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一次高原涡东移引发江淮强降水的动热力机制分析_燕若彤.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2427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次高原涡东移引发江淮强降水的动热力机制分析_燕若彤.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次高原涡东移引发江淮强降水的动热力机制分析_燕若彤.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次高原涡东移引发江淮强降水的动热力机制分析_燕若彤.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42 卷 第 3 期2023 年 6 月高原气象PLATEAU METEOROLOGYVol.42 No.3June,2023燕若彤,许东蓓,孙继松,等,2023.一次高原涡东移引发江淮强降水的动热力机制分析 J.高原气象,42(3):701-710.YAN Ruotong,XU Dongbei,SUN Jisong,et al,2023.Analysis of Dynamic and Thermal Mechanism of Heavy Precipitation over the Yangtze-Huaihe River Basin Caused by a Qinghai-Xizang

2、 Plateau Vortex Moving Eastward J.Plateau Meteorology,42(3):701-710.DOI:10.7522/j.issn.1000-0534.2022.00090.一次高原涡东移引发江淮强降水的动热力机制分析燕若彤1,许东蓓1,孙继松2,3,麦哲宁1,常秉松1,丁艺涵1(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225;2.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09;3.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摘要:利用 ERA5(0.250.25)逐小时再分析资料,TRM

3、M 卫星降水资料和 FY-2E 卫星黑体亮温(TBB)资料等,探讨了2017年7月7-9日的一次移出高原涡形成发展的环流背景和移动特征,以及引发江淮流域强降水的动热力机制,并应用HYSPLIT4模式追踪江淮流域强降水的水汽源地。结果表明:此次高原涡生成于高原中部,先向东南方移动,到达四川中部后转为东北向移动,生命史为39 h。200 hPa南亚高压和高空急流强度较强,低涡位于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的辐散区,促使低涡形成和发展。500 hPa低涡前部的负变高中心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的西南气流引导低涡的东移和转向。低涡移出高原后处于高空槽前正涡度平流造成的减压区,加之大地形背风坡有利于气旋性涡度

4、增强,低涡得以发展。低涡下高原后沿江淮切变线移动,槽后的冷空气与携带孟加拉湾和南海水汽的偏南气流汇合,在锋生作用下低涡发展为江淮气旋,降雨量迅速增强达到大暴雨标准。高低空急流的耦合和低层对流不稳定的发展加强了动力抬升作用,有利于江淮强降水的形成。强降水的水汽源地主要为南海和孟加拉湾,降水最强时段对应辐合上升运动最强,对流云发展旺盛使降水得以维持。关键词:高原低涡;东移过程;维持机制;江淮降水文章编号:1000-0534(2023)03-0701-10 中图分类号:P447 文献标识码:ADOI:10.7522/j.issn.1000-0534.2022.000901 引言 高原低涡(以下简称高

5、原涡)是指暖季出现于青藏高原地区近地表的中尺度低压系统,其水平尺度400500 km,垂直厚度23 km,主要位于500 hPa等压面上(叶笃正和高由禧,1979;郁淑华和高文良,2006;Li et al,2014;Feng et al,2016)。高原涡大多数在高原西部产生,消失于高原东部,少部分高原涡移出高原后会影响高原邻近地区的降水,甚至使中国广大地区产生暴雨、大暴雨,造成高原以东地区严重的洪涝灾害,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叶笃正和高由禧,1979;Tao and Ding,1981;牟惟丰,1992;张顺利等,2001;李国平,2002;黄楚惠等,2015;郁淑华等,2

6、012;Yu et al,2014)。近些年来,气象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对于高原涡东移机制方面的研究。乔全明(1987)认为夏季高原涡螺旋结构与热带气旋类似。宋敏红和钱正安(2002)发现高原中东部气柱平均厚度可指示高原涡的移动。刘富明和洑梅娟(1986)、高文良和郁淑华(2007)和 Li et al(2014)发现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以及上升运动对高低层质量的调整是影响高原涡收稿日期:20220618;定稿日期:20220929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1937301)作者简介:燕若彤(1998-),女,陕西渭南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灾害性天气形成机制研究.E-mail:通信作者:许

