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索与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2、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探索数学规律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和归纳中,感受理性的美。教学重点: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教学难点: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动手操作的意识和能力,并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能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交流、比较、评价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教学准备:课件、师生各准备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量角器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三
2、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导入新课。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1、出示第一幅情境图交流:你获得了哪些信息?猜一猜:可能是什么三角形?由于任意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所以已知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必须算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才能判断它是什么三角形。预设: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探讨:怎样确定它是什么三角形?如何求第三个角的度数?180-60-40=80180-(60+40)=80汇报。2、出示第二幅情境图 师:只露出一个角,你还能猜出这是什么三角形么?为什么?答案是多样性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交流,汇报。预设: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4、小结:本节课的收获。三、巩固练习完成练一练47题。1题让学生介绍自己在探索交流中最喜欢的方法,谈谈自己体会。4题复习三角形分类及各种三角形的特种。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板书设计:三角形的内角和 3= 18012教学反思:这节课用课件创设了学生喜欢的情景,引出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概念,并让学生帮助解决这一问题。卡通三角人物的争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课堂上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教学效果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