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析梅清、石涛的山水画.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5893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析梅清、石涛的山水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析梅清、石涛的山水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析梅清、石涛的山水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May,2023Vol.22 No.3(Ge n.No.123)2023年5月 安阳工学院学报第 22 卷第 3 期(总第 123 期)Journal of Anyang Institute of Te chnologyD01:10.19329/ki.l673-2928.2023.03.026析梅清、石涛的山水画刘芹(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湖南株洲412001)摘 要:明清两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相应地,文学艺术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就绘画艺术而言,在康熙年间 的宣城诞生了一个有影响力的画派宣城学派。其创始人梅清以画松石、黄山知名于世,后与石涛、弘仁(渐江)齐名为画 黄山的巨擘,成为黄山

2、画派的奠基人。关键词:梅清;石涛;敬亭山;黄山;宣城画派;黄山画派中图分类号:J2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28(2023)03-0117-041梅清:宣城画派的崛起者梅清(16231697),原名士羲,字远公、渊公,号瞿山、瞿硼、梅痴、敬亭山农等,宣城人。梅 清出生于宣城梅氏中最为显赫的文峰梅氏。文峰 梅氏与南宋大诗人梅尧臣所属的宛陵梅氏同祖一 支派,都是以五代时期梅远为始祖。梅氏家族到 他这一辈,已经涌现出众多的名宦学士,令世人 瞩目,所以梅清一直以自己的家世背景为骄傲。对于自己的家族,梅清有着浓厚的责任感和自豪 感,其诗画中多次涉及和家族有关的人事景物。梅清诗中最后自

3、夸说到勋华文章之业乃吾家之 事。深厚的家学渊源,自幼天资才学便显露出超 群脱俗之处,年少时其诗词文赋便在当地崭露头 角,并有颇多佳作流传,渐渐地对翰墨丹青产生 了兴趣,吟诗咏歌之余研墨作画,年幼时曾对着 山林树木自学绘画,稍长时又对古画进行临摹与 研习,尤其对元、明时期的名家大作更是参悟其 中,所以他的艺术形式主要以传统为基调,以创 新为脉搏,以自然生存环境为主题来表达自己的 真情感受,从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绘画空间。他集 诗、书、画于一身,在历史悠久、经济文化繁荣,文人荟萃的宣城成为画派的创始人。梅清的早期代表作,多数以他赖以生存的 家乡风情为主调。钟灵毓秀的宣城山水伴随着 他成长,因而他对这里

4、的山山水水都充满着眷 恋与依赖之情。他从生活与游历中得到了创作 的灵感与激情,并把自己的境遇和对大自然的 依恋一并寄托于诗画之中,这是形成他独特画 风的重要因素。梅清的画作与诗风有着,惊人的 相似之处,多数作品贴近自然,中规中矩,朴实 亲切,与当时绝大多数文人画风格迥异,这是成 就他作为“宣城画派”领袖人物的一个重要原因。他的宣城画派的代表作之一敬亭霁色图(图1)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是梅清的中年之作。敬亭山原名昭亭山,位于宣城北郊的水阳江畔,是梅清年少时常游玩的地方,晋初为避晋文帝司 马昭名讳,改称敬亭山,属黄山支脉,东西绵亘 百余里。唐代李白先后七次登临,留有“相看两 不厌,只有敬亭山”的盛赞

5、役图1敬亭霁色图清代梅清以描写宣城敬亭山的景色为主题,是梅清常 作的一些题材。敬亭霁色图是梅清山水画的 收稿日期:2022-09-21作者简介:刘芹(1982),女,湖南华容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118安阳工学院学报2023 年代表之作,风格逸动苍浑。近景下方用浓墨点染 出层层松冠,尽显群松茂密之感,并从中凸显出 宣城标志性的双塔寺,一条蜿蜒的小道在双塔寺 的右边向上方伸展,同时在山道两边还布局了山 石与松柏,加强了山势的挺俊与伟拔,再以留白 的方式营造出山中云雾缭绕、起伏飘渺的视觉感。画面顶端主峰高耸,细腻丰富,左侧又以一小峰 隐显烘托出山壁的陡悄,使整个画面厚重庄严而 又气势夺人

6、O客从幕I处渡江来(图2)纸本设色,题 款为:地僻寒鸦飞不到,客从何处渡江来。落款 为瞿山梅清。它是梅清表现宣城山水的另一佳作。以诗入画,以画寓诗是此画的最大特点。这幅画 与梅清的黄山松谷庵图风格最似,是梅清作 品中的上乘之作。此画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限。江面风平浪静,远山隐绰,塔影高耸,右上角布 局了两座山峰,峰壁上攀附有松树,增强了山的 俊秀感。峰上的塔与寺庙交代了山峰的位置特征,宽阔的江面有客舟行驶,却不知客从何处而来,又将去向何处,左下角设置了几处村舍,与远处 的山峰遥相呼应。全图设色浅淡,惜墨如金,意 境朦胧,仙气迎人。伴般第ifiA不刿 炀亿轴怎弩II江泉罄附*4徴洛仗Mie也减