7、东蓓(1968-),女,浙江东阳人,教授,主要从事天气动力学及灾害性天气形成机制研究.E-mail:高原气象42 卷发展和东移的主要因素。郁淑华(2002)对水汽图像进行了分析,发现对流层中上部的水汽涡旋对高原涡活动具有指示意义。何光碧等(2009)指出地形的作用和冷暖空气交汇使得低涡更易发展和维持。移出高原并东移加强的高原涡,对于我国乃至东亚地区的强降水影响很大(Yu et al,2016)。王欢(2005)认为与江淮地区的中尺度云团对应的中尺度低涡的发展加强是造成江淮暴雨发生的伴随系统。赵玉春和王叶红(2010)认为高原涡形成后沿高原东北侧下滑可在四川盆地诱生西南涡,并造成川中特大暴雨。何

8、光碧等(2016)指出高原周边持续性暴雨过程通常伴随着高原涡、西南涡等低值系统。陈筱秋和王咏青(2016)分析认为江淮暴雨的产生与500 hPa高空槽前中低层低涡、切变线、气旋等引起的强上升运动有关。汤欢等(2020)指出降水的强盛阶段对应高原中尺度对流系统与西南低涡的耦合期,暴雨区主要集中在高原东移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冷云区。张芳丽等(2020)、蒋伊蓉等(2022)认为暴雨是在高空急流、高空槽、西太副高和西南低空急流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以上研究加深了我们对于高原涡及其影响机制的认识。开展高原涡东移造成下游强降水的成因研究,可有效改善高原邻近地区及其下游地区的天气预报水平,减少高原涡暴雨所造成的损

9、失。为此本文选取盛夏时节一次高原涡东移下高原后在江淮流域引发显著降水的个例,揭示其形成发展的环流背景和移动特征,并探讨其引发江淮流域强降水的动热力机制,以加深对高原涡影响的认识。2 资料与方法 本文所使用的资料包括:(1)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发布的 ERA5 逐小时再分析资料,水平空间分辨率为 0.250.25,包括各层等压面上的高度场和物理量场。(2)热带测雨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卫星反演的3B42降水资料,空间分辨率为0.250.25,时间分辨率为3 h(Huffman et al,2007)。(3)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10、的逐小时 FY-2E 卫星黑体亮温 TBB 资料。(4)地形数据使用的是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下属的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NGDC)开发的全球地形模型(ETOPO2v2),包括全球陆地和海洋的地形,将其插值为空间分辨率为 0.250.25。(5)青藏高原边界线使用的是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TPDC)2021年版青藏高原范围界线数据(张镱锂等,2021)。文中使用的地图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标准地图服务系统下载的审图号为GS(2019)1822号的中国地图制作,底图无修改。位温是一个保守量,可以用作锋生函数的计算。锋生函数F=ddt|的计算公式(朱乾根等

11、,2000)为:F=-1|(x)2ux+(y)2vy+xy(ux+vy)-1|(xx+yy)p+1|xx(ddt)+yy(ddt)(1)式(1)中三项依次表示空气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和非绝热加热对锋生的作用。F0,表示有锋生作用,F0,表示有锋消作用。本文将利用锋生函数探讨高原涡东移到达江淮流域时天气系统发展演变过程。对于江淮流域降水过程中水汽来源的分析是基于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空气资源实验室和澳大利亚气象局联合开发的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模式 Hybrid Single 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 Model(HYSPLIT

12、),该模式是对气块移动路径的空间和时间上的位置矢量进行积分,通过气块的初始位置和第一猜测位置之间的平均速度计算得到气块的追踪位置,对气块后向积分即可以确定水汽轨迹(Draxier and Hess,1998)。3 高原涡移动特征及江淮降水实况 2017年7月7日15:00(世界时,下同),高原涡在杂多地区(32.5N,94E)生成,中心强度为585 dagpm(图1)。低涡生成后逐渐东移,8日03:00进入四川后向东南移动,此后低涡移动缓慢。15:00低涡移出四川盆地后转向东北方向移动,进入江淮流域后低涡强度不断增强。9日03:00低层涡度开始减弱,06:00低涡在山东西南部消亡,生命史长达3

