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文化传承视域下陶瓷艺术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融合应用探究_于锐坤.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9705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传承视域下陶瓷艺术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融合应用探究_于锐坤.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化传承视域下陶瓷艺术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融合应用探究_于锐坤.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化传承视域下陶瓷艺术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融合应用探究_于锐坤.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佛 山 陶 瓷2023 年第 4 期(第 321 期)作者简介:于锐坤(1995-)女,山东淄博人,汉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1前言近年来世界范围内陶瓷艺术发展迅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陶瓷材料本身的优点也为其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广泛使用提供基础,加之在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形成独具中国魅力的、具有文化深度的环境空间设计新理念,使传统文化与传统艺术以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真正走进现代人们的生活。2陶瓷艺术与公共空间设计2.1 关于“陶瓷艺术”陶瓷艺术广泛来讲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是陶艺和瓷器艺术的总称,它与绘画、雕塑、设计等其他工艺美术有着无法

2、分割的联系,也反映和记录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宗教等情况。从新石器时期的原始彩陶到唐宋陶瓷再到清代的粉古彩,通过陶瓷的造型、釉色、质感、纹饰、装饰法则等等来呈现不同时期独特的风格、特征及文化内涵。近些年陶瓷行业发展渐盛,研发成功多种新型陶瓷材料,陶瓷艺术凭借自身独特的艺术形式与文化内涵成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中争先使用的灵感来源,在一众民族艺术形式中脱颖而出1。2.2 陶瓷艺术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在中国,陶瓷艺术与公共空间设计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与主体建筑的结合上。最早追溯到公元前 21 世纪商朝的陶瓷排水管道,较好地解决了当时夯土结实的城市建筑地下排水问题。到了西周时期,出现了瓦和

3、地方砖。在奴隶社会后期出现瓦屋彩绘,战国时期的彩陶供贵族作为随葬品使用,秦汉时期以木结构为主的宫殿建筑也促进了瓦当、砖、空心砖的发展,砖和瓦的装饰纹样丰富多彩,大量用于建筑物的装饰。北魏时期琉璃用于屋顶,琉璃业在明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三彩琉璃的室外陶艺墙 九龙壁。新中国成立后,久已停产的名窑相继恢复,也不断建立新的瓷区,工业的发展促进了陶瓷艺术的进步,各种表现手法与装饰形式层出不穷。现代陶艺以壁画、雕塑、装饰摆件、器皿等多种形式在酒店、图书馆、研究部门等公共空间发展起来。随着近几年“中国风”的兴盛,陶瓷元素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越发广泛,陶瓷艺术成为环境与人交流,与文化

4、交流的媒介,它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精神直接或间接地传递出历史、哲理、感悟等来扩充我们的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人们生活环境的文化氛围。所以说,陶瓷艺术与空间环境设计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的完美结合可使空间环境达到精神气质的高度统一。2.3 陶瓷艺术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发展困境陶瓷自身的材料优势、环保性能、艺术价值、文化内涵等使其在公共空间设计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在融合应用的过程中也面临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3.1工艺技术层面尚存不足首先陶瓷艺术品本身材质上就属于易碎品,极其容文化传承视域下陶瓷艺术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融合应用探究于锐坤(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387)摘 要:陶瓷

5、艺术以其生动的形式、浓郁的文化意蕴融入到当代公共空间设计中,其所创造的独具个性的文化空间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为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提供了新思路,但在融合应用方式上多为浮于表面的“拼贴”,缺乏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从文化传承视域出发,分析陶瓷艺术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发展现状,探究其发展困境,总结当下陶瓷艺术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并提出新的融合应用原则,以期赋予传统艺术与传统文化新时代的意义,推动陶瓷艺术在公共空间设计中有新的发展。关键词:文化传承;陶瓷艺术;公共空间设计;设计语言133Vol.33No.04(Serial No.321)FOSHAN CERAMICS易损坏,运输难度

6、较大。其次,由于入窑方式、温度、膨胀率、收缩率、融熔点等因素的不同,都会导致陶瓷釉面颜色的偏差,甚至不发色,或者导致陶瓷表面不均匀,以及变形、开裂等,这也导致了陶瓷作品的制作周期较长2。2.3.2文化认知层面浅薄陶瓷艺术背后内涵的文化与艺术法则虽丰富却也复杂,很多设计师缺乏全面的了解,对陶瓷的运用上还简单停留在作为表面装饰或工艺品摆设,有点千篇一律,文化深度挖掘不够;目前国内的很多学者对于陶瓷艺术作为环境设计中的装饰品还存在一定的疑惑,陶瓷艺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使用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等等。2.3.3融合应用形式局限,缺乏创意陶瓷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使用范围和表现形式较为局限,大多停留在陈设

