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艺术院校开展“云思政”工作...艺术院校思政工作的问卷调研_张东宾.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0044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院校开展“云思政”工作...艺术院校思政工作的问卷调研_张东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艺术院校开展“云思政”工作...艺术院校思政工作的问卷调研_张东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艺术院校开展“云思政”工作...艺术院校思政工作的问卷调研_张东宾.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北京教育(德育)2023.02艺术院校开展“云思政”工作的实践与展望基于对首都几所艺术院校思政工作的问卷调研张东宾顾泽惠(中央戏剧学院 党委宣传部,北京 102209)摘要 新冠疫情发生期间,各艺术院校积极借助“云端”平台,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云思政”工作,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通过对首都6所艺术院校思政工作开展问卷调查,详细考察了各院校“云思政”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整合“云思政”工作提升的建议对策,并从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推动各类课程协同育人、创新“云思政”工作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展望,以期为艺术院校未来“云思政”工作发展提供更多的借鉴与参考。关键词 艺术院校;“云思政”;大思政课;

2、协同育人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0-7997(2023)02-0062-06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政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做好学生的思政工作,是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的关键一步。当前,依托各类技术平台开展的“云思政”,日益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育人功能。一、艺术院校“云思政”工作的现状概述新冠疫情发生期间,各高校纷纷开展线上教学。无论是思政教师开展的思政课,还是专业教师开展的课程思政,以及辅导员、

3、班主任等思政工作者开展的各种思政工作,都越来越多地转战线上进行。各高校积极借助新媒体技术优势,认真组织思政课教学,协调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制作推出许多“云思政”成果,及时将党中央的疫情防控部署与防控一线的感人事迹传达给广大师生,努力上好疫情防控“大思政课”,起到了良好的思政育人效果。相比综合院校,艺术院校拥有独特的艺术资源、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疫情防控期间,北京各艺术院校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载体,推出了诸如“云合奏”线上音乐会、“云展览”线上美术作品展、抗疫主题短片创作等独具风格、具有代表性的诸多“云思政”精品。通过这些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云思政”实践,各院校大力弘扬爱国主

4、义精神,培养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意识,使其认真思考、深入理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引导师生“以艺抗疫”,凝聚了共抗疫情的强大合力,取得了良好的育人实效,为今后做好“云思政”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与此同时,作为近年来的新生事物,各艺术院校在开展“云思政”工作实践过程中,也在形式设计、内容安排、技术应用等方面遇到了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云思政”的工作成效。因此,后疫情时代,艺术院校如何在遵循思政教育和艺术实践探索62北京教育(德育)2023.02教育规律前提下,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开展有效的“云思政”,是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的议题。二、首都6所艺术院校“云思政”工作调查结果为考察艺术院校开

5、展“云思政”工作的实际效果,课题组面向首都北京6所艺术院校(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的专业教师与思政工作者,针对新冠疫情以来各院校开展的“云思政”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4份,收回有效问卷504 份。在首都6所艺术院校参与本次调查的人员中,专业课教师人数221人,占比43.85%;行政教辅人员169人,占比33.53%;辅导员、班主任有74人,思政课教师有40人,分别占比14.68%和7.94%。女性要多于男性,年龄多集中在30-39岁,学历多为硕士。(一)关于对“云思政”工作的认知情况“云思政”作为疫情防控期间,高

6、校思政工作者将思政教育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新产物”,其被认知度、被认可情况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在参与问卷调查的人员中,针对“您是否听说过或者了解云思政”问题,有17.06%的人表示对“云思政”很了解;53.77%的人表示对“云思政”有一定了解,但不深入;有17.06%的人表示听说过,但不了解;有6.35%的人表示没有听说过,也不了解。如图1所示,当被问及对“网络思政”“线上思政”和“云思政”等不同提法的认识时,有17.66%的调查对象认为这三者名称不同,意义也不同;有66.47%的调查对象认为这三种提法名称不同,但含义相近;另有4.17%的人表示都一样,完全没有区别;只有11.71%的人表示不清