13、9 h。此次低涡东移造成江淮流域一次大范围的降水,主要出现在8日15:00至9日06:00。降水区域呈东西带状分布,降水中心位于湖北东部至河南南部(30.5N-33N,112E-117.5E),8日15:00至9日15:00累计最大降水量超过103 mm,达到大暴雨标准 图2(a)。当低涡于8日15:00开始进入江淮流域时,涡度逐渐增大,降水开始增强 图 2702燕若彤等:一次高原涡东移引发江淮强降水的动热力机制分析3 期(b)。此后在8日18:00至9日00:00涡度一直维持高值,降水逐渐增强达到峰值。9日 03:00开始减弱,降水强度也随之减弱。4 高原涡形成发展的环流背景 在 2017年

14、 7月 7日 15:00对流层上层 200 hPa,南亚高压中心位于青藏高原南部,强度为 1264 dagpm,整体呈东西带状分布,东伸明显,1252 dagpm等值线东伸至128E以东。南亚高压以北存在高空急流,急流中心最大风速为52 m s-1,高原中部为偏西风控制 图3(a)。在青藏高原的西北侧有槽东移发展,在同时次 500 hPa上,东亚地区中纬度为一槽一脊形势,东亚沿岸有东亚大槽维持,我国新疆到蒙古国一带有一高压脊,脊前为西北气流。青藏高原北部的西风气流经过青藏高原时,由于地形侧向摩擦作用反气旋性涡度增强,与脊前西北气流合并使得高原北部风向转为偏北风和偏东北风。与此同时青藏高原南部有

15、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暖湿气流北上增强,南北两支气流在高原中部汇合形成气旋式涡旋。高原涡在 32.5N、图12017年7月7日15:00至9日06:00高原涡移动路径“”为高原涡位置,黑色虚线为高原涡移动路径,绿色实线为青藏高原边界线,彩色区为地形Fig.1Movement path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vortex(QXPV)from 15:00 on July 7 to 06:00 on July 9,2017.is the position of the QXPV、the black dotted line is the movement path o

16、f the QXPV、the green solid line is the boundary line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colored area is the terrain图22017年7月8日15:00至9日15:00累计降水量(a,单位:mm)分布,2017年7月8日15:00至9日06:00 500 hPa区域(30.5N-33N,112E-117.5E)平均涡度(黑色实线,单位:10-5 s-1)和3 h累计降水量(直方图,单位:mm)随时间的演变(b)(a)中绿色实线为青藏高原边界线Fig.2Distribution of cumula

17、tive precipitation(a,unit:mm)from 15:00 on July 8 to 15:00 on July 9,2017 and evolution over time of regional(30.5N-33N,112E-117.5E)mean vorticity(black solid line,unit:10-5 s-1)and regional mean 3 h cumulative precipitation at 500 hPa from 15:00 on July 8 to 06:00 on July 9,2017(b).The green solid

18、line in(a)is the boundary line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703高原气象42 卷94E 生成,中心位势高度为 585 dagpm。此后的12 h高原东部为24 hPa的负变高中心,于是低涡逐渐向高原东部移动 图 3(b)。8 日 03:00,200 hPa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的低槽东移至高原北部,受其影响南亚高压强度略有减弱,高原北部急流中心最大风速为45 m s-1,四川东部到陕西南部有12 hPa的负变高中心,低涡沿高空急流方向朝东南移动 图3(c)(d)。8日15:00,200 hPa南亚高压中心强度为 1264 dagpm,其

19、北侧低槽东移南压明显,急流核位于槽前。500 hPa低涡位于200 hPa槽前正涡度平流造成的减压区内,同时位于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高空辐散强,有利于低层辐合上升运动和低涡东移出高原 图3(e)。此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西进控制我国中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其边缘的西南气流和低涡东北部的负变高中心使得低涡下高原后转向东北移动 图3(f)。当低涡移出高原后,沿着 700 hPa切变线移动加强。8日21:00 700 hPa低涡中心强度增加为308 dagpm,低空急流范围增大 图 4(a)(b)。9 日 03:00,200 hPa高空急流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高原东部及我国中部多为西北气流控制,南亚高

20、压西退,脊线位于 25N-28N。在四川东部 500 hPa低涡持续增强,副高脊前西南气流增强(图略)。700 hPa上低空急流强度与范围增大,有利于降水的产生。高空西北气流中不断下滑的冷空气使得涡区内斜压性增强,此时低涡已发展为江淮气旋 图4(c)。9日06:00 500 hPa高空槽东移,副热带高压东退,低涡逐渐减弱消亡(图略)。5 江淮强降水形成机制 5.1散度与垂直速度特征2017年7月8日15:00低涡移出高原后,辐合最大强度超过-2210-5 s-1,辐合中心最大上升速度为-1.4 Pa s-1。此时高层辐散中心为400150 hPa,辐散最大值为1510-5 s-1图5(a)。8