7、点缀与立面装饰上,虽然新颖的视觉感受引起社会大众对于现代陶艺的关注与讨论,却未能培养出一个广泛且持久的陶艺欣赏群体。除去猎奇心理,打卡拍照外,大众对于陶瓷艺术背后内涵的文化意蕴了解是少之又少。当下设计中的不足,也促使我们重新调整视角,将文化公共空间设计重心放在如何向大众传达中式美学思想与人文情感上。3陶瓷艺术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策略3.1 陈列装饰,烘托空间氛围陶瓷艺术以其独特的文化色彩和造型语言作为陈设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时,最常见的应该是陶瓷艺术雕塑和陶瓷艺术壁画以及各种陶瓷摆件和具有实用功能的器具,这也是最直接的融合应用方式。陶瓷艺术雕塑利用陶瓷材料本身可塑性强的优势,可以模仿多种材

8、料质感,制出造型独特、满足多角度欣赏的陈设品。陶瓷艺术壁画在室外环境中的运用更为广泛,以墙壁为载体,使用多种釉彩、材料肌理等形式来展现和传递文化信息,营造空间氛围。不同类型的陶瓷艺术品运用对比或统一融合的方式来展现某种情境,让人们身处其中可产生丰富的联想,增加环境氛围的趣味性。3.2 图案纹样,传达吉祥寓意中国的陶瓷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期的彩陶器上已经开始出现装饰图案,这些题材均来源于生活,根据当时人们的审美绘制在陶器上,图案样式淳朴大多为表现他们日常生活、狩猎的场景,自然物的抽象化等,常见的有动植物纹和几何纹样,为中国陶瓷的装饰艺术奠定了基础。后经过各朝代的发展,装饰手法与技艺更为丰富

9、,装饰纹样也种类繁多,例如;植物纹样中的莲花纹与卷草纹、动物纹样中寓意吉祥的龙纹、凤纹;几何纹样中的回形纹、云雷纹、方格纹等等。现代的设计师们也努力将这些鲜明又具特色的传统纹样应用在现代建筑与环境设计中,香港的会议展览中心屋顶设计为飞鸟展翅式的形态、以几何纹为灵感进行重组创新设计的地砖与壁画等等,是对中国传统纹样吉祥象征意义的传承和发展。3.3 装饰法则,借鉴形式美感陶瓷艺术的装饰不仅体现在精美的图案样式上还有独特的装饰法则,如果说对于陶瓷艺术图案纹样,色彩的借鉴是直接的,那么对于其装饰法则与设计构思的借鉴应用来讲则是更有深度的传承。早期彩陶装饰中主要的形式法则有对比法、分割法、开光法、双关法

10、等又或者陶瓷艺术中构成视觉形态的点、线、面元素的表达手法,具象、抽象、意象等设计方式来丰富视觉体验层次等。我们在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中依然可以借鉴这些法则与设计手法将其运用到三维空间表达上,给空间结构设计或环境装饰提供新思路,让二维的装饰艺术具有三维立体的新生命,呈现不一样视觉体验并很好地将传统的艺术思想传承下去。3.4 色彩提取,丰富视觉体验人们对于事物的视觉印象一般都是从造型和色彩开始的,色彩给人以直观鲜明的视觉感受。在环境空间设计中,陶瓷陈设品的色彩可调节室内外环境的色调让人们在视觉和心理上达到平衡,心情舒畅更耐寻味。陶瓷因釉色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提取传统陶瓷艺术品中的色彩搭配运用于公共空间

11、设计中增加艺术趣味,丰富视觉体验,提升人们的艺术审美。3.5 陶瓷拼贴,重组创意表达我国制瓷历史悠久,积累下来的陶瓷产量丰富,加之现代陶瓷工业兴盛,每年也产生大量的陶瓷废弃物,这些陶瓷废弃物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新的创新思路,成为设计创作的新宠儿。重庆市罗中立美术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整个建筑外墙装饰都是由废弃的陶瓷碎片组成的成功案例,用彩色陶瓷碎片重组创作拼贴成抽象化的人物画像、自然风景、著名画作等,整个建筑的外墙在每平方米的成本只有 90 元的情况下却带来了一场独特个性的视觉盛宴3。类似的建筑案例还有天津的瓷房子,一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还是铺贴式陶艺,像是公园的地面铺贴与公共座椅等。4陶瓷艺术在公共

