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语言表达替代论_徐盛桓.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1201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表达替代论_徐盛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言表达替代论_徐盛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言表达替代论_徐盛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 3 月第 44 卷 第 2 期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Mar.2023Vol.44 No.2语言表达替代论徐盛桓摘 要:一切表达,不管是用自然语言例如汉语、英语来表达,还是用非自然语言例如美术、音乐“语言”来表达,都要经过一次替代的过程,这是“广义替代论”的中心思想。就是说,任何表达都要对输入的信息(设为 A)进行认知加工,然后将它在心智中呈现出来(设为 B),成为“脑海里的电影”,以 B 再现 A、表征 A。这就是替代,这是一个认知过程。但是本文不是研究广义替代的,而是要研究自然语言的表达,所以要从广义替代回归到自然语言表达的替代,这就是“语言表

2、达替代论”,即本文的论题。自然语言表达的替代除了认知加工外,还要依赖语言自身的一个特点:语言的语义性,从而造就出语言的推论性,通过推论,理解和体验 B 是如何替代 A 的。自然语言有字面义表达和非字面义表达的替代,本文只研究非字面义表达的替代。本文认为,对偶性可作为研究语言表达替代的总抓手。关键词:广义表达替代/语言表达替代;字面义表达替代/非字面义表达替代;认知加工;表征;语言推论性;对偶性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544(2023)02-0001-09Abstract:All expressions,whether expressed in natural

3、 languages such as Chinese and English,or expressed in non-nat-ural languages such as music“language”and painting“language”,have to go through a process of substitution,which is termed in this paper as the general theory of substitute.This is a cognitive process in which the input information,such a

4、s A,is to be processed and presented in the mind as B as a“movie in the mind”,that is,represented as B.While doing language research,however,we should return to the substitution of natural language expression,which is in turn called as the theory of substitute of language expression.In addition to c

5、ognitive processing,the substitution of natural language ex-pression should depend on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nguage itself:the semantic nature of language,so as to create the inferential nature of language.Through inference,we can verify and realize the substitution of B for A.Natural lan-g

6、uage involves the substitution of literal and non-literal expression.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substitution of non-liter-al expression and holds that duality can be applied as the primary tool for studying the substitution of non-literal expres-sion.Key words:generalized expression substitution/

7、(natural)language expression substitution;literal expression substitu-tion/non-literal expression substitution;cognitive processing;representation;linguistic inference;duality1.引言 “广义替代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substitute)是我们近两三年来提出的一种认知理论,它的要旨是:任何表达 无论是自然语言的表达还是非自然“语言”的表达 都要经过一个认知加工过程,将加工的结果用来表达,就是以

8、表达之物替代客体之物做出表征,这就被称为“广义替代”。在展开讨论前,要对“语言”表达作进一步的界定:日常语言表达如通常使用的汉语、英语等,就称为自然语言,或在不会混淆时,就遵循语言研究的惯例,径直称为“语言”;下文(2)将要谈到的非自然语言表达例如美术、音乐“语言”的表达,就把这样的语言放在引号里。表达的替代是通过对输入的信息进行认知加工后做出“再现”(re-presenting)或称“表征”(rep-resentation)实现的,这要受到表达主体意向性和时空意识的干预,这是一个认知过程。但是,讨论一切表达都要经过替代并不是本文的目的,因为我们是研究语言的,所以还要从广义替代论回归到“语言表

9、达替代论”(theory of substitution of linguis-tic expression),即只研究自然语言表达的替代。正如上文所说那样,任何表达都要经过一个替代的过程,语言表达的替代是语言运用的常态;在语言运用中,字面义表达、非字面义表达,都要经过替代的过程,这当然是一个认知过程。“认知”是语言研究的常用手段。20 世纪 80年代以来,随着隐喻研究的认知转向和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它们对普及认知科学的研究和认知科学在语言学领域的应用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认知已是一个常常挂在语言研究者嘴边的词。在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看来,自从语言出1DOI:10.16362/61-10

10、23/h.2023.02.016现以来,语言运用就是一个认知过程,尽管以前还没有“认知”这个概念,正如血液循环理论是在 17世纪才由英国医生哈维(W.Harvey 15781657)提出来的、才为人们所认识,但人的血液循环现象自从有人以来就是如此。“认知”译自 cognition,一般意义就是“认识”,20 世纪 50、60 年代以前,英英、英汉词典对词条cognition 都解释为“认识”;认知科学出现之后,汉语根据认知科学的阐释,才出现“认知”这个新名词、新术语。“认知”从字面来说就是认识、知道;从学科术语来说是指人们认识知识、获得知识、应用知识的心智过程。这样来认识“认知”非常重要,“认