21、日21:00,垂直运动不断发展,低涡东侧为大范围的上升运动,上升运动有利于地面减压,从而使辐合进一步增强图5(b)。9日03:00,500 hPa低涡辐合区范围增大,对流层中上层的上升运动仍然较强,有利于涡区辐合流场的维持 图5(c)。9日06:00下沉运动图32017年7月7日15:00至8日15:00 200 hPa高度场(蓝色等值线,单位:dagpm)及风场(矢量,单位:m s-1;彩色区为风速大于30 m s-1区域,单位:m s-1)叠加图(上);500 hPa流场(流线,单位:m s-1)及变压场(彩色区,单位:hPa)叠加图(下)“”为高原涡位置,绿色实线为青藏高原边界线Fig.

22、3Overlay of 200 hPa height field(blue contour line,unit:dagpm)and wind field(vector,unit:m s-1;colored area is the area with wind speed greater than 30 m s-1,unit:m s-1)(up)and overlay of 500 hPa flow field(streamline,unit:m s-1)and variable pressure field(colored area,unit:hPa)(down)from 15:00 on J

23、uly 7 to 15:00 on July 8,2017.is the position of the QXPV,the green solid line is the boundary line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704燕若彤等:一次高原涡东移引发江淮强降水的动热力机制分析3 期占主导地位,低涡逐渐消亡(图略)。由此可见,高层辐散及低层辐合使得上升运动长时间维持与加强,为降雨提供了有利的抬升条件。5.2锋生特征研究表明,斜压作用多出现于低层,锋生作用的增强有利于有效位能的释放和动能的产生,对气旋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张志刚等,2007)。2017年7月

24、8日15:00重庆北部出现西南-东北向的锋生区,中心强度为2.810-9 K m-1 s-1,此时锋生强度较弱图6(a)。8日18:00锋生大值区随着低涡的发展转向东北移动,锋区最大值为 3.810-9 K m-1 s-1,500 hPa高空槽后冷平流不断汇入形成冷锋,槽前暖平流增强形成暖锋,低涡沿着切变线移动发展为江淮气旋 图6(b)(c)。9日00:00锋生强度明显增强,锋区最大值达到7.610-9 K m-1 s-1,700 hPa附近冷暖平流交汇清晰,加强了上升运动和对流不稳定。气旋发展最盛,有利于斜压性的增强,促使江淮流域强降水的产生 图6(d)。此后锋区强度减弱,等高线与等温线的夹

25、角减小,温度平流也变小(图略),气旋逐渐脱离锋区填塞消亡 图 6(e)(f)。5.3不稳定特征由图 7可以看出,移出高原涡在 850 hPa以下大气是对流不稳定的,在500 hPa以上大气是对流稳定的。2017年7月8日15:00低涡东移出高原后,850600 hPa有一个低能中心,850 hPa以下假相当位温随着高度减小,低层对流不稳定且等值线密集图7(a)。8日21:00,900600 hPa有一个低能中图42017年7月8日15:00至9日03:00 700 hPa高度场(蓝色等值线,单位:dagpm)及风场(矢量,单位:m s-1;彩色区为风速大于12 m s-1区域,单位:m s-1

26、)叠加图灰色阴影为青藏高原Fig.4Overlay of 700 hPa height field(blue contour line,unit:dagpm)and wind field(vector,unit:m s-1;colored area is the area with wind speed greater than 12 m s-1,unit:m s-1)from 15:00 on July 8 to 03:00 on July 9,2017.Shades of grey for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图52017年7月8日15:00至9日03:00

27、沿高原涡中心的散度(彩色区,单位:10-5 s-1)和垂直速度(等值线,单位:Pa s-1)的纬向垂直剖面(ac)中粉色圆点纬度分别为32.25N、32.5N、34N,“”为高原涡位置,灰色阴影为地形Fig.5Vertical cross section of divergence(colored area,unit:10-5 s-1)and vertical velocity(contour,unit:Pa s-1)along the center of the QXPV from 15:00 on July 8 to 03:00 on July 9,2017.The latitudes o

