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你找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课文一、二的学习,让学生知道见面找人的询问方式。
2、过程与方法:正确、熟练地认读“找、谁、姐姐、在、去、教室、了、下课、妹妹”九个词语,能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认识“谁、课、教、室”四个生字;掌握“找、在、去、了”四个生字;掌握句型“你是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用汉语表达。培养汉语学习兴趣,提高汉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六个词语“找、谁、在、去、了、下课”的认读和使用;六个生字“找、姐、在、去、了、妹”的认读和书写;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两个句型“你是谁”“她不在教室”的理解和掌握。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老师询问学生:“同学们,当我们遇到不认识的人,该怎么问别人?”“当你想找到一个人时该如何询问周围的人?”对于回答正确的同学,给予表扬和鼓励。
(二)朗读课文一
1、老师范读或播放录音,让学生仔细听,初步感知字词的发音和每个句子的句调。
2、学生根据注音,自主拼读课文一。
3、老师领读课文。
4、学生朗读课文。
5、老师简单介绍课文内容。
6、老师简单讲解课文中逗号“,”的书写、位置和用法。
(三)认读词语“找、谁、姐姐、在”
1、老师带领学生朗读四个词语
2、解释词语的意思。
(1)找:表示为了见到或得到所需求的人或事物而努力。
例句:你找谁?/我找古丽仙。
(2)谁:疑问代词,意思是问人。
例句:你是谁?她是谁?
3、朗读比赛,巩固练习。
(1)老师利用图片讲解同语,让学生看到图片之后,说出和图片相关的词语,看谁反应快,加深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建立词语和它所包含意思的直观联系。
(2)老师把四个词语的卡片贴在黑板上,打乱顺序,请同学们朗读,看谁读得快,读得准。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加以鼓励。
(四)学习生字“找、姐、在、准、课”
1、老师拿出生字卡片,请同学们自主拼读“找、姐、在、谁、课”。老师领读,学生朗读,及时纠正错误发音。
2、老师可适当利用母语翻译,让学生掌握五个生字的形、音、义。
(1)找:左右结构,提手旁,表形,“戈”表声。表示为了见到或得到所需求的人或事物而努力。
例如:找人、找书等。
(2)在:上下结构。表示存留在某地点。例如:在家、不在等。
(3)谁:左右结构,言字旁,表形,“隹”表声。表示疑问。例如:找谁、是谁等。
(4)课:左右结构,言字旁,表示教学科目。例如:汉语课、数学课、语文课等。
3、老师先范读生字或播放录像,然后带领学生集体朗读生字,并注意纠正错误发音,着重注意声调。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反复朗读生字,建立拼音和这五个生字的联系。老师可以一边读,一边利用生字卡片把五个生字组成词语“找人、姐妹、在家、谁的、课本”等,并让学生跟着朗读,一边朗读,一边做手势,加深理解和记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及导入
老师请学生认读“找、谁、姐姐、在”四个词语,朗读句型。
老师引导:“上节课我们朗读了课文一;认识了几个生字。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一;看看这些生字该怎么书写。”
(二)学习课文一
“课文一”介绍了艾山和古丽娜的对话,古丽娜是去艾山的班里找自己的妹妹古丽仙的。
1、老师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一的挂图,让学生弄懂图意,再学习课文。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图上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
2、老师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对课文整体内容有进一步了解。
3、老师范读课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问题一:课文中是谁和谁在说话?
问题二:古丽娜去找谁?
问题三:古丽娜和古丽仙是什么关系?
(三)作业
1、完成《汉语练习册》中的相关练习。
2、熟读课文一。
第三课时
(一)复习及导入
1、听写字词“找、姐姐、在”,对书写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请学生朗读课文一。
2、老师引导:“前两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一,学习了几个字词的认读和书写。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二和剩余的几个词语和生字。”
(二)朗读课文二
1、老师范读或放录音,让学生仔细听,初步感知字词的发音和每个句子的句调。
2、学生根据注音,自主拼读课文二。
3、老师领读课文。
4、学生朗读课文。
5、老师简单介绍课文内容。
(三)学习词语“去、教室、了、下课、妹妹”
1、老师带领学生朗读五个词语。
2、解释词语的意思。
(1)去:表示到别的地方。
例句:我去学校,你去哪儿?
(2)教室:表示用来教学的房间。
例句:我去教室。/这是我们的教室。
(3)了:助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例如:我做了。/也去了。
(4)下课:指学生一堂课结束了,可以休息。可以和“上课”做比较。
例如:我们下课了。
3、朗读比赛,巩固练习。
(1)老师利用实物和动作解释词语的意思。例如:一边讲解“教室”,一边用手指着教室;讲解“去”时,做出行走的动作。用这种方法加深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加深词语和它所包含意思的直观联系。
(2)老师把五个词语的卡片贴在黑板上,打乱顺序,请同学们朗读,看谁读得快、读得准。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及时鼓励。
(四)学习生字“去、了、妹、教、室”
1、老师拿出生字卡片,请同学们自主拼读“去、了、教、室”。
2、老师可适当利用母语翻译,让学生掌握五个生字的形、音、义。
3、去:独体字,表示到别的地方。例如:去学校。
(五)学习句型:“她不在教室。”
1、老师解释句型(可用母语)。
“……在……。”表示人或事物所在的方位。
2、老师带领学生朗读句型,用替换法反复进行句型操练。
如:老师不在办公室。/学生在教室。
(六)布置作业
完成《汉语练习册》中的相关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