7、孕 小熬蹩3 JJHO龙图2客从何处渡江来清代 梅清2梅清.石涛:黄山画派的奠基人1654年,31岁的梅清通过南京乡试考取举人,之后四次北上会试,皆以不第而告终。中年时期 的梅清,正直康熙初年,随着江南时局的渐趋稳 定,水陆交通都很便利的宣城更加繁荣起来,江 南各地的文人墨客纷纷向宣城涌进。作为地方知 名乡绅的梅清,由此结交了很多有识之士,上至 达官显贵,下至普通士人,均有诗歌互答,画作 酬赠。在这一时期,梅清的绘画艺术进入了一定 的高度,先后为好友俞绶、倪正和梅超中作有父 书楼图瞿树图寒山图等作品。1667年,梅清认识了外来画僧石涛,当时石 涛入驻在宣城的方教寺,两人因志趣爱好相同,便一见如

8、故。梅清长石涛19岁,两人结为忘年交,之后石涛又多次来梅清作画的天延阁造访,两人 陈古论今,谈诗习画,切磋技艺,有时对酌酣饮,兴致来时,泼墨挥毫,分题拈韵。石涛的出现,是造就梅清画风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石涛(16421708),清初画家,原姓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祖籍安徽凤阳,南明元 宗朱亨嘉之子,与弘仁、髡残、朱奪合称“清 初四僧”。这位明代皇室后裔,生在乱世,长 于清代,一生以是皇室的后裔而感到荣耀,少 许浮夸。康熙虽赏识其才,但不喜欢献媚攀附 之人,终究没得重用,求仕途怀才不遇,索性 游山玩水,成为专职画家,终得其生。石涛在 绘画上很有造诣,留有黄山图淮扬洁秋图 墨荷图竹菊石图等作品传

9、世。石涛不 仅因为他的画作闻名于世,而且还由于他为后 人留下了不朽的画语录而常常被人提起。画 语录主张画山水要“脱胎于山川”“搜尽奇 峰打草稿”“笔墨当随时代”的理论,成为美 术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导向。在宣城的时候,石涛在梅清天延阁的画室里,和一大批宣城文朋画友切磋技艺,在山水创作上 受到梅清影响极深,其技艺突飞猛进,日臻成熟。石涛的绘画在结构铺陈突出“面”的表现上别具 一格,他善于从江南气象的阴晴明暗、烟云变幻 中顿悟出新颖的布局和笔墨处理技巧,从五代的 董源、巨然,元代的倪瓒、黄公望,明代的沈周、文征明的技法中提炼出“我自有我法”的艺术主 张,并通过实践与论证,成为那个时代绘画变革 与创新

10、的领先人物叫1671年,在石涛的提议下,梅清第一次上黄 山进行写生创作。当他们置身于奇峰挺立、云吞 雾漫的山峰时,顿时被那里的万千气象震撼了。在黄山,他们逗留数月,翻山越谷游观云门,涉 足天都、莲花、光明顶、文殊院、狮子林、炼丹台、蒲团松、西海门等百余处胜景,深为天下第一奇 山所陶醉,写下了许多隽永飘逸的诗篇,画岀了 许多悄拔秀美的黄山风景。梅清自谓“余游黄山,第三期刘 芹:析梅清、石涛的山水画119凡有笔墨,大半皆黄山矣”O从黄山回来,梅清的画风慢慢地随之变化。黄山之行开拓了他的视野,黄山的云海、奇松和 怪石成为他画技攀升的良好客体,他回味在绝妙 如画的云烟松石间,以满怀激情来表现它的奇伟

11、风姿。人称梅清的山水入妙品,松入神品,他笔 下的黄山豪迈奇绝,“备极云烟变幻之胜”,行 笔流动豪放,运墨酣畅淋漓,取景奇险,用线盘 曲,富有运动感。梅清是画松高手,他笔下的松 更多地着力于郁郁葱葱的苍松,气势连贯的排松,苍郁多姿的远松。梅清的双松图(图3)只 在半山腰布局了两颗松,两棵松盘曲舒展充盈了 整个画面,松干遒劲,松针浓密,并排在一起有 一股傲然卓立的苍老感,并凝聚着万钧之力。双 松的旁边有一闲庭,增强了画面的静气,画中远 处群峰隐绰,怪石穿云,雄奇秀润的笔致,浅淡 华滋的墨色,清奇高古的画意,营造出无限苍茫 的感觉。图3双松图清代梅清梅清作长卷奇峰云海(图4)时已70岁,是梅清成熟时

12、期之精心佳作,一派炉火纯青之 状,独立面貌尤为明显。梅清创作的崇山巨壑 给人以松弛谐畅、俊朗清明的感觉。他以细腻 灵动的笔致,苍润华滋的墨色,表现出群峰拱 峙的形态,以云海苍茫的气象,表达了对黄山 深深的眷恋之情。图4奇峰云海清代梅清石涛从黄山归来之后在画风上也有一定的拓 展与提升。在敬亭山的寺院里,余兴未尽的他挥 毫点染,成就了一幅著名的画卷黄山图(图5)。在此画上石涛题诗句为: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心期万类中,黄山无不有。事实不 可传,言亦难住口,何山无草木,根非土长而能 寿;何水不高源,峰峰如线雷琴吼。知奇未是奇,能奇奇足首,表达了对黄山深深的喜爱之情。图5黄山图清代石涛从黄山图看出,