28、f the pink dots in(a to c)are 32.25N、32.5N、and 34N respectively,is the position of the QXPV,shades of grey for the terrain705高原气象42 卷心,600 hPa以上大气对流稳定,假相当位温随着高度增大。低涡中心及东侧对流层低层大气对流不稳定,假相当位温随着高度减小,等se线密集,对流层下部深厚的不稳定层结的维持是持续对流活动以及对流性降水必需的热力层结条件(何光碧等,2009)图7(b)。9日03:00,850 hPa假相当位温随着高度减小,低涡东侧对流不稳定区域减小,此

29、后降水逐渐减弱 图7(c)。总体看来低涡在移动过程中,其上空的假相当位温随着高度减小,大气对流不稳定,同时700 hPa的切变线提供了动力抬升条件,有利于降水的产生。5.4对流云特征中尺度对流系统(包括中尺度对流复合体)是产 生 强 降 水 的 主 要 系 统(Maddox and Doswell,1982)。黑体亮温TBB表示云顶温度,可以判断对流活动强弱,云顶温度越低说明云顶越高,对流运动越强盛(傅昺珊等,2006)。由图 8 可以看出,2017年7月8日15:00至9日00:00,江淮流域对流系统不断发展,TBB值不断降低。8日18:00,湖北和安徽上空分布着多个中尺度对流云团,其中最强

30、的在安徽西南部,TBB 值在-68 以下。8 日21:00多个云团向东移动在湖北东部和河南南部合并,-60 以下的TBB面积不断扩大,至9日00:00图62017年7月8日15:00至9日06:00 700 hPa锋生函数(彩色区,单位:10-9 K m-1 s-1)及风场(矢量,单位:m s-1)叠加图灰色阴影为青藏高原Fig.6Overlay of 700 hPa frontogenesis function(colored area,unit:10-9 K m-1 s-1)and wind field(vector,unit:m s-1)from 15:00 on July 8 to 0

31、6:00 on July 9,2017.Shades of grey for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图72017年7月8日15:00至9日03:00沿高原涡中心的假相当位温(等值线,单位:K)的纬向垂直剖面(ac)中圆点纬度分别为32.25N、32.5N、34N,“”为高原涡位置,灰色阴影为地形Fig.7Vertical cross section of pseudo-equivalent potential temperature(contour,unit:K)along the center of the QXPV from 15:00 on July 8 t

32、o 03:00 on July 9,2017.The latitudes of the dots in(ac)are 32.25N、32.5N、and 34N respectively,is the position of the QXPV,shades of grey for the terrain706燕若彤等:一次高原涡东移引发江淮强降水的动热力机制分析3 期中心强度达到-76,能量在此聚集,对流发展旺盛,江淮流域区域平均降水达到峰值 图 8(a)(d)。9日03:00-06:00湖北东部至河南南部一带TBB值不断增加,对流发展减弱,降水强度逐渐减弱 图8(e)(f)。5.5水汽特征及水

33、汽源地追踪2017年7月8日15:00,水汽辐合大值区位于湖北省和安徽省交界处,低涡引起的江淮流域降水开始发生 图9(a)。8日21:00水汽通量增大,西南暖湿气流和干冷空气相遇后,水汽在江淮流域聚集,使得水汽辐合区范围增大,水汽输送与上升运动配合使得降水得以维持与发展 图 9(b)。9日03:00水汽辐合大值区东移,位于安徽北部,降水大值区位于水汽辐合区西侧,此后降水量逐渐减小图82017年7月8日15:00至9日06:00 FY-2E黑体亮温(TBB)演变(单位:)绿色实线为青藏高原边界线Fig.8Evolution of FY-2E satellite TBB(unit:)from 15

34、:00 on July 8 to 06:00 on July 9,2017.Green solid line is the boundary line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图92017年7月8日15:00至9日03:00 850 hPa水汽通量(矢量,单位:g hPa-1 cm-1 s-1)及水汽通量散度(彩色区,单位:10-5 g hPa-1 cm-2 s-1)叠加图灰色阴影为青藏高原Fig.9Overlay of 850 hPa water vapor flux(vector,unit:g hPa-1 cm-1 s-1)and water vapor