7、楚三者的区别。这说明在调查对象中,大多数人对“云思政”是比较了解的,并对通过互联网开展的“网络思政”“线上思政”“云思政”等思政教育的不同形式有着较为清楚的认知。(二)关于艺术院校“云思政”工作的开展情况艺术院校拥有众多优秀的艺术人才和丰富的艺术资源,这些人才和资源为艺术院校生动开展“云思政”提供了重要支撑。从适应线上交流特点、结合专业特色、紧跟时事热点等方面评价,有86.31%的调查对象认为其所在的学校或院系开展“云思政”工作的总体情况良好。根据工作实际,调查对象开展“云思政”工作的主要途径是腾讯会议、微信、腾讯课堂和慕课等,采取的主要方式则更为多样:其中,融入专业课教学、开展课程思政是最频

8、繁的方式,占比高达71.23%;收听收看音视频资料占比为50.20%,排在第2;利用新媒体技术制作、传播思政作品和线上共读理论书籍、文章占比45.83%,并列第3;举办线上专题讲座和围绕相关议题,组织线上专题讨论分别占比45.44%、45.04%,排在第5位、第6位;线上一对一谈心谈话开展相对较少,占比32.54%。(如图2所示)新冠疫情发生后,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医护人员逆行出征、千里驰援,涌现出许多图1“对于网络思政、线上思政、云思政等提法,您的认识如何”调查结果图2“您开展云思政工作时,采取的主要方式有哪些”调查结果实践探索63北京教育(德育)2023.02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为

9、艺术院校开展“云思政”工作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素材。由图3可知,2020年以来,艺术院校的思政工作者围绕党中央的疫情防控部署,从爱国主义、中华传统文化、生命健康教育等方面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云思政”工作,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准确认识伟大的抗疫精神,进而认清自己的使命担当。调查发现,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是讲授最多的内容,占到所有受访者的79.5%;其次是人文精神与传统文化,占到所有受访者的70.8%;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政治理论和方针政策相差不大,分别占比63.4%和63.1%。同时,这种对“云思政”内容选取的偏好,也体现出强烈的艺术院校特色,即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10、增强社会责任感,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此外,新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许多新的变化和挑战。从图4可知,针对“您认为当前艺术院校开展云思政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这个问题,调查对象认为,当前艺术院校开展“云思政”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信息爆炸给学生提供了海量的资讯,增加了思政工作的难度,占到所有受访者的79.96%;相比综合院校,艺术院校学生思维活跃、个性明显,思想认识难以达成共识,思政工作难度大,占到所有受访者的59.9%;艺术院校普遍缺少思政专业学科点,思政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待提升,占到所有受访者的43.45%。也就是说,相比综合院校,艺术院校在专业教学和学生群体方面的特

11、殊性,一方面,为其开展“云思政”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与挑战。(三)关于艺术院校提升“云思政”工作的对策建议疫情防控期间,各院校依托腾讯课堂、钉钉等网络教学平台组织“云端”教学,通过各类手机终端APP进行互动答疑、云端交流沟通讨论等,取得了很好的育人效果。面对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思政教育转型升级的新趋势,后疫情时代“云思政”工作也将成为高校思政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点从调查结果也能够看出。在调查中,有超过95%的调查对象认为开展“云思政”工作是有必要的、可行的,这说明参与调查的6所艺术院校的教师及行政教辅人员对“云思政”工作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肯定的,对未

12、来“云思政”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高度认可。当被问及“对影响云思政工作效果的因素进行排序”时,在思政工作者、思政工作内容等7个选项中,被调查对象排在第1位的是思政工作者,其次是思政工作内容,思政工作开展方式和思政工作政策文件数值相差不大,排在第3位和第4位,思政工作对象和思政工作考核评价方式分别排在第5位和第6位,思政工作所需技术条件排在最后。这说明,虽然技术条件是艺术院校开展“云思政”的重要依托,但要提升“云思政”的工作实效,关键在于开展“云思政”的人员能力水平及“云思政”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因此,要提升艺术院校的“云思政”工作效果,就要坚持“内容为王”,抓住开展“云思政”的关键、图3“2020

