗旨、目标,以及实施教育电影的方针和原则等。综合来看,笔者认为“电影教育”侧重强调电影的社会意义与价值,对何种电影、何种题材等没有提出具体的规范。在 1934 年出版的电影年鉴中,陈立夫说:“电影总是供人娱乐的工具,虽然,它在教育和文化方面曾经被人付与了严重的使命。教育的成分,应该居十分之七;而娱乐的成分,只能居十分之三。”16101陈立夫还援引洪深的话说:“电影应该是百分之百的娱乐,百分之百的教育。”16101虽然很

32、快洪深就承认这种电影实际并不存在,但我们可看出他认为电影的教育功能与娱乐功能并不是割裂的,“为人生”的电影教育理念同样不能脱离电影娱乐而存在。“他们还不曾正确地了解,电影教育,就是电影艺术本身 利用一个有趣动人的故事,一方面报告那观众以事实,一方面组织观众的情感,领导他们对于某某人事应有某种见解,应采取某种态度的。”18洪深认为实施电影教育应该运用有趣动人的故事来引导观众的情感与思路。同样,潘公展也说:“应该在一切的作为娱乐用的影片之内发挥正面的积极的教育作用。”16103他还总结道:“(一)发挥娱乐电影之正面的积极的教育作用;(二)宁可让娱乐的成分多于教育的成分;(三)教育的成分与娱乐的成分

33、,不能是混合物而应该是化合物;(五)内容应注意普遍性(即通俗性),同时,须注意现实生活的改善(在目前,即新生活的推行);(六)尽可能地求其低级趣味化,而同时不流于无聊的胡闹。”16104潘公展的诸多观点与洪深的观点相似。如洪深在电影界的新生活中认为电影与教育是化学的化合物而不是物理的掺和物17,在十年来的戏剧中论及儿童剧需要通俗化时他强调“通俗化只可是手法上的,如果在内容上也通俗化,那便成迎合观众低级趣味了”14746,等等。我们回过头来考察刚加入电影界时的洪深。洪深在明星公司编导的爱情与黄金冯大少爷卫夫人的职业四月里的蔷薇处处开等剧票房失利,洪深自认失败的原因在于自己“超前于时代”。笔者认为

34、,这是由于洪深剧作中现实主义的“为人生”的理念、“电影教育”的诉求与当时观众的欣赏水平、电影界的发展实际发生了错位的缘故。在 1934 年出版的电影界的新生活中,“为人生”与“电影教育”仍然是其电影创作的目的,这一点始终未变。四、结语李泽厚在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中认为,现代中国自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始,便在“启蒙”和“救亡”两条主线间徘徊。“启蒙的主题、科学民主的主题又一次与救亡、爱国的主题相碰撞、纠缠、同步。中国近现代历史总是这样。”1710洪深在 1916 年至1922 年间留学美国,论年纪他是新文化运动主将们的晚辈,但其在 1922 年回国之后,旋即投身中国的文化事业,他说:“我认定从事

35、戏剧和电影的人员,都是文化运动上的战士。”527“启蒙”大众从而变革社会是作为知识分子的洪深的深层次价值追求。在电影界的新生活中,洪深对电影事业职业化、演艺人员专业化的坚持,使他在思考电影界的改良时远远超过了“新生活运动”所说的“礼义廉耻”“清洁俭朴”的范畴。在自传性质的剧作戏剧官烧煤中,洪深多次表达其远离政治的人生理想,其中的原因虽然复杂,但洪深“为人生”的艺术观念将“新生活”这一具有强烈政治意义的词语很好地转换成在艺术层面改良电影界的标准。正如其在属于一个时代的戏剧中所说的,“戏剧所搬演的,都是人事,戏剧的选材,就是人生。戏剧不能没有时代性,因为人生先是不能不分时代的”5112。电影界的新

