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 应 加 热Induction Heating2023年 第4期 热加工77重载齿轮件穿透式感应淬火技术应用贺飞龙,朱科,吴佩泽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200摘要:以某大功率采煤机牵引部高速传动齿轮发生断裂失效为案例,通过对宏观及微观化学成分、硬度、金相组织等进行检测分析,推断出其失效原因为硬化层深度过浅、齿根与齿心部硬度低。提出用中频穿透式感应淬火技术进行替代,试验达到预期效果。关键词:感应加热;穿透式加热;淬火;齿根;齿心 1 序言感应淬火是一种提高零件表面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同时使心部保持足够塑性和韧性的快速加热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借助于其绿色、节能、环保,以及工件
2、氧化脱碳轻微的特点,在交通运输、工业机械及军工装备等行业得到了充分肯定,已经发展成为应用领域最广泛的热处理技术之一。我公司采煤机、掘进机、掘锚机等产品均以齿轮传动为主,且大多数为重载渗碳齿轮,受制于矿井下复杂的作业环境,齿轮在运转中需承受极大的应力应变。其中,中小模数齿轮件采用“渗碳调质齿部高频感应淬火”的热处理工艺,但在新研发的大功率产品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断齿事故,这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根据对返回断齿齿轮件金相组织及性能的研究,提出用中频穿透式感应淬火替换原先的高频感应淬火。2 断齿分析2.1 宏观分析图1、图2所示分别为4个轮齿发生弯曲疲劳断裂的断口宏观形貌和疲劳源区宏观形貌。从图1、图2可看
3、出,疲劳源为线源,位于滚齿倒角处,断口贝纹线较细密,疲劳扩展区及疲劳源区约占断口面积的90%,属典型的高周弯曲疲劳断裂形式1。根据失效分析的判别原则,轮齿发生弯曲疲劳断裂是齿轮最早发生的失效形式,是造成轮齿挤压、滚光的直接原因。2.2 微观分析(1)化学成分分析 断齿齿轮材料为18Cr2Ni4WA钢,对其取样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见表1。从表1可看出,化学成分符合据GB/T 30772015合金结构钢技术要求。(2)硬度检测 按JB/T 130272017重载齿轮图1断齿齿轮疲劳断口宏观形貌图2断齿齿轮疲劳源区宏观形貌 表1 断齿齿轮材料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元素CSiMnCrNiW实测值
4、0.180.210.461.414.200.93标准值0.130.190.170.370.300.601.351.654.004.500.801.20感 应 加 热Induction Heating2023年 第4期 热加工78渗碳热处理技术要求对齿轮进行硬度检测,齿面硬度为59HRC,齿心部硬度为28.5HRC,齿根硬度为36.5HRC,其中齿轮根部及齿心部硬度不符合内控技术要求(齿根硬度5862HRC,齿心硬度3842HRC)。(3)金相检测 从齿轮断裂源处取样,对轮齿进行金相检测。低倍组织如图3所示。渡区域的交界处,残余应力从硬化区的压应力转变为非硬化区的拉应力,因此最大残余应力出现在硬
5、化层结束的下方,这就使得因在齿根或圆角处易产生裂缝而导致失效,尤其对于重载渗碳齿轮,高负载的工作拉应力和残余应力的结合,更容易使齿根或内圆角处具备产生裂纹倾向的条件2。事实上,由于这种不利的应力分布状态,所以使齿轮弯曲疲劳强度甚至比硬化前的还稍低。3 中频穿透式感应淬火技术3.1 原理本次改进技术采用中频穿透式感应淬火工艺(涡流透入式加热热传导加热)。开始加热时,通过涡轮电磁感应产生的热量从表面向心部加热,随着热态涡流透入深度的增大,加热深度逐步向内推移。而零件需要的淬火加热层大于电流感应热透入深度热,此时失磁的高温层厚度超过了热态的涡流透入深度,电磁感应加热进入收尾阶段,此时加热层深度的增加