13、年以来,您主要围绕下列哪些内容开展了云思政工作”调查结果图4“您认为当前艺术院校开展云思政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调查结果实践探索64北京教育(德育)2023.02着力解决开展“云思政”的问题,打造“云思政”精品。作为直接参与者或间接观察者,针对“要开展好艺术院校的云思政工作,您认为应主要围绕哪些内容进行”这个问题,大部分调查对象都认为,艺术院校的“云思政”工作应主要围绕党史国情、时事热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开展,而专业实践及艺术创作导向、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品质、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分别排在第5、第6、第7 位。这说明,“云思政”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

14、思政工作模式,其本质仍然是讲道理,要通过生动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讲深、讲透、讲活。不过,在开展“云思政”工作时,首都6所艺术院校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从图5可知,针对“当前,您开展云思政工作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这个问题,超过半数的调查对象认为,“云思政”的开展方式受限和线上交流导致师生互动不足是他们遇到的主要问题,分别占到所有受访者的51.79%和51.59%,排在第1位和第2位;开展“云思政”的经验和能力不足紧随其后,占到所有受访者的50.79%,排在第3位;“云思政”的考核评价方式不够灵活排在第4位。另外,只有72位调查对象认为在开展“云思政”时没有遇到显

15、著问题,占比14.29%。由此可见,尽管艺术院校具备开展多样化“云思政”的资源条件,但大部分思政工作者仍认为当前开展“云思政”工作存在一些难处,如开展方式受限、师生互动不足等。当被问及做好“云思政”的关键是什么时,被调查对象排在第1位的是“学校重视,加强顶层设计,实现校内联动”,其次是“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将思政工作融入线上教学”,而“思政工作者创新工作方式,提升工作能力”“建立健全对思政工作者的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和“学生积极配合,形成良好的云思政氛围”分别排在第3、第4、第5 位,“技术条件完善,开展线上思政工作的方式丰富多样”则排在最后。这说明,“云思政”工作的成功开展,需要高校强化整体设

16、计,在校内外联动、系统有序推进的基础上形成合力,才能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共同讲好用好新时代的“大思政课”。同样,在“您认为今后应该怎样加强艺术院校的云思政工作”一题的回答中,调查对象的选择也透露出类似的看法,如图6所示。被排在第1位的是“加强院校间交流互动,借鉴学习先进经验”;位列第2位、第3位、第4位的分别是“强化制度保障,加大对思政工作的支持力度”“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强师生线上交流互动”“积极采用新技术,提高云思政工作水平”,且数值相差不大;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鼓励学生开展艺术创作”被排在最后。这说明,为了有效开展“云思政”工作,艺术院校要进一步加强经验交流,着力推动相互借

17、鉴学习,思政工作者则要积极运用新技术创新工作方式、提升工作能力。三、艺术院校做好“云思政”工作的启示与展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学生的思政工作,先后通过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重要论述,为图5“当前,您开展云思政工作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调查结果图6“您认为今后应该怎样加强艺术院校的云思政工作”调查结果实践探索65北京教育(德育)2023.02新时代做好高校思政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明确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1。因此,做好高校的思

18、政工作,对于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义重大。后疫情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艺术院校要进一步做好“云思政”工作,还有很多方面的工作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一)注重整体设计,全面系统推进“大思政课”建设2021 年3月,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明确要求。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了 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下文简称 方案),对全面推进“大思政课”作出了系统部署,指明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方案 明确指出,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2。同时,方案还对设立实践教学

