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音乐史学习对高职师范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6143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史学习对高职师范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音乐史学习对高职师范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第22卷 第6期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6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音乐史学习对高职师范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牛晓茹【内容摘要】针对当前高职师范院校学生与日俱增的心理健康问题文章陈述了高职师范院校学生的几种心理问题剖析了高职师范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论述了音乐史学习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了解决高职师范院校学生心理问题较为可行的几种途径【关键词】音乐史师范院校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美学名作赏析【作者单位】牛晓茹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当今社会生存、生活压力巨大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学生也不再是“无忧无虑”的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高职师范院校的学生有其职业

2、方向特殊性他们将来可能会走向教师岗位一名教师的心理是否健康将影响祖国的下一代要将眼光聚焦到幼儿教师本身的心理健康问题上对于师范生的心理健康研究刻不容缓一、高职师范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一)压力多元化.学习压力 在新形势的社会背景下在产教结合的趋势下在 教育理念的导向下社会对高职院校师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使毕业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学校为师范生设置的课程难度也在逐年增加 因此师范生面临学习课程多样、学习任务复杂、学习难度加大等一系列问题.就业压力 目前我国越来越重视学龄前儿童的启蒙教育所以高职师范院校的学生就业前景比较广阔可以从事的行业也比较宽泛 学生要想毕业后直接就业就必须在校学习期间考取

3、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如:普通话证、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保育员证、营养师证、公共育婴师证等 尤其是教师资格证更是一名师范生必备的职业资格证书 如果考不到职业技术证书就不具备就业竞争力通常会在面试的第一轮被淘汰.经济压力 高职师范院校的学生在上学期间会有很多方面的花销比如生活费、置装费、社交费用等但他们普遍又没有经济来源只能靠家里提供 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很多家庭以务农为生家里子女多或干脆是留守家庭靠低保生活不太富裕的情况比较常见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来到城市里上学每天和同学、同寝室的室友生活在一起难免会横向比较进而有可能会恶性攀比 在屡次遭遇挫折后产生自卑心理对原生家庭产生厌弃情绪在这样的重重压力下师范

4、生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二)情感不稳定 高职学生正处于对社会初步认识与探索的时期好奇心比较强有探索欲望 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渴望被关注还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经历了三年紧张的高中生活和严苛的高考后会想要放松地享受大学生活 加之已经成年与人谈恋爱也不属于“早恋”如果在正常的交友范畴学校和老师都不会过多干预 但殊不知本身还处在青少年和青年的交织期对待复杂的感情生涩而不会处理情绪经常会受到两性感情的不良影响而产生大幅度的波动(三)人际交往难 人是社会群体无论在哪个年龄段人与人之间如果想要相处愉快都是需要智慧和方法的 高职师范生多为女生性格特征较为敏感情感丰富、脆弱常会因为一

5、些小事产生困惑和烦恼 并且遇到问题通常不能够冷静、理智处理进而发展到人际关系紧张这种情况在一个宿舍内较为常见 女生有时也会搞小团伙无形中就孤立了某些自我意识强烈、自私、行事张扬或者某些方面与大家不太同步、不太合群的学生慢慢就会形成某种对立关系二、高职师范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一)原生家庭教育影响 高职师范院校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地区 农村地区学校的硬件设施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相对城市学生来说这里的学生接受的教育比较落后 他们的父母大多务农学历较低家庭教育仅限于让孩子吃饱穿暖很少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和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 还有一定数量的学生来自单亲家庭或是留守家庭从小就跟着祖父祖母生活老人对

6、待孙辈溺爱多而严教少、物质要求满足多而精神要求满足少 这种家庭教育可以说是无效、缺失的(二)多年学习经历的负面影响 大部分高职师范学校的录取分数较低招收进来的学生良莠不齐、文化素质偏低的局面 这些学生只有极少部分是高考发挥失常分数不达本科线极大部分都是在初高中阶段甚至小学阶段就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成绩不佳 可以说他们在学习这件事情上经历了多年的挫败感一直处在老师、家人对他们的否定和周而复始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中极为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乃至自我厌弃 长期处在这些负面情绪的打压下极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三、音乐史学习对高职师范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一)音乐史教学是音乐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史是音乐由产生到

7、发展的历史包含了音乐、历史、人文等多元化的内容其中蕴含丰富的美学思想 从古至今由西至中许多哲学家、音乐家、思想家都提出了自己的音乐美学观点在西方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和谐论”哲学家柏拉图强调音乐的社会作用亚里士多德提倡音乐的道德作用亚里士多赛诺斯重视音乐感性的、听觉性质的重要性 中世纪教会统治时期上帝至高无上人们将音乐美的认识建立在神权基础之上而与之相对立的文艺复兴时期追求人性解放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年第22卷 第6期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2023(22)6将音乐审美作为激发人性情感的手段我国的先贤们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孔子认为音乐要有“仁”的内涵提出了“

8、尽善尽美”主张音乐的最高境界是用其“仁”的思想来感化、引导人民向善荀子在他关于音乐美学的著作乐论中深刻阐述了音乐作为教育手段对人民的教化起到的积极作用 “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老子的音乐审美集中体现在“大音希声”这四个字上“音声相和”和“五音令人耳聋”分别是他的音乐审美标准和音乐批判准则庄子将音乐划分为“天籁、地籁、人籁”崇尚自然强调“法天贵真”而墨子立足于小生产者和百姓的角度希望统治者应该先以万民的利益着想摒弃无休止的享乐提倡“非乐”还有我国最早的音乐理论著作乐记、嵇康的声无哀乐论这些音乐美学思想学习音乐史要善于发现历史长河中的诸位先贤对音乐的态度和看法体会社会发展和音乐审美