6、主要依靠热传导的方式进行,即穿透加热3。这就需要有一个适当的温度梯度和能量密度,通过控制电流频率、调整功率因子等参数,且借助先进的精准温控设备,进行缓慢的高温热传导加热,促使整个齿形齿廓加热温度达至Ac1以上,确保轮齿齿面、齿根、齿心部均淬透淬硬。本批次试验件中频感应淬火工艺参数见表2。齿轮中频穿透式感应淬火试验状态如图6所示。表2感应淬火工艺参数淬火温度/电流频率/kHz加热功率/kW扫描速率/(mm/s)冷却方式8108302.02.58012026油冷图4 断齿根部金相组织(400)图3断齿轮齿低倍组织 图5断齿齿心部金相组织(400)图6齿轮中频穿透式感应淬火试验状态由图3可见,轮齿齿
7、根及齿心部感应淬火组织不充分。高倍组织按GB/T 257442010钢件渗碳淬火回火金相检验进行检测,齿面分度圆处碳化物评为2级,马氏体及残留奥氏体评为2级,齿根、齿心部组织为回火索氏体。齿轮齿面渗层组织符合技术要求,根部、心部组织不符合重载齿轮技术要求,金相组织如图4、图5所示。2.3 结果分析从检测结果发现,对高频感应淬火后的齿轮来说,齿顶淬透但齿根、齿心淬不上火是齿轮疲劳断裂的诱因之一。由于重要的两处齿部区域(心部和根部)没有硬化,因此使齿轮在运行过程中受到极大的限制。分析其原因:由于其在硬化与未硬化过加热过程控制如下。1)以较快速度移动感应线圈,对工件进行预热处理。感 应 加 热Ind
8、uction Heating2023年 第4期 热加工792)降低线圈扫描速率,以较大加热功率对齿面、齿根进行感应加热。3)适当减小加热功率,使热量向齿心部传导加热,直至加热结束。3.2 试验件分析(1)硬度检测 按JB/T 130272017重载齿轮渗碳热处理技术要求对试验齿轮硬度进行检测,齿顶硬度62.2HRC,节圆处硬度62HRC,齿根表面硬度60.5HRC,齿心部硬度40HRC,均符合要求。切取齿轮试样,按GB/T 94502005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对其进行显微硬度检测,结果见表3。硬度梯度分布合理,如图7所示。表3 硬度梯度检测结果 距表面距离/mm0.10.30.5
9、1.01.21.41.61.82.0硬度HV顶齿766751740638630603580553542节圆745739720623611588577556542齿根7066896636005845635395315124 结束语从断齿分析结果可看到,对于重载渗碳齿轮件来说,有效硬化层的合理分布、齿心部硬度不能偏低,这在复杂作业环境下是非常重要的。在采用中频穿透式感应淬火工艺后,可以保证齿部所有接触区域的连续硬化,这种淬火效果使齿轮有了更好的耐磨性,同时确保了在齿轮表面获得连续分布的压应力,提高了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此外,穿透式感应淬火既提高了齿心部的硬度,又使其具有相应的塑韧性,从而提高了齿轮根
10、部区域的抗弯曲疲劳强度。总体而言,中频穿透式感应淬火可提高重载齿轮的整体性能及使用寿命。参考文献:1 崔忠圻,覃耀春金属学与热处理M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学会热处理手册(第1卷)M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3 杨满热处理实用技术回答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20230102图7显微硬度梯度分布(2)金相检测 从试验齿轮件取样,低倍组织如图8所示。由图8可见,采用新工艺后轮齿齿根及齿心部均获得感应淬火组织。在高倍显微镜下,齿面渗层组织为回火隐针及细针马氏体加少量残余奥氏体,碳化物级别评为1级,马氏体及残留奥氏体评为2级;齿心部组织为回火低碳马氏体,如图9、图10所示。3.3 结果分析从检测结果看到,采用中频穿透式感应淬火工艺后,产品的力学性能相比较采用高频感应淬火工艺有了极大提升,金相组织分布合理,满足产品使用性能要求,确保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图8试验轮齿截面低倍组织图9试验轮齿齿面金相组织(500)图10试验轮齿齿心部金相组织(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