13、石涛笔下的奇峰不是描 述具体的实景,而是实与虚的结合。他常以大自 然为师,亲身体悟自然的生机活力,从取之不尽 的黄山景色中找到能与自己心灵相碰撞的创作灵 感。此画中左上方的主峰醒目地跃然于眼前,峰 顶有一棵松扎根于上,有种“会当凌绝顶”的气 势。画中近、中、远景之间以大片的空白营造出 黄山烟云的视觉张力。画面布局了数处凌峰,峰 顶上劲松挺立,像一个个傲视苍穹的卫士,在右 上方有一处高耸的峰壁,峰尖宜冲画外,给人以 无限的想象空间,峰壁又与左边的山峰对峙,彼 此呼应出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从整体上让人感 受到奇峰林立、山川氤氤、万千气象。在黄山图 的结构中可以看出石涛在空间处理上潜移了梅清 的章法

14、,实践了他“搜尽其峰打草稿”观点。梅清晚年的画风较多地学习了石涛的风格,梅清在黄山胜景全图册中的一幅题跋云:“鹦 鹉展翅,一线天上,乃黄海中奇景,石涛和尚曾 有此本,予亦仿佛为之,石公得毋谓老瞿效颦耳。”由此可见,梅清对石涛的技法很是欣赏,而且也 乐意效仿,在后来的艺术成就上石涛比梅清有过 之而无不及,甚至可以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梅 清在石公从黄山来宛见贻佳画答以长歌中写 道,“我写泰山云,云向石涛飞;公写黃山云,去 120安阳工学院学报2023 年染瞿硼衣。白云满眼无时尽,云根冉冉归灵境。何 时公向岱颠游,眉余已发黄山兴”,由此可见石 涛对梅清画黄山的影响之大。梅清常用“我法”“古 人在我”

15、“不薄今人爱古人”表明他在对待传统 和创新的问题上所持的态度。所谓“临摹百家只 顷刻,点染万品随生成”,正说明梅清极重视传 统又善于继承传统,领悟诸家之长加以熔铸成“我 法”的技艺特点,与石涛“董巨耶,倪黄耶,沈文耶,谁与安名”,“我自有我法”的艺术态度是相吻合的。总之,梅清、石涛的艺术风格是相互渗透、各有 所长,并都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梅清68岁时再次登黄山写生,足迹踏遍黄 山诸峰,他一次又一次受到黄山雄伟奇丽景色的 启迪,留下了许多以黄山为题材的诗画作品。黄 山十九景(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是他这一时期 的代表作品之一。他通过对黄山真实景色的观察 与体验,依据黄山诸峰的不同形态与神貌,揽千 沟万

16、壑于胸,绘出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象。梅清这时候的画风由原来的秀润淡远变为以豪放 雄奇为主。值得一提的是梅清画册中的五供峰 碣石居,并非实景,而是参照石涛原作大意 仿绘而作,可见梅清对石涛这位挚友画风的欣赏 与信赖。冃梅清72岁时所作的高山流水图(图6)以山之一角的取景方式,仿明代画家沈周(粗沈)的技法,以粗笔皴擦出峰顶的险峻之势。水墨画 圆柱形险峰兀立于群峰之中,山壁陡峭,气势雄 伟,并以解索的皴法来表现山石的肌理,山石与 峭壁之间松柏林立,峭壁的右下角以焦墨点苔方 法描绘出几处嶙峋的怪石,怪石上坐一老叟面向 瀑布抚琴,对面在一排老松的掩映下有一条深涧,如练的瀑布从深涧里飞流而下。高耸的山

17、峰、飞 溅的瀑布与对面抚琴的老叟构成了高山流水的主 题,画面远、中、近景层次清晰,山势雄奇壮美,意境高古旷达,作品中苍劲的运笔、酣畅的墨色 以及皴法用点,均有石涛的意味。画中的老叟也 许是梅清自己,高山流水遇知音寄予了梅清对石 涛的敬仰之情。图6高山流水图清代梅清梅清从1667年开始与石涛交往,画艺上的 切磋对两人的艺术起到了相互提炼相互促进的作 用。“石涛得黄山之灵,梅清得黄山之影,渐江(弘 仁)得黄山之形”,由此出现了中国画史上第一 个以山命名的画派“黄山画派”。他们的艺 术主张和绘画实践对后世产生了极其重要影响,成了一代又一代的后学之士的标榜,在中国的美 术史上留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文献参考:1 童永生.宣城画派研究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 版社,2017:141-145.2 王念祥.中国古代山水画鉴赏M,武汉:湖北美术 出版社,2010:20-32.黄鸿仪.中国画派研究丛书:岭南画派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65-67.4 谭金平.弘仁山水画几何图式的由来J.文 艺生活(艺术中国),2020(3):):126-128.5 刘墨.中国画论与中国美学M.北京:人民美术出 版社,2003:203-208.(责任编辑:陈丽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