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选修Ⅳ 城乡规划
第一章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教学指导建议解读
一、课程标准内容解读
1.举例说明中外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归纳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1)城市的形成 明确影响城市形成的过程
了解城市的成因类型
(2)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分阶段
产业革命前
产业革命后
20世纪(特别是二次大战以来)
(3)举例与归纳
举例 案例化、案例的典型性
归纳 运用案例进行归类分析
2.比较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1)不同国家 不同类型的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2)城市化过程特点 不同类型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过程
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特点
(3)意义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4)比较 分析:不同类型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过程的形成
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特点的形成原因
3.举例说明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1)城市环境问题的形成
(2)城市环境问题的分类、成因和危害
(3)城市环境问题的治理
(4)举例说明 使用案例化的分析
结合当地的实际
(5)以人地关系协调为主线,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二、教学指导建议解读(以第1节为例)
第1节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一)教学指导建议解读
基本要求:
1.了解城市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1)知道城市是聚落的一种类型。
(2)了解城市的概念。
(3)了解城市的基本特征。
2.举例说明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条件。
(1)了解城市形成的过程。
(2)分析案例,理解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原因。
3.了解城市发展的含义。
了解城市发展的两方面内容。
发展要求:
利用案例,归纳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1)了解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
(2)归纳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
(3)了解我国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二)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共设计了3个活动。活动1建议不采用。活动2“讨论城市的产生原因”应通过辨析,了解影响城市形成的因素。活动3“问题讨论”应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城市的特点,以及与欧洲古代城市的差别。
建议增加活动1-4 利用典型城市和乡村的有关资料,对比分析城市不同于乡村的显著特点
活动目标 加深对城市特点和城市在区域发展中作用的理解。
活动建议 资料要突出两种聚落在密集性、生产活动、产业结构、生产效率、经济效率和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的内容。
选修Ⅵ 环境保护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教学指导建议解读
一、课程标准内容解读
1.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1)科学的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人类是地球这个巨大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人类活动必须服从地球生态系统的规律。
*自然环境提供了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以及各种资源。人类与自然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关系。
(2)举例说明 例举过去对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不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引起反思
(3)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人对自然的伦理
*正确评价人类活动的合理性;正确认识人类对自然界负有的义务。
*回答三个基本问题:人类对自然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自然有没有价值?
有什么样的价值?
*树立三个观点:尊重与善待自然;关心个人与关心人类;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
2.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1)环境问题 作为一个整体的问题来讨论
(2)原因 主要原因:工业生产、人口膨胀
成因的复杂性
(3)危害 表现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而扩展
3.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例举问题、表现、危害
(2)归纳 分类: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大面积的生态破坏、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
二、教学知道建议解读(以第2节为例)
第二节 环境问题概述
(一)教学指导建议解读
基本要求
1.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和分类。
(1)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
(2)理解环境问题的分类方法。
(3)能根据环境问题的信息判断环境问题的类型。
2.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1)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整体的问题讨论。
(2)了解工业生产、人口增长和科学技术进步的负面作用对环境问题形成的影响。
(3)了解环境问题的主要危害。
(4)根据环境问题的信息,说出其形成的原因和危害。
3.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例举当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2)归纳出环境问题的三大类型。
发展要求
了解全球性环境污染、大面积生态破坏、突发性严重污染事件的危害。
(1)了解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类型、形成原因和危害。
(2)了解大面积生态破坏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危害。
(3)了解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的危害。
(二)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共设计了4个活动。活动2-2“问题思考”可以作为思考练习,活动2-3“调查实践”建议作为一个课题研究,在课后进行。其余的活动建议如下:
活动2-1 环境问题类型。
活动目标 加深对环境问题分类方法的理解。
活动建议 增加一些辨析素材,并和次生环境问题的分类辨析结合起来。
活动2—4 环境问题因果关系竞答。
活动目标 加深对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理解。
活动建议 教材设计的竟答活动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活动的目的在于巩固知识。如果教学时间紧张,可以采用其他有效的训练方式,如图表归纳法等,或者用练习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