11、知”不但要“知”,还要知行合一,要“用”、要行动。从一定意义来说,“表达”的“替代”就是一种行动,这行动是在替代中实现的。我们是研究语言的,在替代表达的认知研究中我们只研究自然语言的替代表达,特别专注非字面义表达的替代研究,认为对偶性理论是研究非字面义表达合适的理论。为此,本文围绕语言表达替代论,研究以下三个问题,希望这一理论的应用能够充实、推进语言的认知研究。这三个问题围绕着语言“表达”的“替代”是怎样的一种行动展开:问题一:再现、表征是怎样的一个认知过程?表达的替代是怎样通过再现、表征实现的?问题二:语言表达的替代同其他的广义替代有什么共同点,而语言表达的替代有什么自身的特点?问题三:对偶

12、性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和如何将它作为研究语言表达替代的总抓手?2.非自然语言表达的替代 人获得知识及应用知识的过程是人最基本、最重要的心理过程之一;这个过程,人从小天天就在做,它是人脑一种天赋的功能,开始是自发的,后来在天赋功能基础上形成专业性:例如学生的专业是学习、美术家的专业是画画、导演的专业是拍电影等等。这个心理过程首先表现为一系列的认知加工过程:当人脑接受到外界输入的有利于获得知识的信息(设为 A),认知主体就要根据自己意向性的指向和适应某一特定时空的要求,对它进行认知加工:首先是感知、进而进行分类、选择、扬弃、整理、储存、记忆、联想、想象等各有特点而又连续关联的心理活动,最后转换成一项

13、整体的内在心理活动,并据此支配他的行为,这就是上文所说的“行动”。就是说,这个信息加工过程最后要达成一项整体的内在心理活动,就是将 A 在认知主体的心智中加工后得到的认识(设为 B)表征出来,这个表征就是在脑海里出现 B 的意象(image),就是将 A 再现为 B,或曰表征为 B;这就是替代,即以 B 替代 A。这个表征或替代是一种心理活动,而作为“行动”则要把这一心理活动“语言化”,用各种“语言”将它表征出出来:用自然语言、逻辑语言、数学语言、图表“语言”、美术音乐电影“语言”等等。非自然语言概称为“语码化”;自然语言专门称为“概念化”,因为自然语言有词语、概念。“语言化”就是一种行动,例

14、如画成了画、谱好了曲、写了小说、制成了统计图表、同他人进行了一次交际等等。这一过程在非自然“语言”表达的替代中更容易为我们所觉察,所以下面就先从非语言表达的替代谈起。2.1 绘画、音乐等“语言”表达的替代先用美术“语言”说一说,例如画油画做出表达,美术界通常将此称为用绘画语言或美术语言做出表达。显而易见,此“语言”非彼语言,只是行业间术语的比况、借用。美术“语言”有诸如点、线、面、形,以及空间、明暗、色彩、肌理等,和据此而形成画面整体的统一、对称、比例、节奏、平衡、对比、和谐等的运用;而自然语言有诸如字(汉语)、词、词组、句、段、篇,以及由此所形成的整体的统一、结构、空间、对称、比例、节奏、和

15、谐等的运用 这样看来,将绘画的“语言”同自然语言的运用做出比况是有根据、有道理的。中国画家罗中立用绘画“语言”创作了著名的油画父亲,这里涉及一个“表征”的认知过程。罗中立在准备创作这幅油画时,就以对自己祖辈父辈农民(A)的观察得来的认识为基础,对此进行认知加工;就是说,人作为智能体,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例如要画这幅油画或做其他,要利用环境所提供的信息(例如关于 A 的信息),比较环境信息与预期目标,通过对信息的加工与反馈,实现心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于是在脑海里再现了自己对 A 的认识,设为 B。这就是再现、是表征:一方面,表征 B 反映客观事物 A,所以能代表客观事物;另一方面,B 又在心理活

