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综合探究-建设学习型社会.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969887 上传时间:2024-11-2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探究-建设学习型社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综合探究-建设学习型社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文化在继承中发展1.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古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 B C D2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有的不足5 000人。由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核心文化区范围小,其文化传承的状况堪忧。面对这一现象,当务之急是() A提高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 B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C

2、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D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3 我们在电视上赞叹日本的“织巧节”和韩国的“孟兰盆节”保持了原汁原味的文化传统,却忽视了礼仪之邦的中国才是它们的起源之地;在艳羡西方载歌载舞数日不眠的狂欢节时,却不知“东风夜放花千树,一夜鱼龙舞”的元宵节恰恰是我国的狂欢节。这说明() A外国节日比中国节日更科学更优秀 B中国节日比外国节日更优秀更科学 C我国民族传统节日继承的重要性 D民族节日传播的重要性4随着电影孔子在全国的热映,再度掀起了一阵“孔子热”,电影所体现的孔子“仁、义、礼、智、信”的儒家精神非常值得当今世人研习。孔子在韩国观众中间也引起了极大的舆论反响,其教育价值得到京畿道

3、教育监管人金相坤以及众多学生的广泛认可。这表明()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其精华,值得人类继承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中华文化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外来文化 儒家思想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A B C D5从古代的私塾到近代的传统课堂教学,再到现代的网络学习,不同的教育方式对文化传承有着不同的影响。这说明教育() 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 文化的传承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有多种传播媒介和手段 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4、,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A B C D6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些人:仓颉创造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沉淀下来;李斯统一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流动起来;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让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王选让汉字告别纸与笔、铅与火,让中华汉字文化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说明() A科技进步能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B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C社会制度的更替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 D传播文化必须做到古为今用7.始于春秋时期的清明节至今已经有2 500年的历史了。扫墓是最早的清明祭拜的形式,这种习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逐渐演变为更多的形式。2002年,共青团中央发

5、起了“清明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民族魂”活动。2009年清明节参与网络祭拜人数达到1 000万左右,他们将祭奠先人的文字和音像放在互联网上,让所有的亲人和故友都能在不同的地方同时或随时祭拜。这种文明和科学的祭拜方式,让逝者安息,于生者有益。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以上材料回答:(1)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什么特点?(2) 你是怎样看待清明祭拜形式的演变的?【答案和解析】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在灾后恢复重建中重视继承传统文化的原因,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为什么要继承传统文化,这是因为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继承是发展的前提;二是灾后恢复重建重视传统文化的原因,这个原因就在

6、于发挥传统文化的精神纽带作用,所以正确。说法错误,民族精神是传统文化的结晶。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2【答案】C 解析:针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困境,急需要我们做的是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以维护文化的多样性。A项与现实状况不符;B项不能解决当前问题;D项与题意不符。3【答案】C4【答案】A 解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精神,有很多有益成份,值得当今世人学习和借鉴,同时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故符合题意。与本题材料无关。5.【答案】D 解析: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教育在文化传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均符合题意。6.【答案】A7.(1)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2)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清明节祭拜活动集中展示了人们对先烈和先人的尊重和怀念情感。对待民族节日应该在继承中发展。我们对传统节日的继承,无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要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而且我们要自觉成为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网络方式对先烈、先人进行文明科学的祭拜,值得大力提倡。(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