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比例的意义导学案设计与解析.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074284 上传时间:2024-1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例的意义导学案设计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比例的意义导学案设计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比例的意义》导学案设计与解析 学习内容:比例的意义。课本第32-33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六第1、3题。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我能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我会通过观察、计算、比较、讨论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会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难点:能快速、正确判断两个简单的比能否组成比例,形成一定的数感。 下面学的知识和比有着密切的关系哦! 教学流程: 【课前独学】 一、旧知铺垫 1、两个数( )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火车4小时行320千米,火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 ):(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比的前项是( ),比的后项是( ),比值是( )。 二、自学课本第32-33页,完成下面各题。 1、第32页左上图和右下图中的两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和比值分别是: 左上图:( ):( ),比值是( ),右下图:( ):( ),比值是( )。 2、计算后我发现: 。所以,可以将这两个比用( )连接,写成一个( )式,即15:10=( ):( )或15/10=( )/( ),像这样表示两个比值相等的式子叫做( )。 3、我还发现,组成比例的条件是:必须有( )个比,且( )相等。 【知识链接】上网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我的小问题: 。 【课中导学】 三、情境导入 1、同学们,国旗是祖国的象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尊重和爱护它,我国国旗法第十七条 “不得升挂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规格的国旗”,这句话是什么含义呢? 2、观看课本上的四幅图。 这4幅图中都有国旗,在不同的场合国旗大小一样吗?国旗是可以随便制作的吗?究竟国旗的尺寸中存在着什么有趣的比呢?同学们想不想探究一下?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比例的意义(板书) 小组评价: 四、独学检测 1、说一说:小组展示独学收获。 2、批一批:两人小对子互批独学习题,并互评。 五、合作探究 1、比例的意义 (1)找一找:这4面国旗中,你还可以找出哪两个比的比值是相等的? (2)归纳: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 )。 (3)写一写:比可以写成分数形式,比例可以写成分数形式吗?试一试。 (4)想一想:比和比例有什么不同? 比 由( )个数组成,是一个( ),表示( ),有( )项 比例 由( )个数组成,是一个( ),表示( ),有( )项 2、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1)思考:比例由几个比组成?这两个比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看什么? (2)试一试:完成课本第33页“做一做”第1题。 3、写出比值是5的两个比,(      )和(     ),组成比例是(          )。 4、讨论:课本第33页做一做第2题右图中的4个数可以组成多少个比例? 六、小组展示合作学习成果,评价、质疑、优化。 【检测反馈】 一、填空 。 1.表示(         )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他们的(         )是不是相等。  3.4:6和8:12,他们的比值都是(   ),组成的比例可以写成(            ),也可以写成(            )。  4.12的因数有(                             ),选出其中4个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  二、判断是否能组成比例(括号里写上是或否,照例子写出理由。)  (1)3:8和15:40 (    )  因为3:8= ,15:40= ,两个比的比值 ,所以两个比 组成比例。  (2)下表中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比能否组成比例?(课本第36页练习六第1题) 【总结评价】 自我评价:太棒了!( )有进步!( )加油哦!( ) 1、我的收获: 。 2、这节课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案例分析: 比例的意义是在学生对比的意义、性质和比值的意义以及求比值的方法有了较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掌握这部知识将为进一步学习正、反比例的意义,用比例的方法解应用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教材中的情境图是在不同的场所升挂不同规格的国旗,蕴含着法制教育的渗透点。 本节课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适时渗透法制教育 在学生独学部分,我让学生先上网了解一些有关国旗的法律知识。 课的开始,让学生观看了一段视频:天安门升国旗仪式。然后问:这是什么活动?你们平时有这样的活动吗?升国旗时你发现人们有什么特点吗?当学生说出升国旗时人们的表情很严肃、庄重时,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并让学生齐读。之后,老师问:“不得升挂破损、污损、不合规格的国旗”这句话是什么含义呢?接着出示各种不同场合悬挂的大小不一,标有长和宽长度的国旗。问:这些国旗的大小不同,哪合规格吗?再通过让学生写出长和宽的比、求比值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发现这些大小不同的国旗,长与宽的比值都是3/2,体会到我国的国旗不论大小,都是按3:2的比来设计的,这样设计的国旗都是合规格的。然后通过让学生找出,大小不同的几面国旗长和宽的比的等量关系,巧妙地揭示出比例的意义。在这节课中,老师把法律条文作为导入新知的教学情境,把法制内容和学科内容有机结合,从法制原型过渡到数学模型,既有效地渗透了法制教育,又凸显了数学学科特色,在浓浓的“数学味”中实现了润物无声的艺术效果。 二、 创造有效学习情境,激发学习主动性。 在学习比例的意义时,我先让学生根据要求亲自动手写出两个数的比,并求出比值。然后,分析这些比的比值,看发现了什么?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揭示比例的意义。在此同时还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比值相等时组成比例的核心,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时,关键看这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最后通过小组讨论:比与比例的联系与区别,并揭示数学知识不是孤立的,而它们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概括出了较为简洁的数学概念,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参与课堂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 三、 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拓宽教材”。 教材是提供给学生学习内容的一个文本,我根据学生和自己的情况,大胆对教材进行了再思考、再开发和再创造,用活、用实教材。这节课中在四面国旗的尺寸中找比组成比例,学生比较容易找到国旗长与宽的比,两两可以组成比例。同样国旗宽与长的比,两两也可以组成比例。另外每两面国旗的长之比与它们的宽之比也可以组成比例,课题中通过“你还能找出其它的比吗?”的提问,鼓励学生打开思路,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从不同角度去寻找,以加深对比例意义的认识。在练习中要根据给出的4个数据,组比例。学生通过迁移比较,小组合作交流,多方验证,大家的思维从先前的不知所问到最后的豁然开朗,经历了这个愉快的学习过程,获得了成功的体验。通过本次的教学展示,总体感觉自己整节课的教学流程清晰,教师对本节课的两个重点突破较好,学生都理解了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比例,并且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地写出比例。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学会了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组成比例。练习设计,能体现学生思维的递进性,练习有层次。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本课的教学任务起到了很好的巩固作用。但本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1)整节课一味担心自己的教学任务不能完成,对学生放手不够,有牵着学生走的嫌疑。(2)对学生出错的地方强调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将加大“放手”力度,多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语言力争言简意赅,把更过的时间还给学生探究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