12、空间设计中的融合应用原则134佛 山 陶 瓷2023 年第 4 期(第 321 期)4.1 文化可持续原则立足文化自信,深入挖掘古代美学思想。中国陶瓷具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独特的美学意识和创造精神,这些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自然契合,其最高境界的追求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随着大众经济发展和文化素质的提升,促使人们逐渐从物质消费转向精神消费,审美角度及对空间环境的需求也随之变化,当代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不再只是单纯的功能需求和艺术性需求,还需要更多的文化需求为广大群众带来更高的精神享受。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都可成为公共空间设计的灵感源泉或文化支撑,传统陶艺中的某些古老技

13、法可能不太适合当今的陶艺发展新趋势,但其传统美学思想和设计巧思仍是可以借鉴与传承的,传统艺术文化不需要只会表面拼贴的“裁缝”而是真正的传播者。4.2 新旧共融原则继承传统艺术,创新灵活应用。在城市化和现代化同步推进的情况下,城市原有的文化体系内容、形式和观念逐步被融入到城市的发展规划和建设之中,如何正确地处理好城市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的关系,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文化传承的视角下重新审视传统陶瓷艺术,我们在了解过去艺术的审美倾向后与现代审美融合,甚至是与现代新技术,新材料进行融合设计,实现创新传承。公共空间设计中陶瓷艺术的融合应用,一定要选择与城市气质相匹配的题材、形式与内容,将城市的历

14、史文化特质与内涵表达出来,以此来唤醒人们对某种历史的幻想,从而发挥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扩展的作用。现代陶艺的设计理念也应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变化而不断创新,以反映新时代的精神面貌,满足大众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4.3 整体性设计,地域优化原则强调整体思维,尊重地域性,提倡人性化。陶瓷艺术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运用,应考虑到整体的和谐统一性,依据其所在空间的性质和周围环境特征进行整体设计,与物理空间的比例尺度、色彩、光影、材质等相协调,两者既相互独立又要相互融合。其所要表达的主题、内容和表现形式还要充分考虑所处该空间内的用户人群需求及审美趣味。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尊重地方文化差异,陶艺的表

15、现形式不能一味跟风,追求新奇与潮流,要符合地域文化理念,形成人陶瓷艺术环境和谐稳定的空间感受,以此达到美化装饰的目的,满足人们对于空间环境的使用与精神审美需求,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艺术。4.4 互动与融合原则如何在现代陶艺与空间的结合中体现互动性?艺术家需要提前了解或调查大众的心理预期,了解人们与艺术作品互动时的行为和心理感受,从而设计出一系列高效的互动形式:科技互动,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影像技术、多媒体装置等提升大众行为体验感,获得更多的乐趣。感知互动,自然与科技之间的混合创作,通过触觉来实现人与陶瓷艺术的互动,人们的手或其他身体部位接触作品时,作品成为一个传感器,不同的静电反应会产生

16、不同的声音,光影、气味、触觉反馈,根据距离远近的变化反馈强度不同,增加行为体验的趣味性和不确定性。观众与观众混合创作,根据空间特性与创作主题,保留适当的自由发挥空间,提高大众的互动积极性,增加与参与感,引发其对于文化的深度思考。陶瓷与其他综合材料及新型材料的碰撞结合,提供更多创作可能性,综合材料的运用改变了传统陶艺材质的单一性,使作品更具感染力,也促进了其他种类艺术的发展。5结论陶瓷艺术品所体现出的丰富性、多样性、文化性使当代环境艺术变得更加充实全面,也对人们的审美习惯和文化认知提出挑战,为其他传统艺术与空间环境设计融合提供了参考思路。从文化传承视域出发,陶瓷艺术与现代公共空间设计的融合应用应首先保证其文化价值的传播,这也是当代文化公共空间的首要设计因素,需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设计美学思想与文化内涵并借助现代科技与新型材料等来实现传统艺术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实用价值、情感价值等,为广大群众提供更高层次的精神体验与文化享受。参考文献1徐滢,周媛.陶瓷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创新应用路径探析J.包装工程,2020,41(08):305-308.2杨龙.陶瓷艺术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3.3何斐洁,陈华钢.废弃陶瓷在绿色建筑环境设计中应用的形式美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01):98-99.1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