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佟学惠一、教学内容:课本第35页的例9及下面的“做一做”。二、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计算器能独立探索、发现规律,在观察中找到规律并应用。2、经历观察、比较、归纳、推理等思维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数学规律,发现数学结论的基本方法,培养数学能力。3、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奥秘和魅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三、教学重点:运用计算器计算,发现算式的规律四、教学难点:运用规律直接写出得数五、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每个学生准备一台计算器.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教师出示:12345679,学生读数,你发现了什么?预设:
2、缺少数字82、做游戏:从“19”这9个数字中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数字记在心里,但别说出来,接下来呢,在你的计算器上连输九次然后把它除以“12345679”,得到的结果告诉老师,我很快就能知道你最喜欢的数是几。3、揭示课题:很神奇吧,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探索,你会发现数学中还有许多这样有趣的现象。今天,我们将利用计算器去探索更多的有趣的神奇的数学规律,有兴趣吗?(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1、出示例9(1)用计算器计算下面第一组题目。(2)独立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小组交流小组内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思考:你是根据什么来写的商?学生自己看书,独立思考,教师巡视。3、集体交流预设:(1)被除数
3、和除数 (2)商是循环小数(3)下一题结果是上一题的2倍(4)循环节都是被除数的9倍教师小结:(1)观察比较复杂的计算规律时计算器更便捷; (2)要有序的观察算式,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4、应用规律611= ( )711= ( )( )11=0.7272( )( )=0.8181 教师小结 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以后你遇到像上面这样的有规律的问题时,该怎么解决呢?(1)先观察题目已经给你的算式,从中总结出规律。(2)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去解决接下来的问题。(三)应用知识1、完成35页做一做。监控: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1)积是由2和1组成的,整数部分是2,小数部分是1 (2)2与1的个数与第一个因数3的个数相同。2、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1218=3436=7179=5357=预设:首同尾和十用计算器计算前两道题,直接写出后两道题目的积。1218=2163436=12247179=56095357=3021你能再编出一道类似的题目吗?3、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6469=44164696=44163486=29244368=2924应用规律,自己再编一组。小结:观察规律要全面。4、像这样摆下去,摆100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