36、生活虽以“新生活”这一理念指向 20 世纪 30 年代的中国电影界,但其深层的核心理念已经超越“新生活”,是对一个时代的电影界的思考。(责任编辑:陈娟娟)1934 年元宵节(2 月19 日),蒋介石在江西南昌乐群电影院“总理纪念周集会”上发表演讲新生活运动之要义,“新生活运动”由此拉开序幕。同年,南京正中书局发行“新生活丛书”。该套丛书共有 40 种,分别为:新生活运动(蒋介石)、新生活与民族复兴(汪精卫)、新生活与心理建设(陈剑翛)、新生活与唯生史观(陈立夫)、新生活与公共卫生(刘瑞恒)、新生活与健康(刘瑞恒)、新生活与情操(叶楚伧)、黄献文,等 政治话语的艺术转换 论电影界的新生活的叙述策

37、略HUNDRED SCHOOLS IN ARTS136 新生活与礼乐(唐学咏)、艺术与新生活运动(林风眠)、新生活与妇女解放(陈衡哲)、新生活与娱乐(顾仲彝)、新生活与农村建设(邹树文)、新生活与世界潮流、新生活与国民经济、新生活与近代哲学思潮、新生活与旧社会、新生活与政治改革(章桐)、中国国民党党员与新生活运动(陈立夫)、青年的新生活(潘公展)、店员的新生活(王汉良)、儿童的新生活(胡叔异)、新生活与优生(潘光旦)、新生活与家庭(邵洵美)、银行行员的新生活(张公权)、农民的新生活(范苑声)、文艺家的新生活(王平陵)、戏剧家的新生活(唐槐秋)、电影界的新生活(洪深)、音乐家的新生活(萧友梅)、

38、劳动者的新生活、政务官的新生活、公务员的新生活、军官的新生活(朱培德)、教育家的新生活(汪懋祖)、校长的新生活、警士的新生活(陈焯)、宪兵的新生活(谷正伦)、士兵的新生活(张治中)、县长的新生活(梅思平)、妇女的新生活。参见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年版,第 549 页至第 566 页。参考文献:1洪深.电影界的新生活M.南京:正中书局,1934.2蒋介石.新生活运动两周年之感想A.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新生活运动辑要(第一编)C.南京: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编辑室,1936.3慕优生.海上梨园杂志M.上海:振瞆社,1911.4汪叔潜.新旧问题J.青年杂志,1915,(

39、1).5洪深著,洪钤编.洪深文抄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6阎析梧,孙青纹.赞洪深在艺术上的首创精神A.孙青纹.洪深研究专集C.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7洪深.现代戏剧导论A.蔡元培等.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C.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45.8陈美英,宋宝珍.洪深传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9万笑男.上升的明星?堕落的女性?1920 年代上海的电影女明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0墨稜.明星生活的内层J.影坛,1935,(4).11星宿.出了摄影场以后女明星们在做么生?(上)N.申报,1932-12-05(23).12钱仲联等.中国文

40、学大辞典(修订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3洪深.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A.中国戏剧家协会.洪深文集(第 3 卷)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4中国文化建设协会.十年来的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15谷剑尘.教育电影M.上海:中华书局,1937.16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编,北京市市属市管高校电影学研究创新团队整理.中国电影年鉴 1934(影印本)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7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Political Discourse of Artistic Conversion:On the Narrativ

41、e Strategy of The New Life of Film IndustryHUANG Xian-wen,GUO Chang-ming(School of Arts,Wuhan University,Wuhan,Hubei 430072)Abstract:In 1934,the Zhengzhong publishing house published Hong Shens The NewLife of Film Industry,The auth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new life”into the 1920s and 1930s of C

42、hinese film industry,In the film practitioners pro-fessional,professional production,film educ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exploration.On the surface,Hong Shen let“New life movement”theory as a guiding principle,trying to improve the film industry.The essence is the deepening of the enlightening i

43、ntellectuals,and the political meanings of the“New life movement”from social transformation to“Art for life”for improving the film industry,The“new life”as a political discourse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the pur-suit of the film industry in the 1930s.Key Words:Hong Shen;The New Life in the Film Industry;Filmmakers Self-Discipline;Film Educa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