16、动中对 A 做了认知加工,它又不完全是 A,是认知加工了的 A,成为认知主体心目中“父亲”的艺术形象,就是认知主体对 A 做出的如刘勰所说的“神思”,是用 B 替代了 A 做出的表达,这是主客体结合的产物,所谓“替代”其实用的就是主客体结合的产物替代客体。表征只是心理活动,而2徐盛桓 语言表达替代论作为“行动”,画家要将 B 用绘画的语言“语言化”地表征出来,即(B语码化 A)=父亲(“”表“表征”,下同),这就是“神思”的结果:“理在方寸,而求其域表”(祖保泉 1993:520)。方寸,心;这句话的大意是:心里所思考的,求其表达出来,这就是“行动”。油画父亲就是这样用浓郁而厚重的油彩、精微而

17、细腻的笔触作为绘画的“语言”,塑造了感情真挚、纯朴憨厚的“父亲”的画面,深深地打动了无数中国观众的心。下面再举一个音乐“语言”的例子。音乐有音符、音阶、音程、音节、旋律、和声、乐句、乐段、乐章等,以及据此而形成整体的统一、对称、比例、节奏、平衡、参差、对比、和谐等等的运用。1812 年,俄法战争爆发,俄国音乐家柴科夫斯基想要用交响音乐的“语言”来表现在这场战争中俄国是怎样取得胜利的。柴科夫斯基作为俄国人,有着鲜明的主体意向性,在他的认知中,这场战争(A)如下文 A1,2,3,4所示,柴科夫斯基设计了相应的音乐“语言”做出表征(设为 B):法国拿破仑军队入侵以前,俄国人的生活和谐而平静、愉快而安

18、逸(A1),因此表现俄罗斯生活的俄罗斯民歌音乐旋律安稳深沉、美妙动听(B1);法国军队突然入侵,来势汹汹而猖狂(A2),定音鼓和铜管乐突然介入、不谐和弦频繁出现(B2),仿佛是表现入侵的不期而至,造成动荡不安,对俄国人的生活做出粗暴的袭击,而作为表征法国军队主题(theme)的马赛曲突然强音飘出(B2),听来很是刺耳;这些就是柴科夫斯基所做出的“神思”、所设计的音乐“语言”。为了表现俄国军队的抵抗和反击,人们从音乐中仿佛听到了俄法两军战士军刀格斗的声音。俄国天气奇冷,法军变得越来越颓败(A3),这时表现拿破仑军队的马赛曲旋律就越来越曲不成调(B3);最后,俄军大胜,举国欢腾(A4),大炮声响起

19、(B4),仿佛是报道战争的胜利。柴科夫斯基用这样一连串的音乐“语言”B 再现了 A;即(B语码化 A)=1812 序曲。柴科夫斯基为1812 序曲所设计的很多高超的音乐表现手法,就是音乐的“语言”,都是为表达他的意向性服务的。再如,小说家在创作小说时,将所收集到或自己经历过的某一/些情节(A),经过自己的思考,给予符合自己写这小说的意向性和时空性的改造,并呈现在脑海里成为(B),于是将(B)写成某小说:(B A)=某小说;画家写生,面对某个景物(A),他经过端详、考虑和设计,将(A)在脑海里呈现为(B),并做出写生;电影导演根据剧本某一“场”(A)的描写,他按照自己对全剧的考虑设计,把这一“场

20、”做出自己的分割:哪里用特写、哪里用近景、哪里用前景、哪里用远景、哪里用作背景,哪里用拉、哪里用推,哪里要剪接、那里的灯光如何、那里的音响怎样,等等,对那一“场”做出了再现,成为导演对这一“场”的认知加工,作为他对这一“场”的表征(B),如此等等,这些都体现了认知过程。现在,学术界对“再现”“表征”没有做出确切的定义。大体说来,在文学艺术创作中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的加工做出刻画、描写或模拟叫“再现”,就是将外在的客观现实作文学艺术化地再现出来,如在绘画、电影、小说、诗歌等用艺术手法表现出来,而不管用的是自然语言还是其他什么“语言”;在认知科学特别在认知心理学上,有个专门的术语叫做“表征”。“表征

21、”主要指再现的心理过程,在自然语言运用上还要经历一个将心理表征语码化(概念化)的过程。这里我们关心的是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这一机制的核心内容是输入和输出之间整体性的内在心理活动,这一结果将自然语言表达同其他“语言”表达的心理过程统一起来,这是二者共同点。出现整体性的内在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在大脑里将输入“具象”化,将具象的结果作为输出,而一切替代表达都是大脑具象的产物。各个类型的表达 包括自然语言表达和其他“语言”表达 之所以能替代,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心智具有具象(brain-imaging)能力,即在大脑里呈现出意象来替代客体并做出表达。这是自然语言表达同其他“语言”表达的一个

