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一、说教材:陈太丘与友期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的第二篇文言文。第一单元课文以亲情、友情为主要话题,以散文、小说、散文诗的文学形式对学生进行做人道理、个人修养、文明礼貌等人文素养的教育。陈太丘与友期这篇文言文主要内容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文中的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同时告诫人们,做人要讲信用,为人要方正。 编者用意:一是表现小神童的反应敏捷、聪明过人;二是强调生活中文明礼貌、诚信等细节问题的重要性,提高个人修养;三是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积累必要的文言文知识。二、说学情初中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这篇文言文对七年级学生的思
2、想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做人的道理、文明礼貌、讲诚信等基本道德;同时,七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还有一定难度,掌握课文内容是理解主题的基础,是吸收作品中道理的根本所在。三、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二个:1、诵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基本内容;2、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美德。教学重难点: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2、感受文中人物性格特点,领会为人之道。四、说教法与学法教法方面,我主要以组织学生自读研讨、合作探索、讨论争辩为主。学法方面,我主要采取自学研讨法、合作探究法、发现法、以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自学研讨、探究的基础之上掌握课文,然后教师
3、引导并延伸,再通过活动、合作学习等方式创设宽松、平等、自由、快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家里来了客人,家长不在家 ,你是怎样接待的?通过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 1、朗读,掌握重点字词句。(读准字音、注意停顿、人物对话语气) 2、抽查学生朗读课文。3、齐读课文。 (三)、疏通文意,复述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结合注释理解文意,标记不理解的词句,与同桌交流。2、提出交流仍不能解决的词句,全班同学互助解决。 3、重点掌握的字词:(1)与友期行: 约定 (2)期日中: 约定的时间 (3)太丘舍去: 舍弃 离开 (4)
4、去后乃至: 才 (5)尊君在不: 通“否”(6)相委而去: 丢下 离开 (7)下车引之: 拉 之:代词 代元方4、学生复述课文,补出课文省略的部分。(四)、分析课文:1、思考问题 (1)友人为什么怒?元方怎样反驳“友人”的? (2)从元方的回答看,元方是个什么样的小孩? (五)、质疑探究:1、 太丘未能坚持等朋友是否也不能够守信?2、 友人知错而改“惭”说明友人是什么样的人? 3、元方最后“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六)、学习体会: 请学生谈谈从这则故事里学到了什么?小结: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续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守信。让我们以天地为宽,真诚为骨。做一个高尚的人,正直的人。我们相信:诚信相伴,人生路才宽。 (七)、拓展延伸,课后第五题(八)、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课文,收集有关诚信的成语或格言警句 2、请课外阅读世说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