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第五课 (章节) 第( 1 )课时课题摆教材简析本课在认识了摆的运动特点后,以单摆为话题,让学生再一次经历“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再一次使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来收集证据,验证假设。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探究影响摆快慢的因素。第二部分:研究在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摆长和摆动次数的关系。第三部分: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再次回到生活中去发现摆动。学情分析刚刚步入四年级的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三年级的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激发和呵护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至关
2、重要的。同时,由于受年龄和其他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学校某些老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这更需要我们科学教师倾注更多的精力。教学目标1.能够假设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并能设计实验进行验证。2.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摆得越慢。3.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重难点分析重点: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难点:设计一个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与教师给的次数一样。教与学准备夹子、重物、棉线
3、、铅笔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集中话题1、教师:我手心里握着一样东西,大家想看看是什么吗?(教师松手,手心挂着一个简易的摆)问学生: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板书:摆2、教师:关于摆,你们知道些什么知识?(指名学生说说)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摆,探究一下摆中有什么奥秘。二、探索和调查让学生学会测定15秒内摆摆动的次数。(1)教师:要了解摆的奥秘,首先,让我们来掌握一项本领,学会测定摆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那摆怎样才算摆动一次呢?教师演示:把摆拉开一个角度,松手。同时讲解:摆摆到另一面,再回到开始运动的地方我们就算摆摆动一次。(2)讲解如何使用秒表记时。(3)教师与学生合作:测定讲台上的摆15秒内摆
4、动的次数。教师同时指导,怎样减小误差。(每组到老师处领一个摆,组内自行分工:记时员,操作摆的人员,记数员,记录员,汇报员。)(4)学生合作测定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5)学生汇报。2、发现问题,作出假设。(1)谈话:同学们,你们汇报的实验结果,各组的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基本上都不同,那为什么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会有快慢?摆摆动的快慢究竟与什么有关呢?请同学们观察你们的摆,作出你们的猜测。(2)学生讨论,作出猜测。(3)学生猜测,归结为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摆锤的轻重、摆线的长短有关。(板书)设计实验,验证假设。(1)教师:假设不一定是正确的,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证明。你们小组觉得摆的快慢与哪
5、种假设最有可能有关,就作为你们研究的课题,设计一下你们的实验该怎么来做?并记录下你们的方案。(2)学生讨论,设计方案。(3)学生汇报方案, 相互评点各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科学,教师再提供参考意见,主要是怎样控制变量。实验验证,得出结论。(1)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验方案,操作实验。(2)汇报结果。(实验结果可能会出错,研究同一课题的小组如果发生冲突,让大家找一找出错的原因)(3)教师问出错的小组,别人讲的是否有道理,有道理自己就再做一遍。(4)汇总得出结论:摆的快慢只与摆线的长短有关。5、研究摆摆动快慢的内在规律。(1)分派任务:全班九组,每组选做一个15秒内正好摆动8、9、10、11、12、13、
6、14、15、16次的摆。每次做的结果记录下来,便于修正。(2)小组合作制作。(3)制作完成的小组把摆挂到黑板相应次数的钉子上。(5)观察挂在黑板上的摆,有什么规律?(6)小结:摆的快慢只与摆线的长短有关;而且摆线越长,摆得就越慢;摆线越短,摆得就越快。6、应用(1)教师出示一只挂钟:老师的这只挂钟走慢了,那么我们怎样做才可以让它走准呢?走快了,又该怎么办?(2)学生讨论、汇报。(3)教师针对挂钟讲解。三、回顾和解释教师:这节课,我们又一次运用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研究了摆,你们获得了有关摆的哪些知识?学生交流。四、布置作业收集有关摆的资料。媒体使用无板书设计摆1. 认识摆2. 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摆长3. 生活中的摆作业布置与设计教学反思学情反馈:存在问题:解决办法:主备人于文婷教案来源教参审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