22、统一的心理过程。2.2 整体性内在心理活动与心智具象性1978 年认知科学兴起时,Cognitive Science 发表了一份由三位认知科学前驱 S.J.Keyser,G.A.Miller 和 E.Walker 共同撰写的 Sloan Report,认为认知科学是研究智能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原理的科学,认知科学各分支学科共同的研究课题是:发现心智的具象能力和“计算”能力,以及这些能力在头脑中的结构和功能;所谓“计算”大体就如上文所说的,对外界信息从感知到分类、整理、储存、记忆、联想、想象等一系列“计算”的心理活动。即使现在认知研究的手段丰富了,有所谓“4E+S 认知”的新进展,即具身认知、生成认

23、知、嵌入认知、延展认知和情境认知(embodied cognition、enacted cogni-tion、embedded cognition、extended cognition 和 situ-32023 年 第 2 期ated cognition)的新进展,但这不影响认知活动要通过“计算”最后实现具象之目标。构成整体性的内在心理活动的基本要素就是心智的具象能力,即著名心智哲学家达马西奥(A.Damasio)所说的“脑海中的电影”(movie-in-the-brain)。达马西奥指出,“意识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如何获得脑海中的电影”;这个过程是“大脑在神经细胞回路中产生对应客体的神经模式,

24、并将它呈现为意象(image)”(Damasio 1999:9)。表征就是认知主体在自己的神经回路中产生出对应客体的神经模式,把它作为意象而呈现在脑海里,就像在脑海中放电影一样。脑海里呈现的对应客体的意象,就是对客体的“再现”,或称对它的“表征”。当代隐喻的认知研究有一个有名的说法:“隐喻的实质是通过一物以理解和体验另一物”(La-koff&Johnson 1980:5),正是这一发现引起了隐喻的认知转向。所谓通过一物以理解和体验另一物,实质就是把一物(例如 A)通过认知加工达成另一物(例如 B)表征出来;我国学者刘晓力(2010:68)也认为,“表征是以某种事物表示其他事物”。刘晓力所说的“

25、某种事物”就是再现出来的事物(B),原来客体事物(A)就是“其他事物”,这就是 BA。要支配自己的行动,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把以上的心理过程的结果进行各种类型“语言”的“语码化”,如用上文所说的音乐语言、绘画语言、电影语言等和自然语言,以及各种职业人士可能用到的逻辑语言、数理语言、图标语言、肢体语言等,就是把这些“语言”作“语码化”处理,例如罗中立用美术“语言”的语码化画出了父亲;柴科夫斯基用音乐“语言”的语码化写出了1812序曲;日常的言语交际使用语言符号的概念描写大脑里的意象,等等。父亲和1812 序曲等之所以如此表达,主要受表达主体的意向性的制约的。那么,意向性是怎样做出这样的制约的?我

26、们每个人都会意识到,在自己思维过程中时刻会表现出某种意向性的倾向、取向、意图等,因为认知主体的感觉总是倾向于关注那些对于自身可能给予意义的事物。把这种思维现象加以抽象和概括,就成为意识的一种特性,称为意向性。塞尔把这样的意向性简明地表述为“导向”(directedness)(Searle 1983:1)。意向性同人的活动密切相关,我们的认识也好、实践也好,都是对象性活动;人们要进行对象性活动,就必须具有一种关指对象的能力,如罗中立关指“父亲”、柴科夫斯基关指 1812 年俄法战争那样,把这些对象作为自己关指的取向,意向性就是这样的关指能力的体现。人的心智以意向性的关指作为观照事物的起点,通过这

27、样的观照,把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同现实世界的某一(些)点、某一(些)项联系起来,大脑就会浮现这一客体的意象,并通过这样的意向性,对它做出选择和扬弃,进而表示出对它是看重或漠视的意图,或者表现出相信、喜欢、质疑、憎恶或赞扬等等的倾向,这就表现为意向内容、意向态度,从而更好地进行对象性的活动,将自己的行为同自然与社会联系起来。语言运用同上面所说的用各种职业“语言”表达替代的认知过程本质上是一样的。意义的起点为心智意向性的选择,意义的充分表达发挥也有赖于意向性的展开。这样来审视语言的表达,语言表达就呈现出两类意义:一是本体意义,就是该事物的概念所具有的外延和内涵的意义,这就表现为字面义的表达