19、基地、推出优质教学资源、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做出了具体的安排与部署。未来,艺术院校应认真落实 方案 要求,注重整体设计,加强统筹协调,从构建“大思政课”的高度,将“云思政”工作纳入其中,不断完善新时代所需的高校思政工作体系。积极引导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行政教辅人员,充分担负起各自的育人使命,围绕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人文精神与传统文化等内容开展广泛的“云思政”,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努力形成思政育人的强大合力。同时,结合新时代的发展特点,艺术院校要找准“大思政课”铸魂育人的着力点,把用好大课堂、建设大平台、建好大师资与做好“云思政”有效地结合起来,不断拓展高

20、校思政工作新格局,为全面系统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二)统筹艺术资源,充分发挥各类课程协同育人作用“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3艺术院校所享有的艺术人才、艺术资源以及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为做好“云思政”工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途径。特别是新冠疫情发生期间,以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为代表的首都艺术院校结合专业特色,开展了 抗击疫情戏剧口令操 短视频“云录制”、抗疫主题美术作品征集“云展览”、线上音乐会“云合奏”等创作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师生科学防疫,同心战“疫”,极大激发了广大师生的创作热情,为抗击疫情贡献了特殊力量。对于艺术院校而言,统筹各类艺术

21、资源,结合专业优势创立“云思政”特色品牌,能够更好地贴近青年学生实际,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引领思想价值,提升新时代思政工作的实效。后疫情时代,艺术院校要鼓励师生围绕爱国主义、党史校史、先进典型等思政元素创作戏剧、微电影、美术作品、音乐、短视频等,将思政工作有机融入各类艺术作品中,结合学校特色开展云展览、云演播、云朗诵等活动,挖掘不同艺术专业与“云思政”工作的互通、联通、融通之处,将创作实践与育人相结合,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发挥协同育人作用。(三)加强院校合作,探索建立“云思政”共享案例库方案 中特别指出,要“打造网络教育宣传云平台,建

22、设资源共享、在线互动、网络宣传等为一体的 云上大思政课 平台。”42020年以来,教育部多次组织全国大学生在云端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高校党组织战 疫 示范微党课”等,邀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向全国大学生解读党中央的疫情防控决策部署、爱国主义精神、青年责任担当等内容,引发热烈反响,彰显了在思政教育中发挥育人合力的重要价值。当前,虽然各艺术院校都将专业特色与思政元素相结合,开展了许多“云思政”实践,但在具体工作中,不同院校之间的思政工作,仍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此,艺术院校之间应该加强交流互动与合作,积极开展跨专业、跨院校的创作实践探索66北京教育(德育)2

23、023.02实践,探索构建思政产品共享案例库,学习、推广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各个院校的特色优势,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为不断丰富“云思政”工作的内涵和形式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全面提高“云思政”工作的质量水平。(四)强化技术支持,不断创新“云思政”工作模式“云思政”是思政工作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发展。新时代以来,VR、AR、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和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的出现流行,为创新“云思政”工作模式提供了更多选择。疫情防控期间,首都几所艺术院校积极借助新媒体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的“云思政”。比如,中央戏剧学院率先利用网络开展“时代楷模”走进高校、走进百万大学生“云宣讲”活动;中央美术学

24、院在官微发起“央美青年艺术战疫行动征集令”,面向广大青年学子征集疫情防控主题创作作品,并陆续推送举办线上“云展览”;中国音乐学院的思政课教师则深入挖掘与思政课程教学相关的音乐元素,探索构建了以包含“网络互动”在内的六位一体的思政课教学模式5,均受到师生热烈欢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6。面对未来,艺术院校的思政工作者要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创新开展“云思政”的方式方法,如通过短视频、H5、动画、交互设计等多样化形式,适应艺术院校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艺术审美较高的特点,增

25、强思政教育的互动性和吸引力。要在遵循思政教育规律和艺术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把握好媒体融合发展新格局,拓展思政育人空间,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切实提升“云思政”工作的时代温度,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中央戏剧学院院级一般项目“疫情防控常态下高校思政工作模式探索以几所艺术院校 云思政 为例”(YNYB2113)的阶段性成果。参考文献: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4.24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 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的通知EB/OL.http:/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责任编辑:杜 华实践探索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