9、之间的联系发掘音乐内在的美以这种美力激发学生内在的拼搏、耐心、热情、胆识等潜力(二)作曲家的人生经历对学生的启示 音乐史这门学科是建立在历史发展的脉络之上基于当时的世界客观环境、社会发展情况、人文素质基础等一系列综合条件下发生的与音乐相关的发展历史 以史为鉴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能领悟做人的道理和人生心得 这些感悟可以使学生受到启示走出阴霾提高自我修复意识譬如西方巴洛克时期著名的作曲家亨德尔他一生大起大落、跌宕起伏靠着坚韧的心性和顽强的意志成为乐坛上的“常青树”和“多面手”再譬如德国作曲家马勒经历了女儿夭折、因犹太血统被排挤和贫病交加的各种悲剧依然执着于创作和演出 还有大家十分熟悉的古典主义三巨头之

10、一、影响了其后一大批浪漫主义作曲家的贝多芬用短暂的一生为后世留下丰富音乐遗产的“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乃至为我们留下千古绝唱、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我国民间音乐家华严钧等这些音乐家都是在身体和内心充满了病痛、折磨、创伤的时候用个人强悍的意志力执着于生命、执着于音乐、执着于创作这才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传世的经典作品学习音乐史更要善于在学习作曲家生平的境遇中体悟人生的生存哲理和智慧启迪学生培养努力、坚韧、自信、乐观等积极进取的精神(三)名作欣赏能调节学生心理状态 高职院校使用的音乐史教材不仅有理论讲述而且有名作赏析穿插其中 这使得音乐史课堂层次更加分明、效果更加丰富也使得学生能在学习理论知识之余对应地欣赏作

11、曲家们的名作教师在课堂上介绍作曲家时要尽量选取具有明媚气质、能舒缓情绪的音乐作品供学生欣赏 诸如讲到维瓦尔第时欣赏他的小提琴协奏曲春讲到海顿时选择他的小夜曲来欣赏讲到莫扎特时让学生聆听一下唤醒童年记忆的小星星变奏曲这些作品会让聆听者一瞬间缓解紧张情绪在课堂上得到暂时性的放松和闲适学习音乐史要在聆听美妙音乐的同时找到自己情绪压力的释放点找到适合舒缓自身压力的音乐 以便在此后感到压力堆积时能够行之有效地进行自我缓解、自我修复四、音乐史学习解决高职师范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路径(一)音乐美学对心理健康的促进方式 在小范围的学生中间开展循序渐进的、有意识的训练音乐审美的活动让学生将专注力集中到音乐本身释放

12、压力.感受力 在听赏音乐的基础上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进行简单的身势律动感受音乐内在的旋律美和律动美.想象力 想象力是帮助学生“听懂”音乐的重要手段根据对音乐形象的想象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思考力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利用自己擅长的乐器进行即兴的节奏和旋律方面的变奏由感受音乐到想象音乐直至思考再创作这是从被动聆听到主动创造的过程是学习音乐、体会音乐美的阶段性升华(二)作曲家生平轶事座谈 团体咨询()是心理学领域的一种商谈疗愈模式 也称为团体心理咨询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方式我们这里可以采用类似的形式组织一些有焦虑、自我否定、心理迷茫等感受和症状的学生由教师和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共同根据学生心

13、理问题的相似性组成课题小组 通过座谈音乐家的生平轶事(尤其是他们在遭受挫折后仍然能够坚韧不拔的励志故事使学生心理达到某种共情感触)训练、引导、解决小组内的学生共有的心理问题 进入小组内的学生成员在座谈中通过观察、学习、分享、体会以及参与一些轻松的相关活动了解作曲家坚韧的内心力量和为了音乐事业而忘我的精神进而产生同理心、放松紧张的情绪对照音乐家们的遭遇设想自己的解决办法逐步建立自信心从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肯定自己、重拾生活信心的目的虽然他人的生活经历不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但会让学生们增长知识、增加见闻增加前进动力(三)音乐名作赏析音乐疗愈 研究表明音乐欣赏可以改善工作、学习、生活状态旋律优美的

14、名家名作对人的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 音乐名作赏析作为审美教育可以直接让学生在流动的音乐旋律线中、在丰富的和声织体中、在速度和力度的对比情绪中、在律动的节拍节奏中体会到音乐的旋律美、和声美、情绪美以及节奏美 它还可以发挥音乐的精神功能用其内在的美力和影响力沟通人的心灵、健全人的心智提高师范生的人文素养使其摆脱情感困惑欣赏名作时可采取以下三个步骤:一是聆听音乐作品形成初步的映像二是通过具有专业素养的教师引导深刻理解该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创作背景、作曲家的生平经历和性格特点、作曲家的创作风格等三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认知特点内化为自己的感受五、结语综上所述当前我国高职师范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因素 音乐史学习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要通过名作欣赏等方式指引师范生摆脱心理阴霾还学生一片心灵的净土【参考文献】余晓霞武婷婷.论音乐欣赏对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山西青年:周绍梅.高职幼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调节.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庄怡红.道为乐魂 老子音乐美学思想新论.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吕欢.团体心理咨询技术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亚太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