28、;二是意向性意义,即在主体意向性干预下用自己的感受得来的 B 来表征 A 的意义,这就表现为非字面义的表达(徐盛桓 2011)。这样看来,语言表达的替代,是表达主体在意向性导向下获得的一种意向性意义;而脑海里由客体对象(即物 A)衍生的心理表征,即物 B,呈现为意象(image)。这就是由意向性导向而获得的具象。如图 1 所示:图 1.心智具象能力示意B 表征 A 就是实施了替代。之所以能替代就是因为二者有“同一性”(Leibniz 1969:309),从而可以通过 B 理解和体验 A。2.3 意象的显现所谓“意象”,就是上文所说的客体经认知主体认知加工后涌现在主体脑海里“电影”的图像,就是输

29、入和输出之间所出现的整体性的内在心理活动的结果,就是图 1 所表示的 A 被表征为 B。意象是因人的具象能力而产生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具象是人基于灵肉二重性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又是主客体自然融合的一种特殊心智能力。4徐盛桓 语言表达替代论 所谓“灵肉二重性”,具象能力一方面它有先天的一面,是人的一种天赋的能力,就像婴儿生下来就会吸吮母亲的乳房一样,是先天性的;另一方面它又是后天的,是在后天的实践、经验、社会活动磨炼中一步一步学会更好的运用。具象的先天能力是基础、是根据,然而后天的积累尤为重要,正如从鸟蛋孵出来的小鸟关在鸟笼里长大,因为没有鸟爸爸鸟妈妈的教飞并且反复练习,尽管它先天有飞翔的能力,

30、它还是飞不好的,不能正常地飞、稳健地飞。意向性是人的意识(consciousness)活动的一项核心内容。语言运用作为意识活动,由意向性发端并贯穿其整个过程;意向性是认知主体与认知对象对接的心智环节,表现为主体在一定条件下对客体对象的注意、过滤、选择、表征的心理状态,并呈现出判断、评价、表征的功能。后天的积累,即后天的实践、经验、在社会活动磨炼,集中体现在人的意向性对意象活动的主导、调节,形成主体对客体的意象。认知主体的意向性一旦指向某个对象,这个对象就会向认知主体显现出来(Row-landz 2010:163,169);所谓“显现”,就是在大脑指令调控下,客体通过神经映射(neural ma

31、pping),在认知主体的大脑里作出神经表征(neural repre-sentation),在大脑里出现客体的意象,这就是达马西奥所说的“脑海中的电影”,这就是意象的显现。大脑出现了这样的意象,就表明主客体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了,就是认知主体按照自己的意向性将客体 A 表征为物 B,这时意象的意义就是:“(主体的)我意识到B”,即主体脑海里出现 B的意象。这就表明认知主体拥有了自我感,自我意识到了 B。这个过程就建构起世界客体在认知主体自身的神经表征,构建起“客体和自我融合在一起的心智模式”(Damasio 1999:10),就是“我意识到B”。主体建立起把客体和自我融合在一起的心智模式,即人有

32、了自我意识,对于人的认知活动有着重大的意义。在认知活动来说,只有建立起主客融合的自我感,自我感觉到了客体的存在以及它是如何存在的,具体来说,就是在自我的大脑中将客体 A 表征为一定的意象 B,这才能展开下一步的认知活动。非自然语言的表征和替代是这样,自然语言的表征和替代也是这样。3.语言表达的替代与语言的推论性 自然语言表达的替代是广义替代中的一类。自然语言表征的认知本质,同上面所说的音乐、美术、电影等艺术作品的“语言”的表征,其过程的认知本质是一样的,只不过各自还要涉及一些同“语言”运用有关的特殊认知过程。我们的目的是要研究语言,下文就要归省到语言表达上来,所以就从“广义替代论”回归到“语言