35、flux divergence(colored area,unit:10-5 g hPa-1 cm-2 s-1)from 15:00 on July 8 to 03:00 on July 9,2017.Shades of grey for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707高原气象42 卷图9(c)。为探讨对流层中低层的水汽来源,降水过程后向轨迹模拟的方案将海拔设定为1500 m、3000 m、5000 m,模拟时间选取7月9日06:00,模拟地点设定为降水大值区内信阳市新县(31.64N,114.88E),以此来模拟气团240 h后向输送轨迹,每12 h输出一次轨迹点

36、的位置。由图10可知,在7月8日00:00气块运动轨迹均低于1000 m,随着时间的演变,气块高度不断被抬升。对流层低层1500 m和3000 m的水汽主要轨迹是来自于南海,对流层中层5000 m的源地为降水区域西南侧的孟加拉湾,进入我国后抵达江淮流域。高原涡东移引发江淮强降水的天气系统概念模型如图11所示。低涡移出高原后沿江淮切变线移动,高空槽后的冷空气与携带孟加拉湾和南海水汽的偏南气流汇合,产生锋生大值区,暴雨区落在700 hPa锋生大值区南部。上升运动区位于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的强辐散区内,高低空急流的耦合触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6 结论 本文探讨了 2017年

37、 7月一次高原涡东移引发江淮地区强降水的成因,主要结论如下:(1)从低涡移动特征来看,此次低涡生成于高原中部,向东南移至四川盆地中部后转为向东北移动。低涡在移动过程中沿途造成降水,其中在移至江淮地区时降雨量明显增大,达到大暴雨标准。降雨最强时段与高原涡东移发展为江淮气旋阶段相对应。(2)高原涡的形成与低涡位于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的下方,高空辐散有利于低层减压有关。高原涡东部的负变高中心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时外围西南气流的引导作用影响其东移和转向。低涡移出高原后处于高空槽前,正涡度平流造成低层减压,同时青藏高原背风坡有利于气旋性涡度增强,促使低涡继续东移发展。(3)高原涡是影响此次江淮流域强

38、降水的重要系统。低涡沿着切变线移动,在冷暖平流和锋生作用共同影响下发展为江淮气旋。700 hPa低空急流强度与范围增大,高低空急流的耦合触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上升运动位于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的强辐散区内,最大降水时间对应辐合上升运动最强时段,有利于江淮流域强降水的产生。降水中心上空云顶温度低,垂直方向上对流发展旺盛。低涡云系发展呈现出“东强西弱”的特征,与低涡东侧多为上升运动,西侧多为下沉运动有关。1500 m 和3000 m水汽主要来源于南海,5000 m水汽的主要源地为孟加拉湾。夏季高原低值系统的活动状况对高原以东地区降水影响很大,甚至影响到当年整个夏季的旱涝形势,因此高原涡的研究始终是大气

39、科学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主要是针对一次高原涡引发江图11高原涡东移引发江淮强降水的天气系统概念模型图Fig.11A synoptic conceptual model of heavy precipitation over Yangtze-Huaihe River Basin caused by the eastward movement of the QXPV图102017年7月9日06:00江淮地区不同高度层(单位:m)的气块240 h后向轨迹追踪Fig.10Backward tracking of air blocks at different altitudes(unit:m)in

40、 Yangtze-Huaihe river region for 240 h at 06:00 on July 9,2017708燕若彤等:一次高原涡东移引发江淮强降水的动热力机制分析3 期淮流域强降水的动热力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但尚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地形及不同尺度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暴雨的影响等,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深入。参考文献:Draxier R R,Hess G D,1998.An overview of the HYSPLIT_4 modeling system for trajectories,dispersion,and deposition J.Aus

41、tralian Meteorological Magazine,47(4):295-308.Feng X Y,Liu C H,Fan G Z,et al,2016.Climatology and structures of southwest vortices in the NCEP climate 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 J.Journal of Climate,29(21):7675-7701.Huffman G J,Adler R F,Bolvin D T,et al,2007.The TRMM multisatellite precipitation an

42、alysis(TMPA):Quasi-global,multiyear,combined-sensor precipitation estimates at fine scales J.Journal of Hydrometeorology,8(1):38-55.Li L,Zhang R H,Wen M,et al,2014.Effect of the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on the development and eastward movemen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vortices J.Tellus A:Dynamic Meteor

