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2.理解课文内容。
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难点: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开小火车认读生字词,比一比那组开得又快又对。
3.指名读课文。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小壁虎借尾巴》。
二、理解课文
1.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1)哪段是写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读第1自然段)
(2)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捉蚊子时,蛇咬住了他的尾巴,一挣,尾巴断了)
(3)理解“挣”(用力摆脱),“挣”的动作是怎样的?(生做动作)
(4)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心情怎样?他想怎么办呢?(齐读第2自然段)
(5)带着小壁虎难过、伤心的情绪再练习朗读第1、2自然段。
2.学习第3~5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小壁虎向谁借尾巴?怎么借的?借到了没有?为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
(3)班内交流。
①小壁虎向谁借尾巴?
学生看图回答。(小鱼、老牛、燕子)
②小壁虎是怎么借的?(读书上的句子)
指导朗读:要用礼貌的语气读。
③为什么没有借到?说说他们不借的理由。(小鱼要用尾巴拨水、老牛要用尾巴赶蝇子、燕子要用尾巴来掌握方向)
找到三个表示他们动作的词(摇、甩、摆),做做动作。
(4)指导朗读: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三个自然段中都出现了“爬呀爬”,说明了什么?(小壁虎爬得很慢,很艰难)小壁虎失去尾巴多着急呀!可他为什么不快点爬,去借尾巴,反而这么慢?(讨论)
2.学习第6、7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小壁虎为什么难过?后来怎么又高兴起来了?
(2)指导朗读。用高兴的心情去体会小壁虎的话。
(3)介绍小壁虎尾巴的特点。
三、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2.小壁虎没有尾巴,于是就跑去向其他动物借。你想象一下小壁虎会怎样借?
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
4.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