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微课教案
第一课时 单一标准的分类
平舟实验小学 石小燕
教学背景
分类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分类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基础,又是发展儿童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将“分类”放在“统计与概率”领域,突出了分类与统计的密切关系,体现了分类与统计的密切联系,既让学生体会到了分类的含义、方法及目的,又使学生完整地体验到了统计的全过程。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第1课时 “单一标准的分类”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渗透分类思想。(重点)
2. 经历简单的整理数据过程,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难点)
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讲授,课件演示。教师运用课件演示、口头语言作为指导,让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完整的体验分类统计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
1.谈话,欢迎你进入数学游乐园,让我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吧!
2.有几个小朋友买到了一些气球,请你把这些气球进行分一分,能有几种分法呢?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让学生思考,交流能有几种分法?
预设:能按颜色和形状来。
2.引导学生按照一个标准来进行分类,先按照形状分类.
3.提示学生动手操作,按形状分。
(1)师,现在,我们一起先来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看看每种气球各有几个?(学生动手分一分)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展示学生分类计数的结果。
课件分别展示以下几种分类计数结果:
第一种方法:先分类,再计数的方法;
第二种方法:图文结合的方法。
第三种方法:边分,边数、边画的方式;
1) 利用课件展示各种分类记数的过程。
2) 了解什么样的图是象形统计图.
4.拓展实践。
(1)增加一个心形气球该怎样在分类记数中展示出来。
(课件演示)
(2)再增加一个五角星的气球,又怎样进行分类记录。
(课件演示)
三、课堂小结,分类是按一定标准把一些事物分组的,“一个”和“一类”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教学反思:
我讲了《分类与整理》这节课,这是新教材的一节融合《分类》与《统计》的一节新课。我主要想突破的重点是,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渗透分类思想。但在设计的课件有些单一,缺少让学生体会分类在生活中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