43、ology and Oceanography,66(1):24451.Maddox R A,Doswell C A,1982.An examination of jet-stream configurations,500 mb vorticity advection and low-level thermal advection patterns during extended periods of intense convectionJ.Monthly Weather Review,110(3):184-197.Tao S Y,Ding Y H,1981.Observational evid

44、ence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Qinghai-Xizang(Tibet)Plateau on the occurrence of heavy rain and severe convective storms in ChinaJ.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62(1):23-30.Yu S H,Gao W L,Peng J,et al,2014.Observational facts of sustained departure plateau vortexesJ.Journal of Meteor

45、ological Research,28(2):296-307.Yu S H,Gao W L,Xiao D X,et al,2016.Observational facts regarding the joint activities of the southwest vortex and plateau vortex after its departure from the Tibetan Plateau 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33(1):34-46.陈筱秋,王咏青,2016.基于NCEP资料的一次东移引发暴雨的江淮气旋结构特征分析 J.暴雨灾

46、害,35(1):53-60.傅昺珊,岳艳霞,李国翠,2006.TBB资料的处理及应用 J.气象,(2):40-45.高文良,郁淑华,2007.高原低涡东移出高原的平均环流场分析J.高原气象,26(1):206-212.何光碧,高文良,屠妮妮,2009.两次高原低涡东移特征及发展机制动力诊断 J.气象学报,67(4):599-612.何光碧,曾波,郁淑华,等,2016.青藏高原周边地区持续性暴雨特征分析 J.高原气象,35(4):865-874.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5.00081.黄楚惠,李国平,牛金龙,等,2015.近30年夏季移出型高原低涡的气候特

47、征及其对我国降雨的影响 J.热带气象学报,31(6):827-838.蒋伊蓉,李晓利,刘慧敏,等,2022.引起陕北暴雨的西北涡特征分析 J.高原气象,41(3):646-654.DOI:10.7522/j.issn.1000-0534.2021.00012.李国平,2002.青藏高原动力气象学 M.北京:气象出版社,22-23.刘富明,洑梅娟,1986.东移的青藏高原低涡的研究 J.高原气象,5(2):125-134.牟惟丰,1992.1991年江淮暴雨洪涝环流形势异常的分析 J.气象(8):16-21.乔全明,1987.夏季500 hPa移出高原低涡的背景场分析 J.高原气象,6(1):4

48、5-55.宋敏红,钱正安,2002.高原及冷空气对1998和1991年夏季西太副高及雨带的影响 J.高原气象,21(6):556-564.汤欢,傅慎明,孙建华,等,2020.一次高原东移MCS与下游西南低涡作用并产生强降水事件的研究 J.大气科学,44(6):1275-1290.王欢,2005.“03.7”江淮梅雨锋暴雨中尺度系统的诊断与模拟研究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杨克明,林建,康志明,等,2006.2004年7月黄淮特大暴雨的天气动力学分析 J.高原气象,25(5):781-791.郁淑华,2002.高原低涡东移过程的水汽图像 J.高原气象,21(2):199-204.郁淑华,高文良

49、,2006.高原低涡移出高原的观测事实分析 J.气象学报(3):392-399.郁淑华,高文良,彭骏,等,2012.青藏高原低涡活动对降水影响的统计分析 J.高原气象,31(3):592-604.叶笃正,高由禧,1979.青藏高原气象学 M.北京:科学出版社.赵玉春,王叶红,2010.高原涡诱生西南涡特大暴雨成因的个例研究 J.高原气象,29(4):819-831.张芳丽,李国平,罗潇,2020.四川盆地东北部一次突发性暴雨事件的影响系统分析 J.高原气象,39(2):321-332.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9.00080.张顺利,陶诗言,张庆云,等,2

50、001.1998年夏季中国暴雨洪涝灾害的气象水文特征 J.应用气象学报(4):442-457.张志刚,赵琳娜,矫梅燕,等,2007.一次引发强沙尘天气的快速发展蒙古气旋的诊断分析 J.气象(5):27-35.张镱锂,李炳元,刘林山,等,2021.再论青藏高原范围 J.地理研究,40(6),1543-1553.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等,2000.天气学原理和方法 M.北京:气象出版社,371.709高原气象42 卷Analysis of Dynamic and Thermal Mechanism of Heavy Precipitation over the Yangtze-Huaihe Ri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