33、表达替代论”。语言表达之所以可以做出表征,除了需要上述的认知过程以外,还要依赖语言自身的一个特性,即表征活动必定要有作为表征活动的载体,因为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其他各种“语言”所实现的表征也有它们的载体和手段,本文不讨论,只是说一说自然语言表征的载体。自然语言表达所运用的载体就是自然语言的词语、概念。词语、概念都有意义,所以自然语言有语义性(meaningfulness),这是诸如美术“语言”、音乐“语言”等与之是不同的或没有的。语义性的一个特点是词语、概念的语义性都联系着一些常规关系(stereotypical relation),正是这些常规关系实现着可从某一个概念推论出另外某一(些)概念

34、,这就是语言的推论性。简单地说,所谓常规关系就是一物 p“常规”地经常同某物 q 联系在一起,所以提起 p 就会联想起或曰推论出 q,就如提起“乌云”就会想到“下雨”、“下雨”就会想到“路上有水”,就要带雨伞穿水鞋等等,这就是下文所说的“推论”,以体验有关概念的意义是否符合替代的要求,或者直白地说,通过推论读懂 B 是如何表征 A 的,发现替代的联系。而自然语言的推论性,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人有认知能力才得以发生。因此,语言的推论性的运用还是从属于认知范畴。语言的推论性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布兰顿(R.Brandom)提出来的,他是在讨论“什么叫运用语言”的陈述中阐明了他这一实用主义的观点。什么是

35、运用语言?布兰顿(1994:91)认为,一个人是不是在运用语言,就看他能不能用语言进行必要的推论(inference),隐喻的运用、其他各种表达格式的运用都要靠推论;就是说,在语言运用中理解其意义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在于用语言进行推论。他认为,人只有掌握了用语言进行推论,才算真正懂得如何运用语言;他还认为,运用语言进行推论就是运用语言中的概念进行推论,这就要“知道这个概念是怎样推论出来的,并能从这个概念的运用推论出什么”,这就会涉及这个概念的上下左右多个概念,因此“要拥有一个概念,就必须拥有多个概念”(同上:89)。值得注意的是,布兰顿所说的推论,是一种实52023 年 第 2 期质推论(sub

36、stantive inference),而不是只讲究形式逻辑有效性的形式逻辑三段论的逻辑推理。拥有一个概念,就应该包括拥有这个概念所指称的事物可能涉及的常规关系,由百科知识所提供的事物之间经常性的联系。常规关系是事物自身的关系,事物自身是不会自动地拉拢关系的,它的应用要靠人的认识来把握,甚至要靠人假设来把握。因此,运用常规关系从本质来说是一个认知过程。我们举过一个谜语作为替代表达的例子,这就是一个实质推论:假如我说,“祝贺你乔迁之喜,我送你一幅画”,这是用“画”概念字面义来表达的;但我不这样说,而是幽默地通过“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来表达,说“我送你一份礼物,它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

37、还在,人来鸟不惊,希望你喜欢”(徐盛桓 2018:485),这就是替代;用“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王维画)来表征“画”、替代“画”。为什么能替代?这需要用推论来说明。按照上文转述的布兰顿的观点进行分析,能用“画”以及诸如“山”“水”“花”“鸟”等概念的常规关系进行必要的推论,才算读懂了这几句话,才算懂得运用这几句话来做表达,进而用作替代表达。这些概念每个都可能涉及一个或多个常规关系,这就是布兰顿所说的“这个概念是怎样推论出来的,并能从这个概念的运用推论出什么”(Bran-dom 1994:89)。请看图 2:图 2.“常规关系语言推论”示意图每一个概念都拥有至少一条

38、意义线索,每一条意义线索都会联系着至少一项常规关系,这些都是推论的工具。我们尝试给这里的几个概念各选出一个同这一情境较为相关的常规关系:画:画面的东西不是真事物,因此是不会发生变动;真的山:有美丽的山色可见;真的水流:流动有声响可听到;真的花:随着季节变化会开花或凋谢;真的鸟:受惊吓就要飞走。试将这些内容组成一个意义网络:画 A(远看山有色 B1,近听水无声 B2,春去花还在 B3,人来鸟不惊 B4)这式子表示,B 意义是在 A 干预下观照的,都是在 A 意义制约下存在的。这样,当 B1、2、3、4在 A 的制约下,就显出 B、A二者是相斥的:在画面看到有山、水、花、鸟;但根据这里所选用它们的

39、常规关系,它们是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的,如有声响、会凋谢、会飞走。但这里说: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样相斥的情况,表明它们不是真的水、花、鸟,这就应了“画”的一个常规关系所言:画面的东西不是真事物,并根据说话主体的意向性和其他的时空信息,从而最后推论这是画出来的画。人们就是这样靠词义的语义性进行推论,读懂了这首诗,并且领略了这样的表达的替代。在语言的认知研究中,认知能力要有语言载体供其加工才能进行运作。马克思说:“不论人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思想,他只有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在语言的术语和词语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 1999:112)正是在这一点,隐

40、喻的认知研究表现出对其认识不足,所以有学者(黄华新 2020:49)在中国社会科学发文批评了这一点:“概念隐喻理论揭示了隐喻在认知中的基础性地位和系统性框架,但也正是由于过于强调认知的固有框架,该理论对日常交际中所使用语言的语义以及语用因素的重视不足,对实际语境中灵活多变的隐喻表达解释力不强。”黄华新说概念隐喻理论“对日常交际中所使用语言的语义以及语用因素的重视不足”,实际上就是说它忽视了语言载体对隐喻的实际运用所起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实,如果没有语言载体的语义和语用因素在起作用,隐喻运用是寸步难行的,甚至连解读都会出现困难;语言运用除隐喻是如此之外,其他表达格式也一样,例如,刘禹锡的陋室铭有

41、一句话:“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史上对“阅金经”到底是阅读金刚经还是阅读像金子般宝贵的经典如四书五经,一直未有定论,就是用“金”组成“金刚经”入句,还是用“金”以喻“尊贵、贵重、难得”等的比喻义入句。这里涉及的是语言运用中对歧义的处理。认知研究当今的一个主流观点是认为,人脑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而认知的基本过程就是信息加工。按照这一观点,认知可以分解为一系列各有特点的阶段,每个阶段是对输入的信息进6徐盛桓 语言表达替代论行某些特定操作;输入过程中发生语言的推论,就是一种特定的操作。这样的考虑,就深化了语言研究的认知方法。4.语言表达的替代与对偶体 当我们把研究的目光从广

42、义替代论回归到语言表达的替代,马上就会发现,这里给我们展现了新的研究天地。这里的“新”,不是说这些论题以前没出现过,而是说认识、分析、解决这些论题的思考是新的,从而可以做出新的实践。我们在这里用以研究的理论是对偶性理论(theory of duality)(徐盛桓 2021)。4.1 字面义表达和非字面义表达的替代语言表达可分两类:字面义表达和非字面义表达的;这些表达都有替代。前者本文不讨论;后者是包括了许多表达方式的非字面义表达的大家族,例如某些“语”(如某些习惯用语、委婉语、歇后语、反语等),有些“喻”和修辞格(如隐喻、转喻、夸张等),含义等。这些表达的替代,由于受到表达主体意向性和时空意

43、识的干预与制约,不会是等义句,必定反映不同表达主体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不同诉求。正是由于有这么多的不同类型的表达及其带来的不同制约与目的,我们就有了很广阔的研究空间。字面义表达研究很多时候会涉及句法问题的研究,所以下面我们只专注于非字面义表达的大家族。这里的研究只是研究替代的条件等同机制有关的问题,至于这些“语”“喻”的具体运用,这里就不谈了。4.2 替代的基本条件:对偶体对语言非字面义表达的替代考察会发现,替代的实现总是涉及两项:1)本体意义的表达(A);2)意向性意义的表达(B)。这两项的关系是:B A,就是上文一再提及的再现、表征。拿上一节说的“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代替“画”的表达就是

44、这个格局。历史上可供我们参考的替代事件,如古代的木兰替父从军、从她的情况可知,她的父亲没有大儿,木兰她没有长兄,所以她就只好扮作男丁,替父去从军。木兰替父从军替代的必要条件是男丁,充分条件是能够打仗等。语言表达的替代也有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从上面用王维诗四句替代“画”的表达可知,语言表达的替代的必要条件是有两两成对的表达,充分条件是二者表现出一定的关系;不能是随随便便的,是有关的关系才使二者可以发生替代(如木兰是父亲的“男儿”)。我们将可以发生替代关系的“一对”称为一对“对偶体”,木兰扮作男子,替代了要去从军的父亲,就是“一对”。我们就是采用对偶性理论来研究非字面义表达的替代。“对偶”是我国古

45、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写作的手法,即“丽辞”。“丽辞”是刘勰所撰文心雕龙里的一章,祖保泉解释说:丽,即俪,意为对偶;丽辞,即对偶之辞,或曰骈丽之辞(祖保泉 1993:678)。这样的对偶表达通常就是指文句中两两相对甚至句数更多的一组表达,它们的句子意义相关、字数相当、句法相似、排列相须。但是,我国从古代发展起来的写作上的“对偶”是不能替代的,所以我们不直接采用它,只是参考它的“对偶性”。对偶也是数理学科发展起来的一种操作方法,这是指成对的两两对应的元素,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替代,或可互补。对偶性是现代数学中的一个普遍而广泛应用的重要概念,例如,集合代数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称作集合的对偶性原理:集合

46、的所有真命题都有效,真命题通过相互交换和得到的对偶命题也是真的。这揭示了对偶性的一个重要的性质:两个元素互为对偶体,它们可以相互替代、又如做生意的成本函数同生产函数是对应的;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也是对应的。物理学提到的对偶现象也有很长久的历史,电-磁的对偶和波粒二象性是其中两项大家都知道的例子。麦克斯韦的电磁方程组揭示了电场磁场的统一本质,从电场与磁场相互转化中可以看到电场和磁场的对偶性。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 duality)是微观粒子的基本属性之一,指微观粒子有时显示出波动性,这时粒子性不显著;有时又显示出粒子性,这时波动性也不显著;一切微观粒子在不同条件下分别表现为波动

47、和粒子传播的性质就是波粒二象性,两者会在不同情况下表现出互补的属性。数理学科对“对偶性”概念有如下的规定性:对偶性实现的必要条件:在两个事物中,或对同一事物用两种不同视角做出的描述或实施的操作中,有两个成对的元素,设为 AB;对偶性实现的充分条件:AB 之间有对应性:这是指 AB 虽然分别处于不同的理论体系,或处与环境系统或其他某一系统的不同环节,但它们具有相同物理结果的对应。语言表达的对偶性表面上表现为语言表达同其表达对象的对偶,实质是这些系统中的两个不同环节形成对偶(徐盛桓、华鸿燕 2021:3)。在语言研究中,所谓相同的物理结果,这只是72023 年 第 2 期一种认识,不一定是一种实在

48、的结果,即只是认识到在一个系统中的某一项(即 A)在性质、作用、位置或数量等情况,同另一系统中的另一项(即 B)相当。对偶性可以表现为二者的异质一致性。这一致有各种不同的表现表现,二者或相合、或相似、或相对、或相斥、或互补等的关系,可在一定条件下作等价转换。这揭示了世界在看似不同的表象背后存在着一种更深层次的异质的一致性;我们用对偶性理论研究语言,就是想要探究非字面义表达不同的表象背后存在着一种更深层次的异质的一致性。替代表达的一对一定是符合对偶性的;那么,符合对偶性的表达是不是就是替代表达?回答是:不一定。替代表达的一对是一定符合对偶性的;但若两个元素互为对偶体,它们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相互

49、替代;这里重要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所以符合对偶性的表达不一定能替代表达。例如,过去农村人家的大门上左右分别贴上“文丞”“武尉”这样的一对对联,这来源于唐代的官制:一个县的行政长官称为“令”,县令以下有一名“丞”处理文事,有一名“尉”处理武事,文丞武尉是协助县令的文武官职,老百姓认为将县官文丞武尉请来看守家门,家宅就能保平安了。“文丞”“武尉”是一对对偶体,但它们在这里一般并不能作替代表达。表达的替代是表达主体意向性的要求。表达主体在非字面义表达中,非字面义表达的表达格式就已经表明有关的表达是要求替代的,所以在非字面义表达中,只要有关的一对表达符合对偶性,它们就构成一对替代和被替代的表达。在语

50、言研究中运用的对偶性,是特指它们可以在特定条件下作语言表达的替代的一对。4.3 非字面义表达的替代非字面义表达的替代=(EB:EA)cps 上式表示:替代表达就是,表达对象实体 E 中的 A 同另一表达对象实体 E 中的 B,在主体 S 意向性的制约下,在主体的时空意识 C 的干预下,B同 A 构成某种对比关系,这是以 B 替代 A,这一替代达成主体表达的目的 P。这样的表达替代在非字面义表达中成为一定的格式,可分为四组:第一组:同一 B 同 A 是“同一”的。“同一”是莱布尼兹意义的“同一性”(identity)(Leibniz 1969:309;徐盛桓 2018),之下包括:1)相合B 同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